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烯酸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5000吨/年COC项目正式投产
DT新材料· 2025-07-01 22:39
阿科力产能扩张与技术进展 - 公司年产2万吨脂肪胺扩建项目及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已通过评审并进入生产阶段,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生产线于2024年9月完成主体建设及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3] 环烯烃共聚物(COC)行业分析 - COC材料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能、低吸水性及高阻隔性,主要应用于光学器件、医疗包装及AR/VR设备等领域 [4]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在日本企业(瑞翁、宝理塑料等),2024年底总产能约9-10万吨 [5] - 中国企业在COC国产化方面加速布局,阿科力、拓烯科技等已实现工业化量产,金发科技80吨/年中试装置于2023年投产 [6] 阿科力公司技术布局与认证进展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线涵盖特种环氧树脂、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等,2024年新增4个自研项目包括生物医药包装专用COC开发 [7] - COC产品下游认证进展顺利,正进行批量稳定性测试,主要对标镜片生产指标 [7] 行业活动与论坛信息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AI赋能等议题,并设立"新塑奖"评选 [10][11] - 多场专题论坛涉及光学高分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包括科技成果路演及终端对接活动 [11] - 同期举办"EP10年: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行业交流活动 [12]
高盟新材: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香港子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48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20万美元在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高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设立二级子公司香港高盟贸易有限公司 [1] - 本次投资旨在开拓海外业务,推进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符合公司经营规划和主营业务发展需要 [1] - 投资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子公司基本情况 - 高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聚氨酯树脂、粘合剂等产品的贸易及技术服务 [1][3] - 香港高盟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美元,由高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3] - 两家子公司注册地址均为中国香港,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3] 投资目的与影响 - 设立香港子公司有助于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国际市场知名度 [2] - 子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但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2] - 本次投资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香港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将促进业务拓展 [2] 子公司运营规划 - 高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omens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主营投资、贸易及咨询服务 [3] - 香港高盟贸易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Hong Kong Comens Trading Limited,专注于贸易业务 [3] - 最终经营范围及名称以香港相关部门核准为准 [3]
旭化成将退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等4项业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5-28 15:12
旭化成业务调整 - 公司宣布退出4项业务,包括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SB乳胶、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CHMA),这些产品均在川崎制造所生产 [1] - 退出原因是由于中国企业增产导致市场行情恶化,公司将缩小石化业务规模 [1] - 计划在2026年3月至2027年9月逐步结束生产,并于2027年底停止销售 [1] - 公司将在2026年3月财报中计入约250亿日元的结构改革费用作为特别损失 [1] - 川崎制造所的190名员工将被重新分配至其他岗位 [1] 行业动态 - 中国企业的增产导致相关产品市场行情恶化,影响日本企业的业务决策 [1] - 旭化成计划将川崎制造所转型为氢能源材料生产基地,显示行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趋势 [1]
旭化成,再退出四大化工新材料业务!
DT新材料· 2025-05-28 00:07
