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搜索文档
再裁9000人,微软年内第二次开启裁员
第一财经· 2025-07-03 13:51
微软裁员动态 - 微软宣布2025年7月裁员9000人 占总员工数4% 覆盖所有级别和地区 [1] - 2025年累计裁员达15000人 5月已裁员6000人占总员工3% [1] - 裁员决策与新财年调整相关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 [1] AI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 微软30%代码由AI生成 该比例持续增长 [2] - 亚马逊CEO预计生成式AI将改变工作模式 导致人员结构调整 [2] - 谷歌25%新代码由AI编写 显示行业普遍趋势 [2] 微软云业务表现 - Azure增速从2022财年Q1的50%降至2023财年Q4的26% [2] - AI推动Azure增长 2024财年Q2贡献6% 2025财年Q1贡献12个百分点 [2] - 非AI云业务增长低于预期 促使销售架构调整 [5] 资本支出变化 - 资本支出从2024财年Q4的190亿美元增至2025财年Q3的214亿美元 [3] - 公司预计2025财年Q4资本支出将继续环比增长 [3] 历史人员调整 - 2023年1月裁员10000人 2023年7月再次裁员 [5] - 2024年游戏部门裁员1900人 关闭多家工作室 [5] - 2024年9月Xbox部门裁员650人 显示持续优化 [5]
Internal Microsoft memo lays out its new strategy for selling AI as the company cuts salespeople
Business Insider· 2025-07-03 04:12
微软销售部门重组 - 微软销售主管Judson Althoff通过内部备忘录宣布对销售部门Microsoft Customer and Partner Solutions (MCAPS)进行重组,使其更加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1] - 重组计划在裁员前一天公布,裁员涉及销售部门多名员工 [2] - Althoff提出将销售团队“解决方案领域”数量在2024财年削减50%,从6个缩减至3个:AI商业解决方案、云与AI平台、安全 [2][3] 新销售部门三大核心方向 - **AI商业解决方案**:重点推动Copilot在所有设备和角色中的普及,并销售Microsoft 365商业应用套件和Dynamics 365客户关系管理服务 [8] - **云与AI平台**:整合Azure业务、AI代理工厂Foundry及数据分析平台Fabric,专注于前沿AI解决方案和云工作负载向Azure的迁移与现代化 [9] - **安全**:强化微软安全工具销售策略,从防御转向更积极的竞争态势 [9] 销售团队五大优先事项 1 在所有设备和角色中部署Copilot [6] 2 加强Microsoft 365和Dynamics 365在各细分市场的执行与渗透 [6] 3 创造有意义的AI设计成果 [6] 4 通过迁移和现代化工作负载至Azure来扩展云平台业务 [6] 5 构建网络安全基础以支持安全的AI转型 [6] 行业竞争背景 - 微软在AI领域面临OpenAI和谷歌等企业的激烈竞争,尽管其现有企业工具覆盖率较高,但客户对ChatGPT等知名产品的需求构成挑战 [10]
BERNSTEIN:季度超大规模云厂商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如何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软件、美国和中国互联网、云计算 - **公司**:亚马逊(AMZN)、微软(MSFT)、谷歌(GOOGL)、阿里巴巴(BABA、9988.HK)、甲骨文(ORCL)、腾讯(700.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情况 - **市场规模与机会**:超大规模市场是软件/云/互联网领域最大的有形市场机会,规模达1.3 - 1.5万亿美元,可能是整个科技行业最大的市场 [3] - **关注焦点转变**:过去对IaaS/PaaS的担忧是云优化和市场是否饱和,现在生成式AI成为主要讨论领域,投资者关注CAPEX增长率、相关利润率以及生成式AI工作负载的粘性 [1] - **行业趋势问题**:稳定增长是否成为新常态、微软非AI业务加速和CAPEX支出放缓是公司趋势还是行业趋势、AI是否推动云IT预算增加以及AI竞争中的领先和落后者是谁 [2] 各公司情况 - **亚马逊(AMZN)** - **业务增长**:Q1 AWS增长17%,达到293亿美元,符合预期;AI贡献同比三位数增长,但受芯片、主板等供应限制,预计2H25压力缓解;Q2增长有望环比改善,Q3核心收入增长预期乐观 [10][15][21] - **市场份额**:Q1云市场份额为46%,但在新增云美元份额捕获方面落后于Azure [21] - **价格策略**:6月1日和4日分别对亚马逊EC2 NVIDIA GPU实例的按需和节省计划宣布最高45%的降价 [21] - **利润率**:Q1运营利润率达到39%,超预期,预计未来随着收入组合向AI工作负载转移,利润率将波动并在2027年降至低30%的稳定水平 [10][21] - **资本支出**:2025年资本支出指导维持在105亿美元不变,Q1为243亿美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Tranium建设 [21] - **微软(MSFT)** - **业务增长**:Azure本季度CC增长35%(报告增长33%),大幅超出指导和共识;AI服务贡献16个百分点的增长,非AI工作负载也表现出色;管理层预计下季度CC增长34% - 35% [8][25][28] - **市场定位**:Azure客户主要是企业,与亚马逊和谷歌有所不同;微软不将大语言模型训练作为业务,更能抵御相关风险 [78] - **资本支出**:本季度资本支出包括融资租赁降至214亿美元,现金资本支出为167亿美元,预计Q4环比增长,但增长将放缓,预计CAPEX增长将慢于云收入增长 [28] - **利润率**:预计Azure长期将保持行业领先的利润率,核心Azure(非AI)收入毛利率约为65%,Azure AI GAAP毛利率约为40%且有望继续改善 [70][71][75] - **谷歌(GOOGL)** - **业务增长**:Q1谷歌云收入同比增长28%,达到123亿美元,GCP增长继续超过整体云增长,Workspace受益于价格上调;受容量限制,预计2H容量可用性增加将推动GCP增长 [11][12][33] - **利润率**:Q1云运营利润率从17.5%增长至17.8%,预计Gemini捆绑和有效提价将增加利润率,但折旧费用增加可能限制利润率进一步扩大 [11][33] - **资本支出**:FY25资本支出展望维持在75亿美元不变,同比增长40%,Q1达到172亿美元,主要用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 [33] - **阿里巴巴(BABA)** - **业务增长**:上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7.7%,外部云收入同比增长17%,AI相关云产品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管理层预计阿里云将在多个季度加速增长 [13][18][33] - **利润率**:调整后EBITA利润率环比降至8.0%,主要由于研发支出增加和折旧成本计入损益表;增量EBITDA利润率约为73% [13][33][76] - **资本支出**:Q4集团层面资本支出为246亿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云业务 [18][33] - **甲骨文(ORCL)** - **业务增长**:4Q25 OCI收入增长52%,达到30亿美元,预计FY26增长将加速至70%;RPO增长至1380亿美元,同比增长41%,预计明年翻倍 [19][34] - **市场定位**:OCI Gen 2与其他超大规模云提供商在技术上有显著差异,有望在主权区域、专用区域和白盒IaaS/PaaS等细分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78] - **数据库业务**:云数据库在4Q25同比增长31%,年化收入达到26亿美元;多云合作伙伴关系收入在过去三个月增长115%,预计FY26将继续三位数增长 [34] 估值与风险 - **估值方法**:对各公司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如亚马逊采用SOTP方法和DCF估值,微软基于12个月远期NOPLAT每股收益和P/FE倍数估值等 [100][101][102] - **风险因素**:各公司面临不同风险,如亚马逊面临反垄断和隐私调查、新投资导致资本密集度上升等风险;微软面临Azure需求下降、云网络安全担忧等风险 [107][10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对比复杂性**:各全球超大规模云提供商提供的云业务数据不完整且难以比较,收入包含其他非IaaS/PaaS收入,如亚马逊AWS包含第三方软件、专业服务等 [79][80] - **AI对利润率的影响**:AI在建设阶段可能拖累IaaS/PaaS的毛利率,可能面临供应/需求问题、GPU实际使用寿命等挑战 [69][70] - **服务器使用寿命变化**:亚马逊、微软等公司过去对服务器使用寿命进行过多次调整,这些变化对利润率产生了不同影响 [76] - **研究报告参考**:为帮助投资者理解行业和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报告,如关于云CAPEX、AI收入机会、云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报告 [5][78][91]
Microsoft to slash 9,000 jobs in latest brutal cut amid AI push: report
New York Post· 2025-07-02 23:20
裁员计划 - 微软宣布将裁员约9000人 占全球员工总数不到4% [1][4] - 此次裁员涉及不同团队和不同经验层次的员工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 优化组织结构 [1][4] - 2023年5月已裁员6000人(约3%) 2023全年累计裁员10000人 [4][5] - 2023年1月曾裁减不到1%员工 效仿马斯克的"硬核"管理方式 [5] 财务表现 - 最近季度净利润达260亿美元 营收700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 [3] - 预计年营收将同比增长14% 主要得益于Azure云业务和企业软件订阅业务的扩张 [6]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超过17% [6] 战略调整 - 资源持续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 [1] - 正在评估是否终止与OpenAI的突破性合作关系 [6] - 若无法就未来持股比例达成一致 可能暂停与OpenAI的谈判 [7] - 现有OpenAI合作合同将持续至2030年 [7] 历史背景 - 2014年收购诺基亚后曾一次性裁员18000人 [5] - 截至2022年夏季 公司员工总数为228000人 [5] 行业动态 - 多家软件公司今年已裁员 包括Chegg和去年遭遇大规模服务中断的CrowdStrike [7]
