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情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富豪退出基金会游戏:美国慈善的信任危机
36氪· 2025-07-08 17:37
Paylocity创始人史蒂夫·萨罗维茨(Steve Sarowitz)以巴哈伊教(Bahá'í,一种源自波斯的小众宗教)的价值观为根基,建立了一个慈善基金 会。该组织曾资助数百家非营利机构,直到今年5月因无休止的法律纠纷牵连和骇人的威胁突然宣布关闭。 原文标题:《受贾斯汀·贝尔杜尼与布莱克·莱弗利的风波牵连,亿万富豪关停基金会》 在宣布关闭前的几周,Wayfarer基金会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团队当时正忙着招聘赠款经理和暑期实习生,一位新的增长与文化经理4月刚刚到岗,员工们也在筹划与基金会资助的非营利组织合办活动。就连亿万富 豪创始人史蒂夫·萨罗维茨在4月9日给受资助方的邮件里也在描绘光明前景:"尽管我们身处巨变的时代,基金会仍会坚守使命……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 步,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通力完成。" 随后,4月28日周一清晨5点半左右,萨罗维茨在芝加哥郊区的家中醒来,发现车道上的垃圾桶里闪着微弱的火光。根据消防部门的报告,他用两瓶水把火 扑灭了。当天晚些时候,他的妻子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声称参与了纵火,还威胁要绑架他们正在西北大学读大四的女儿,称除非他们交出 8万美元,否则女儿"别想毕业"。莱克县 ...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每一帧”光影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6-21 01:49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10天 展映400多部中外佳作 举办约100场主创见面会 主题为"电影之城 每一帧都是生活" [2] -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 上影节通过新机制孵化新力量 新媒介赋能新表达 持续引领行业风尚 [2] 行业趋势与观众变化 - 观众审美标准显著提升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 观众对"高分电影"的评判标准较去年提高15% [4] - 95后成为观影主力 对文化产品认知诉求提升 更关注电影叙事和视听效果 习惯通过"切片"和评论探讨影片内核 [4][5] - 文化消费多元化背景下 电影需强化"好看性"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5] 创作方向与案例 - 行业共识为"重建电影与观众关系" 《破·地狱》创作过程中收集1000名观众意见 剪辑调整至第50版 [6] - 暑期档影片如《长安的荔枝》《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聚焦小人物叙事 金爵奖参赛片《比如父子》探索中式家庭关系 [6] - 专家强调电影需观照现实与个体生命 平衡"华语巨制"与"小而美"作品的社会责任 [6] 新人扶持体系 - SIFF YOUNG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新增制片人名额 四年来已孵化《万里归途》《孤注一掷》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7] - "6+1"阶梯型培育体系推动112个电影项目进入制作 其中77部入选国际影展 74部实现院线上映 [9] - 亚洲新人奖单元21年来发掘曹保平、宁浩、新海诚等导演 形成行业良性循环 [9] 技术创新应用 - 虚拟制作影棚实现即时场景合成 AI技术将传统建模时间缩短50% 水下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酱园弄·悬案》等影片 [10] - "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征集3600部AIGC与竖屏作品 探索创作形态革新 [11] - "未来影院"单元展映16部VR作品 暑期档将推出《龙门金刚》等虚拟现实电影 [12]
为何灵魂伴侣反而容易分开?
