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蔬菜
搜索文档
从中老铁路透视外贸新动能(大数据观察·点读“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中老铁路货运发展 -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 自2021年12月开通后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货运量超6650万吨 跨境运输商品种类超3000种 [4] - 2023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 同比增长近95%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186.2亿元 同比增长23.5% [7][9] - 铁路部门将"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频次提升至单日6列 目前每日有18列跨境货车运行 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铁路口岸前列 [9][11] 冷链运输技术突破 - 新式铁路冷链货柜具备定位监测和远程调温功能 运输时长大幅缩短 货损率显著降低 榴莲运输26小时即可从老挝抵达昆明 [6][7][8] - 2024年榴莲运输量突破15.5万吨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 冷链货柜月均运行3个来回 3个月运输旺季为公司带来主要收益 [8][10] - 海关创新"铁路提前申报"模式 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2-5小时 应用"集中查检+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减少企业待检时间和物流成本 [9][11] 跨境贸易生态圈建设 - 中老铁路催生冷链仓储、分拣加工、质检等就业岗位 榴莲质检员旺季每日检测近10柜货品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吸引超300家企业 [10][11] - 形成"温去热回"蔬果跨境双向运输通道 云南蔬菜26小时可达万象 隔天转运泰国 较汽车运输节省近半时间 企业日均发送10多个货柜至东南亚 [10][11] - 铁路沿线由传统农业小镇转向枢纽城市 从通道经济延伸至产业经济 实现境外种植、运输、跨境电商等上下游产业聚集 [11]
累计货运量超6650万吨,跨境运输品类超3000种 从中老铁路透视外贸新动能(大数据观察·点读“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03
中老铁路货运表现 -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货运量已超6650万吨 [2] - 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500多种拓展到现在的3000余种 [2][9] - 2023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近95% [4] -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86.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超过一半的铁路货物通过中老铁路运输 [7] 冷链运输优势与业务发展 - 新式铁路冷链货柜具备定位监测、远程调温功能,相比公路老式货柜能大幅降低货损率,保障生鲜货品运输时效和质量 [3][5] - 通过铁路运输榴莲,货柜月均能跑3个来回,运输时长仅26小时即可从老挝抵达昆明,比汽车运输节省近一半时间 [4][5][8] - 冷链运输的优势使公司业务从2023年初时常无货可拉转变为旺季一柜难求,榴莲运输旺季为公司带来主要收益 [3][4][5] 通关效率与运能提升 - 海关创新铁路提前申报模式,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到2至5小时,企业提前申报后如无查验要求即可快速通关 [6] - 铁路部门制定“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方案,将班列开行频次最高提升至单日6列,目前每天有18列跨境货车运行 [6] - 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铁路口岸前列,已成为连接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 [9] 贸易与产业带动效应 - 中老铁路榴莲运输量截至今年8月底突破15.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泰国九成以上出口榴莲销往中国市场 [8] - 云南蔬菜通过中老铁路26小时到达万象,隔天可转运到泰国,公司每天有10多个装满西蓝花、花椰菜的货柜发往东南亚 [8] - “陆良蔬菜号”中老铁路冷链班列已开行,构建起果蔬双向运输通道,企业通过铁路出口量不断攀升,并在多地建有共6000亩种植基地 [8][9] - 中老铁路沿线正从通道经济、口岸经济转向产业经济,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吸引超过300家企业,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聚集 [9]
旅美侨胞姚依娜:以侨架桥 助力“云品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9:37
商会成立与目标 - 美国云南总商会于2024年5月成立,旨在发挥桥梁作用,促成美国加州与中国云南建立友好州省关系 [1] - 商会成立后一年内,积极组织活动推广云品,例如在南博会主办"云品出海跨境扬帆"对接活动,并协办云南特色商品旧金山推介会 [4][5] 云南蓝莓产业 - 云南是中国蓝莓核心产区,2024年末栽培面积达24.9万亩,产量17.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 [3] - 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是重要蓝莓产地,当地一家龙头企业拥有3000多亩基地,种植来自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品种,销往国内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3] 云品出海成果 - 通过商会牵线,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40余位多国"洋主播"推介云南产品,会期直播累计观看570万人次,实现跨境订单120万美元 [4] - "云品出海"涵盖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咖啡、坚果等多种云南特色产品,在海外市场广受好评 [4][5] 地区农业与贸易发展 - 平远片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推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种植36万亩,当地蔬菜下午采摘晚上出货,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并出口海外 [4] - 云南与美国的农业交流历史悠久,例如原产北美的蓝莓在云南成功种植并形成产业,体现了双方合作的潜力 [3]
“七彩云品”畅销海内外 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30
高原特色农业概况 - 云南咖啡和鲜切花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领先,70%的云南蔬菜产品销往国内150多个大中城市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的特色产业,包括茶、中药材、小粒咖啡、橡胶、热带亚热带水果坚果等[1] - 云南以"七彩云品"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畅销海内外,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发力[1] 种业发展 -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精品率由2021年的8%提升至31.6%[1]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将育种时间由30年缩短至10年,6个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2] - 云南已建设36个省级种业基地,在花卉、咖啡、蔬菜等作物育种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2] 智慧种植 - 玉溪市通海县现代农业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使用传感器监测土壤环境,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送达营养物质[3] - 临沧市双江现代化茶园示范基地通过低密度留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新梢萌发量提升11.1%,每亩综合收益增加400元[3] - 陆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达100%,开远市花卉生产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100%[3] 流通与销售 - 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每4秒完成一笔交易,鲜切花在线远程撮合交易模式实现产需直接对接[3] - 云南蓝莓从产地到上海超市最快两天,通过冷库预冷和冷链运输[4] - 云南已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近740万立方米,基本建成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设施集群[5] 品牌与出口 - 云南农业部门推进品牌集群化发展,2024年云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87.9亿元[5] - 昆明海关和交通部门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协调机制,实现"一次查验、两家互认"[5] - 国铁昆明局开行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助力农产品高效出口东南亚国家[5]
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03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云南咖啡和鲜切花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领先 [1] - 每年约70%的云南蔬菜产品销往国内150多个大中城市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云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87.9亿元 [5] 核心产业与政策支持 - 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的特色产业,包括云花、云咖、云茶、云菜、云果、云菌、云药等 [1] - 云南出台政策支持咖啡产业精品化、精深加工转型,咖啡精品率从2021年的8%提升至31.6% [1] - 云南农业部门推进品牌集群化发展,每年组织至少6场产销对接活动 [5] 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云南已建设36个省级种业基地,在花卉、咖啡、蔬菜等作物育种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2]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将育种时间由30年缩短至10年,6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2] 智慧农业与科技应用 - 玉溪市通海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采用传感器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精准种植 [3] - 临沧市双江县现代化茶园示范基地通过低密度留养等技术使新梢萌发量提升11.1%,每亩收益增加400元 [3] - 陆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达100%,开远市花卉生产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100% [3] 物流与市场流通 - 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每4秒完成一笔交易,鲜切花在线远程撮合交易模式提升效率 [3] - 云南已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近740万立方米,形成冷链物流设施集群 [5] -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助力农产品高效出口东南亚国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