Microsoft laying off about 9,000 employees in latest round of cuts
CNBC· 2025-07-02 21:07
裁员计划 - 微软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9000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低于4% 涉及不同团队 地区和经验层级 [1] - 此次裁员是2026财年第二天宣布 公司通常在财年伊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1] - 2024年已进行多轮裁员 1月基于绩效裁员比例低于1% 5月裁员超6000人 6月再裁员至少300人 [2] - 截至2024年6月公司员工总数为228000人 2023年曾裁员10000人 [2] - 2014年因收购诺基亚设备服务业务裁员18000人 创历史最大规模裁员记录 [3] 组织架构调整 - 裁员目的包括减少管理层级 缩短基层员工与高管之间的汇报链条 [3] - 公司表示持续实施组织变革以适应动态市场环境 [2] 财务表现 - 3月季度营收700亿美元 净利润260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 [4] - 在标普500指数中保持最高利润率企业地位 [4] - 高管预计6月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 主要来自Azure云服务和企业生产力软件订阅增长 [4] 行业动态 - 2025年Autodesk Chegg CrowdStrike等软件公司均已实施裁员 [5] - ADP数据显示6月美国私营部门减少33000个岗位 低于道琼斯调查经济学家预期的增加100000个岗位 [5]
Lunit and Microsoft Collaborate to Advance AI-Driven Cancer Diagnosis
Prnewswire· 2025-07-02 21:00
公司合作 - Lunit与微软合作提供可扩展的AI解决方案用于癌症检测和临床工作流自动化[1][2] - 合作将利用微软Azure全球云基础设施和医疗AI技术专长扩大AI工具在美国市场的可及性[4] - 合作标志着公司从独立AI工具向整合临床实践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3] 技术合作细节 - 共同开发基于Azure的AI模型定制服务 允许使用客户特定临床数据微调模型[5] - 利用微软代理AI框架开发端到端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旨在简化临床决策并提升运营效率[6] 公司背景 - Lunit成立于2013年 是癌症诊断和治疗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8] - 公司FDA批准的Lunit INSIGHT套件已在65个国家超过6500家医疗机构用于癌症筛查[8] - 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等顶级期刊 并在ASCO等主要会议上展示[8] 高管观点 - 合作将使AI通过微软Azure等可信平台触达更多医疗服务提供者[7] - 微软表示正在构建支持Lunit等合作伙伴提供可扩展AI创新的生态系统[7]
Dan Ives' Bold $5 Trillion Forecast for Microsoft Stock
MarketBeat· 2025-07-02 20:21
微软股价与市场预期 -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重申微软"跑赢大盘"评级 并将目标价从515美元上调至600美元 隐含22%上涨空间 [1][2] - 预测微软市值将在18个月内达到5万亿美元 对应股价需从当前492美元上涨39%至667美元 [2] - 当前股价492美元 52周波动区间344-500美元 市盈率38倍 显著高于10年平均24倍水平 [1][9] AI与云计算驱动增长 - 分析师认为微软在AI和云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估值提升关键驱动力 [3] - Azure云平台收入同比增长33% 未来三年企业及政府IT预算中约1万亿美元将转向云和AI基础设施 [5] - 微软处于"AI革命"早期阶段 Copilot等AI工具预计将创造高利润率的新收入流 [4][7] OpenAI合作关系的潜在风险 - 微软已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 但双方在知识产权和收入分成等方面存在分歧 [6][8] - 合作关系稳定性可能影响GPT模型在Azure及Office等产品的整合进度 [8] 竞争格局与技术面分析 - 面临亚马逊AWS和谷歌云的竞争压力 可能威胁Azure增长势头 [9] - 股价近期多次测试450美元历史高点未果 若跌破430-440美元支撑位可能回调至420美元 [11][12] - 33位分析师给出的12个月平均目标价521美元 最高预测605美元 最低475美元 [11]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o Buy Before They Soar to $5 Trillion, According to Select Wall Street Analysts
