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手房)
icon
搜索文档
房地产2025中期策略:结构化的时代,穿越周期的房企
国盛证券· 2025-07-09 20:2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房地产中期策略展开,分析行业基本面、问题及政策,指出新房交易总量低位、库存高企等问题,提出一线城市宽松、城中村改造等解决方案,建议关注政策博弈策略及红利资产、物业等投资机会,看好头部国央企和部分优质企业[125][126]。 房地产基本面复盘 新房市场 - 新房供给缩量,销售窄幅波动,2025年上半年69城商品住宅新增供应同比下降9.7%,102个样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9% [13][14]。 - 新房总量无弹性,只有结构,一二线与三线城市走势相同,但同比增速一线强于二线强于三线,2025年1 - 6月,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为13.8%、 - 4.0%、 - 5.0% [19]。 - 全国房价环比下跌,价格企稳仍需政策支持,2025年5月新房价格同比 - 4.1%,环比 - 0.2%,二手房价格同比 - 6.3%,环比 - 0.5% [24]。 - 新房无总量只有结构,新房缩圈,聚焦核心城市,TOP20城市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2025年1 - 6月达到68% [30]。 二手房市场 - 二手房成交持续活跃,成交量处于历史较高位,1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周度成交面积目前居于近6年中位 [36]。 - 二手房成交总量高位,四季度恐有压力,2025年5月,23城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 - 20%,同比 - 6%,同比首月转负 [37]。 - 二手房与新房整体同频,均受政策驱动,新房与二手房的成交趋势整体同频,均跟随政策同向波动 [40]。 - 进入存量房时代,二手房占比攀升,2025年1 - 5月,重点23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占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的比重提升至69% [43]。 土地市场 - 供地改善且房企补库需求下,核心地块热度升温带动出让金修复,2025年1 - 6月,300城涉宅地块出让金同比增长36.8% [45]。 - 土地市场在城市、类型等维度上存在分化,300城土地成交表现显著优于全国整体水平,涉宅地块成交同比表现优于全部性质的土地成交 [49]。 - 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优于三四线,投资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1 - 6月,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宅地出让金同比分别49.5%、48.7%、1.2% [58]。 - 供需因素拉动土地成交楼面价上行,一二线处历史高位,2025年1 - 6月,一二三线城市成交楼面价同比分别增长24%、16%、18% [60]。 - 核心城市高溢价地块频现,但流拍与底价成交依旧广泛,2025年上半年,300城土拍流拍率10.1%,溢价率11.3% [62]。 库存与去化 - 924后新房库存有一定回落,但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5年5月,70城已取证未售库存4.4亿方,同比 - 3.9% [74]。 - 去化周期结构分化,绝大多数城市仍在警戒线以上,截止5月70城库存去化周期为27.3个月,其中一线城市18.6个月,二线城市25.8个月,三线城市35.6个月 [75]。 行业问题及政策复盘 新房交易总量低位 - 问题:尽管二手房交易量表现较好,新房交易总量仍处低位 [86]。 - 解决方案:一线城市进一步宽松,调降房贷利率和交易税费,加码城中村改造;推进商品房收储和收地,给予贴息支持或直接下场收 [88][94]。 房地产主要风险防范与化解 - 问题:对部分房企债务处置仍在进行中,2025年1 - 5月,房地产行业到位资金仍在小幅下降 [100]。 - 解决方案:保交楼推进依赖净增资金投放,从保项目向保主体转变,借助企业存量资产化解公开债务问题 [100]。 现房销售推进 - 问题: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并不成熟 [101]。 - 解决方案:只会试点逐步推进,现房销售会对房企、政府和行业产生不同影响 [103]。 投资建议 政策博弈策略 - 复盘近3年房地产板块走势,板块存在波段机会,与房地产顶层设计相关联 [106]。 - 2025年重新回测政策博弈策略,优化事件等级划分,剔除12月政治局会议事件 [107]。 具体投资方向 - 预期政策达到止跌回稳下的基本面公司,如H股的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等;A股的滨江集团、招商蛇口等 [126]。 - 拆迁、收储收地等政策利好的地方城投类企业,如上海的城投控股、北京的城建发展等 [126]。 - 中介,如贝壳 - W [126]。 - 物业,如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等 [127]。 - 转型概念系,如张江高科、南京高科等 [127]。 红利资产投资 - 债市资金供需角度来看利率下行推动红利投资热潮,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112]。 - J - REIT高股息策略奏效,呈现经济上行期利差缩小、下行期或动荡期利差扩大的特点 [112]。 - C - REITs作为红利资产的属性已被投资者逐渐认可,建议关注一级优质项目打新策略、二级择时机会 [113]。 物业行业投资 - 物业行业第一波产能出清完毕,关联房企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剩余国央企以及优质民企物管公司成长确定性相对较高 [120]。 - 建议重点关注H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保利物业、中海物业;A招商积余 [120]。
房地产行业2025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点评:70城房价环比跌幅扩大,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明显走扩
中银国际· 2025-06-17 1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 - 12 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 300 指数 [6][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房价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70 城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均扩大,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均增加,5 月 70 大中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 0.2%,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 0.5% [6] - 5 月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由持平转为下跌,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明显扩大;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由环比持平转为下跌,二手房房价跌幅扩大;三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均扩大 [6] - 5 月各类型产品房价环比跌幅相同,且跌幅均较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 [6] - 去年 9 月到今年 3 月,70 城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收窄,但 4、5 月房价数据走弱,5 月跌幅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更加迫切,近期政策端进一步发力的概率明显提升 [6] - 下一个时间点重点关注 7 月政治局会议前,预计表态会更加积极,带动板块在 7 月中旬出现一波政策博弈的行情机会 [6] - 地产标的方面,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的房企或更具备α属性,得益于化债、政策纾困、销售改善等多重逻辑下的困境反转的标的或具备更大的估值修复弹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0 城房价整体情况 - 5 月 70 大中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 