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芙兰
icon
搜索文档
LVMH如何在“奢侈寒冬”续写口红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52
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总营收3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51.2亿),同比下滑4% [1][5] - 营业利润9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8.4亿),跌幅15% [1][5] - 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2.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5] - 亚洲(除日本)市场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至28% [1][10] - 日本市场有机营收骤降15% [10] - 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市场预期 [6] 奢侈品行业趋势变化 - "凡勃伦效应"正在失效,消费者开始审视奢侈品价格价值对等公式 [3][4] - 贝恩咨询预警行业可能遭遇"至少15年来的最大挫折" [4] - 中国消费信心疲软,年轻群体价格敏感度飙升 [7] - 2008-2022年中国市场驱动行业增长的逻辑已松动 [7] - 不再预期2025年中国市场会有"决定性反弹" [7] 美妆业务表现 -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营收4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3.4亿),有机收入持平 [1][13] - 第二季度香水与化妆品业务录得1%微增 [13] - 精选零售部门营收86.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6.7亿),有机增长2%,利润增长12% [13] - 丝芙兰实现营收和利润双丰增长 [1][13] - 迪奥香水Sauvage、J'adore等产品持续受欢迎 [13] - 娇兰、纪梵希等品牌新品获得成功 [13] 中国市场美妆业务挑战 - 迪奥交易额增长3.95%但交易量下滑13.06% [15][16] - 馥蕾诗交易额增长3.53%但交易量下滑9.37% [15][16] - 娇兰交易额下滑10.26%,交易量下滑22.99% [15][16] - 纪梵希交易额下滑8.58%,交易量下滑13.55% [15][16] - Fenty Beauty交易额增长18.53%,交易量增长36.39% [15][16] - 经典品牌面临品牌老化、功效价值不足的危机 [15] LVMH美妆业务战略调整 - 推出LV美妆品类La Beauté Louis Vuitton,含55款唇膏等产品 [18] - Fenty Beauty在深圳开设中国大陆首家概念店 [18] - 丝芙兰中国由全球CEO直接分管 [21] - 2024年以来引进至少12个新品牌 [21] - 关停DFS大洋洲业务并裁员10%以上 [23] - 酩悦轩尼诗裁员约1200人 [23]
奢侈品不香了?前世界首富遭遇“史上最大危机”
虎嗅· 2025-06-30 17:04
公司概况 - LVMH是全球奢侈品行业翘楚,汇集70多家知名品牌,业务覆盖时装与皮革、酒类、香水及化妆品、钟表及珠宝、精品零售5大领域 [1] - 旗下核心品牌包括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Tiffany&Co、Moët&Chandon、轩尼诗、丝芙兰等 [1] - 伯纳德·阿尔诺执掌集团36年,建立850亿欧元商业帝国 [2] 行业困境 - 全球个人奢侈品行业规模达3640亿欧元,当前正经历急剧衰退 [3] - 中国消费者转向国产品牌,美国市场面临50%关税威胁,两大关键增长引擎衰退 [7][9] - 本轮危机与2001年9·11和2008年金融危机存在本质差异,缺乏缓冲因素 [6] 财务表现 - 股价较2023年4月峰值下跌近50%,市值蒸发2210亿欧元 [5] - 2024年营运自由现金流达105亿欧元,同比增长超25%,负债率降至13% [18] - 预期市盈率约20倍,显著低于爱马仕的50倍 [11] 品牌运营问题 - 并购狂潮导致管理臃肿,累计收购超75个品牌 [4] - 迪奥占集团利润14%,增速落后于LV(占利润55%),产品涨价策略受质疑 [21] - 轩尼诗面临干邑销量下滑,裁员13%,CEO被更换 [16][28] 战略调整 - 出售Off-White和Stella McCartney等表现不佳品牌 [15] - 探索分拆丝芙兰(曾考虑阿姆斯特丹上市)和轩尼诗 [25] - 任命乔纳森·安德森为迪奥新任创意总监 [22] 家族治理 - 阿尔诺家族持有49%股权和65%投票权,近期回购11亿欧元股票 [19] - 继承计划未明确,CEO年龄上限延长至85岁 [30][36] - 五名子女均参与集团业务,重大决策需家族一致同意 [33][34] 管理层变动 - 轩尼诗新任领导层由前CFO吉奥尼和亚历山大·阿尔诺组成 [27] - 副手史蒂芬·比安奇负责中期继任计划,擅长接班人培养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