虎嗅· 2025-06-17 08:09
现代亲密关系中的"灵魂契合"现象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展示年轻情侣通过高度相似的兴趣爱好(如书柜内容、耳机收纳方式)建立亲密感,反映现代人将生活细节作为关系试金石的现象[1] - 社交媒体推动MBTI性格测试、豆瓣清单等标签化匹配方式,交友APP将人格简化为可筛选的商品标签[12] - 36%的Netflix编剧案例显示,地下朋克摇滚等小众文化匹配能创造强烈初始吸引力,但难以维持长期关系[15] "微型口味"对关系的影响机制 - "牙膏理论"揭示日常习惯差异(如挤牙膏方式)本质是自我主体性的确认冲突,69%的伴侣矛盾属于永久性差异[9][25] - 《黑镜》算法恋爱设定反映现代人追求100%契合的焦虑,实际导致关系脆弱性增加[7] -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兴趣匹配仅能贡献初期亲密感的17%,长期关系需要差异包容能力[15][21] 文化消费主义对关系认知的塑造 - 《纽约时报》案例显示现代"灵魂伴侣"标准趋于商品化,62%的匹配基于消费品位相似性而非情感连接[15][16] - 日本"岛宇宙"现象显示社交算法加剧信息茧房,使83%的用户仅接触兴趣高度重合的内容[12] - 法国社会学家指出文化消费差异(如朋克摇滚VS理财课程)成为现代关系破裂的首要诱因[16][19] 长期关系维持的关键因素 - 戈特曼研究发现成功伴侣中91%具备差异协商能力,而非初始匹配度[25] - 阿兰·德波顿强调健康关系需要接受对方47%的不完美特质,而非追求镜像重合[20][27] - 实证案例显示保留独立兴趣空间(如徒步VS居家)可使关系满意度提升38%[28][29]
当成人邪典遇上说唱艺术
虎嗅· 2025-06-12 11:48
文化现象分析 - 1996年春晚小品《打工奇遇》通过魔性旋律和辛辣讽刺成为一代人的文娱密码,其改编版歌词"宫廷玉液酒"成为代际识别标志 [1] - 《中国新说唱2025》阿卡贝拉海选被嘲时,《谁敢想谁敢想》短视频以迪士尼Flash动画风格结合亲密关系、宗教调侃等抓马内容迅速走红 [1][3] - 当代成人邪典作品如《谁敢想》系列采用20秒高密度叙事,融合两性、宗教、伦理等悬疑元素,配合电子声线形成独特风格 [2][6] 内容创作特征 - 短视频采用极端身体叙事手法,如《藏肥肉》展现身材焦虑,《爱情飞翔》用胶布塑形等荒诞情节,实现对现实问题的隐喻 [3][4] - 作品通过欧亨利式反转设计增强戏剧性,例如《藏肥肉》中男友同样存在身材缺陷,《炮制老公》用假腹肌开啤酒被当场拆穿 [4][5] - 宗教题材作品如《替修女上天堂》采用四折式结构(替身/惊变/偷梁/恶果),在几十秒内完成完整道德寓言 [6][7] 传播机制研究 - 作品融合洛天依音库与欧美风漫画形成抽象风格,其轻快旋律和辛辣调侃在游戏圈首播后经抖音动画博主"水大原"二次创作引爆传播 [8] - 采用评戏说唱形式增强记忆点,符合人类学家康纳顿提出的"体化实践"理论,通过韵律重复将内容转化为集体记忆 [8][9] - 用户审美经历从"难如听"到"难听得好听"的驯化过程,反映青年亚文化对主流审美的反向渗透 [9] 社会文化映射 - 作品表面猎奇荒诞但严格遵循主流价值观,如《冰箱通道》设置丈夫举报贪财妻子的道德审判,《神父》剧情最终揭露警察卧底破案 [7] - 通过异邦语境(修女/神父)规避文化敏感点,实现对社会现象的酒色财气批判,本土化改编空间有限 [7][8] - 反映Z世代"苦幽默"心理,斯道雷理论指出其本质是年轻人对政治、阶级、性别等现实压力的替代性满足 [10]
《歌手》第三期排名:格瑞丝第一,单依纯第二!“断眉”袭榜成功,白举纲被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3:43
歌手2025第三期排名 - 第一名格瑞丝·金斯勒 [2] - 第二名单依纯 [1] - 第三名米奇·盖顿 [1] - 第四名GAI周延 [1] - 第五名陈楚生 [1] - 第六名马嘉祺 [1] - 第七名白举纲被淘汰 [1][2] 袭榜战况 - 美国歌手查理·普斯(断眉)袭榜单依纯并挑战成功 [2] - 查理·普斯演唱经典曲目《See You Again》和《Attention》 [4][7] - GAI周延主动提出与单依纯交换出场顺序 [7] 歌手表演曲目 - 格瑞丝·金斯勒全新演绎《Training Season》 [15] - 米奇·盖顿演唱《We Found Love+How Will I Know》两首金曲 [17] - 单依纯带来《爱情沙拉拉拉》 [18] - 陈楚生演唱《轻描淡写》致敬袁惟仁 [13][22] - 马嘉祺演唱《你曾是少年》 [11] - 白举纲演绎《海鸥》 [9] 歌手相关背景 - 查理·普斯因眉毛中间断开被中国歌迷称为"断眉" [7] - 查理·普斯2011年成名 2013年推出个人原创专辑 [7] - 查理·普斯与维兹·卡利法合作的《See You Again》是《速度与激情7》主题曲 [7] - 单依纯表演失误登上微博热搜 [20]
十年后,《欢乐颂》口碑两极反转了?