0.2%,环比降幅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 0.5%,环比降幅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 [6] - 5 月 70 城中新房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有 53 个,较 4 月增加 8 个,新房房价下跌城市平均跌幅为 0.37%,较 4 月扩大 0.07 个百分点;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有 67 个,较 4 月增加 3 个,二手房房价下跌城市平均跌幅为 0.53%,较 4 月扩大 0.08 个百分点 [6] 各线城市房价情况 一线城市 - 5 月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由环比持平转为环比下降 0.2%,仅上海新房房价环比持续正增长,北京环比由涨转跌,广深环比跌幅扩大 [6] - 5 月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 0.7%,环比跌幅明显扩大,且 5 月环比跌幅大于二、三线城市,上海二手房房价环比由涨转跌,广州环比持平转为环比下跌,北京、深圳环比跌幅扩大 [6] 二线城市 - 5 月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由环比持平转为环比下降 0.2%,35%的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持平或上涨,杭州环比涨幅排首位 [6] - 5 月二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 0.5%,环比降幅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所有二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均下跌,部分城市跌幅相对较大 [6] 三线城市 - 5 月三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 0.3%,环比跌幅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部分城市环比上涨或持平,部分城市跌幅相对较大 [6] - 5 月三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 0.5%,环比跌幅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部分城市环比上涨,部分城市跌幅相对较大 [6] 各类型产品房价情况 - 5 月刚需、刚改、改善型产品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均为 0.2%和 0.5%,且跌幅均较 4 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 [6] 政策与市场机会 - 6 月 13 日国常会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国家统计局指出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继续努力,近期政策端进一步发力概率提升 [6] - 关注 7 月政治局会议前,预计表态积极带动板块在 7 月中旬出现政策博弈行情机会 [6] 投资建议 - 关注四条主线: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市占率较高的房企;2024 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受益于二手房市场持续量价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 [6] 附录 - 一线城市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4 个城市;二线城市指天津、石家庄等 31 个城市;三线城市指唐山、秦皇岛等 35 个城市 [7] 附注 - 调查范围为各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全面调查,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8]
北京楼市,真的热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4-30 03:02
"金三银四" 的楼市销售旺季已至尾声,北京房地产市场正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显示出市场正在逐 渐升温。 作为核心区域成交热度的有力补充,近郊板块在 2025 年 "金三银四" 期间承接了大量外溢的购房需求。 石景山、大兴等区域在 "金三银四" 期间成交量均有所提升,相比 1 月、2 月提升约 20%。这些区域凭 借交通便捷、城市界面配套全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在地铁沿线工作、无需考虑子女教育,只求通勤方便 的刚需购房者。 土地市场热度上升 北京土地市场热度也在同步上升,高溢价成交现象越发普遍。3 月 18 日成交的海淀区树村地块,拍出 单价 10.23 万元 / 平方米的价格,刷新北京 "地王" 纪录,显示出房企对核心优质地块的激烈争夺。这一 现象不仅反映了开发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前景的看好,也从侧面表明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价格走势分化中上扬 成交量显著回升 Wind 数据显示,3 月份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加近 95%,同比增加 18%,其中北京商品住宅 成交面积环比翻番。不仅新房市场火热,二手房市场同样表现强劲。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025 年 3 月及 4 月(截至 4 月 27 日)北京二手房网签 ...
西安房价,猛回头了!
城市财经· 2025-04-23 12:09
西安房地产市场表现 - 西安新房价格连续6个月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18个月下跌,3月新房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2.3%;二手房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6.9% [2][3] - 2025年3月西安商品房签约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7%,环比下降9.3%,但二手房成交量显著回升,3月住宅网签10470套,环比上涨50.17%,同比上涨8.87% [5][7] - 与成都形成鲜明对比,成都新房连续4个月上涨,二手房连续6个月上涨,一季度新房成交同比上涨19.7%,二手房同比上涨32.9% [2] 西安经济与工业现状 - 2024年西安GDP增速4.6%,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在27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 [20][21] - 工业表现疲软,2024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13.3%,工业总产值下降0.8%,全年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1%,全年工业总产值增幅4.4% [24][25][28] - 西安工业增加值规模较小,2023年估算为2399.09亿元,远低于深圳(11818.61亿元)、烟台(3682.35亿元)等城市 [44][45] 西安产业结构分析 - 西安仅有3个千亿级产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6][48] - 汽车制造业已成为西安第一大产业,2023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但相比其他城市(深圳7个千亿产业、苏州11个)差距明显 [47][51][53] - 军工产业虽强但未有效转化,军工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联动不足,形成"孤岛经济" [66][67] 人口与房价关系 - 2024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8.94万人,增量居全国第八,但较七普时期年均44.85万人大幅下降 [32][34] - 房价收入比高达28.1倍(新房均价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1万元),远超国际警戒线 [31] - 人口流入和西北地区虹吸效应构成房价支撑,但市场调整周期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6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