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搜索文档
滇越携手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守护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10:02
滇越环境合作交流活动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与越南农业和环境部在昆明联合开展环境能力提升与技术共享交流活动,聚焦绿色发展目标 [2] - 活动旨在落实中越联合声明及领导人互访成果,增进政治互信,开创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新局面 [2] - 双方通过圆桌对话分享经验,中方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水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越方涉及城市大气污染防控、水域生态修复等领域 [2] - 活动签署《生态环境双边合作会议纪要》,明确建立年度联席会议机制,推进人员交流、联合科研及试点项目 [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云南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3] - 全省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全国前列,生态保护红线覆盖85%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3] -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0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2%,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 [4] 云南省国际环保合作 - 云南省参与澜湄环境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老挝、缅甸、柬埔寨实施环保技术交流、环境基建等项目 [4] - 滇越双方达成共识,将围绕城市空气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推进合作项目 [4] 活动意义 - 交流活动为滇越生态环保合作注入新动能,助力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 [5]
平原农商银行“绿色引擎”驱动“绿色企业”扬帆远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7-10 10:56
平原农商银行绿色金融支持 - 截至7月上旬绿色企业贷款规模达1.88亿元,较年初新增1500万元 [1] - 专项推出"绿色产业贷"等产品矩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建立"双碳"金融服务台账,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2] 春阳环保公司案例 - 2018年成立,专注废纸再生环保纸制品生产出口,形成资源循环产业链 [1] - 农商银行3月投放200万元贷款,支持原料采购与设备升级 [1] - 获资金后计划年内收购1.5万吨废纸原料,年产量预计突破1.2万吨 [1] - 当前每两天出口70万件产品至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1] 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 机制创新:将绿色信贷融入业务流程,专项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2] - 精准服务:对接政府部门获取绿色企业名录,实施定向金融支持 [2] - 产品多元:开发"鲁科贷""普惠小微信用贷"等多类型绿色金融产品 [2] 县域经济低碳转型 - 以清洁能源、环保产业为突破口,构建"绿色+"融资模式 [2] - 支持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形成生态良性发展路径 [2]
Guizhou's Experience in Making "Ecological Value" from "Green Appearance"
Globenewswire· 2025-06-26 13:33
文章核心观点 贵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和公众环保参与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1]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2024年贵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4,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保持100%,107条河流首次消除劣Ⅴ类水体 [2] - 观山湖区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会展城A7组团餐饮油烟治理项目成效显著,小湾河出口段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及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达97.96%,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3]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公众积极参与 - 贵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与经济互补发展,久安乡从产煤乡镇转型为茶产业基地,茶叶产品远销全球 [5] - 云岩区茶园路社区茶园村改造排水渠,实现雨污分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6]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 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是贵州省首个县级生态文明展览馆,被评为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基地和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展示点,举办活动加强生态文化传播 [7] - 贵州黔灵山公园免费开放,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继续实施“生态城市”战略,贡献“贵阳经验” [8]
伟明环保: 伟明环保2024年度环境 、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34
