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智平方亮相WAIC 2025:爱宝多场景多任务演示秀出中国具身智能硬实力
IPO早知道· 2025-07-27 18:59
公司技术展示 - 智平方在WAIC 2025上展示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爱宝)系列,通过打冰淇淋/咖啡/饮料、2X2码垛、打架子鼓等演示展现多场景、多任务能力 [4] - AlphaBot的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其GOVLA技术通过统一模型架构实现多模态信息整合和"端到端闭环控制" [4] - GOVLA大模型突破传统机器人固定工位局限,具备全域行动、全身协同能力,并解决复杂推理与快速行动难以兼得的难题 [4] 技术研发背景 - 智平方是中国最早研发端到端VLA技术的企业,2024年与北大联合发布RoboMamba模型,泛化能力超越Google RT系列模型 [6] - 2025年联合头部高校发布FiS-VLA模型,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响应速度和泛化能力 [6] 产业应用案例 - 在汽车制造领域,与东风柳汽合作将AlphaBot应用于上下料、物流转运、贴标签等环节,完成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9] - 在生物科技领域,与华熙生物合作部署无菌车间的物料转运、智能拆包和视觉检验,替代人工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10] -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进入吉利科技旗下晶能微电子生产基地执行上下料、产线间物料转运任务,并计划推动大规模应用 [10] 业务拓展规划 - 2025年第三季度AlphaBot将进入国内一线城市机场,展示开放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行动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11] - 公司强调务实精神,通过真实应用场景打磨机器人性能与可靠性,推动通用智能机器人成为新质生产力 [11] 行业愿景 - 智平方CEO郭彦东提出通用智能机器人将像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一样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智能终端 [12]
智平方郭彦东:人形机器人要走向通用应该从多个场景同时起步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18:31
公司概况 - 智平方成立于2023年4月 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博士曾担任小鹏汽车和OPPO首席科学家与研发高管 主导的智能系统应用于数十万台智能汽车 数亿台消费电子终端 机器人及微软MaaS [3] - 公司携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爱宝)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展示其在生活 工业 娱乐三大场景的技术能力 包括空间感知 长程柔性 全域全身 快速学习等 [1] 商业化进展 - 机器人自2024年开始在工厂实训 已覆盖汽车制造 半导体 生物科技 公共服务四大核心场景 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4] - 2025年预计年订单500台 2028年预计出货量达万台 首个工厂将于2025年9月落成 [4][7] - 第三季度爱宝将进入国内一线城市机场 展示开放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行动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4] 技术路径与战略 - 采用"反共识"策略 同时切入多场景而非专注单一场景 通过数据多样性提升具身大模型训练效果 [4][5] - 商业模式强调持续数据反哺 已交付机器人在场景中持续工作 数据用于优化算法模型并驱动硬件迭代 [5] - 通用智能机器人定位为与现有自动化设备互补 解决工厂劳动力不足问题 中国自动化设备使用量占全球50%以上但仍有大量一线工人 [6]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制造领域:搭载GOVLA大模型的爱宝进驻东风柳汽工厂 执行上下料 物流转运 贴标签等任务 [4] - 生物科技领域:与华熙生物合作部署无菌车间物料转运 智能拆包 视觉检验 替代高风险区域人工劳动 [4] - 半导体制造:进入吉利科技旗下晶能微电子生产基地 执行上下料 产线间物料转运 [4]
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技源药业上交所上市,最新市值为156.44亿元人民币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7.19-07.25
创业邦· 2025-07-27 08:47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89个,较上周减少37个,其中38个事件披露金额,总融资规模71.81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1.89亿元人民币 [5] - 融资最活跃行业:智能制造(22个事件)、医疗健康(16个事件)、人工智能(16个事件) [7] - 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规模最高,达24.80亿元人民币,其中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研发商「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 [8] - 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20.69亿元人民币,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研发商「同心医疗」完成过亿美元E轮融资 [9] 地区分布 - 获投企业集中在上海(19个)、江苏(18个)、北京(12个) [13] - 江苏披露融资总额最高,18起事件中4起披露金额共18.29亿元人民币 [16] - 广东12起事件中3起披露金额共19.89亿元人民币 [16] - 浙江5起事件中4起披露金额共6.80亿元人民币 [16] 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融资事件64个,成长期19个,后期6个 [16] 大额融资事件 - 国内大额融资包括「众擎机器人」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同心医疗」过亿美元E轮融资 [8][9] 活跃投资机构 - 弘晖基金、顺禧基金、京东本周各参与3个投资事件 [30] IPO动态 - 本周国内4家企业IPO,最高市值为「技源药业」156.44亿人民币 [32] - 「技源药业」曾获鸿富资产、斐君资本等投资,「维立志博」获深创投、腾讯投资等投资 [33] 并购事件 - 本周完成并购事件11个,致能电子以12.45亿人民币收购中颖电子23.4%股份 [37] - 中颖电子为单片机集成电路设计商,曾获中信证券、九鼎投资等机构投资 [37]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通用机器人商业化进入加速期
机器人圈· 2025-06-24 19:24
