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古情》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谁捧红了「景区皇帝」郑国霖
搜狐财经· 2025-10-13 21:04
体验型文旅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体验型文旅消费持续火热,开封万岁山接待游客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3.35%,综合收入达6900万元 [2] - 开封万岁山今年上半年入园人次超1000万,同比增长239.33%,综合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162% [2] - 宋城演艺旗下12座《千古情》演出共510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较去年的481场和260万人次有所增长 [2] 主题乐园内容创新与NPC效应 - 近两年沉浸式体验景区乐园异军突起,欢乐谷集团数据显示,因NPC新剧情吸引而想再次体验的游客比例达68% [3] - 明星如郑国霖进入乐园扮演经典角色成为新流量密码,其互动内容在抖音等社媒平台获得大量传播与点赞 [6][9] - 乐园通过邀请明星、网红、COSER等担任NPC形成跨次元体验,如杭州宋城邀请马景涛、罗家英等演员引发回忆杀 [13] 服务商IP运营与商业模式演变 - 浙江桔佩文旅作为抖音生活服务商,推动郑国霖IP系统化运营,包括直播、系列内容“郑游天下”和“郑的御膳”,2024年GMV达25亿 [14][18] - 桔佩文旅与郑国霖首场合作直播(唐山河头老街)GMV超80万,郑国霖粉丝量从30万突破至300万 [16][22] - 服务商营收模式从门票分成转变为门票分成+IP出场/活动费用+IP电商带货分成,衡量指标包括GMV、投产比和IP涨粉量 [22]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主题乐园数量达393家,平均1元乐园消费能带动18.8元综合消费 [23]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政策明确提倡“演艺+文旅”,爱奇艺等公司正打造主打国创IP的乐园,纯内容体验超4小时 [27] - 行业面临挑战,国内乐园70%亏损、20%持平、仅10%盈利,但IP内容加持下流量有望回升,竞争焦点转向内容转化链条的完整构建 [29]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点评:国内游量增价降,出境游较强
信达证券· 2025-10-10 2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旅游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旅游呈现“量增价降”特征,出境游表现强于国内游 [3][7] - 相比2025年五一和春节假期,国庆中秋旅游人次增速放缓,人均消费增速由正转负 [3][7] - 服务消费表现优于商品消费 [3][30]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具有alpha的景区公司 [3][35] 国内旅游 - 假期国内旅游8.88亿人次,日均1.11亿人次,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6%,恢复至2019年同期99.4% [3][7] - 国内旅游收入8090亿元,日均1011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1.0%,恢复至2019年同期109.0% [3][7] - 人均消费911元,日均114元,同比2024年下滑13.0%,恢复至2019年同期95.9% [3][7]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显著高于日均国内旅游增速 [15] - 超过30%游客选择长线游,500公里以上长途游人群规模同比增长8.8% [17] 景区表现 - 主要景区日均客流实现中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 [3][18] - 峨眉山日均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9.7%,凤凰古城日均增长18.8% [3][18] - 祥源文旅旗下景区前7天累计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8.0%,营收同比增长20.0% [3][20] - 黄山景区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9.4%,九寨沟增长24.4% [21] 出境游 - 全国出入境1634.3万人次,日均20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3][22] - 内地居民出入境916.5万人次,同比增长9.6% [3][22] - 内地游客访港日均人次同比增长0.9%,访澳日均人次同比增长1.1% [3][22] 演艺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3][28] - 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和50% [3][28] - 宋城演艺旗下12大《千古情》演出510场,同比增长6%,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5% [3][28] 消费市场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3][30] - 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3][30]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分别增长3.9%和7.6% [3][30]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具有alpha的景区公司,如三峡旅游、祥源文旅、九华旅游等 [3][35]
2025年国庆、中秋旅游数据点评:国内游出行半径扩大,跨境游双向升温
中银国际· 2025-10-10 17:1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深度长途游重回主流,跨境游市场持续火热 [1] - 国内游出行半径扩大,人均消费略有承压,文体旅融合趋势依旧 [1] - 跨境游市场双向升温,并有望延续优秀表现 [1] 国内旅游市场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日均同比+1.6%;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日均同比+1.0%;客单价为911.04元,日均同比-13.0% [7]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超3亿人次,日均同比+6.2% [7] - 铁路客运量预计15396万人次,日均同比+2.6%;公路客运量预计达22.5亿人次,日均同比+6.5%;水路客运量达1167万人次,日均同比+4.2%;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同比+3.4% [7] 重点省市旅游数据 - 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领跑全国 [11] - 江苏省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 [11] - 四川省共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84.