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灵巧手

搜索文档
融资5亿,90后清华博导做机器人,「外界对我们有不少误解」
36氪· 2025-07-07 19:02
公司概况 - 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创办,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 [3] - 2025年7月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由鼎晖CGV资本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等跟投 [3] - 已推出三款成熟产品:五指灵巧手XHand 1、轮式服务人形机器人Q5、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TAR 1 [9] - 2025年累计交付超200台产品,客户包括全球市值TOP 10科技巨头中的9家及海尔智家、联想等企业 [10][48] 技术体系 - 采用"软硬一体"通用架构:软件层面发布融合世界模型的VLA模型ERA-42,硬件层面开发模块化机器人组件如关节模组、控制单元等 [8] - 首创融合生成式世界模型的具身大模型算法VPP,获ICML Spotlight论文收录 [6][20] - 提出全球首个结合语言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DWL算法框架,解决规划与执行对齐问题 [15][69] - 硬件采用乐高式模块化设计,关节模组、电机等核心部件均为自研,可灵活组合成双足/轮式等形态 [43][57] 商业化策略 - 实施"沿途下蛋"策略:优先出售灵巧手等组件实现现金流,逐步降低硬件边际成本并积累数据反哺研发 [10][30] - 聚焦高价值场景:工业领域主打运动能力与灵巧操作,服务领域侧重拟人化交互,当前重点落地物流与制造场景 [49][53] - 产品分两级推进:demo级产品已实现打螺钉、扫码等操作,产品级方案在物流分拣等场景达到商用标准 [52] 行业认知 - 人形机器人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人类行为数据训练通用基础能力后可降维适配其他形态 [29] - 当前VLA模型存在语言部分过重问题,正在探索语言/视觉/动作同步预训练的新路径 [35][36] - 机器人行业将呈现多形态并存格局,硬件迭代特性使市场容许多玩家共存,不会出现大模型领域的垄断局面 [68] 研发突破 - 2024年9月发布HiRT框架,首次在VLM中增加高频动作处理模块,被英伟达等头部机构跟进 [16][69] - 2025年1月提出UP-VLA模型,实现理解/预测/策略学习三合一,可同步预测画面与控制关节动作 [22][70] - 数据获取采用"视频预训练+遥操微调"组合模式,显著降低对真机数据的依赖量 [26]
炬坤机器人创始人董会旭: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感知与抓取 让灵巧手穿针引线成为可能
新浪证券· 2025-07-01 18:39
行业动态 - 上海智能工业中心举办"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 逾百位全球顶尖青年科学家与上市公司掌舵人参与 [1] - 传统工业机器在快递库房 果园 图书馆 分拣车间 装配流水线等非结构化场景面临挑战 [1] - 具身智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突破关乎未来智能终端的普适能力 正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7] 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董会旭团队攻克动态开放环境对机器人软硬件的核心难关 聚焦灵巧手 多模态感知和具身小脑三大领域 [3] - 灵巧手研发突破:单电机六自由度手达同级别七倍负载 混合机器人手集成边包机构与风格网络识别系统 柔性采摘手具备抗风干扰设计 三指灵巧手通过同步带机构实现复杂抓取 按摩机器人手完成五种中医手法 变钢度手适应日常多样抓取 仿人五指灵巧手解决柔性/刚性物体装配 [5] - 多模态感知突破:基于光波导和视触方法开发三维触觉传感器 实现人类手五种感知模态 解决大范围集成与三维动态感知难点 [7] - 具身小脑技术实现:通过等变学习网络完成高精密装配 强化学习实现约束空间装箱优化 杂乱环境序列化抓取 [7] 应用场景 - 快递场景:混合机器人手可识别并抓取任何新物体 [5] - 果园场景:柔性采摘手在摆动环境中完整采收果实 [5] - 图书馆场景:三指灵巧手实现书籍和A4纸等薄物抓取 [5] - 中医领域:按摩机器人手完成刷 压 揉 刮 捶等应用 [5] - 工业场景:实现柔性线束插拔管理 穿针引线等高精度作业 [7]
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委会正式成立,将开展AI与机器人标准工作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2:18
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旨在通过标准化引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宇华强调标准是提升技术创新效能和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基石,成立标委会恰逢其时 [3] - 标委会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广东省科技厅业务指导,广东省科学院承担秘书处工作,设59名委员 [3] - 广东省科学院将依托标委会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示范应用标杆打造等五大方向工作 [4] 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 - 越疆科技研发总监姜宇表示公司已实现下一代具身智能平台的系统布局,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 [4] - 越疆自主研制的具身智能类人双目视觉感知系统与五指灵巧手结合,可实现视觉引导下的闭环操作,无需预编程完成上百种复杂任务 [6] -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能以200Hz高频率实现平滑稳定的运动控制 [6] - 越疆机器人产品规划涵盖AI+双臂机器人、AI+单臂机器人、AI+轮式+双臂、AI+双足+双臂等多种形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6] 越疆科技产品应用 - 越疆推出的X-Trainer机器人操作平台以高性能协作机械臂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旨在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家庭环境 [6] - X-Trainer已在央视节目中演示下厨、整理家务等场景,展示机器人在家庭中帮忙的应用前景 [6]
