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分期
搜索文档
携手八载 交通银行赋能进博会再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11-05 13:21
公司参与进博会概况 - 公司作为唯一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已连续八年深度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 - 公司在博览会期间全方位展示"金融+科技+场景"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旨在为全球贸易与民生发展搭建开放合作的"金融桥" [1] 展区与产品服务展示 - 在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 公司以"智慧出行 金融赋能"为主题 集中呈现前沿金融科技成果并设置沉浸式互动体验 [1] - 在文旅大戏展示区 公司将金融服务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 打造"金融支持文旅"特色品牌"文旅大戏" 通过惠民便民利民举措提振旅游热情 [1] - 境外银行机构和跨境金融服务展示区从覆盖五大洲的境外机构网络 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支持 贯穿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多维度展示国际化数字化服务脉络 [1] - 在汽车消费金融展示区 "交银车贷"和"汽车分期"以高效安全的服务体验为购车者提供支持 [1] - 线上金融服务展示区呈现公司APP与买单吧APP10 0版本的最新功能升级 [1] 论坛发布与交流活动 - 公司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航贸金融支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发布面向外贸企业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交银航贸通" [2] - 公司发布全新升级的"交通银行APP10 0"和"买单吧APP10 0" [2] - 公司举办文旅金融服务发布会 进一步推介"促消费 惠民生——交通银行文旅金融服务" 并发布"文旅大戏"闽宁 成渝双城记以展示四地特色文旅资源 [2] 商贸对接与志愿服务 - 公司首次组建"进博会交行交易团" 依托境内外分行联动优势广泛邀请客户组团观展 通过精准服务助力采购对接与合作机遇 [2] - 公司组建青年志愿者团队 承担驻华大使接待引导和行程保障等服务工作 以青春力量护航盛会 [2]
携手进博八载交通银行赋能再升级
新浪财经· 2025-11-05 09:35
公司参与进博会概况 - 公司作为唯一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连续第八年深度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 - 公司在国家会展中心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设立以“智慧出行,金融赋能”为主题的展台 [1] 展台核心展示板块 - 文旅大戏展示区:将金融服务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打造“金融支持文旅”特色品牌,通过惠民、便民、利民举措提振旅游热情 [1] - 境外银行机构与跨境金融服务展示区:展示覆盖五大洲的境外机构网络、高效跨境金融支持及贯穿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现国际化、数字化服务脉络 [1] - 汽车消费金融展示区:推出“交银车贷”和“汽车分期”服务,并与上海公交卡公司合作推出数字人民币“一码通行”服务 [1] - 线上金融服务展示区:呈现交通银行APP与买单吧APP10.0版本的最新功能升级 [1] - 互动体验区:设置赛车体验区及与虚拟助手“姣姣”的交互打卡点,增强趣味体验 [2] 进博会期间主要活动与产品发布 - 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航贸金融支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并发布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交银航贸金融” [4] - 发布全新升级的“交通银行APP10.0”和“买单吧APP10.0”,强化客户体验和服务场景的协同发展 [4] - 在文旅金融领域,携手多地文旅单位及媒体打造“文旅大戏”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推出惠民活动 [4] - 在养老金融领域,联合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等多方举办“上海国际养老产业金融发展促进会”,并推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4] - 在“浦江中韩汇”活动上,首次亮相专为韩国游客打造的“跨境扫码”支付服务,该服务将于12月中旬正式推出 [4] 综合服务支持 - 首次组建“进博会交易商联盟”,促进商贸对接 [5] - 为进博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放大平台功能与综合效益 [5]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双重压力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0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竞争加剧,资产规模及零售贷款规模面临收缩压力[1] - 2024年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零售融资车辆529.90万辆,同比下降17.31%[1] - 截至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零售融资余额为6900.24亿元,同比下降8.95%[1] -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迅猛,交通银行2024年汽车分期余额增幅达240.10%[1] - 平安银行2024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1]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挑战 - 汽车金融公司多由传统汽车厂商发起设立,受厂商品牌销量影响大,业务局限性明显[1]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背景下,多数汽车金融公司未能及时转型,对传统燃油车业务依赖度高[2] - 