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ate/Grand Order》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手游泡沫的破灭和米哈游的第二次冲击
36氪· 2025-10-09 16:59
日本手游行业历史演变 - 日本手游前身为“社交游戏”,市场规模在5年内从49亿日元增长至3429亿日元(约合2.36亿元至165.13亿元)[2] - 社交游戏泡沫因野蛮资本入局快速膨胀,成本从2000万日元飙升至2-3亿日元,最终在2012年后因智能手机普及而破裂[2] - 社交游戏虽衰退,但其角色养成、抽卡机制等设计深刻影响了日本及海外手游市场[3] 游戏编剧行业的发展 - 早期游戏编剧多为策划或制作人兼职,剧本质量良莠不齐,专业编剧稀缺[6][7][12] - 20世纪90年代起,大型剧本需求增加,开始出现外包编剧,但稿费低廉,仅少数知名作家能靠写剧本维生[11][12] - 2010年代中期,随着《锁链战记》《碧蓝幻想》等重剧情游戏成功,行业开始大规模聘用专职编剧,人才竞争加剧[19][21][24] 关键产品对行业的影响 - 《锁链战记》首创“角色剧情”架构,将抽卡与角色故事深度绑定,影响了《Fate/Grand Order》等后续产品[21] - 《碧蓝幻想》推动游戏公司建立内部编剧团队,Cygames率先大规模招聘专职编剧[24] - 《Fate/Grand Order》以其超200万字剧情量打破“点击数限制”惯例,单场景点击次数从20次放宽至100次以上,重塑了剧情表达范围[25][36][37] 市场竞争与泡沫破灭 - 2017年起,中国手游如《荒野行动》《碧蓝航线》进入日本市场并取得畅销榜Top 5成绩,冲击本土企业[66][67] - 2019年日本头部手游公司营收普遍下滑,GungHo年营收921亿日元(同比降0.2%),Mixi Q4营收349亿日元(同比降17.2%)[69][70] - 《原神》以超过100亿日元的开发成本和3D剧情演出(“木偶戏”)对日本行业形成“正面碾压”,加速了本土厂商向高品质转型[73][75][77] 行业结构性問題 - 社交游戏成功经验失效,玩家对UI、画面、运营要求提升,F2P模式红利消失[84] - 过度依赖本土IP(如《龙珠》《海贼王》)导致全球竞争力下降,原创游戏难以成功[85] - 市场饱和使广告成本(CPI)从2012年的100-200日元涨至数千日元,开发成本从数千万日元升至10-1000亿日元[87][92] 未来趋势与转型 - 游戏编剧需具备“舞台指导”能力,适应电影化叙事需求,并与开发团队紧密配合[100][101] - 独立游戏因开发工具进步而兴起,大公司通过内部孵化探索新IP[103] - 行业强调“重视体验”,关注玩家在特定场景下的情绪共鸣,而非单纯依赖剧情长度[98]
B站新“王牌”,呼之欲出
虎嗅APP· 2025-09-18 08:17
公司游戏业务战略转向 - 公司正推进品类年轻化策略,寻找年轻用户的游戏品类新需求,其中一款三国IP休闲游戏《三国:百将牌》近期公布 [5] - 公司通过成功案例《三国:谋定天下》跳出二次元路径依赖,实现游戏多元化,该游戏上线五天后iOS端累计流水超8383万元,交银国际估算其首月流水达5-8亿元,预计年内为公司贡献8~13亿元收入 [5] - 成功案例《三国:谋定天下》提振公司游戏业务士气,使该业务连续四个季度实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84%、79%、76%、60% [8] - 行业预判新游戏《三国:百将牌》是公司乘胜追击、试图搭建三国IP矩阵的明确信号 [9] 新游戏《三国:百将牌》产品分析 - 游戏采用1V2非对称竞技卡牌玩法,并设计2V3五人场模式,融合国民扑克与策略卡牌玩法,走大DAU偏竞技的产品卡位 [10] - 游戏抱紧三国超级IP,押注超短对局(三分钟一局)以适配碎片化场景,目标是收割大量非标游戏玩家群体 [12] - 游戏中设计11种能力标签,通过变牌、印牌、过牌改变牌堆卡牌,不同技能可形成Combo,结合名将技能体系、坐骑技能玩法及明暗身份玩法,平衡泛化用户与垂直用户的心流体验 [14] - 游戏市场定位并非直接对标《炉石传说》,而更接近《王牌与冒险》及《三国杀》,目标受众包括TCG/CCG玩家和《三国杀》玩家 [21][22] 行业趋势与公司优势 - 游戏行业存在热门品类轮动,例如《小丑牌》在全球掀起卡牌热潮,截至今年1月售出超500万份 [16] - 公司推出新游戏能续住三国IP势能,并完成对成功案例用户的生态补位,通过对IP及传统玩法的年轻化、轻量化融合,达成向大DAU产品延展 [18] - 公司主站用户二次元浓度高,社区生态具备渠道优势,是当下国内最好的游戏社区,有利于自研及独代游戏的早期宣发和运营 [24] - 从游戏渠道ROI角度考量,抖音效果比公司好,但从做IP生态角度考量,公司优先级远高于抖音 [24] 新游戏商业化前景 - 游戏商业化模式尚不明确,若类似《三国杀》,其商业化空间可能大于《炉石传说》,因为可设置抽卡概率和保底机制 [24] - 即便游戏后期可能出现数值膨胀,但开服版本会设计得超易上手 [24]
B站打了张更大的牌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7