融资动态 -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高榕创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1] 公司技术及产品 - 非夕科技深耕通用智能机器人近十年,研发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的全栈技术体系 [3] - 首创"自适应机器人"新品类,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将人类"手感"抽象为极致的力控能力,"手眼协调"转化为层级式智能系统 [3] - 产品具备泛化操作能力,大幅提升复杂工况应对能力及工艺通用性与适应性 [3] - 依托"通用力控能力+AI原生架构+数据闭环潜力",构建跨行业机器人基础设施 [5] 商业化进展 - 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在3C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农业、生物医疗等行业上百种核心工艺环节实现智造升级 [5] - 在打磨抛光、插拔装配、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与系统集成商、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具备可扩展的商业基础 [5] 行业地位与标准 - 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填补国内外空白 [5] - 被投资机构评价为"定义赛道的科创企业",技术、市场、管理积淀呈现发展确定性 [6] - 咏归基金认为公司潜力已转化为能力,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6] - 广发信德看好自适应机器人在工业、消费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复杂作业能力 [6] 投资者评价 - 高榕创投指出非夕开创自适应机器人品类,在汽车、3C、家电等场景验证产品通用性与可靠性 [7] - 咏归基金长期聚焦硬科技投资,曾布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领域多家知名企业 [6] - 广发信德是广发证券旗下私募基金子公司,在中国券商私募投资基金中排名前列 [6]
这家通用机器人独角兽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咏归基金与广发信德联合领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4 16:54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高榕创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1] - 2022年公司完成B+轮过亿美元融资后跻身独角兽企业之列 [1] - 此次融资引入徐州产投,资金将用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品生产、二次研发及区域总部职能强化 [5] 技术实力与产品定位 - 公司首创"自适应机器人"新品类,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通过极致的力控能力和层级式智能系统提升机器人通用性与适应性 [7] - 研发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的全栈技术体系,聚焦通用机器人底座平台 [4] - 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填补国内外空白 [9] 商业化进展 - 公司进入规模化、加速增长阶段,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4][9] - 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覆盖3C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业的上百种核心工艺环节 [11] - 在打磨抛光、插拔装配、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12] 行业影响力与荣誉 - 公司荣获中国独角兽企业荣誉奖牌,2024年度获评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1] - 咏归基金创始合伙人高度评价公司为"能定义赛道的科创企业",认可其技术、市场、管理积淀 [2]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与系统集成商、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具备可扩展的商业基础 [12] - 依托"通用力控能力+AI原生架构+数据闭环潜力",构建跨行业机器人基础设施 [12] - 融资将助力公司在长三角和北方地区的应用部署、销售服务职能强化 [5]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通用机器人商业化进入加速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3 21:15
融资动态 -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 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 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 老股东高榕创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资金将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1]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通用智能机器人企业 由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核心成员创立 首创"自适应机器人"新品类 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 将人类"手感"抽象为极致力控能力 通过层级式智能系统实现泛化操作能力 [1] - 技术体系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全栈 具备"通用力控能力+AI原生架构+数据闭环潜力" 显著提升复杂工况应对能力与工艺通用性 [1][4] - 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 填补国内外技术标准空白 [3] 商业化进展 - 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 在3C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医疗等行业的100+核心工艺环节实现智造升级 典型案例包括打磨抛光、插拔装配、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 [4] - 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实现从单点验证到多行业复制的跨越式发展 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1][4] - 与系统集成商、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 构建可扩展的商业生态基础 [4] 行业评价与投资方观点 - 咏归基金认为公司能解决全要素生产率问题 技术市场管理积淀已呈现发展确定性 [6] - 广发信德认可公司在力控、具身算法及机器视觉的融合创新 产品在工业消费医疗领域展现复杂作业能力 [7] - 高榕创投指出公司完成全栈式系统研发 在汽车3C家电健康场景验证产品通用性与可靠性 [7] 行业图谱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法奥机器人等12家主要企业 [1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细分赛道共列出67家相关企业 [12][14]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 商业化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6-23 15:04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高榕创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1] - 此次融资标志着公司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为产品扩产、业务扩张、生态培育及前瞻技术探索提供基础 [1] 技术优势 - 