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指灵巧手
icon
搜索文档
灵巧手与传感器集体突破 人形机器人“最后一厘米”加速进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灵巧手技术发展 - 提升产品自由度和优化感知能力是下一代灵巧手迭代方向,兆威机电DM17系列灵巧手具备17个自由度,可完成人手95%以上动作 [1] - 兆威机电灵巧手历经五代迭代,重量从2.063千克减少到约900克,下一步将向小型化发展 [2] - 强脑科技Revo 2灵巧手重量仅383克,可提起20公斤重物,触觉传感器识别精度达0.01N [2] - 中科硅纪推出不同配置灵巧手,包括高速自适应灵巧手和三指灵巧手,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2] 感知能力提升 - 傲意科技ROH-AP001灵巧手集成高密度点阵触觉传感器,可感知0.1N-25N压力变化,ROH-LiteS能感知力的方向 [3] - 灵巧手需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算法以增强性能,针对不同场景匹配不同配置是商业化重要思路 [4] - 帕西尼第三代触觉传感器具备六维力及15种触觉感知信息,能模拟人类皮肤感知能力 [4] - 传感器价格约占灵巧手产品成本一半,传感器技术发展关乎产品竞争力 [4] 商业化与价格趋势 - 目前灵巧手价格在1万到几万元,配备于价格十万元以上的机器人,价格更低的机器人倾向于选用夹爪 [4] - 强脑科技预计灵巧手价格将下调,因技术迭代和产量增加,主要厂商预计产量达几千到上万只 [5] - 特斯拉Optimus Gen2灵巧手占总成本约17.2%,客户付费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 灵巧手商业化需增加自由度、延长使用寿命,并在小型化、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 [6] 行业生态与数据支持 - 国内灵巧手厂商数量快速增长,参展企业从去年2家增加到今年至少20家 [3] - 帕西尼在天津落地年产2亿条数据规模的数据采集工厂,采集触觉、视觉等全模态数据以支持机器人"大脑"发育 [6]
炬坤机器人创始人董会旭: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感知与抓取 让灵巧手穿针引线成为可能
新浪证券· 2025-07-01 18:39
行业动态 - 上海智能工业中心举办"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 逾百位全球顶尖青年科学家与上市公司掌舵人参与 [1] - 传统工业机器在快递库房 果园 图书馆 分拣车间 装配流水线等非结构化场景面临挑战 [1] - 具身智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突破关乎未来智能终端的普适能力 正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7] 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董会旭团队攻克动态开放环境对机器人软硬件的核心难关 聚焦灵巧手 多模态感知和具身小脑三大领域 [3] - 灵巧手研发突破:单电机六自由度手达同级别七倍负载 混合机器人手集成边包机构与风格网络识别系统 柔性采摘手具备抗风干扰设计 三指灵巧手通过同步带机构实现复杂抓取 按摩机器人手完成五种中医手法 变钢度手适应日常多样抓取 仿人五指灵巧手解决柔性/刚性物体装配 [5] - 多模态感知突破:基于光波导和视触方法开发三维触觉传感器 实现人类手五种感知模态 解决大范围集成与三维动态感知难点 [7] - 具身小脑技术实现:通过等变学习网络完成高精密装配 强化学习实现约束空间装箱优化 杂乱环境序列化抓取 [7] 应用场景 - 快递场景:混合机器人手可识别并抓取任何新物体 [5] - 果园场景:柔性采摘手在摆动环境中完整采收果实 [5] - 图书馆场景:三指灵巧手实现书籍和A4纸等薄物抓取 [5] - 中医领域:按摩机器人手完成刷 压 揉 刮 捶等应用 [5] - 工业场景:实现柔性线束插拔管理 穿针引线等高精度作业 [7]
浙江新昌:轴承之乡“链”出机器人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6-09 07:23
三指灵巧手技术 - 浙江灵巧智能科技发布三指灵巧手,具有8个自由度和摄像头模组,能完成80%的五指灵巧手动作,包括提取重物、给动物打针、无损捏取果冻等 [1] - 灵巧智能2024年1月成立,3月组建团队,5月发布原型机,10月依托新昌供应链一次开成150套模具实现量产,年底全球发售首款产品 [3] - 公司与捷昌驱动合资成立灵捷机器人零部件公司,研发生产灵巧手、关节模组及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 [5] 新昌县机器人产业发展 - 新昌县2024年轴承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高端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20%,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向机器人领域转型 [2] - 出台《新昌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等三项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布局 [2] - 已布局三花智控、五洲新春、陀曼智造等30余家企业,形成通用智能机器人组部件产业链,预计2027年产值突破80亿元 [3] 供应链与创新生态 - 灵巧智能选择落户新昌因其轴承企业构建的供应链生态,实现快速研发到量产 [3] - 新昌对接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建设天姥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五洲新春与实验室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部件,其轴承业务占比从100%降至50%,新增业务增速超40% [4] - 近两年新昌在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达5亿元,开展"揭榜挂帅"征集6项技术需求,推动项目列入省级计划 [6] 企业转型案例 - 海纳人和轴承通过材料工艺创新实现机器人关键传动模组国产化,其圆锥滚子轴承可在8000小时作业中保持精度 [2] - 五洲新春新增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精密组件业务,带动整体业务结构转型 [4]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业界共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5-30 20:45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 -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走在全国前列 已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 [1] - 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针对未来产业进行超前布局 [1] - 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前景广 潜力大 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3]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格局 - 浙江机器人产业区域集中态势明显 形成以杭州 宁波为核心 绍兴 台州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 [3] - 根据《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到2027年该省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关联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3] - 民建浙江省委会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发展 鼓励企业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3] 新昌县科技创新与机器人产业 - 新昌县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连续10年超4%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62% 位列浙江省首位 [4] - 新昌县已有30多家企业涉足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 储备相关项目30余个 计划总投资超270亿元 [5] - 新昌县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科技日"5·31科技日" 推动县域科技创新 [5] 企业技术成果展示 - 多家科技企业发布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 包括三指灵巧手 五指灵巧手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 物流机器人 机器人自适应夹持器等 [4] - 新昌县新生代企业家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