公司新游戏发布 - B站于9月10日首次曝光策略竞技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并宣布10月开启首测 该产品7月已进行小规模封闭测试 [1] - 公司CEO陈睿在Q2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正推进品类年轻化策略 寻找年轻用户新需求 并提及一款三国IP休闲游戏即将公布 [1] - 《三国:百将牌》是公司第二款非二次元产品 其故事空间比前作《三国:谋定天下》更大 [3] 游戏设计与定位 - 《三国:百将牌》被设计为带三国武将技能(需抽卡)的斗地主棋牌 继承炸弹、三带等经典规则 加入万能牌和五人场拓展 [5] - 产品采用年轻化改造+经典棋牌规则思路 通过降低上手难度瞄准大众玩家 而非特定细分用户群体 [9][12] - 基于斗地主规则基底 融合三国武将技能设计新体验 包括非对称博弈变量 避免全新规则拉高学习门槛 [9] 战略方向与业务表现 - 公司游戏业务实施年轻化战略 延伸至棋牌及大DAU领域 寻求更长线稳定的发展计划 [4][8] - 《三国:谋定天下》通过年轻化思路对SLG降肝减氪改造获得成功 帮助游戏业务突破二次元路径依赖 [7] - Q2游戏收入达16.1亿元 同比增长60% 证明非二次元产品开拓成效 [7] 行业竞争环境 - 二次元游戏市场面临挑战:上半年国内二游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 延续下滑趋势 [8] - 二次元赛道生存环境恶劣 案例显示Funplus《归龙潮》上线未满一年即宣布停运 [8] - SLG赛道竞争激烈 面临与网易、灵犀的三国SLG细分竞争 以及"SLG+X"新生代挑战 [8] 平台资源整合 - 公司具备自研+发行+平台三合一属性 通过《三国:谋定天下》发行证明平台资源整合能力 [13][14] - 为游戏生态提供1亿+流量扶持创作者 包括内容创作指导、现金补贴、线下活动曝光等支持 [14] - Q2游戏内容播放时长同比提升21% 多家厂商选择B站作为PV首发平台 游戏位列前五大广告主垂直领域 [18] 市场机会与品类选择 - 棋牌类在移动游戏收入前100中稳定第三 过去十年保持稳定但缺乏品类变化格局 [11] - 策略卡牌赛道热度显著 涵盖TCG领域大IP新品及独立游戏新玩法 [9] - 选择斗地主规则有望为棋牌赛道带来新变量 避开热门大DAU赛道同时符合年轻化改造战略 [11] 宣发策略与平台协同 - 《三国:百将牌》首曝涉及游戏区头部UP主老番茄、逍遥散人、某幻君的试玩实况 [20] - 采用趣味为先的传播路径 类似派对游戏在视频+直播平台的放大模式 [20] - 产品体现用户及平台导向 除游戏业务求变外 还承担充实平台内容热度的期许 [20]
​晚点财经丨B站单日增值百亿,不靠二次元;有钱人流向阿联酋
晚点LatePost· 2024-06-21 14:15
B 站单日增值百亿 - 哔哩哔哩港股6月19日收盘大涨近19%,市值单日增长近百亿港元(约90亿元人民币),刷新近10个月新高 [2] - 股价大涨与B站代理发行的SLG游戏《三国:谋定天下》有关,该游戏公测后维持在iOS游戏畅销榜前四 [6] - 《三国:谋定天下》首月流水预计达5亿至8亿元,全年或为B站贡献8亿至13亿元收入 [8] - 摩根大通将B站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由110港元上调至165港元 [8] - 该游戏优化了付费点设计,精简了游戏系统,提升了玩家体验 [8] 有钱人流向阿联酋 - 阿联酋连续第三年成为最吸引富豪的国家,预计2024年净流入6700名百万富翁 [10] - 美国、新加坡分别以3800名、3500名富豪净流入量位列第二、第三 [10] - 英国预计将有9500名富豪流出,是去年流出人数的两倍多 [10] - 韩国因高额遗产税(最高60%)预计流失1200名富豪 [10] - 全球富豪流动量创历史新高,达12.8万人 [10] 绿茶餐厅押宝三线城市 - 绿茶餐厅计划2024年新开112家门店,重点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 [11] - 目前382家门店中约25%位于低线城市 [11]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51%至35.9亿元,翻台率回升至3.3次/天 [11] -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66%的增长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11] 天齐锂业智利业务受阻 - 智利金融监管机构驳回天齐锂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的申请 [11] - 智利政府将从2025年起获得合资公司70%经营利润 [11] - 天齐锂业2018年通过杠杆交易成为SQM第二大股东 [12] 鸿蒙与腾讯合作 - 华为与腾讯达成协议,允许微信在鸿蒙系统上无佣金运行 [14] - 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一季度首次超越iOS [14] 其他行业动态 - 月之暗面疑似通过壳公司Tranquillitatis Inc在美国推出两款AI产品 [17]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创办SSI公司,专注开发安全AI系统 [19] - 对冲基金Point72拟募集10亿美元成立AI主题基金 [20] - 亚马逊2024年已在德国宣布投资178亿欧元 [21] - Perplexity AI被指控违反爬虫协议和提供虚假信息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