首程控股(0697.HK)领投墨现科技:卡位产业链关键环节,掌舵机器人感知革命
格隆汇· 2025-06-20 08:35
墨现科技融资事件 - 触觉传感器技术领跑者墨现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首程控股领投 秦安股份跟投 [1] - 公司高密度柔性压力传感器技术将机械手触觉精度提升至3.5克级超微感知水平 已应用于普渡机器人五指灵巧手 [1] - 首程控股此次投资标志着其机器人产业生态向上游核心部件纵深延展 持续加码机器人产业"硬科技"内核 [1] 首程控股机器人产业链战略 - 此次投资是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精准卡位 聚焦机器人"感知神经"触觉传感器领域 [2] - 墨现科技产品实现全场景覆盖、工业级可靠及超微感知三大突破 填补国产高端灵巧操作硬件空白 [2] - 投资完善公司"零部件-本体-场景"闭环生态 此前已布局宇树科技、松延动力、星海图等中下游企业 [3] - 向上渗透至传感器核心部件可降低单一技术路线风险 强化产业链安全并为被投企业创造技术协同可能 [3] 首程控股商业模式与价值兑现 - 构建"投资赋能+场景验证+商业运营"立体模型 形成短期、中期、长期阶梯式价值释放路径 [4] - 短期通过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四大业务线为40-50家机器人企业提供战略级渠道服务 已产生实际收入 [4] - 中期依托百万级场景资源(如机场停车场、商场)测试机器人技术 衍生运营分成收益 形成与投资组合良性互动 [5] - 长期锚定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4年21.58亿元增至2030年380亿元的爆发式增长 被投企业整体账面回报率超3倍 部分项目估值增长达10倍以上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当机器人本体硬件趋于成熟时 感知与控制精细化成为下一竞争高地 [3]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达380亿元 首程控股提前卡位核心赛道 [6] - 首程控股被投企业宇树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等步入上市周期 投资组合增值潜力远超财务回报本身 [6]
圆桌讨论:AI应用趋势的破界对话丨WAVES新浪潮2025
36氪· 2025-06-18 10:58
中国创投新纪元 - 中国创投市场处于周期筑底转折点与结构性转型深化期 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要求顺应趋势灵活调整 [1] - 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聚焦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 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及科技商业领袖 [1] AI应用趋势圆桌讨论 企业介绍 - **戴盟机器人**:聚焦机器人灵巧操作能力 通过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五指灵巧手DM-Hand1及数据采集系统DM-EXton实现"感知-操作-学习"全链路贯通 [4][5][6] - **Zadig**:开源云原生DevOps平台 将AI落地至奶茶、新能源车等生活场景后端系统 [6] - **葱花投研**:专注REITs领域AI投研 通过AI提升传统金融数据提取与量化分析效率 [7] - **AMD**:覆盖云边端全场景算力 联合生态伙伴推动AI处理器创新 [8] - **ChatExcel**:北大团队开发的AI表格处理工具 国内首款通过聊天交互处理Excel数据的原生智能体产品 [8] 技术趋势判断 - **硬件层**:AMD观察到AIPC从DEMO到成熟应用的快速迭代 终端侧模型参数从7B跃升至235B 芯片厂商与应用方呈现双向奔赴态势 [10] - **软件层**:企业级AI落地仍具挑战 需聚焦数据所在场景而非创造新需求 如Zadig通过DeepSeek大模型提升DevOps精准度与效率 [11][12] - **商业化验证**:ChatExcel经历C端免费到B端付费转型 用户需求明确为准确性(100%)、处理多样性及数据安全 [13] - **垂类应用**:葱花投研在REITs领域需解决传统行业数据化难题 依赖AI中间层工具快速迭代提升投研能力 [14][15] - **具身智能**:戴盟机器人强调阶段性落地价值 工业场景如药品分拣、金属打磨已实现80%-90%替代 需从结构化向通用化场景延伸 [16][18][19][20][21] 商业化路径 - **场景选择**:Zadig提出"热启动"策略 基于现有业务数据嵌入AI杠杆 非技术出身的葱花投研通过行业Know-How先行验证B端付费逻辑 [22][25][26] - **生态协同**:AMD建立应用创新联盟 整合推理引擎、算法优化等中间层伙伴 通过海外资源助力商业化拓展 [28][29] - **团队定位**:ChatExcel强调速度与战略定力 需直面大厂竞争并聚焦真实付费需求 商业化核心是"活下去"而非理想化产品 [30] 外部支持需求 - **资源类**:创业团队亟需资金、人才与增长支持(ChatExcel) 低成本的ToB试验田与快速决策合作方(Zadig) [31][34][35] - **技术类**:垂类应用需要更成熟的中间层工具支持(葱花投研) AI人才稀缺成为行业瓶颈(戴盟机器人) [32][36]
区域协同创新迸发澎湃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2