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2%和6.53% [11] - 湖南省累计接待游客3992.94万人次,游客总花费50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5%和25.96% [11] - 上海市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19.74%;北京市累计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7% [11] 重点景区表现 - 长白山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1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4] - 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30.57万人次,同比+24.39%,其中散客占比高达81.36% [14] - 黄山主景区共接待22.9万人次 [14] - 宋城演艺全国12大《千古情》黄金周共演出510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均创历年新高 [14] - 祥源文旅旗下景区累计服务人次165.53万人次,营收9839.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96%、20.00% [17] 旅游市场特征 - 长线深度游成为明显趋势,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 [17] -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长途目的地整体订单增幅接近30% [17] - 国内机票3200公里以上航段增速领跑,同比+14% [17] - “反向旅游”热度延续,音乐节、体育赛事带动效应显著,如安徽马鞍山音乐节刺激当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2.6倍 [18] 跨境游市场表现 - 假期期间共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同比+11.5% [19] - 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同比分别+19.8%、+46.8% [19] - 出境游方面,东亚东南亚仍为热门目的地,欧洲市场订单显著增长,部分非洲、中亚国家酒店预订增速靠前 [19] - 入境游方面,免签利好持续释放,海外游客开始探索除北上广深以外的非传统热门城市,如山西大同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同比增超7倍 [21]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资源优质、运营强劲、有外延增长预期的出行链及相关产业链公司:岭南控股、长白山、黄山旅游 [3] - 推荐受益于商旅客流复苏的连锁酒店品牌锦江酒店 [3] - 推荐受益于跨境游增长及免税政策利好的中国中免、王府井 [3] - 建议关注文体旅融合趋势下的中体产业、锋尚文化等 [3]
社服行业24年年度、25Q1业绩综述:子行业表现分化,关注韧性较强及顺周期修复板块
中银国际· 2025-05-23 1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社服行业板块整体营收稳步增长,业绩端恢复较慢,子板块之间分化较大 一方面建议关注顺周期下人服会展等板块的表现;另一方面建议关注韧性较强的旅游景区等快乐消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总结 - 2024年申万社服板块营收1915.42亿元,同比+36.57%,归母净利润74.80亿元,同比-18.21%,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专业服务板块同比稳定增长,教育板块盈利水平提升,出行链相对承压 [2][10] - 2025Q1申万社服板块营收448.36亿元,同比+38.75%,归母净利润18.07亿元,同比+33.06% 营收和业绩基本同步增长,但业绩端较19年仍有较大差距 专业服务及教育板块表现占优 [2][20] 旅游 - 国内游出行市场韧性较强,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56.15亿人次,同比+14.80%,收入5.75万亿元,同比+17.12% 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繁荣,传统热门景区热度不减 [34] - 跨境游景气度高企,2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60.8%,收入942亿美元,同比+77.8%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助力释放入境消费潜力 24年我国公民出境游1.46亿人次,接近2019年水平 [40][45] - 上市公司方面,24年自然山岳类景区总体韧性较强,人工景区总体表现较弱,综合旅游服务商恢复提速 25Q1自然景区中黄山旅游、祥源文旅、天府文旅表现出色,人工景区增长乏力,综合服务商中岭南控股与众信旅游营收稳定增长 [46][48] 酒店 - 酒店行业RevPAR同比承压,2024年国内酒店整体RevPAR为118元,同比下降9.7% 但头部酒店公司拓张与中高端转型战略不变,三大酒店集团仍在扩张管理规模并推进中高端化 [55][57] - 首旅酒店2024年经营韧性良好,盈利同比增长 门店质量提升,2025开店目标扩大 [64][65] - 锦江酒店2024年业绩略有承压,海外经营情况仍待改善 门店数量稳健增长,中高端战略逐步推进 [69][71] 餐饮 - 2024年餐饮市场收入增幅放缓,需求释放放缓,步入常态化增长阶段 2025Q1社零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3%,增势良好 多类餐企关注下沉市场并积极调价 [72][73] - 同庆楼2024年新开店投入与门店爬坡期影响短期业绩 餐饮、宾馆、食品三轮驱动,期待2025年业绩增长 [79][81] 免税 - 离岛免税方面,海南客流稳定增长,25Q1离岛免税销售额降幅环比收窄,客单水平同比回升 [83][85] - 口岸免税受益于跨境客流修复,销售加速回暖 [90] - 市内免税新政落地,市场扩容可期 中国中免在市内渠道具有先发优势 [93][94] - 中国中免24年业绩整体承压,25Q1业绩降幅收窄 口岸免税销售大幅增长,积极布局市内免税有望贡献增量 [97][98] - 王府井24年业绩承压,免税业态逐步完善,已初步搭建完整免税业务体系 [101] 人服 - 人服行业失业率数据平稳运行,但整体压力仍存,劳动力需求不足 灵活用工与外包等模式市场规模逆势增长 [102][103] - 科锐国际2024年和25Q1都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良好增长 [108] 会展 - 24年出口稳定增长,企业出境参展热情高涨 25年政府支持企业境外参展办展,后续建议关注中美关税协议对外贸市场的影响 境内展会市场规模稳中有升,24年展会面积同比增长10.1% [2]
2025年五一旅游数据点评:国内文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持续高增