公司首创"自适应机器人"品类,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将人类"手感"抽象为极致的力控能力,将"手眼协调"转化为机器人的层级式智能系统 [3] - 公司深度融合力控、具身算法及机器视觉,定义具备柔性、抗干扰、易部署、可迁移等优点的自适应机器人 [3] - 公司在汽车、3C、家电、健康等场景验证了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通用性、智能性和可靠性 [3] 行业应用 - 公司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覆盖3C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业的上百种核心工艺环节 [5] - 公司在打磨抛光、插拔装配、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公司与系统集成商、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推动生态建设 [5] 行业标准 - 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已正式发布,推动自适应机器人技术标准和能力评估的体系化建设 [5] 发展现状 - 公司已实现从单点验证到多行业复制的跨越式发展,进入规模化、加速增长阶段 [5] - 公司技术、市场、管理积淀呈现出发展确定性,潜力逐渐转化为能力 [3]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3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 由咏归基金和广发信德联合领投 洪泰基金 华控基金等跟投 老股东高榕创投 eGarden Ventures 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 研发及生态拓展 [1]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 由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核心成员创立 [3] - 首创"自适应机器人"新品类 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 将人类"手感"抽象为极致的力控能力 将"手眼协调"转化为层级式智能系统 [3] - 技术体系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 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的全栈技术 聚焦通用机器人基座平台 [3] - 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 填补国内外空白 [5] 商业化进展与行业应用 - 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 [3][6] - 在3C电子 汽车家电 食品农业 生物医疗 航空航天 新能源等行业的上百种核心工艺环节实现智造升级 [6] - 在打磨抛光 插拔装配 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6] - 与系统集成商 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 具备可扩展的商业基础 [6] 行业前景与投资方评价 - 依托"通用力控能力 + AI原生架构 + 数据闭环潜力"构建跨行业机器人基础设施 [6] - 咏归基金认为公司能定义赛道 技术 市场 管理积淀呈现发展确定性 [8] - 广发信德看好自适应机器人发展前景 认可公司在工业 消费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复杂作业能力 [8] - 高榕创投认为公司在汽车 3C 家电 健康等场景验证了产品通用性 智能性和可靠性 [8]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3周:Optimus项目负责人宣布离职,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复苏
光大证券· 2025-06-09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一年,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数据采集和训练解决数据匮乏难题,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6] - 机床&刀具领域受经济预期影响大,政策落地后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 [7] - 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广阔,补贴政策倾斜使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美国补库和“一带一路”带动机械出海,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矿山机械出口增长 [12][13] -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后续需求有望边际修复 [13] - 叉车出口销量维持增长,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 [14] - 轨交设备行业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和机车更新维保需求提升 [15] - 对等关税实施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基金三期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16][17] - 光伏电池片产能出清,政策推动组件涨价,技术突破和价格调整使市场回归健康竞争 [20] -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和居民消费 [23] 各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6月7日东风柳汽与智平方合作,具身大模型首次获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2] - 6月6日特斯拉Optimus项目负责人离职,Ashok Elluswamy将接管项目 [2] - Figure创始人更新机器人视频,其由Helix模型驱动,物流能力提升 [3] - 6月5日福莱新材首发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3] - 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用于包裹投递,开发基于中国技术的软件 [3] - 中科无线推出并商用机器人关节ASIC驱动器芯片 [4] - 6月3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更新“天工2.0”表现 [4] - 台积电获人型机器人芯片订单,预计2026或2027年贡献更显著 [6]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丝杠、谐波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动捕与训练相关企业 [6] 机床&刀具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同比增7.7%,内需降5.4%,外需增13.3%,对华订单升27.9% [7] - 2025年1 - 4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16.8% [7] - 建议关注整机、零部件、刀具层面相关企业 [7] 农业机械 - 2025年4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环比降13.8个百分点,同比降6.8个百分点 [8] - 2025年5月27日全国小麦收购价环比降0.21%,玉米收购价环比涨0.27% [8] - 2025年1 - 4月我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分别为+3.8%、-6.9%、-20.4% [8] - 