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100亿元!上海国资母基金再度出手 一举投6家GP
华夏时报· 2025-08-17 10:47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动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在8月14日通过投资决策拟参与投资6只子基金 包括上海浦清本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上海比邻星四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苏州千骥康睿投资中心 上海凯风开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上海鼎峰未来能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无限启航海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3] - 该基金在4月18日已公示拟参与投资首批6只子基金 覆盖脑科学 合成生物学 硬科技等前沿领域 包括上海博联脑科学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上海安福创生合成生物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木华水清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上海峰瑞睿佳投资中心 上海联想未来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及中科创星硬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5] - 两批决策在不到4个月内完成 累计选定12只子基金 体现高效运作能力 第二轮出资首次延伸至苏州 天津等地 展示对异地GP+上海落地模式的包容 [1][3][5] 基金规模与战略定位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 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双轮驱动模式 预计80%投向子基金 20%投向直投项目 [3][4] - 基金周期设定为15年 必要时可延长3年 定位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 关注科学属性强 转化风险大但迭代迅速的技术 建立战略科学家委员会和科技项目经理人投研团队 [3][4] - 预计2025年投资二十几只子基金 最终撬动三四百亿元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未来信息 未来能源 未来健康 未来空间 未来制造 未来材料等领域 [4][5] 上海母基金整体布局 - 上海母基金矩阵持续扩容 2025年3月启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 重点投向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 汽车 新材料等行业 [8] - 上海国资母基金截至6月底对外认缴金额79.4亿元 覆盖38个子基金和15个直投项目 子基金群总规模804.9亿元 直接及间接投资项目926个 [8] - 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约890亿元)启动第三批子基金遴选 重点投向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自去年9月底已投决项目36个 投决总金额259.55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超千亿元 [8] 创投生态与政策支持 - 创投端同步爆发 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规模20亿元(首期5亿元) 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30亿元 中银AIC股权投资基金 太保5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等落沪 覆盖全生命周期投资 [9] - 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截至5月20日成交121笔基金份额 成交总金额252.44亿元 规模全国第一 管理人数量 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9] - 政策端形成组合拳 包括《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强调培育耐心资本和畅通退出渠道 [10][11] 战略影响与行业意义 - 资本先行打法通过资本纽带汇聚社会资金 精准投向生物医药 新能源 硬科技等前沿领域 加速核心技术孵化与产业链补强 短期内助力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项目落地 [6][11] - 中期有利于优化国企资产结构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长期通过资本辐射力强化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 形成对长三角乃至全国产业的赋能枢纽 [6][11] - 密集布局母基金与创投体系核心动因在于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以国资为杠杆撬动市场化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需求 [10]
上海,出资凶猛
投资界· 2025-08-15 15:05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动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布拟参投6只子基金,涉及本草创业、比邻星四期、千骥康睿、凯风开兴、鼎峰未来能源、无限启航海河等领域[4] - 基金在4个月内已出资8只子基金,活跃于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5] - 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周期15年,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组建,80%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预计撬动三四百亿资金规模[7][8] 基金投资策略与方向 - 基金聚焦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及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的孵化和早期投资[7] - 重点关注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材料六大产业领域[8] - 在未来信息产业中重点布局科学智能、大模型前沿、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硅光等前沿领域[8] 上海创投生态发展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三批子基金遴选启动,总规模约89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11] - 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发布,总规模20亿元,首期5亿元,已与18家公司签约[11] -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拥有200余家垂类模型企业,28款大模型产品完成备案[12] 其他重要基金动态 - 上海市发布首期30亿元人工智能CVC基金[13] - 设立两只"500亿"基金: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13] - 中银资产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上海宝山,中国太保设立500亿战新并购基金[13]
上海一举出资6家GP
投资界· 2025-04-22 16:08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概况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 聚焦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及前沿技术孵化 [5][7] - 基金周期15年 重点支持未来信息、能源、健康、空间、制造、材料六大领域 包含科学智能、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 [8] - 首批6只子基金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领域 包括博联脑科学、安福创生、中科创星等GP机构 [8] 政策与机制创新 - 打破子基金注册地限制 允许20%以下出资投向境外标的 设立回购让利机制 体现市场化运作特征 [5][8] - 建立战略科学家委员会、科技项目经理人团队 联动概念验证经费投入机制 强化投研能力 [7] - 上海国投牵头组建国资控股管理平台 突出功能性政府基金定位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7] 上海产业战略布局 - 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规模达1.8万亿元 培育10条重点产业链 [10] - 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服务)和2个5000亿级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 [10] - 2023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925个 总投资超1.1万亿元 其中40%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 [11] 配套资金支持体系 -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 重点发展并购基金 [10] - 上海科创三期基金首关32亿元(目标80亿元) 太保寿险出资8亿元 引导资本投早投小 [10] - 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规模890亿元 首批9只子基金撬动172亿元社会资本 放大效应达4.71倍 [10]