机器人产业 - 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具备高灵敏度的"五指灵巧手"机器人,能精准抓取气球、薯片和豆腐等易碎物品[1] -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优势,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第二[1] 科研基础设施与原始创新 -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建,一期已服务粤港澳1/5用户,包括5项港澳高校项目,显著提升科研效率[2] - 港澳科研团队利用大科学装置取得突破:香港城市大学发现金属玻璃新材料转化机制,澳门大学在热电材料磁结构有突破[2] - 大湾区布局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集聚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等"国之重器"及鹏城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 人工智能与算力支持 - 澳门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开展"情感人工智能"研究,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完成高难度计算[3] - 横琴设立"认知与类脑智能联合实验室",整合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与澳门大学资源攻关核心技术[3] - 3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支撑重大成果如"梦想"号钻探船、"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等[3] 芯片产业链协同 - 睿思芯科选择大湾区布局RISC-V服务器芯片研发,利用香港子公司吸引国际人才,依托广东电子产业链实现技术迭代[4] - 大湾区形成"实验室连生产线"模式:港澳侧重基础研究与国际资源,内地侧重产业链转化与应用场景落地[4] 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展 - 博维智慧科技从澳门50人团队扩展至近400人规模,借助横琴人才政策实现2022年香港主板上市,业务延伸至脑机接口[7] - 大湾区汇聚7.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7] 教育与人才生态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硕士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开发中风康复器具获香港设计大奖[8] - 粤港澳高校深度合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港澳高校内地分校成立,深圳大学等内地高校在港澳设研究机构[8] - 大湾区实施跨境人才工程:广东聚集158万研发人员,香港引才计划获批超30万份,澳门推动高端人才回流[9]
广东吹响机器人“集结号”:成立产业联盟背后的“共舞”与“爆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22:56
行业动态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1][15] - 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占全国总量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1][14]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销量预计达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10] 企业技术突破 - 众擎机器人PM系列实现动态平衡和步态自适应调整,研发投入占比超70%,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2] - 乐聚机器人"夸父"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升至90%以上,量产成本降低50%[4] - 帕西尼研发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器,实现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自主可控[5] - 大寰机器人仿人五指灵巧手可提起10公斤重物,融合多模态感知和小体积大负载技术[7] - 逐际动力TRON 1双足机器人配备三种足端形态,可灵活切换应用场景[7][8] 商业化进展 - 众擎机器人2024年计划落地1000台,2025年预计迎来更大批量需求[10] - 乐聚机器人2024年交付目标从500台上调至2000台,2028年计划进入千家万户[10] - 大寰机器人灵巧手产品供不应求,客户需求远超工厂产能[12] - 帕西尼受益于深圳产业链配套,电路板研发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2周[14] 产业链协同 - 广东形成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完善生态,企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实现降本增效[14] - 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协作,推动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与生产流程[15] - 深圳产业链配套优势明显,企业可快速获取客户反馈并进行技术迭代[14]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业界共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5-30 20:45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 -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走在全国前列 已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 [1] - 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针对未来产业进行超前布局 [1] - 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前景广 潜力大 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3]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格局 - 浙江机器人产业区域集中态势明显 形成以杭州 宁波为核心 绍兴 台州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 [3] - 根据《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到2027年该省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关联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3] - 民建浙江省委会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发展 鼓励企业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3] 新昌县科技创新与机器人产业 - 新昌县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连续10年超4%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62% 位列浙江省首位 [4] - 新昌县已有30多家企业涉足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 储备相关项目30余个 计划总投资超270亿元 [5] - 新昌县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科技日"5·31科技日" 推动县域科技创新 [5] 企业技术成果展示 - 多家科技企业发布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 包括三指灵巧手 五指灵巧手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 物流机器人 机器人自适应夹持器等 [4] - 新昌县新生代企业家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 [3]
ICRA 2025现场直击:戴盟全新视触觉传感器美国首秀即获业界盛赞!
搜狐网· 2025-05-27 09:19
5月19至23日,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ICRA 2025)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参会人数超过7000人。 ICRA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RAS)主办,自198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 (图1) ICRA在谷歌学术指标(Google Scholar Metrics,GSM)中常年位居机器人学刊物影响力评定第一,每年汇 聚来自世界各地最前沿的研发精英和学术先锋,就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碰撞思想、 共话未来,无论是会议规模和学术地位上,ICRA都可以被称之为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 今年,戴盟机器人携新品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多维触觉感知五指灵 巧手DM-Hand1参展ICRA,首次亮相海外,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双重关注。 (图2) DM TAC-W、DM Hand1海外首次亮相 获学术界与产业界双重关注 戴盟的展位上,分别设置了DM-Tac W、DM-Hand1的互动体验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 DM TAC-W每平方厘米覆盖4万个感知单元,远超当前最密集的阵列式触觉传感器,可捕捉物体接触时 的形貌、纹理、软硬、滑移、按 ...
京东今年首次投资机器人企业,腾讯美团阿里频繁加注这个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4:28
5月24日,南都记者了解获悉,智元机器人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 基金,智元机器人的部分老股东跟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显示,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已成为智元的新股东,根据投资人变更信息,变更后显示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61.8909万 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今年3月京东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后首次出手机器人企业。 今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企业进入"大洗牌"阶段,互联网大厂的资金逐步流向被AI大模型深度影响的具 身智能行业。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截至发稿时,互联网大厂今年已对具身智能企业投出共计11笔资金。 其中,腾讯投出2笔,百度投出2笔,京东投了1笔,而美团和阿里最为激进,各自投资了3笔。 京东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后首次出手 本轮投资智元机器人的除了京东,还有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这是一家在2025年4月成立的国资基金,由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浦东新区发起设立,主要围绕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投资,智元机 器人也是该基金对外出手的首笔投资。此次投资智元的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京东云100%持 股,由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担任法定代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