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烯烃共聚物(COC)

搜索文档
5000吨/年COC项目正式投产
DT新材料· 2025-07-01 22:39
阿科力产能扩张与技术进展 - 公司年产2万吨脂肪胺扩建项目及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已通过评审并进入生产阶段,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生产线于2024年9月完成主体建设及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3] 环烯烃共聚物(COC)行业分析 - COC材料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能、低吸水性及高阻隔性,主要应用于光学器件、医疗包装及AR/VR设备等领域 [4]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在日本企业(瑞翁、宝理塑料等),2024年底总产能约9-10万吨 [5] - 中国企业在COC国产化方面加速布局,阿科力、拓烯科技等已实现工业化量产,金发科技80吨/年中试装置于2023年投产 [6] 阿科力公司技术布局与认证进展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线涵盖特种环氧树脂、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等,2024年新增4个自研项目包括生物医药包装专用COC开发 [7] - COC产品下游认证进展顺利,正进行批量稳定性测试,主要对标镜片生产指标 [7] 行业活动与论坛信息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AI赋能等议题,并设立"新塑奖"评选 [10][11] - 多场专题论坛涉及光学高分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包括科技成果路演及终端对接活动 [11] - 同期举办"EP10年: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行业交流活动 [12]
阿科力:聚醚胺行业景气度探底,关注COC国产化进程-20250610
长城证券· 2025-06-10 1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醚胺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积极开拓市场力争突破;COC项目有望2025年量产,下游应用场景广阔,产品矩阵丰富或开辟新收入增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2][9][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5.37亿、4.66亿、6.08亿、11.26亿、15.65亿元,上升率分别为-24.7%、-13.1%、30.3%、85.3%、3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亿、-0.20亿、0.27亿、1.18亿、2.30亿元,上升率分别为-80.1%、-182.2%、235.9%、340.1%、95.4%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84亿元,同比上升95.73%;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79亿元,同比下降503.1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92亿元,同比上升761.74%;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2.56亿元,同比下降28.00% [8] 事件情况 - 2025年4月29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收入4.66亿元,同比降13.14%;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降182.15%;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降215.47%;24Q4营收1.02亿元,环比降16.8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环比降46.74% [1] - 2025年4月29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收入1.06亿元,同比升2.70%;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降505.20% [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脂肪胺/光学材料板块收入分别为2.74/1.91亿元,YoY分别为-22.11%/3.96%,毛利率分别为-0.44%/17.91%,同比变化-9.73/-7.01pcts [2] - 2024年脂肪胺产量1.81万吨,同比降13.86%,销量1.88万吨,同比降9.17%;光学材料产量6711.22吨,同比升31.72%,销量6377.06吨,同比升19.26% [2] - 2024年聚醚胺销售均价14593.26元/吨,同比降14.24%;光学材料价格30021.47元/吨,同比降12.83% [3] - 1Q25聚醚胺销售均价14131.74元/吨,同比降12.26%;光学材料销售均价31495.14元/吨,同比升7.02% [8]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降14.75%,销售费用率1.50%,同比降0.03pcts;管理费用同比升0.10%,管理费用率8.01%,同比升1.06pcts;研发费用同比升1.64%,研发费用率3.94%,同比升0.57pcts;财务费用同比降4.35%,财务费用率-1.86%,同比降0.31pcts [3] 市场开拓情况 - 2024年国内聚醚胺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低位、毛利率低,公司成立阿科力(香港)有限公司开拓国际市场,聚醚胺MA223全年出口量约占单一品种销售量的60%,小规格聚醚胺全年销售量达4350吨,同比增约24% [9] COC项目情况 - 2024上半年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单体量产并少量销售,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千吨级生产线建成,2024年三季度试生产,争取2025年量产销售;远期阿科力潜江30000吨高透光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底完工 [10] - 2024年新设立4个自研项目,挖掘环烯烃共聚物潜在性能优势,为导入新兴应用领域提供适配方案,实现国产化替代及推广 [10]
扶助民企爬坡过坎
金融时报· 2025-05-06 11:24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助力民营企业 助力科技企业走向未来 - 拓烯科技自主研发的环烯烃共聚物(COC)材料打破国外30年技术垄断,填补国内高端聚合物材料空白 [2] - 建设银行衢州分行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调研,首期授信2亿元,后提升至8亿元,累计投放1.5亿元 [2]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将发明专利纳入授信考量,匹配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特点 [2] - 拓烯科技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COC/COP生产线,带动形成产值超百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 [3] 助力老牌企业活力重现 - 卧龙电驱为低空飞行器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因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急需流动资金 [4] - 建设银行绍兴分行提供5.5亿元信贷支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一揽子服务 [4] - 卧龙集团在建设银行绍兴分行开户30余个,衍生品交易40余亿元,国际结算量近2亿美元 [4] 助力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 天台县香娇汽车用品厂因囤货导致现金流紧张,建设银行通过抵押快贷和保险担保模式增加授信 [5][6] - 贷款资金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避免高成本渠道拆借风险 [6]
阿科力(603722):公司信息更新报告:COC产业化曙光已现,新型特种材料平台冉冉升起