四川首迎国家科创母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8 18:41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行业涉及总管理规模达2036亿元,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区域分布以四川、北京、山西等地为主 [1] - 多地政府通过设立母基金集群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千亿级产业基金体系,如东莞松山湖目标形成2000亿元产业基金体系 [15] - 创新合作模式涌现,如成都交子中赢基金首次实现"银行资本+地方国资+民营资本"三方协同 [6] 区域母基金动态 四川 - 首支国家科创协同发展母基金"成都交子中赢基金"落地,总规模50亿元(首期20亿元),采用双GP模式管理中银国际投资与成都交子产业基金联合管理 [4][6] - 配套构建"创-投-贷-保"全要素金融服务体系,联合五大国有银行及保险机构 [6] 北京 - 将新设100亿元医药并购基金,构建市区协同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体系,此前200亿元医药健康投资基金已撬动100亿元社会资本 [14] - 昌平区成立150亿元科技产业基金群,包含10支子基金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等领域 [16] 山西 - 启动15亿元通航基金遴选,目标形成50亿元基金集群,重点投资省内通航基础设施、无人机及创新产业 [8][10]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要求管理机构具备通航产业资源与募资能力 [9] 湖北 - 10亿元农银AIC基金落地,财政资金放大5倍,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如工业母机、半导体等 [13] 广东 - 东莞松山湖集聚150亿元市场型母基金,目标形成1400亿元母子基金群,聚焦科技金融领域 [15] 天津 - 设立60亿元国资产业发展母基金(一期20.02亿元),计划形成300亿元基金群,已储备39个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项目 [17] 广西 - 完成20亿元特色农业母基金登记,计划带动33亿元投资,重点支持区域性农业产业升级 [18][19] 上海 - 启动两个500亿基金: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首期100亿元)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覆盖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战略领域 [20] 全国性基金进展 - 国家军民融合产投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596亿元,股东包括财政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 [7]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3-22 15:13
苏州超级基金群 - 苏州由苏创投牵头筹建各类专项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总规模近千亿元,首批基金规模700亿元 [2] - 苏州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去苏州募资"已成为VC/PE常见日程 [2] 深创投种子基金 - 深创投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宝安区引导基金发起设立红土种子基金,总规模3亿元,存续期限15年 [3] - 基金锚定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支持"更早更小更前沿"创新技术 [3] 福建国资S交易 - 福建金投科创母基金与国家级基金完成福建首笔退出期基金S份额市场化投资,解决4家科创类企业8000万资金需求 [4] - 福建金投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000亿元,业务涵盖金融股权投资、政府投资基金运作等 [4] 上海500亿基金 - 上海将启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各500亿元规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6] - 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6] 湖北百亿投资基金 - 湖北设立长江铁路上市高质量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专注上市公司服务生态 [7] - 基金由长江产业集团与湖北铁路集团联合设立,助力湖北中部崛起战略 [7] 上海集成电路基金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成立,出资额5.3亿人民币,专注股权投资、资产管理 [8] - 基金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8] 北京临空产业基金 - 北京临空产业基金完成工商注册,首期规模5.25亿元,重点投资航空服务、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等领域 [9] - 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支持首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9] 北京高精尖产业基金 - 北京顺义顺芯高精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备案,重点投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10][11] - 基金形成"政策引导+产业聚焦"投资模式,支持顺义区战略布局产业 [11] 安徽科转CVC基金 - 安徽省科转基金联合海螺资本等设立首支CVC基金,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促进产业资本与创新资源融合 [12] 嘉兴健康产业基金 - 嘉兴南湖设立大健康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3亿元,重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健康智能装备及数字医疗 [13] - 基金可灵活作为母基金和服务项目直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13] 甘肃中医药科研基金 - 甘肃药业集团与甘肃中医药大学等成立"校—院—企"科研基金,推进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14] - 基金围绕甘肃药业集团产品二次开发、院内制剂研究等,打造"六名"联合体 [14] 松禾长风基金 - 松禾长风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亿元,重点瞄准智能硬件、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创新技术 [15] - 基金深度服务芜湖、长春两地优势产业集群 [15] 京津冀中银科创母基金 - 京津冀首支中银科创母基金落地天津,规模5亿元,主要投向智能科技领域 [16] - 基金助力天津市、北辰区发展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16] 湖州量子科技基金 - 湖州南太湖新区设立首支量子科技天使基金,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初创期创新项目 [17] - 基金依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及校友资源,采用"政企联动、校地协同"模式 [17] 江苏节能环保基金 - 江苏省节能环保战新产业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30亿元,重点投资绿色环保产业领域 [18] - 基金由江苏省环保集团发起,支持江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8] 广东AIC股权基金 - 广东首支省属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总规模10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19] - 基金响应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19] 湖南母基金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母基金签约5家GP,总目标规模约100亿元,布局数字、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 [20][21] - 基金集群汇聚达晨财智、广发信德等机构,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投资矩阵 [21] 苏州AI芯片产业 - 苏州拟出台措施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聚焦GPU、ASIC、FPGA等重点方向,引育头部企业 [27] - 鼓励AI芯片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对优质企业给予奖励 [27] 珠海固态电池产业 - 珠海拟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到2027年培育5家具有影响力的固态电池企业 [28] - 到2030年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重大突破,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大幅提升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