The Motley Fool· 2025-07-02 15:45
市场表现与里程碑预测 - Nvidia和微软年初至今股价分别上涨18%,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6% [1] - 华尔街分析师预测两家公司市值可能在2026年底前达到5万亿美元 [1] Nvidia业务分析 - 公司专注于加速计算解决方案,GPU芯片占据当前AI加速器市场90%份额 [4] - 新增谷歌云和Meta两大客户,将部署Spectrum-X以太网平台支持生成式AI工作负载 [5] - 第一季度收入增长69%至440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增长33%至0.81美元 [6] Nvidia估值预测 - Truist Financial目标价210美元,较当前股价有33%上涨空间,对应市值5.1万亿美元 [7] - 华尔街预计2027财年前调整后收益年增长41%,当前50倍市盈率被认为合理 [8] 微软业务分析 - 企业软件和云计算构成主要收入来源,Azure在基础设施服务领域排名第二 [9] - AI战略核心包括Microsoft 365 Copilot、Copilot Studio和Azure AI Foundry三大平台 [10]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13%至700亿美元,Azure受AI服务需求推动表现强劲 [11] 微软增长前景 - 软件即服务收入预计2030年前年增12%,云服务销售年增20% [12] - 华尔街预计2026财年前收益年增13%,当前38倍市盈率被认为偏高 [13] 分析师观点 - Wedbush分析师预测微软可能在18个月内成为5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对应股价690美元 [7] - 微软需等待更合理估值水平,尽管有望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 [13]
Robotaxi正式推出,量子计算迎来最新突破,看好智驾、量子产业链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7-02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智驾、量子产业链长期发展,持续看好Robotaxi产业链、量子计算产业投资机会,建议持续关注稳定币产业未来发展 [1][2][5] 各部分总结 6月行情复盘 美股指数走势复盘 - 6月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4.4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6.07%,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67%;本两周标普500指数上涨3.2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47%,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84%;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4.96%,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99%,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00% [12] 美股重点个股走势复盘 - 6月美股7巨头中,英伟达月度上涨16.75%位列第一,Meta上涨13.39%,亚马逊上涨8.92%,微软上涨7.73%,谷歌上涨4.08%,苹果上涨0.11%,特斯拉下跌6.59% [15] - 按海外科技行业重点细分板块分类,展示云计算、算力芯片等十一大板块内个股本月市值及涨跌幅 [19] 本月海外AI核心事件 - 6月3日博通量产交付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Tomahawk 6,解决AI算力瓶颈 [20] - 6月10日苹果举办WWDC25全球开发者大会,聚焦软件,开放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权限 [20] - 6月11日OpenAI推出推理模型o3 - pro,性能提升明显 [20] - 6月13日Meta推出V - JEPA 2,爱立信推出按需服务解决方案,AMD发布Instinct MI350系列GPU [20] - 6月16日AST SpaceMobile与相关方达成和解,获取L频段频谱 [20] - 6月18日谷歌发布Gemini 2.5系列模型 [20] - 6月20日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推出Oakley Meta眼镜 [21] - 6月23日Fortinet发布新一代企业级AI驱动邮件安全解决方案 [21] - 6月24日微软推出Mu语言模型 [21] - 6月25日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On - Device本地化机器人AI模型 [21] - 6月26日Anthropic为Claude聊天机器人新增功能,谷歌推出Imagen 4及Imagen 4 Ultra图像模型 [21] Robotaxi正式推出,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 - 6月24日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登场,初步部署约10辆,仅向部分社媒名人开放,行驶范围受限 [1] - 使用者反馈大部分时间表现平稳,试运营Model Y搭载下一代FSD,算法待优化,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送 [1][24] - FSD基于HW4.0打造,能实现上车即走、点对点直达;公司正打造HW5.0芯片,Dojo 2.0预计2026年推出 [25] - Robotaxi上线有测试人群、数量、时间段、区域等限制,且运行依赖云端干预 [27] - FSD采用端到端学习方法,具备四大统一特点,商业化落地空间大,预计2026年开始大规模商业化,2030年中国B端共享出行渗透率超30%,市场规模达约5000亿元,2035年达近70% [38][39] 量子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市场空间蓝海广阔 - 6月20日微软发布4D拓扑量子纠错码,应用于Azure Quantum平台,可降低错误率,提升科研、医疗研发效率 [2][40] - 2025年2月微软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拓扑架构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有望集成百万个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提供路径 [2] - 2月26日PsiQuantum发布Omega芯片组,力争2027年实现商业量子计算机,各项性能指标表现良好 [51] - 2024年12月谷歌发布Willow量子芯片,在多项指标上性能一流,但量子计算仍面临工程挑战 [59] - 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广阔,国防军事为主要应用领域;量子计算市场蓝海广阔,预计2022 - 2027年销售额以48.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76亿美元 [66][68] 美国《天才法案》通过,持续关注稳定币产业投资机会 - 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 [5] - 稳定币分真实资产抵押、数字资产抵押、算法稳定币三种类型,目前以RWA为抵押的稳定币是主流 [71] - 随着稳定币相关概念股爆火和全球监管完善,多国将加速布局,稳定币有望成全球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 [5] 7月海外AI事件前瞻 - 英伟达7月向中国客户交付第三代“阉割芯片” [77] - Meta新款AI眼镜7月11日预售 [77] - OpenAI的GPT - 5 7月有望上线 [77] - 中美AI投资平台7月12 - 18日在美国硅谷启动活动 [77] 建议关注标的 - 云计算厂商: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苹果 [75] - 芯片:英伟达、高通、ARM、英飞凌、意法半导体 [75] - 元宇宙:Unity、Roblox [75] - IDC:Equinix、DLR [75] - 激光雷达:Luminar、Ouster、Lumentum、禾赛科技 [75] -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IonQ、Quantum Computing Inc.、D - Wave Quantum Inc.、IBM、Honeywell [75] - 稳定币:Circle、Coinbase、Robinhood、FiserV、Paypal [75]
Jim Cramer explains how Microsoft, Meta and Nvidia led the Mag 7 pack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CNBC· 2025-07-02 07:04
科技巨头表现 - 微软、英伟达和Meta三家科技巨头在上半年结束时创下历史新高,被称为"M-N-Ms"[1] - 这三家公司从"Magnificent Seven"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最具吸引力群体中仅存的赢家[1] - 本季度初这些股票曾跌至"相当糟糕的水平",但最终实现逆袭[1] 微软表现分析 - 1月份因Azure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令华尔街失望[2] - 4月底财报显示云业务增长33%,超出预期,推动股价创新高[2] 英伟达表现分析 - 年初因担忧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可能威胁其在AI领域主导地位而表现不佳[3] - 3月GTC大会发布新技术后反弹乏力[3] - 4月因美国政府限制对华销售而下跌[3] - 随后因"半导体优势和大规模数据中心持续需求"强势反弹[3] - AI芯片仍保持无可匹敌的地位[3] Meta表现分析 - 年初受成长股普遍下跌拖累[3] - 4月季度业绩远超预期[3] - 公司广告能力表现尤为强劲[3] 市场评价 - 三家科技公司被形容为"入口即化,不会让你手忙脚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