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

搜索文档
 “得ETF者得天下” 两家主动权益巨头下场竞逐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49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两家公司均选择布局尚未被跟踪的指数以抢占细分赛道。交银施罗德基金申报的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跟踪 今年6月发布的科技前沿指数,聚焦高研发、高成长的科技企业,前五大重仓股包括中科曙光、海光信息等,该产 品有望成为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 兴证全球基金则选择了于今年3月发布的沪深300质量指数,该指数从沪深300样本中筛选盈利稳健、质量优异的上 市公司,前五大成份股包括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其申报的ETF也有望成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产品,实现在质量 因子细分领域的占先布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ETF市场规模已突破5.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万亿元。面对持续扩张的万亿级 市场,"得ETF者得天下"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多家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力布局, 将ETF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 行业分析指出,主动管理强司布局ETF并非对自身投研能力的否定,而是顺应市场趋势、拓展产品线以满足投资者 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战略。通过构建"主动+被动"多元产品矩阵,基金公司能够覆盖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客户 群体,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更多传统权益"高手" ...
 时隔14年!主动权益标签鲜明的交银施罗德重启ETF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9-30 18:05
 交银施罗德重启ETF业务 - 交银施罗德基金于9月29日上报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当前处于已接收材料状态,等待监管批复,这是公司时隔14年重启ETF业务 [1][2] - 与首次布局ETF的兴证全球基金类似,公司没有选择宽基指数,而是从小赛道切入,定制了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该指数覆盖港股与科技领域 [2] - 公司此前已有两只ETF产品,分别为2009年成立的交银180治理ETF(最新规模2.27亿元)和2011年成立的交银深证300价值ETF(最新规模0.63亿元) [5]   主动权益大厂布局ETF趋势 - 传统主动权益大厂开始加入ETF大战,交银施罗德和兴证全球基金相继上报ETF产品,标志着行业趋势的转变 [3][4] - 兴证全球基金于今年6月启动ETF业务布局,并于9月25日上报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同时完成了ETF-FOF基金的首募,该基金80%以上非现金底层资产配置于ETF [4] - 在主动权益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中,目前仅剩东方红资管和中欧基金尚未布局ETF业务 [5]   ETF产品差异化策略 - 交银施罗德此次上报的ETF跟踪指数为公司与中证指数公司定制的产品,于今年6月27日发布,具有稀缺性和差异化特点 [6] - 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选取50只研发能力较强、基本面良好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前五大权重行业为电子、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计算机 [6] - 在近半数存量ETF不能覆盖成本的背景下,新入场机构选择差异化指数策略尤为重要,定制指数或新策略类指数成为实现“人无我有”的关键 [6]   ETF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今年前9个月,千亿ETF规模的基金公司增至15家,汇添富、海富通、鹏华为新晋成员 [7][9] - 头部公司竞争激烈,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今年增幅均超过46%,两者规模差距一度缩小至400亿元左右 [7] - 广发基金与富国基金的排位竞争激烈,两者差距从2025年初的180多亿元缩小至不到40亿元,广发基金排名第6,富国基金排名第7 [7] - 海富通基金凭借债券ETF实现规模增长,跻身千亿ETF头部阵营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