虎嗅· 2025-05-14 14:10
考古的风,考到了2015年——《欢乐颂》。 等等,这部剧都已经十年了吗? 反正就是,莫名其妙又翻红了。 正午阳光沿用《伪装者》《琅琊榜》的部分原班人马,做了部没那么正经的都市情感剧,没想到就此大爆。 22楼"五美"——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刷足了脸。 男演员中王凯的赵医生,靳东的老谭,杨烁的小包总,也都相当出圈。 互联网,加剧了代沟。 不仅要分90后、00后,还要再细分95后、05后。 十年,互联网已经迭代了"两代人"了。 当年的糖,今天一嚼,是过期的霉味。 网友突然一怔:这些人咋这么奇葩? 安迪的第一任男友,奇点。十年前的金融大腕,小镇做题家的精神教父。白手起家,经历过金融风暴,其貌不扬,老谋深算。演员祖峰,饰演过《潜伏》 的李涯,《老枪》的神枪手,《涉过愤怒的海》的李烈,两次斩获华鼎奖最佳男配。当年他演的,是叔圈王老五,智性恋标杆。 经过考古,网友想怒扇自己两耳光:当年我是怎么忍得了这个人的猥琐的? 名场面1: 吃完速冻饺子,喷着韭菜味的口气,强行抱住女主: "安迪,我现在要拥吻你。" "如果你爱我的话,你会心跳加速,四肢酸软,头脑发晕。" 为什么要考古《欢乐颂》? 在Sir看来,这是"都市梦"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启幕,北京乐山双城联动打造戏剧盛宴
新京报· 2025-04-27 07:03
活动概况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4月25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主办,乐山市政府、中央戏剧学院特邀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原创戏剧,时代共鸣",宗旨为"重视原创、紧跟时代、艺术精湛、服务人民" [2] - 展演分为"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高校展演月"三大板块,4月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2] 展演内容 - 从全国报名剧目中遴选出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 [2] - 开幕大戏为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该剧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为2个半小时话剧,本轮演出8场 [3] - 北京主单元其他大剧场剧目包括《春逝》《树魂》《烟火人间》等9部作品 [4] - 小剧场剧目包括《爱情失格》《万火关》《裁·缝》等,展现小剧场话剧的独特魅力 [6] 活动规模与影响 - 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238个剧目参与,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 [3] - 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3]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有五六部作品参演,认为该平台为国内原创作品和创作者提供了良好交流机会 [5] 创新与拓展 - 首次采用双城举办模式,新增乐山展演月,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 [7] - 乐山展演月将上演《四世同堂》《水生》《了不起的你》等5部作品 [7] - 举办"戏剧普及工作坊",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将深入校园和群众开展培训 [8] - 组委会将举办专题研讨会探讨双城互动办展模式 [8] 特色活动 - 北京主单元期间举办"十周年海报回顾展",展示历届参演剧目海报 [6] - 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与乐山两地上演 [9] - 策划"我与大师零距离"演后谈、大师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公益活动 [9] - 推出多场"学生公益专场"演出,坚持惠民票价原则 [10] 高校参与 - 新增高校展演月活动,中央戏剧学院作为特邀主办方深度参与 [11] - 9月将上演中央戏剧学院创排的话剧《告别》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11] - 中央戏剧学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北上》将作为闭幕演出 [11] - 活动旨在深化高校与行业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新时代戏剧人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