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区洗衣机
icon
搜索文档
速通雷军演讲:小米五年巨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08:5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在2020年十周年之际进行系统性复盘,确立了从互联网公司全面转向“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方向,长期准则为“技术为本” [3][5]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作为对比,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仅为75亿元 [6] - 此次转型旨在重塑组织基因,并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端同步打造全新管理班底 [6] 芯片自研突破 - 公司芯片之路始于2014年自研SoC芯片“小米澎湃S1”,但项目于2018年暂停,后经复盘修正战略,决定从高端旗舰起步以寻求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 [7][8] - 芯片项目“玄戒”于2021年重启,期间面临外部地缘风险、业务下滑及资金压力等挑战 [8] - 2024年5月,“玄戒O1”一次性投片成功,成为中国大陆首颗3nm旗舰SoC芯片,并搭载于小米15S Pro亮相市场,在性能评测中跻身旗舰芯片第一梯队 [8]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公司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已推出SU7、SU7 Ultra与YU7三款车型,切入不同细分市场 [9][10] - SU7 Ultra项目以对标保时捷与特斯拉为目标,选择纽博格林赛道作为突破象征,体现了工程驱动性与战略耐性 [10] - YU7车型定位为运动型SUV,专注于为“驾驶者”设计,其差异化产品哲学获得市场积极反馈,上市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 [10] 高端化与生态体系构建 - 公司高端化战略体现在产品线全面对标苹果与国际一线水准,例如小米17系列手机在小尺寸旗舰中实现7000mAh续航突破,并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11][12] - 通过发布平板、电视、冰箱、洗衣机、路由器、音响等多品类新品,基本覆盖“人车家全生态”的核心支点 [12] - 小米澎湃OS 3同步升级,进一步强化多设备互联、跨平台协同及苹果生态兼容等能力,持续构建智能生态体系 [13] 品牌价值重塑 - 公司汽车业务推出定制化服务系统,提供专属车漆、内饰、轮毂等个性化选择,包括紫水晶、暮光玫瑰等五款新色以及龙胆蓝与极夜黑两种内饰方案 [14][15] - 定制服务定价门槛控制在10万元以上选配金额,初期限量为每月40辆,旨在对标劳斯莱斯、保时捷等豪华品牌 [15]
速通雷军演讲:小米五年巨变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07:59
战略转型与技术投入 - 2020年公司十周年复盘后确立"技术为本"战略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并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 对比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仅75亿元 [3][4] - 管理层通过持续半年的数十次会议进行系统性反思 重点回答过去成功与失败经验及未来路径选择问题 [4] 芯片研发突破 - 2014年启动自研SoC芯片"小米澎湃S1" 2018年因中端芯片定位和业务协同问题暂停项目 [5] - 2021年重启造芯项目"玄戒" 调整战略从高端旗舰起步以实现技术突破 2024年5月成功投片大陆首颗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 性能进入旗舰芯片第一梯队 [5] - 芯片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地缘风险、业务下滑及资金压力 但最终通过组织能力重构实现技术突破 [5] 汽车业务差异化布局 - 2021年宣布造车后推出三款车型:SU7、SU7 Ultra和YU7 其中SU7 Ultra以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为目标 在纽博格林赛道突破纪录 [6] - YU7车型定位运动型SUV 打破SUV市场"空间为王"传统模式 上市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 [7] - 汽车定制化服务提供五款新色车漆、两种内饰方案及高端材质选配 定价门槛控制在10万元以上选配金额 初期限量每月40辆 [10] 高端化与生态体系构建 - 小米17系列手机实现7000mAh续航突破 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并在屏幕、影像及电池工艺方面达到高端配置 [8] - 同步发布平板8系列、电视S Pro及多款智能家居产品 覆盖"人车家全生态"核心支点 [8] - 小米澎湃OS 3系统升级多设备互联、跨平台协同和苹果生态兼容能力 强化智能生态体系 [9] 品牌价值重塑 - 通过定制化服务系统对标劳斯莱斯、保时捷等豪华品牌 提供专属车漆、内饰、轮毂及24K金车标等个性化选项 [10] - 定制服务采用手工打磨木饰板和Alcantara®材质 但将定价门槛控制在主流市场可接受范围 [10]
暴降超35%!小熊电器,正在掉队!
36氪· 2025-04-14 18: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37%,创近九年最大跌幅 [3] - 毛利率从36.61%下滑至35.29%,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4%,人工成本增10.42% [8][10] - 费用端压力显著:管理费用增24.25%至2.36亿元,财务费用增171.74%至1437.7万元,研发费用增36.48%至1.95亿元 [10] 市场竞争与业务结构 - 核心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占比68.84%,但同比下滑10.1%,西式电器、壶类及锅煲类产品跌幅超10% [12] - 外销收入同比增80%至6.88亿元,但占比不足15%,主要依赖代工,自主品牌出海进展缓慢 [11] - 竞品苏泊尔营收224.3亿元(+5.27%)、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14.84%),均通过高端化与海外拓展实现双增长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同比下降0.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空气炸锅等爆款品类渗透率饱和 [15][17] - 公司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点布局智能家电、健康个护,但新品毛利率低于传统品类2-3个百分点 [12][18]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持续,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及细分市场挖掘突破 [18] 股价与市场预期 - 年内股价累计跌幅10.52%,较2023年6月高点跌超55%,总市值67.32亿元,市场对业绩拐点预期悲观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