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

搜索文档
“中国游”热力值拉满 免签红利将“入境流量”变为“消费留量”
央视网· 2025-07-17 15:05
免签政策成效 - 上半年免签入境中国的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在入境外国人中占比超过七成 比去年同期增加50%以上 [3] - 上海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 同比增长385% [4] - 北京口岸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达290余万人次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游客超84万人次 同比增长一倍 [4] - 成都 海南等地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游客人数大幅高于去年同期 [4] 政策覆盖范围 - 截至7月中国已对47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 包括澳大利亚 德国 日本等 [6] - 55个国家公民可申请240小时过境免签 包括美国 印度尼西亚等 [6] - 新增东盟国家旅游团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政策 [3] - 将印度尼西亚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 [3] 消费拉动效应 - 免签政策将"入境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提振餐饮 住宿及周边消费 [1][9] - 外国游客热衷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国形象 形成口碑传播网络 [6][9] - 美食体验成为重要消费吸引点 外国游客通过街头小吃深度接触中国市井文化 [7][9] 国际形象提升 - 政策展示中国更先进 有趣 酷的形象 吸引游客关注历史底蕴与技术进步 [6] - 实际体验打破外国游客固有认知 形成正面传播效应 [6] - 便利化措施涵盖支付 住宿 交通等领域 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与经贸合作 [3]
免签潮引发中国瘾!老外归国集体戒断,世界表示:回不去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08:13
免签政策的经济效益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接待198.8万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60% [2] - 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943亿美元,相当于小型国家GDP [13] - 外资餐饮企业在华投资增长45%,多家连锁品牌计划复制中国"夜经济"模式 [13] 旅游业与消费升级 - 云南丽江民宿外国游客占比达50% [13] - 上海国金中心奢侈品消费出现"即买即退10%"现象刺激二次消费 [13] - 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咨询量暴增120%,"学中餐烹饪"成热门专业 [13] 移动支付与科技体验 - 加拿大游客回国后因移动支付习惯差异遭遇结账尴尬 [7] - 英国游客在江西武功山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通话,对比英国山区信号差异显著 [7] 餐饮与文化输出 - 美国博主"筷子兄弟"重庆小面吃播获400万点赞 [12] - 韩国网红直播上海外滩夜景带动赴华咨询量增长300% [12] - 意大利大妈将中国广场舞引入罗马社区引发模仿热潮 [12] 安全与城市管理 - 德国父亲在重庆深夜放心让女儿独自买夜宵,对比慕尼黑公园安全性 [6] - 英国博主在西安兵马俑故意遗留iPhone两小时后完好取回 [4] 商品与零售业 - 亚马逊平台成都熊猫玩偶售罄 [12] - 外国游客离境时大量采购火锅底料、调料等中国特色食品 [9] 社交媒体与形象重塑 - 德国博主新疆旅行视频有效反驳西方媒体不实报道 [12] - 荷兰女孩凌晨遛弯照片百万播放量改变对中国安全认知 [12]
(友城故事)塔县与洪扎:帕米尔高原共谱文旅“新曲”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9:51