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赖银行借款获取资金,资金成本普遍高于商业银行[2] - 商业银行曾以"高息高返"策略抢占市场,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市场份额下滑和营销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2]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汽车消费纳入国家级财政贴息范畴,但汽车金融公司不在此范围内,可能导致客户流向商业银行[2] 汽车金融公司的转型机遇与策略 - 汽车金融公司可利用控股股东为主机厂的优势,通过贴息、促销等手段实现资金内部循环,压缩成本[2] - 作为行业专属金融机构,在融资和风控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与商业银行合作采用联合贷模式[2] - 可突破主机厂品牌界限,开展跨品牌经营[2] - 多地监管要求银行整改"高息高返"现象,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与市场价格差距收窄,专业优势更加突出[3] - 2023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放开了售后回租模式的融资租赁业务,可通过"控物"方式有效控制风险[3] 新兴业务增长点 - 截至202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204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62亿元,增幅23.44%[3] - 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2.01亿元,增幅26.06%[3] - 丰田汽金2024年推出新车及二手车融资租赁业务,宝马汽金推出二手车低融资金额产品,瑞福德汽金优化二手车金融评估流程[3] - 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二手车行业与二手车金融将相互赋能[3] - 数字化技术应用将推动二手车金融的渗透率提升和覆盖面扩大[3]
加大重点消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拉动消费升级——专访农行云南普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邱玮
证券日报· 2025-05-11 23:09
金融机构助力提振消费的七大发力点 - 聚焦银政银企合作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通过冠名市集活动挖掘居民消费潜力 开展信用卡支付优惠活动实现国补与银行让利双重叠加 [1] - 围绕美食文旅等场景推出信用卡返现满减政策 年内累计让利12万元 发放信用卡分期金额20428万元 [2] - 优化消费金融产品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20.9亿元 较年初增1.12亿元 推出家电汽车专属信贷及惠农分期服务 [2] 消费金融数据与产品创新 - 住房贷款余额23.99亿元 较年初新增7418万元 落实房贷首付利率调整政策 [2] - 推出网捷贷等专属产品 对农机购置提供分期+利率优惠 满足农户需求 [2] - 个人消费贷款支付上限提至50万元 贷款期限延至7年 构建政银企联动让利机制 [7] 支付环境与小微企业支持 - 发放零钱包50700个 改善外卡受理环境 签订近千户现金支付承诺书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9.98亿元 服务1.7万户 带动就业17万岗位 发放无还本续贷2523.7万元 [6] - 线上贷款占比超60% 审批压缩至5天 利率较基准下浮15%并减免多项费用 [5] 重点领域未来布局 - 加大住房汽车家装信贷支持 举办分期活动深化与房企合作 [8] - 拓展文旅餐饮场景商户 推广智慧停车场 开展掌银信用卡活动 [8] - 推广惠农e贷支持特色农业 提供居民理财服务 拓宽增收渠道 [9] 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 - 开展74次金融宣教活动 覆盖804679人次 采用下沉式+民族化宣教模式 [4] - 建立消保考核机制 强化一把手责任 前中后台全覆盖管理体系 [4] - 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升金融素养 增强消费信心与风险防范能力 [10]
推转型、促消费“两手抓”,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成绩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5 10:0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北京银行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零售业务表现亮眼且业务突破与责任践行共进,在重点领域发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1] 零售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 2024年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零售转型产出新价值,业务规模多项历史突破 [2] - 零售盈利能力稳健,营业收入249.41亿元同比增长2.26%,全行贡献36.97%,利息净收入239.61亿元同比增长4.66%,占比提升2.48个百分点 [2] - AUM达1.22万亿,较年初增长1787.78亿元,增速17.25%创历史最佳 [2] - 储蓄行内占比与市场份额双提升 [2] - 个贷余额7026.15亿元,个人经营贷与消费贷占比提升3.4个百分点 [2] - 零售客户突破3070万户,贵宾客户突破110万户,私行客户数突破1.7万户,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近1800万户,月活用户超700万户 [2] 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围绕重点领域做好金融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3] - 制定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 [4] - 加快京e贷数字化步伐,规模较年初增幅109% [4] - 信用卡打造“周末幸福生活”品牌激活周末经济,新增客户同比提升16% [4] - 消费分期累计放款同比增长53%,推出汽车分期差异化0首付政策,上线无纸化进件,家装分期1小时内审批放款 [4] - 联合北京市总工会搭建“工会会员普惠权益平台”,激活630万持卡工会会员消费动能 [4] - 提升外籍来华人士支付便利,布放外卡POS受理终端近1.2万台,交易金额超6千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