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计算单元(CCU)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600699):2025Q3毛利率环比提升,机器人业务进展加速:均胜电子(600699):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1-05 20: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均胜电子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8]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均胜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机器人业务进展加速 [2] - 公司聚焦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推进整合优化,实现盈利多季度提升 [8] - 凭借客户与配套产能全球化布局,与平台化规模化能力,积极布局"汽车+机器人",新业务进展顺利 [8] -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修复,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10月29日,均胜电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54.97亿元,同比增长10.25%,环比下降1.74%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4.13亿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12.37%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4.16亿元,同比增长37.53%,环比增长7.95% [4] - 公司毛利率逐季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8.6%,环比增加0.23个百分点 [5]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8.44亿元,同比增长11.45%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9% [5] -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材料降本、运营效率提升、产能转移优化等各项盈利改善措施在全球各业务区域逐步取得成效 [5] 分业务表现 - 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改善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约16.4%,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5] - 汽车安全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达17.2%,环比进一步提升 [5]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约20.8%,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5] 新业务订单与智能化突破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获取新订单71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订单达402亿元 [5] - 第三季度订单包括汽车安全业务222亿元,汽车电子业务180亿元 [5] - 2025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接连斩获两笔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分别约50亿元和150亿元 [5] - 核心产品涵盖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集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CCU)以及智能网联产品 [5] - 相关项目预计从2026年底与2027年开始量产 [5] 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深度绑定英伟达,公司与英伟达合作,于9月18日发布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5] - 新发布的控制器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可支持百亿级大模型实时推理 [5]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子公司均胜具身智能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达成AI全面合作 [5] - 合作基于全系列、全尺寸的通义千问模型,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特殊作业等多样化场景落地 [5] 港股上市与资金用途 - 公司H股计划于11月6日开始上市交易 [6] - 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化电动化产品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全球制造与供应链效率、及全球化市场开拓和前沿领域战略并购 [6]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625.64亿元,同比增长12% [7][8] - 预测公司2026年营业收入为673.16亿元,同比增长8% [7][8] - 预测公司2027年营业收入为726.56亿元,同比增长8% [7][8]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5.39亿元,同比增长60% [7][8]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54亿元,同比增长20% [7][8]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1.65亿元,同比增长17% [7][8] - 预测公司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为1.10元,2026年为1.33元,2027年为1.55元 [7] - 预测公司2025年市盈率(PE)为26.81倍,2026年为22.26倍,2027年为19.06倍 [7][8]
赴港上市又斩获200亿订单,均胜电子汽车智能化业务驶入快车道
全景网· 2025-10-23 23:06
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实现A+H双资本市场上市 [1] - 港股IPO拟发行不超过2.83亿股普通股 [1]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全球产能扩张及供应链体系优化 [1] 汽车智能化业务突破 - 2025年9月斩获两家头部主机厂的汽车智能化全球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达150亿元,预计2027年量产 [2] - 2025年10月再次获得50亿元汽车智能电动化订单 [2] - 2025年上半年获得某自主新能源品牌百万台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订单 [2] - 订单涉及的中央计算单元产品集成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智能网联等核心功能 [2] 技术合作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与Momenta合作研发行泊一体方案,与高通联合开发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华为共同开发鸿蒙智能座舱 [3] - 公司采用技术自研加生态协同的双轨模式 [3]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达到18.4%,创近五年新高 [3]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达到21.5%,显著高于汽车安全业务的15.9% [3] 全球化布局与客户基础 - 公司在全球设有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 [4] - 公司客户覆盖超过100个全球汽车品牌,包括全球和中国前十大整车厂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连续三年接近50% [4] - 全球化布局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有效应对贸易壁垒 [4] 上市影响与前景 - A+H双资本平台有望提升公司融资效率、加快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 [5] - 双资本市场上市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强化其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5]
均胜电子A+H布局接近落地,“汽车+机器人Tier1”双龙头凭高成长性引爆新股市场?
智通财经· 2025-10-20 09:03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即将实现A+H两地上市 [1]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83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 - 赴港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新一代汽车智能解决方案研发与商业化、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供应链及扩大海外业务等 [7] 公司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定位为全球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制系统供应商,汽车被动安全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约占30% [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97.9亿元、557.28亿元、558.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10.83亿元、9.60亿元 [2] - 2024年上半年营收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1.13% [3] - 客户覆盖超过100个全球汽车品牌,包括中国和全球的十大整车厂 [2] 业务进展与新订单 - 2024年上半年斩获新订单金额约31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66% [3] - 与Momenta合作获得某知名自主品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订单金额超10亿元 [4] - 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提供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预计高达150亿元 [4] - 获得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 [3] 技术产品与创新 - 公司是全球首批量产5G-V2X、800V高压快充、BMS产品的供应商 [2] - 不断推出基于多芯片平台的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行泊一体、舱驾融合和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3] - 发布集成数十项创新技术的智能座舱JaySpace+,并与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三方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 [3] 全球化布局与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在全球设有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超过60个生产基地,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主要汽车市场 [5] - 2024年海外销售额占总收入的74.7% [5] - 公司战略性拓展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已基本搭建完成机器人部件总成解决方案 [5][6] - 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RIVR等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客户达成合作,产品已送货或批量供货 [6]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有望快速形成技术、生产、集团的深度协同优势 [6]
汽车电子与机器人双轨驱动价值重塑 汽车零部件龙头均胜电子赴港上市
凤凰网财经· 2025-10-15 16:35
近日,均胜电子(600699)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意味着其已拿到赴港上市的钥匙,标志着这家中国汽车 零部件龙头正式开启"A+H"双资本平台布局。 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赴港上市的募投资金将用于扩充智能驾驶舱驾一体研发、全球工厂效率提升以及 战略投资拓展三大核心领域,精准锚定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赛道,也为其全球化征程注入了新的资 本动能。 成功登陆港交所后,均胜电子将成为又一家实现"A+H"双平台布局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与宁德时代 (300750)、三花智控(002050)等产业链公司齐聚港股,以更充足的资本准备迎接全球汽车产业的深 刻变革。 汽车电子核心业务逆势增长 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均胜电子凭借独特的"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成功构建了 一个具有高度全球竞争力的汽车科技平台。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设立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主要汽 车市场的完善网络,业务覆盖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等汽车核心领域。 今年9月,公司再次获得两家头部主机厂的CCU及智能网联产品订单,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 元,计划于2027年启动量产。这一订单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