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聚夸父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南财观察丨从游戏谷到机器人谷,广东为何盛产新兴产业之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1:20
产业之谷发展概况 - 广东依托全球领先的制造基础、万亿级消费市场和技术生态,形成深圳"新能源汽车谷"、广州"新型显示谷"、汕头"新型储能谷"、东莞"潮玩创意谷"等新兴产业矩阵 [1] - 产业之谷突破广深边界,非核心城市如汕头、东莞通过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网络 [5] - 产业形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强调产业链协同而非单一生产集聚 [1][6] 核心城市产业布局 - 深圳南山区"机器人谷"汇聚优必选、越疆科技等企业,周边分布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生态 [3] - 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聚集阿里、腾讯等3.6万家企业,16万数字人才,形成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3] - 深圳宝安"汽车大区"十个街道分布58-168家智能汽车企业,覆盖电动化、智能化全产业链 [4] 非核心城市特色产业 - 汕头"新型储能谷"整合绿色新材料园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及高校资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东莞"潮玩创意谷"以石排镇为核心,聚集4000多家玩具企业和1500家配套企业,实现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协同 [5] - 广州黄埔鱼珠片区形成"游戏谷",吸引4399、炫动科技等企业总部入驻 [4] 产业生态升级特征 - 从低成本生产集聚转向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链韧性 [2][6] - 龙头企业如视源股份在"新型显示谷"带动9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协同网络 [12] - 市场化机制推动人才流动,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吸引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人才 [11] 竞争优势与全球定位 - 广东产业体系优势与市场化程度结合,形成人口流动和人才储备的正反馈机制 [7] - 深圳"机器人谷"通过供应链生态实现全球竞争力,企业5分钟内可匹配上下游资源 [8] - 产业之谷通过全球化"融智"带动资本汇聚,从依赖生产规模转向生态竞争力 [10][11] 政策与场景支持 - 广东省出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措施》,推动"AI+"和"机器人+"场景落地 [13] - 广州丰富业态为云蝶科技等企业提供教育、医疗等多领域技术试验田,加速AI应用转化 [14]
深圳“机器人谷”正孕育赛道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10:39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深圳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完成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夺冠 [1] - 乐聚夸父机器人在测试阶段0失误0换机完成5公里奔跑 正式比赛阶段顺利完赛 [1] - 优必选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完成全球首次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测试 覆盖协同分拣、大负载搬运及精密装配等工业任务 [1] 深圳机器人产业生态 - 深圳形成以大学城为核心的"机器人谷" 沿留仙大道和地铁5号线分布 涵盖长岭陂至西丽和留仙洞区域 [2] - 区域内集聚南方科技大学、哈工大深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高校科研机构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集聚 [2] - 产业链企业包括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第一股)、速腾聚创、云鲸智能、普渡科技等 入驻南山智园、智谷和云谷产业园 [2] 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 英特尔在留仙洞附近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发布具身智能大小脑融合方案 吸引大量从业者参与 [3] - 深圳计划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 [3] - 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50个以上 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超1200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