开源证券· 2025-04-30 16: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业务景气承压,但看好COC产业化突破后的广阔前景,维持“买入”评级[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当前股价37.20元,一年最高最低为51.48/30.98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35.60亿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0.96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61.66%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4.66亿元,同比-13.14%;归母净利润-1965.11万元,同比转盈为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6亿元,同比+2.70%;归母净利润-482.60万元,同比转盈为亏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21、1.05(前值0.96、1.83)、2.54亿元,对应EPS为0.23、1.19(前值1.01、1.92)、2.8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0、39.4、16.2倍 [4]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7、4.66、6.19、10.95、15.44亿元,YOY分别为-24.7%、-13.1%、32.8%、76.8%、4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20、0.21、1.05、2.54亿元,YOY分别为-80.1%、-182.2%、204.3%、410.0%、143.1% [8] 产品情况 - 2024年脂肪胺、光学材料销量分别为18779、6377吨,分别同比-9.2%、+19.3%;均价分别为14593、30021元/吨(不含税),分别同比-14.2%、-12.8%。2025Q1脂肪胺、光学材料销量分别为4612、1280吨,分别同比+23.2%、-11.6%;均价分别为14132、31495元/吨(不含税),分别同比-12.3%、+7.0% [5] 项目进展 - 千吨级环烯烃共聚物(COC)生产线已于2024Q3试生产,预计2025年正式量产 [5] - 潜江项目已完成土建建设,一期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1万吨/年聚醚胺项目预计于2025Q3完工,1.5万吨/年高透光材料项目预计于2026年底完工 [5] 战略合作 - 与保利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期自2025年3月至2028年2月,预计对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贝斯美(300796) - 300796贝斯美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9
2025-04-30 15:37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4月29日下午15:00 - 17:00,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峰等6人 [1] 产业链延伸与项目进展 - 依托二甲戊灵产业链,2024年“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投产,装置稳定运行,产品合格,产销平稳,经济性达预期 [1][2] - 持续推动“年产12,100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年产20,000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环戊烷已试生产且产品批量外销,特种醇项目进入建设阶段 [2][3][5][16][20] - 积极研发环烯烃共聚物(COC)等高端新材料产品,目前处于试验阶段 [2][6][9][13][16] 子公司优势 - 宁波捷力克是国内领先农药出口企业,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开辟销售渠道,2022 - 2023年在“年度中国农药出口额Top50”评选中分别列第41、45位,仅统计贸易企业排名均为第6位 [4] - 采取“以销定采”模式,与国内大型农药厂家建立长期合作,持有众多海外农药登记证,有议价和市场地位优势 [4] 营收与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9.97%,因2023年12月收购宁波捷力克80%股权,2024年合并报表含其全年业绩 [5] - 2024年研发费用4,552万元,同比增长13.7%,截至报告期末拥有5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5][6] 主营产品优势 - 公司是国内仅有的具备二甲戊灵原药、中间体、制剂全产业链生产研发能力的细分龙头企业,产品浓度及杂质含量达或超发达国家标准,有成本优势 [8] - 拥有“4 - 硝生产技术”等多项业内领先生产技术,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为产业链整合和延伸奠定基础 [3][6] 市场与战略规划 - 未来坚持“产业聚焦、技术创新、安环保障、规范运营”理念,推动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发和碳五新材料产业链布局,成为一流产业平台 [5] - 借助捷力克渠道将二甲戊灵导入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开拓发展中国家客户群体 [11] 市值维护与沟通措施 - 以“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安环保障、规范运营”为核心,通过项目进展披露、回购计划实施、线上线下互动等构建与中小投资者信任关系,优化治理结构夯实市值基础 [9][10][16] 财务与资金问题 - 2024年碳五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从1167万增长到7312万,增长5.26倍,净利润亏损4427万 [13] - 大股东质押41,328,000股(占持有股份49.72%),本期财务费用较上期增长397.40%,公司将评估融资方式、加速项目投产等解决资金缺口,改善财务费用压力 [15][16] 产品成本与盈利改善 - 通过3 - 戊酮自供、碳五联产项目规模效应、工艺优化、供需格局改善和海外渠道发力等方式改善二甲戊灵及中间体业务毛利和净利 [18][19]
贝斯美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4-30 11:59
项目进展 - "年产20,000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按计划有序推进[1] - "年产12,100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4年投入5831万完成48.18%,产品已批量对外销售[2][3] - "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2024年四季度稳定运行,3-戊酮自产能力全面释放[2][5] - 环烯烃共聚物(COC)产品处于实验阶段,正推进与下游客户商务技术交流[3][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9.97%,主要因合并宁波捷力克全年业绩[21] - 碳五系列产品收入从2023年1167万增长至2024年7312万,增长5.26倍,但净利润亏损4427万[5] - 2024年研发费用4552万元,同比增长13.7%,拥有58项专利(32项发明专利)[20][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二甲戊灵原药纯度达98%以上,远超行业标准,完成全产业链布局[2][18] - 拥有低温连续硝化工艺、固盐回收技术等32项发明专利,工艺技术领先[8][19] - 碳五产业链掌握间戊二烯选择性加氢、戊醇脱氢催化等核心技术[25] - 环戊烷产品可用于制冷剂、发泡剂等领域,市场规模较大[2][25] 市场与销售 - 子公司捷力克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农药登记,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75%[2][24] - 二甲戊灵产品被列入美国关税调整豁免清单,受政策影响较小[12] - 通过捷力克渠道拓展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消化新增产能[10][24] 产业链布局 - 碳五新材料产品包括正戊烯、2-戊酮、环戊烯等,可用于医药中间体、光学材料等领域[16][25] - 戊酮装置联产正戊烯、2-戊酮等高附加值产品,分摊固定成本提升经济性[2] - 环戊烷项目延伸碳五产业链,节省中间交易成本,拓展市场空间[2][22] 战略规划 - 坚持"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安环保障、规范运营"发展理念[23] - 推动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发,同时布局碳五新材料产业链[23][26] - 计划投入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回购价不超过13元/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