旭化成业务调整决议 - 公司宣布撤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树脂及SB乳胶业务,并关闭川崎精制工厂以优化业务结构[1] - 停产决策基于经济低迷、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中国产能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前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低位[1] - MMA单体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生产,也可用于PVC助剂ACR、MBS制造及腈纶生产[1] 全球MMA与CHMA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MMA年产能640万吨,主要生产商包括三菱化学、旭化成、巴斯夫等,中国企业如万华化学、江苏斯尔邦等推动中国产能达262万吨[2] - CHMA作为功能性单体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领域,旭化成预定2026年3月停产,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赢创、三菱瓦斯化学等[2] - 国内CHMA生产企业以东联安信化学为代表[2] 丙烯酸树脂与SB乳胶行业概况 - 丙烯酸树脂具有耐候性、环保性等特点,应用于汽车漆、建筑涂料等领域,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LG化学等[3] - SB乳胶在纸张处理、地毯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盛禧奥等,国内有中国石化、卫星化学等企业[3] 公司近期业务重组动态 - 2024年11月关闭泰国MMA工厂,因中国产能增加导致盈利恶化[4] - 2025年2月计划将旭化成环氧树脂公司并入母公司,2026年4月生效[4] - 2025年5月因AI算力需求增长收紧PSPI产品供应[4] 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中期计划"Trailblaze Together"聚焦氢能、绿色低碳技术、高性能材料和半导体业务[4] - 氢能领域推动水电解业务商业化,高性能材料推出新一代低VOC固化剂生产线[4] - 半导体材料发布感光干膜"SUNFORT™ TA系列",支持1.0μm线宽的先进半导体封装[4] 具体停产时间表 - MMA单体:2026年9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CHMA:2026年3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丙烯酸树脂:2026年9月停产,2027年9月停止销售[5] - SB乳胶:2027年9月停产,2027年12月停止销售[5]
争光股份20250515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争光股份 - 行业:离子交换树脂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情况与地位 - 争光股份成立于1996年,专注离子交换树脂领域,有宁波、金门和镇光三个生产基地,是国内该领域标准制定者之一,2021年上市后新产能逐步投放,处于快速放量阶段[4] 公司优势 - 在核工业和电子级应用方面表现突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还涉足芯片超纯水制备等高端细分市场,产品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等高端技术领域[5] 产能扩展情况 - 2024年投产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和1.5万吨食品级精处理树脂,2025年四季度金门项目新增5.5万吨,其中3.9万吨10月开始生产,2026年逐步放量,宁波老基地保持满产满销[6] 中美贸易战影响 - 对美销售额2000 - 3000万元左右,影响有限,国产替代趋势带来新增长机遇[7] 未来发展前景 - 新项目投产带来业绩增长,在多个高端细分市场推进国产替代,2026 - 2027年将迎来业绩快速放量期[8] 股权结构及管理团队 - 股权结构集中,大股东沈总持股约52%,核心管理团队持股60% - 70%,短期内无减持计划,未来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支持新项目和业务扩展[9] 产品种类及原材料成本 - 主要产品为丙烯酸树脂和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和丙烯酸是主要原材料成本,国内销售占70%左右,海外销售占20% - 30%,应用于多个高端技术领域[10] 宁波基地新增产能影响 - 新增1.5万吨产能是对已有产能的精加工,产品毛利率和牌号偏向中高端,新产能打满后预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和价格[11] 一期项目投资及扩展计划 - 一期项目投资约10亿元,一期8亿元用于工业工程和厂房建设,为二期做准备,达标后可灵活调配产能,后续扩展速度快[12][13] 各基地应用领域及收入占比 - 宁波基地主要用于工业水处理和食品饮用水,占大部分收入,其他领域各占3% - 8%;荆门基地偏向高端品种,如生物医药等占比更大,宁波实验室新产品可能转移到荆门量产[14] 国产替代进展 - 在火电、核电等领域实现对杜邦产品替代,食品级、电子半导体等方面也有进展,核工业表现强势但市场空间相对较小[15] 公司历年来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11年投放产能后逐步增长,2022年卖地致收入利润增长,目前宁波基地年收入5 - 6亿,利润1.1 - 1.3亿,主要业务集中于离子交换树脂,工业水处理及食品饮用水占大头,毛利率30% - 35%,其他业务占比小,毛利率3% - 5%[16][17] 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发展历史及竞争格局 - 最早用于工业水处理,后扩展到多个领域,竞争格局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海外老牌企业,第二梯队为国内部分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第三梯队为众多中小企业[18] 湿法冶金技术前景及公司布局 - 前景广阔,包括提锂与提镓方向,争光股份规划提锂产能,布局提镓项目,但进度较慢[19] 离子交换树脂在各领域应用前景 - 电子领域用于超纯水制备,生物医药用于高附加值产品,核工业用于水处理,争光股份在核级树脂方面实力强劲,该领域竞争激烈且具战略意义[20][21] 公司在相关领域市场前景 - 国内高端超纯水设备替代空间大,公司与杭州超纯水设备公司合作,切入市场潜力大,国内超纯水设备市场空间约110亿元,高端市场占比约22%[22] 电子级抛光树脂战略布局 - 是2025年重点发力方向之一,用于面板和芯片领域,已实现面板稳定供货,向长江存储等送样测试,宁波基地新产能提升产品质量[23] 公司在核工业领域合作及业绩 - 2024年与中砂签订约3000万元提油订单,涉足一回路葫芦内水处理及军工相关产品[24] 生物医药领域对公司影响 - 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宁波基地实验室产品样品送下游客户,反馈满意,新产能投放将推进发展[25] 产能扩展对业绩增长影响 - 宁波基地现有产能2.3万吨,一期投产后总产能达3.9万吨,利润更高,金门项目满产后业绩可能翻倍至2 - 3倍,中长期增长潜力大[26] 公司估值和盈利预测 - 2025年PE估值34倍高于行业平均23倍,2026年PEG估值0.3倍低于行业平均0.8倍,预计2026年开工率60%时业绩约2亿,2027年达2.6亿左右,中长期业绩增量显著[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宁波基地新产能是对已有产能的精加工,并非简单总量增加[11] - 争光股份一期项目中一期投资8亿元用于工业工程和厂房建设,为二期1.5万吨做准备,达标后可灵活调配新增产能,后续扩展速度较快[12][13] - 宁波基地一些在实验室中试的新产品未来可能会转移到荆门进行量产[14] - 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涉及其水处理业务,表明核工业离子交换树脂领域竞争激烈且具战略意义[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