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羽》
搜索文档
发红包就能救剧?那烂剧演员该先转我100块
36氪· 2025-10-22 17:54
红包营销成为主流剧宣手段 - 明星艺人自掏腰包在社交媒体发放现金红包已成为剧集和综艺宣传的主流方式,例如陈哲远为庆祝剧集热度破9000发放28888元红包,以及多位艺人参与心动礼遇季活动每人发放8888元红包[1] - 红包营销从简单的粉丝福利演变为行业“内卷”的结果,因当前剧集集中上线、观众注意力分散、平台热搜广告位价格高企,真金白银发放红包能迅速获取热度和激活流量[6] - 相比传统的剧宣方式如演员发布自拍、感谢语或抽奖,发放红包被行业视为更有效、更划算的营销手段,一个红包的传播效果可能超过十条通稿,正发展成为剧方最划算的“广告投放”[16] 代表性案例与营销效果 - 陈哲远自2023年起累计发放红包金额约48.8万元,其中包括2024年春节约14万元,以及2025年1月28日住院期间连续发放三个49999元红包合计近15万元,其红包面向所有微博用户无门槛发放,已形成个人剧宣传统并塑造了“内娱财神爷”的真诚大方形象[9] - 赵露思在剧集《珠帘玉幕》上线期间连续两天发放红包,第一天49995元、第二天49999元,两天累计近十万元,有效提升了剧集讨论度和艺人好感度[15] - 剧集《九重紫》将红包营销与剧情深度联动,主演在剧情关键节点如“圆房”发放“喜糖红包”,在剧情高潮发放“紫气东来红包”,使红包成为剧集宣传的“续命针”,相关热搜词条均带有“红包”二字[15] 平台与艺人的双向营销模式 - 红包活动常由社交媒体平台主导策划,例如心动礼遇季由微博发起,平台提供资金支持或技术配合,明星提供流量和话题,本质是平台与明星的双向营销,平台借此提升日活跃用户数和留存率[27] - 艺人通过发放红包不仅能换取热搜和话题热度,更能塑造“宠粉”、“接地气”的人设形象,例如陈哲远获评“实诚男孩”、赵露思被赞“大方”、孟子义被夸“会整活”,这些形象红利有时比角色带来的红利更稳固[18] 营销短期效果与行业长期隐忧 - 红包营销能带来即时热度反馈,陈哲远发放28888元红包后剧集相关话题热度曲线立刻上涨,但这种模式易导致观众注意力被透支,红包带来的仅是即时快感而非对作品的长久好感[16][18] - 行业存在对“惯性依赖”的担忧,若艺人为此剧发红包而下部剧不发,可能面临更冷清的市场反应,观众的期待被抬高,营销门槛被推升,最终增加演员自身的压力[18] - 红包营销现象折射出整个影视行业对流量的深度焦虑,剧集供给过剩、热度稀缺、观众挑剔迫使艺人卷入宣传内卷,但优质内容本身才是根本,过度依赖红包营销可能适得其反[31]
《许我耀眼》的不纯爱实验,成了还是败了?
虎嗅· 2025-10-11 16:35
电视剧《许我耀眼》的市场表现与创新 - 该剧因塑造了带有道德瑕疵的非传统主角而实现热度高开,在腾讯视频平台热度很快突破30000大关 [1][2] - 其核心创新在于颠覆了国产现代偶像剧(现偶)长期以来的纯爱叙事惯性,主角关系始于算计而非真心相爱 [1][2][4] 国产现偶剧的类型演变与现状 - 长期以来,国产现偶剧的叙事核心围绕纯爱展开,社会现实仅作为背景板,形成了稳定的类型语法 [3][20][22] - 近期市场开始出现非纯爱叙事的尝试,例如《半熟男女》和《许我耀眼》,但纯爱题材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4][16][22] - 2025年开年即被视为“现偶大年”,主要原因在于多部大热纯爱系IP改编剧集上线,平台内容策略明显向纯爱倾斜 [16] 非纯爱叙事的三个灰度层次 - 第一重灰度是人设的背德感,通过挑战世俗两性关系认知(如姐弟恋、出轨、“小妈文学”等)来放大情感张力 [8][10] - 第二重灰度涉及对性的重新书写,包括挑战“双洁”人设、吻戏与床戏尺度等,但这在国产现偶中仍较少呈现 [11][12][13] - 第三重灰度是用婚恋交易彻底颠覆爱情主体框架,使婚恋成为商业、复仇或阶层跃迁的工具,此类叙事在国内尚属禁地 [13][14] 非纯爱叙事面临的挑战与局限 - 非纯爱叙事对观众基本盘撼动较大,创作方和平台需承担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其目前仍是市场中的少数派 [16][25][27] - 创作难度高,需平衡社会议题、道德审判和爱情可信度,易激发观众抵触情绪,如《半熟男女》曾因“三观不正”的指责未达预期播出效果 [25][26] - 许多尝试最终仍滑回纯爱框架,例如《许我耀眼》虽以人设创新开局,但剧情后半段回归“追妻火葬场”的撒糖套路,爱情至上的叙事底线未被真正突破 [5][29][30] 现偶剧类型的未来进化方向 - 短剧成为类型迭代的外部推力,其高浓度冲突和快速建立人物灰度的叙事方式,训练了观众对复杂关系的接受度,为长剧创新完成心理预热 [32][34][36] - 长剧现偶的进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是在纯爱范畴内做加法,提升治愈系和氛围感的质感 [38];二是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女性题材)融合 [38];三是与奇幻元素结合,拓展叙事空间 [38] - 类型的成熟意味着叙事边界的拓宽和观众情绪口味的分层,而非单一模式的胜出,未来现偶类型生态将更加开放和流动 [7][40][42]
新老剧集厂牌掰手腕,谁能跑赢暑期“逆风局”?