ESG战略与管理 - 公司建立了四层ESG治理架构,涵盖战略决策、监督评估、系统管理和运营执行四个层级,形成闭环管理模式[13] - 2024年ESG报告是公司发布的第三份ESG报告,披露了ESG相关理念、管理方法和实施成果[2] - 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负责审议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识别ESG风险与机遇[13] 环境绩效 - 2024年新增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达3500吨,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7] - 印尼贾曼高冰镍项目采用富氧侧吹熔炼技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能源自给[4][5] - 公司运营55个垃圾焚烧项目,总日处理能力约3.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15] 技术创新 - 2024年获得342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提升项目稳定性和效率[7] - 装备集团成功开发反应器、过滤器、蝶阀等系列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51] - 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签订技术推广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红土镍矿冶炼技术发展[50]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建立了6266家供应商数据库,其中中国大陆6147家,海外119家[54] - 实施供应商诚信合作承诺制度,要求供应商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54] - 通过定期审核和监督确保供应链符合ESG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建立退出机制[54] 社会责任 - 2024年投入544万元慈善资金,连续15年帮扶弱势群体[9] - 通过"百人计划"招聘985/211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提升[10] - 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59名核心员工授予1043万股[10] 公司荣誉 - 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17] - 获得第19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17] - 获评证券之星资本力量年度评选"杰出上市公司奖"[17]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放量上涨
东莞证券· 2025-06-24 07:49
核心观点 - 周一指数放量上涨,市场赚钱效应偏好,短期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行情,建议关注有色金属、银行、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等板块 [1][4][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 3381.58,涨跌幅 0.65%,涨跌 21.69;深证成指收盘点位 10048.39,涨跌幅 0.43%,涨跌 43.36;沪深 300 收盘点位 3857.90,涨跌幅 0.29%,涨跌 11.26;创业板收盘点位 2017.63,涨跌幅 0.39%,涨跌 7.74;科创 50 收盘点位 961.49,涨跌幅 0.38%,涨跌 3.62;北证 50 收盘点位 1368.15,涨跌幅 1.54%,涨跌 20.69 [2] 板块排名 - 申万行业表现前五的是计算机(2.25%)、国防军工(1.97%)、煤炭(1.68%)、银行(1.22%)、环保(1.20%);表现后五的是食品饮料(-0.80%)、家用电器(-0.43%)、钢铁(-0.11%)、公用事业(0.11%)、通信(0.19%) [3] - 概念板块表现前五的是电子身份证(5.58%)、数字货币(5.20%)、跨境支付(CIPS)(4.47%)、可燃冰(4.25%)、移动支付(3.89%);表现后五的是超级品牌(-0.04%)、猪肉(0.09%)、白酒概念(0.10%)、芬太尼(0.10%)、养鸡(0.24%) [3] 后市展望 - 市场早盘震荡分化,午后指数震荡走高,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个股和板块涨多跌少 [4] - 管理层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无变化,后续将有 1380 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今年前五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 112953 亿元,同比增长 4.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6623 亿元,同比下降 0.3%,降幅略有收窄 [4][5] - 国内经济和外贸有较强韧性,七八月关税暂缓期结束后出口对经济的拖累或显现,增量政策窗口可能移至 8 月之后;海外方面,美联储维持暂停降息节奏,鲍威尔讲话“中性偏鹰”,伊朗与以色列冲突使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升温,人民币资产承压,流动性边际收缩 [5] - 中东地缘冲突影响被市场逐渐消化,中美经贸关系可能缓和,“类平准”基金兜底尾部风险,支撑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行情,建议关注有色金属、银行、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等板块 [5]
广西生态蝶变记:壮美八桂绘就绿色新篇
中国环境报· 2025-06-12 09:39
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保护 - 广西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广西生态环境保护计划》,聚焦环境监测、监控、监管和公众服务四大领域,构建智慧环保体系[7] - 首次设置AI赋能生态保护主题展区,通过智能互动展示生态治理创新成果[8][14] - 计划利用AI、大数据、物联网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治理能力[23] 生态环境质量数据 - 2024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1%,全国排名第六[9] - 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9.1%,6个市进入全国地表水水质前10名,柳州市连续5年第一[9] - 2024年生态质量指数(EQI)74.63,生态质量保持全国一类,14个设区市中11个为"一类"[14] - 2024年西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87.55(优),九洲江指数79.36(良),均呈上升趋势[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151种,2024年放归野生动物180只[15] - 瑶山鳄蜥野外种群约510只,东黑冠长臂猿5群39只,白头叶猴1400多只[15] - 