中银国际· 2025-05-07 14: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 - 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2][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国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同比持续高增并有望延续优秀表现 [2] -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跨境游市场在多重利好下同比高增,并有望延续修复态势 [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游 - 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6.4%;国内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8.0%;客单价为574.11元,同比增1.5% [8]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6亿人次,同比+7.9%,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0.8%、7.6%、23.8%、11.8% [8] 重点省市监测 - 北京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12] - 上海市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pct [12] - 天津市接待游客1693.23万人次,游客花费149.52亿元,本市游客占比43.2%,外埠游客占比56.8%;游客人均花费883.03元,同比增长1.8% [12] - 四川省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11.13%;90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79.19万人次、门票收入33057.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13.46% [12] - 福建省接待游客近3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1%,旅游总花费24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12] - 江苏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12] - 重庆市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130家景区接待游客7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接待深度游客量数据增幅为4.8% [12] - 广东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 [12] 重点景区监测 - 祥源文旅旗下景区接待游客62.36万人次,同比+51.79%;实现营业收入4040.41万元,同比增长50.47% [14][15] - 黄山风景区接待14.7万名游客,同比+13.7% [14][15] - 九寨沟景区接待15.49万人次,同比+40.56% [14][15] - 九华山接待游客23.42万人次,同比+29.93% [14][15] - 宋城演艺旗下12大《千古情》演出379场、同比增长24%,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杭州、西安、广东等项目单日场次均创新高 [14][15] 酒店餐饮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16] - 假期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16] - 假期高星酒店预订量增幅超四成,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订高星酒店增幅达50%,高于一线城市 [16] 旅游特征 - “反向旅游”趋势明显,小众旅游目的地崛起,低线城市热度攀升,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pct [17] - 拼假出行+错峰出游成潮流,“拼假”旅客同比去年增长3成,游客游玩周期拉长,推动长线游升温 [17] 跨境游 - 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18]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130%,缅甸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上海、深圳、义乌入境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38%、188%和60% [18] - 日本、韩国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18] 投资建议 - 推荐资源优质、运营强劲、有外延增长预期的出行链及相关产业链公司,如岭南控股、众信旅游等 [4][21] - 推荐受益于商旅客流复苏以及疫后市占率提高的连锁酒店品牌,如君亭酒店、锦江酒店等 [4][21] - 推荐有望受益于跨境游市场增长、市内免税新政落地以及离境退税政策升级的公司,如中国中免、王府井等 [4][21]
“内生+外引”双轮驱动 宋城演艺旗下景区五一假期热度创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21:44
公司业绩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公司旗下12个千古情景区共演出379场同比增长24% 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 其中《千古情》演出单日上演105场 单日游客接待量达60万人次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 归母净利润为10.49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在A股22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中公司归母净利润位列行业首位占板块行业利润总和的63.6% 利润规模是其余21家公司总和的1.75倍 毛利率高达67.6% 净利率达44.5%均为行业第一 [2] 运营数据亮点 - 杭州《宋城千古情》单日连演22场刷新全球大型旅游演出单日演出场次和接待观众人数纪录 自1997年首演至今已累计演出38320场 观众超过1.079亿 [1] - 公司形成"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独特模式 通过文化演艺激活主题公园场景消费力 构建"演出即流量、场景即转化、体验即传播"的经营模式 [2] - 相较于传统演艺企业公司打造的演艺综合体更能实现客群停留时长和边际收益跃升 形成可复制、可迭代、可扩展的增长路径 [2] 竞争优势分析 - 公司先发进入全国一线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重点商业城市 占据区域内客流量制高点 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 [2] - 具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和丰富的创意实践 建立难以突破的创意壁垒 从顶层设计保障项目成功率 [3] - 形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导演编创、舞台呈现、景区运营、营销推广、提升改造全产业链闭环 [3] 人才与组织管理 - 培养年富力强、充满创意激情和活力的顶尖团队 打造高度专业和敬业的人才队伍 [3] - 以"内生+外引"双轮驱动构建覆盖文旅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矩阵 形成"超级作战单元" [3] - 通过动态配置人力资源精准降本 实现"一专多能、高效补位"的集约化运营 支撑全国景区连锁经营的超级产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