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2025年三季报:深化转型 业绩稳健 推进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54
核心经营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 [2] - 同期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 [2] - 净息差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 [2] - 业务及管理费276.49亿元,同比下降9.6%,信用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 [2] - 9月末资产总额57,667.64亿元,负债总额52,488.34亿元 [2][3] 资产与负债管理 - 9月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177.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2] - 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 [2][4] - 9月末吸收存款余额35,54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 [3]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同比下降47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0%,同比下降43个基点 [3] 资产质量与风险 - 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为229.60% [3]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52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 [4] - 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消费性及经营性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下降3.0% [4] -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0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516.73亿元,同比增长23.1% [4] - 9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2,796.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6%,但日均余额同比增长4.2% [5] - 财富客户149.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私行客户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46.59亿元 [5] 对公业务表现 - 企业存款余额22,753.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平均付息率1.61%,同比下降46个基点 [6][7] - 对公客户数93.5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7% [7] - 总行级战略客户数239户,其贷款余额3,67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7% [7] - 科技企业客户数28,859户,较上年末增长9.5%,科技贷款余额2,97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 [7] - 1-9月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3,551.81亿元,同比增长11.8%,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851.83亿元,同比增长17.4% [7] - 数字财资平台签约客户数4,090户,较上年末增长37.5%,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14,130.44亿元,同比增长24.8% [8] 资金同业业务表现 - 9月末同业机构价值客户数达1,438户 [9] - 1-9月境内外机构现券交易量4.59万亿元,同比增长49.5%,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2,307.80亿元,同比增长9.7% [9] - 9月末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 [9] - 1-9月办理外汇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4,875户,同比增长12.2% [9] 社会责任与专项金融 - 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612.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 [10] - 9月末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9,000.33亿元 [10] - 1-9月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432.95亿元,累计投放1,955.42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累计发卡29.04万张 [10]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双重压力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0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竞争加剧,资产规模及零售贷款规模面临收缩压力[1] - 2024年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零售融资车辆529.90万辆,同比下降17.31%[1] - 截至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零售融资余额为6900.24亿元,同比下降8.95%[1] -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迅猛,交通银行2024年汽车分期余额增幅达240.10%[1] - 平安银行2024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1]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挑战 - 汽车金融公司多由传统汽车厂商发起设立,受厂商品牌销量影响大,业务局限性明显[1]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背景下,多数汽车金融公司未能及时转型,对传统燃油车业务依赖度高[2] - 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赖银行借款获取资金,资金成本普遍高于商业银行[2] - 商业银行曾以"高息高返"策略抢占市场,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市场份额下滑和营销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2]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汽车消费纳入国家级财政贴息范畴,但汽车金融公司不在此范围内,可能导致客户流向商业银行[2] 汽车金融公司的转型机遇与策略 - 汽车金融公司可利用控股股东为主机厂的优势,通过贴息、促销等手段实现资金内部循环,压缩成本[2] - 作为行业专属金融机构,在融资和风控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与商业银行合作采用联合贷模式[2] - 可突破主机厂品牌界限,开展跨品牌经营[2] - 多地监管要求银行整改"高息高返"现象,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与市场价格差距收窄,专业优势更加突出[3] - 2023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放开了售后回租模式的融资租赁业务,可通过"控物"方式有效控制风险[3] 新兴业务增长点 - 截至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204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62亿元,增幅23.44%[3] - 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2.01亿元,增幅26.06%[3] - 丰田汽金2024年推出新车及二手车融资租赁业务,宝马汽金推出二手车低融资金额产品,瑞福德汽金优化二手车金融评估流程[3] - 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二手车行业与二手车金融将相互赋能[3] - 数字化技术应用将推动二手车金融的渗透率提升和覆盖面扩大[3]