文旅产业发展 - 塔县与洪扎2023年6月23日签订友好城市协议书,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跨境旅游、口岸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1] - 2024年年底塔县与洪扎友好城市首个跨境旅游通道双向开通 [1] - 塔县文旅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接待游客逾200万人次 [1] 跨境贸易与商业活动 - 塔县与洪扎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巴唯一陆路通道 [1] - 红其拉甫口岸去年12月转为常年开放,此前受高海拔及冰雪天气限制每年仅开放8个月 [5] - 塔县街道分布多家巴基斯坦商铺,包括4家珠宝商铺、1家商店和1家特色餐馆 [5] 商业案例 - 巴基斯坦珠宝商人阿里·贝格在塔县经商30余年,近期生意红火并新开一家珠宝商铺交由儿子打理 [1] - 皮亚尔·卡里姆帮助父亲料理生意,观察到塔县游客增多,宝石和玉器成为抢手货 [2] - 拉赫伯·汗经营的巴基斯坦特色餐馆结合两国美食,旅游旺季日营业收入达1000多元人民币 [5] 交通便利性 - 红其拉甫口岸常年开放后,从塔县到洪扎仅需4个多小时,两国游客往来更加便捷 [5]
中国免签政策如何让老外集体患上戒断反应
搜狐财经· 2025-05-13 08:56
中国美食文化 - 中国美食对外国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德国背包客回国后开设中餐馆[1] - 成都火锅红油锅底被美国游客视为艺术品,拍照半小时导致锅底煮干[2] - 广州早茶、西安肉夹馍等地方特色美食让外国游客放弃本国饮食习惯[4] - 水果价格优势明显,韩国游客对中国超市水果价格反应强烈[4] 移动支付与便利生活 - 法国游客对中国菜市场使用支付宝支付感到震惊[5] - 外卖配送效率极高,法国游客体验半夜两点下单20分钟送达的烧烤[5] - 西班牙博主对比中国与巴塞罗那的支付方式,中国仅需手机或刷脸[7] 医疗系统效率 - 美国游客体验中国医院,从挂号到拿药不到三小时,对比美国需等待两周且费用高昂[7] 治安与夜间经济 - 美国博主在上海餐厅测试治安,电脑在原地六小时未被拿走[10] - 广州小吃摊、重庆洪崖洞等夜间经济活跃,英国游客对比本国需带防狼喷雾[10] - 伊拉克游客在南京体验安心吃饭,首次感受安全环境[10] 高铁与快递系统 - 德国工程师体验京沪高铁,硬币在350公里时速下纹丝不动[12] - 荷兰游客体验双十一快递,上午下单下午送达,对比欧洲一周配送速度[12] - 深圳无人机配送让日本游客震惊[14] 文化认知与旅游 - 英国记者原计划拍摄北京雾霾,结果连续三天蓝天白云[14] - 韩国游客将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台阶称为"通往上天的阶梯"[14] - 重庆8D魔幻立交让美国游客迷路半小时,形容为"盗梦空间"[16] 免签政策与消费影响 - 冰岛超市老干妈成为必囤货品,迪拜奢侈品店培训店员说中文[16] - 法国餐厅推出"中式brunch"成为最火菜品,因回国游客想念中国菜[16] - 澳大利亚夫妇在中国丽江租房开咖啡馆,因体验"生活"感[16]
爆火的五一入境游,吃胖了多少老外?
虎嗅· 2025-05-07 08:40
入境游市场趋势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 [5][15] - 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 苏州湖州佛山等小城市进入前20热门 [6] - 东南亚澳洲华人探亲与欧美回流游客形成叠加效应 复活节与五一假期重合助推增长 [4] 消费行为特征 - 美食成为核心吸引力 14人马来西亚团中有10人专程为吃而来 [14] - 外国游客平均消费比国内游客高出20% 尤其偏好本地特色菜与DIY体验 [28] - "中国购"成关键词 外国游客热衷拍摄菜市场/国潮品牌/便利店商品的vlog [18][19] 行业应对策略 - 一线城市餐馆通过外语菜单和英文扫码点单提升客单价 [28] - 民宿主开发锅包肉DIY等体验课程 住宿价格从300元涨至500元 [28] - 上海杭州等城市推出多语种讲解和非遗体验通票 优化CityWalk小程序 [32] 现存短板 - 部分景区售票系统不支持外卡或Google账号注册 英文客服落地难 [36] - 文旅官网缺乏英文介绍 景点语音讲解缺失法语/德语等语种 [34][35] - 服务模式仍以国内游客为主 未针对性满足外国游客需求 [33][37] 文化IP变现 - 小红书/TikTok成为外国游客攻略来源 带动"打卡清单"式消费 [14][19] - 外国游客从"景点打卡"转向探索日常生活 街角小吃/地铁路牌成拍摄热点 [21] - 文化情怀驱动消费 马来华人团专程参观圆明园并拍摄"寻根"视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