本土高等植物10466种,较2014年新增972种,完成濒危植物回归种植近2000株[15] - 与越南签署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备忘录,2处保护区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20] 污染防治与产业转型 - 连续两年获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优秀等次[16] - 柳州钢铁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16] - 玉林市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南宁市整治黑臭水体并推进垃圾分类[16] - 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2家、绿色工业园区14个[19] 生态经济融合发展 - 桂林漓江生态旅游带动2024年游客量和收入创新高[19] - 横州市茉莉花绿色种植加工形成全球品牌,促进农民增收[19] - 钦州石化产业园通过循环利用形成绿色工业闭环[19] - 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生态工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19][21] 区域与国际合作 - 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社会开展环保技术交流,参展获优秀奖[20] - 签署5个省际生态环境合作协议,协同治理珠江流域[21] - 桂林市入选世界级"自然城市",灵渠和涠洲岛获评全国美丽河湖/海湾案例[21]
以“海口样板”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解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椰城实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8:59
生态环境质量 - 2024年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一氧化碳四项指标连续10年达国家一级标准 [1]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率均为100%,铺前湾和澄迈湾获评海南省美丽海湾 [1] - 2025年一季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1%,较督察前翻番 [2] 制度创新与整改成效 - 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中海口市牵头整改28项事项,已完成16项且到期整改完成率100%,558宗群众信访举报件总体办结 [3] -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清退579.9亩养殖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打造170亩海芦笋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 [2] - 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措施完成率89.6%,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结率99.7% [3] 科技赋能环境治理 - 智慧环保系统整合180个环境监测站点数据,实现大气、水、噪声污染实时监控与精准溯源 [4][5] - 2024年1-4月通过AI优化烟花爆竹禁放区划定,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受理1062台老旧柴油车淘汰补贴申请 [5] -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完成78宗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城镇污泥焚烧制砖比例由58%提升至75% [6] 全民参与与禁塑行动 - 2024-2025年4月查获违禁塑料制品9.6万余箱,破获30处储存仓库及隐蔽集装箱案件 [7] - 开展1000余场禁塑宣传活动,6家环保设施单位定期向公众开放 [8] 绿色经济转型 - 消博会100%使用绿色电力,江东新区海控·江东广场项目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采用光伏发电等近零碳技术 [10]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引进吉利商用车等项目,公共交通新增车辆100%为新能源车 [10] - 2025-2035年蓝碳经济发展方案目标明确,已新造红树林4590亩并完成海南首单蓝碳交易(3000吨碳汇量,30万元交易额) [11]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速推进 ——挥毫泼“绿”,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8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长三角最好 是唯一"双改善"省份 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达到优级 国考断面优Ⅲ比例同比改善0.9个百分点 [1] -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稳定在Ⅱ类 太湖平均水质达Ⅲ类 实现历史性突破 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到"优秀"等级 流域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 [1][2] - 1-3月监测数据显示 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 13条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6.3% 其中12条达到Ⅱ类标准 无锡水域微囊藻密度下降6.2% [2] 长江生态保护 - 长江江豚种群调查记录到45群次 超百头次 长江"十年禁渔"第5年 长江流域已建成40个生态安全缓冲区 计划到2025年底新建70个 [3] - 南京江心洲"生态岛"试验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江苏创新"生态岛"试验区建设 设置27个拟建点位 [3] 绿色低碳发展 - 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完成登记 江苏项目核心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苏州工业园区入选国内首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标准化蓝皮书(2024)》案例 [5] - 常州累计整治提升企业1.05万家 腾退盘活低效用地9.2万亩 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2104吨 江阴持续推进印染、钢铁、化工三大行业整治提升 [6] 低碳技术应用 - 全省首座"碳中和"认证加氢站通过国际标准核查 每年用电量8万千瓦时 实现绿电全覆盖 长江流域首座近零碳港口建设启动 [7]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作为江苏省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实现全生命周期节能增效 苏州工业园区首创"申报即同意"环评豁免新模式 审批流程压缩至"日结" [7] 工业污染治理 - 南钢实现绿色转型和利润增长同频共振 2024年净利润25亿元 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环境税降低约5000万元 减免差别电价约每年1.2亿元 [8] - 江苏计划年内完成15家水泥企业、9家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推动铸造、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深度治理 [8] 水污染治理 - 昆承湖从"超级垃圾桶"转变为"城市绿肺" 上榜2025年国家级幸福河湖 江苏计划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 [9] - 全省城市建成区3347条水体纳入监管范围 年底前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达20%以上 [9][10] 固废处理与无废城市建设 -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施行 提升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 江苏率先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10] - 长三角发起《长三角"无废城市"区域共建联治》倡议书 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在江苏快速发展 [10] 数字化环境监测 - 泰州建立多维立体监测网络 镇江使用高光谱反演、无人船走航及快速试纸技术 常熟"生态智慧云眼"实现对环境全方位监测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江苏调查发现物种数更新至8842种 95个县(市、区)中93个完成调查 预计上半年完成全省第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12] -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江苏成为第三个完成生物多样性地方立法的省份 [12] 环保执法与金融支持 - 南京"邀约式"执法 苏州"拼团"执法 南通"扫码入企" 实施执法正面清单制度 [13] - 江苏省节能环保战新产业基金完成注册 总规模30亿元 江苏省绿色金融项目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提供"环保贷""环保担""环基贷"等金融支持 [13]
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中国环境报· 2025-05-28 15:15
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对气候变化职责 -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重要职责 需围绕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 - 需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加快构建地方规划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1] 工作现状与成果 - 地市级部门已在机构设置、规划政策、资金安排等8个方面进行探索 初步形成治理体系 [2] - 部分地方设立单独气候变化科室 开展风险评估和减排路径研究 [2] - 部分地区推动碳普惠机制 创建近零碳排放区 引导企业园区打造低碳场景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省级以下细化工作要求少 "重减缓轻适应"倾向明显 [3] - 跨部门协调难度大 管理人员兼职化流动性问题突出 [3] - 系统性培训不足 传统治理惯性严重 市场化工具应用能力弱 [3] - 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多被污染防治攻坚占用 [3] 能力提升建议 职责细化 - 省级层面需制定工作指南 明确地市级工作重点 [4] - 地市级应优化内设机构 细化气候变化职责 牵头非二氧化碳控排工作 [4] 工作体系构建 - 需加强本地风险评估 定期编制温室气体清单 [5] - 提升碳市场监管能力 推进重点行业核算核查 [5] - 创建气候友好型园区 推行碳普惠和活动碳中和 [5] 治理协同 - 依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增加温室气体监测功能 [6] - 编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清单 纳入生态环境公报 [6] - 推动气候变化目标融入环保规划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6] 基础能力建设 - 加强科室人员配备 建立工作交接制度 [7] - 引入专业技术机构支撑 组织常态化培训 [7] - 保障专项资金需求 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 [7]
创新服务绿色产业的“点金术”——浙江农信系统探索绿色金融突围之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8 21:46
农商银行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 农商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与升级 [1] - 浙江多家农商银行通过创新服务和特色模式精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1] 嵊州农商银行特色服务 - 构建"网格化、专属化、常态化"特色服务体系,组建16支"金融管家"服务专班 [2] - 为绍兴市鸿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4950万元贷款,支持其38亩生产基地建设 [2] - 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贷"等产品,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 [3] 富阳农商银行环保金融支持 - 创新推出"绿碳信用贷"和"环保设备分期购"服务 [4] - "绿碳信用贷"按每处理1万吨垃圾增加50万元额度标准,最高提供300万元贷款 [4] - 为滨富生物科技公司授信160万元,因其年处理餐厨垃圾3.2万吨 [4] - "环保设备分期购"服务允许企业仅支付30%首付款引进设备,剩余款项分3年偿还 [5] - 截至4月末已为12家环保企业授信2800万元"绿碳信用贷" [6] 安吉农商银行排污权金融 - 创新推出"排污权专项贷款"产品,以企业排污权交易指标作为抵押 [6] - 为路联新材料集团发放1000万元贷款,并帮助其获得1%贴息支持,年节省利息约16万元 [6] - 截至4月末累计发放"排污权专项贷款"9200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