2025年1 - 4月拖拉机累计出口数量增6.2%,金额增29.1% [9] - 建议关注一拖股份 [9] 机械出海 - 4月中美互提关税,后美方部分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双方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10][11][12] - 美国补库使“抢进口”现象持续,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2] -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带动矿山机械出海,2025年4月矿山机械出口额同比增20.9%,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3] 工程机械 - 2025年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17.6%,国内增16.4%,出口增19.3% [13] - 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维持高景气,工程机械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13] 叉车 - 2025年4月叉车销售同比增5.0%,国内降0.9%,出口增18.0%,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4]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和中国中车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14][15] - 2025年1 - 4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5.3%,五一、端午假期客流同比增长 [15]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5]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实施“长臂管辖”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切断部分设计软件销售渠道,国产替代加速 [16]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7] 新能源设备 - 四川支持宜宾建设光伏产业园,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353亿元 [18] - 中核集团光伏组件集采规模29GW,10家企业中标 [18] - 国家能源局优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部分新型经营主体豁免许可 [18] - 2025年4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0%,1 - 4月为93.9% [19]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0] 低空经济及EVTOL - 重庆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和能力清单,挖掘低空技术应用潜力 [21] - 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利用低空技术 [21] - 广东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开展低空经济试点 [22] - 内蒙古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22]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3]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5月PMI指数环比上涨(49.5%) [27][36] - 2025年4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2.7% [27][36] - 2025年1 - 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8.8% [27][31] - 2025年1 - 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6.8% [27][31] - 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51.5% [27][33]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28% [27][33]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有所反弹,地产投资景气仍处低位 [27][43] - 2025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8% [27][43] - 2025年4月美国CPI同比+2.3%,5月中国CPI同比-0.1% [27][59] - 挖掘机开工小时有所回升 [27][57] 锂电设备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22.6万辆,同比+44% [27][63] - 2025年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4.1GWh,同比+52.8% [27][65]
浙江新昌:轴承之乡“链”出机器人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6-09 07:23
三指灵巧手技术 - 浙江灵巧智能科技发布三指灵巧手,具有8个自由度和摄像头模组,能完成80%的五指灵巧手动作,包括提取重物、给动物打针、无损捏取果冻等 [1] - 灵巧智能2024年1月成立,3月组建团队,5月发布原型机,10月依托新昌供应链一次开成150套模具实现量产,年底全球发售首款产品 [3] - 公司与捷昌驱动合资成立灵捷机器人零部件公司,研发生产灵巧手、关节模组及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 [5] 新昌县机器人产业发展 - 新昌县2024年轴承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高端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20%,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向机器人领域转型 [2] - 出台《新昌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等三项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布局 [2] - 已布局三花智控、五洲新春、陀曼智造等30余家企业,形成通用智能机器人组部件产业链,预计2027年产值突破80亿元 [3] 供应链与创新生态 - 灵巧智能选择落户新昌因其轴承企业构建的供应链生态,实现快速研发到量产 [3] - 新昌对接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建设天姥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五洲新春与实验室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部件,其轴承业务占比从100%降至50%,新增业务增速超40% [4] - 近两年新昌在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达5亿元,开展"揭榜挂帅"征集6项技术需求,推动项目列入省级计划 [6] 企业转型案例 - 海纳人和轴承通过材料工艺创新实现机器人关键传动模组国产化,其圆锥滚子轴承可在8000小时作业中保持精度 [2] - 五洲新春新增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精密组件业务,带动整体业务结构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