平安银行2025年中报: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20: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坚持战略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推动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协同发展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1] - 公司营收利润降幅收窄 通过降本增效和资产质量管控 净利润同比下降3.9% 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6]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 资本充足率提升并实施中期分红[6] 零售业务 - 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2.3% 其中抵押类贷款占比64.3%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6%[3] -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 同比增长38.4%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3] - 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 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 同比下降37个基点[4]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 同比增长12.8% 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 同比增长46.1%[4] - 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17,759.86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0% 月活跃用户3,874.50万户[5] - 综合金融贡献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57.3% 新获客AUM占比50.8%[5] 对公业务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4% 平均付息率1.67% 同比下降45个基点[7] -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7] - 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 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 同比增长16.7%[7]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6.5%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585.5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5.8%[8] - 科技企业客户数29,270户 较上年末增长6.7%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934.3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2%[8] - 数字财资平台签约集团客户3,740户 较上年末增长25.7% 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9,112.80亿元 同比增长25.6%[8] - 跨境贸易融资发生额1,557.20亿元 同比增长33.2%[8] 资金同业业务 - 同业机构价值客户数1,328户[9] - 境内外机构销售现券交易量2.61万亿元 同比增长56.3% 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1,693.59亿元 同比增长79.0%[9] - 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4.88万亿元[9] - 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客户12,659户 同比增长14.5%[9] 整体经营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0% 净息差1.80% 同比下降16个基点[6] -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 同比下降9.0%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4.50亿元 同比下降16.0%[6]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084.9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6] - 负债总额53,648.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吸收存款余额36,944.7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6]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9%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6% 同比下降42个基点[6] - 不良贷款率1.05%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 较去年全年下降0.16个百分点[6] - 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85.56亿元 同比增长13.8% 拨备覆盖率238.48%[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1% 一级资本充足率10.85% 资本充足率13.26% 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19、0.16、0.15个百分点[6]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0%[11] - 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957.87亿元[1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发放1,339.17亿元 同比增长33.6%[11] - 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312.59亿元 累计投放1,835.06亿元[11] - 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2.48万张 累计发卡28.12万张[11] - 涉农贷款余额1,199.8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11]
反内卷的浪潮下,银行消费贷现状如何?
36氪· 2025-08-11 10:53
国有银行消费贷业务 - 国有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幅增加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在净息差收窄和房贷缩水背景下进行战略调整 [3] - 2024年六大行个人消费贷余额增量突破万亿大关2023-2024年合计增量超过1.8万亿其中交通银行连续两年同比增长85%以上工农建消费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规模 [4] - 农业银行2024年投放个人消费贷款5616亿元同比多投876亿元截至2025年3月17日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3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0亿元 [4] - 工商银行截至2月末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100亿元 [5] - 国有银行凭借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消费贷领域保持两位数增幅挤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市场份额 [6] 城商行与农商行业务动态 - 江苏银行2024年个贷余额6748.04亿元为城商行中规模最大宁波银行个贷占总贷款比重最高达37.79% [7] - 南京银行个贷占比25.49%为城商行中最低杭州银行个贷规模最小2024年末为3058.4亿元 [9] - 北京银行个人消费贷增速由50%降至2.74%但信用卡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40%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同比增长11.39%较上年降低20多个百分点 [10] - 上海银行消费贷业务谨慎个人消费贷及信用卡规模连续两年负增长南京银行个人消费连续两年维持16%-17%增速信用卡规模2023年降35%后2024年猛增60% [10] - 郑州银行2023-2024年个人消费贷增速分别达75%和39%重庆银行增速由负转正超50%西安银行成都银行增速分别超30%和20% [10] - 农商行中青农商行连续两年消费贷增幅超37%瑞丰银行2024年增幅近30%张家港行由2023年增长35%转为2024年大降42% [10] 消费贷产品创新与竞争策略 - 哈尔滨银行推出最高500万元期限7年的"房抵消费贷"湖南银行推出最高500万元期限10年的"湘银房抵贷" [11] - 四川泸州农商银行大连农商银行推出房抵类大额消费贷款最高金额300万至500万元 [12] - 银行从"卷利率"转向"拼额度"抢占消费贷市场国家政策要求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14] - 消费贷审批快抵押门槛低风险权重最高75%低于公司贷款的100%资本占用更低 [16] - 部分银行如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主动压缩存量个贷投放负增长宁波银行发放增速显著放缓 [16] - 招商银行消费贷增速连续两年超30%郑州银行青农商行增速连续两年超35% [18] - 平安银行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2024年新发放同比增长73.3%渝农商行"渝快贷"余额两年同比增长60.2%和35.7%郑州银行"郑e贷"规模同比增长56.7% [18] 行业趋势与风险 - 消费贷业务可持续发展依赖风险定价能力提升和资产结构动态优化需在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间找到平衡点 [19] - 银行越来越关注资产质量消费贷不良率上升时加强风控收缩规模部分银行调整策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