36氪· 2025-07-09 08:57
暑期档剧集市场现状 - 行业局势严峻,头部公司如正午阳光、柠萌影视、华策影视、西嘻影业等推出的剧集表现平平,仅扫黑题材《以法之名》表现尚可 [1]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长安的荔枝》《临江仙》两部古装大戏因内容争议草草收场,未能突围 [1] - 正午阳光的《淬火年代》未能继承《大江大河》系列的成功,传播声量和口碑远不及前作 [3] - 西嘻影业的《焕羽》因剧情元素混杂和缺乏CP感劝退观众,话题刻画摇摆不定 [6] - 柠萌影视的《书卷一梦》和华策影视的《锦绣芳华》两部古装剧表现不及预期,前者因"降智"古偶宿命,后者播放量和讨论度远不及前作 [6] - 暑期档第一战以惨淡告一段落 [9] 暑期档后续竞争格局 - 7月后市场竞争加剧,新一批剧集将上线,包括老牌公司和新贵厂牌 [10] - 慈文传媒的悬疑剧《正当防卫》聚焦司法题材,汇集高叶、张鲁一等一线艺人,具备较强号召力 [10][12] - 新丽传媒的《扫毒风暴》瞄准缉毒领域,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顶配,包括段奕宏、秦昊等影帝级演员 [12] - 新丽在腾讯视频2025-2026片单中多次出现,涉及古装、都市女性、谍战等多类型剧集 [14] - 正午阳光将推出现偶《樱桃琥珀》,题材覆盖面和演员流量更具吸引力 [14][16] - 柠萌影视的古偶《子夜归》融入东方志怪元素,由许凯、田曦薇领衔主演 [16] - 柠萌发布2025剧集片单,涵盖现实、现言、古装、奇幻等多个题材 [18] - 稻草熊影业、耀客传媒、闲工夫文化等公司也将推出多部剧集参与暑期档竞争 [18] 市场整体表现与展望 -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暑期剧集市场整体水位明显下降,尚未出现收割全年龄层观众的剧集 [20] - 行业寄希望于后续两个月能有高质量大剧在"逆风局"中突围 [20]
正午、柠萌、西嘻等正面赛马,剧集公司打响KPI竞逐战
新浪财经· 2025-06-21 10:02
暑期档剧集市场竞争格局 - 爱奇艺与欢娱影视联合出品的《临江仙》上线9天站内热度值突破10000,成为爱奇艺2025年第二部热度破万剧集,弹幕总互动量破亿刷新平台纪录[1] - 正午阳光《淬火年代》与西嘻影业《焕羽》形成"前浪与后浪"正面交锋,华策影视《锦绣芳华》与柠萌影视《书卷一梦》预计6月底加入战局[3] - 优酷《以法之名》、银河酷娱《桃花映江山》等多部剧集同期开播,暑期档形成密集竞争态势[3][18][20] 平台与制作公司合作模式 - 长视频平台通过注资入股培养嫡系部队,如腾讯视频持有西嘻影业22.904%股份,其作品《千古玦尘》《且试天下》等均为腾讯独播[6][7] - 会员转化成为剧集KPI核心指标,优酷上线"年度畅销榜"强化拉新导向,腾讯视频已先行采用"畅销周榜"机制[7][8] - 2024年九家上市影视公司中七家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主因是播出并确认收入的影视作品数量减少[9][10] 头部制作公司表现 - 正午阳光《淬火年代》央一黄金档首播收视1.20%、份额6.61%,腾讯/爱奇艺热度破19000/4400,首播收获8个品牌投放[17] - 西嘻影业《焕羽》腾讯独播首日热度破20000,但品牌投放仅3个,广告时长21秒,商业表现弱于正午阳光[17] - 欢娱影视《临江仙》云合市占率冲至24%,吸引百威、德芙等六大品牌追投,展现强招商能力[13] 新兴势力与创新尝试 - 量子泛娱《藏海传》云合霸屏榜前三,后续《水龙吟》将拓展受众市场[11] - 胖胖熊文化通过《折腰》实现从"小而美"到里程碑跨越,稻草熊影视《在人间》展现创新题材驾驭力[13] - 柠萌影视《书卷一梦》社媒互动量1400万+,以"穿书奇幻+爱情轻喜"复合设定构建差异化竞争力[18] 潜在爆款与市场预期 - 《桃花映江山》改编自豆瓣7.2分小说,权谋爱情题材与腾讯爆款《九重紫》成功路径相似[18] - 《以法之名》由张译等实力派主演,扫黑反腐题材具备成为"白夜剧场"新标杆的潜力[20] - 《书卷一梦》社媒声量310万+,可能重新定义古装剧市场竞争规则[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