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经济新势能丨AIGC绘就陕西开放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8-15 12:12
西部经济转型升级 -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代表正经历快速转型升级 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提供示范案例 [3]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正成为西部新兴产业的名片 [9] - 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筑牢西部地区经济底盘 [10] 开放型经济发展 - 陕西省通过开放"一盘棋"策略 让内陆省份实现开放发展 [5] - 陕西将"经济通道"发展为"通道经济" 集结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7]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破解内陆开放难题 形成多维度制度型开放成果 [11] 科技创新与产业聚集 - 陕西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速技术市场化应用 [9] - 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9] - 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加快聚集 将"开放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9][10]
过而不落,过路经济难题如何解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8 06:48
口岸功能升级 - 满洲里作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中俄贸易65%以上陆路运输任务,从物流通道转型为经济走廊[1] - 2024年上半年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16.7万吨同比增长6%,铁路口岸中欧班列达4409列创历史新高[1][2] - 通过智能卡口、95306数字口岸系统等技术升级,实现单车通关仅需几秒,查验效率显著提升[2][3] 产业转型发展 - 木材加工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但面临转型压力,企业拓展木结构房屋设计制造等新业务提高附加值[6] - 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规模超百万吨,形成油菜籽、亚麻籽等多品类体系,企业研发特色加工食品[7] - 2024年跨境电商贸易额达5.8亿元同比翻番,二手车出口前6个月超1900辆贸易值超3亿元[7][8] 旅游经济激活 - 2024年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总花费138.6亿元增长2.5%,跨境游、研学游等业态火热[11] - 套娃主题乐园、俄式建筑等特色资源吸引游客,城市文化IP"熊小满"成为热门打卡点[11][12] - 推进查验通道扩建工程,实施自助通关服务优化旅客体验,预计8月底完成改造[10][11]
经济聚焦丨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人民日报· 2025-07-30 13:12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2024年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陆港区位优势与物流效率 - 怀化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被赋予"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定位 [3] - 中老班列运输使小农机从湖南到老挝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成本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使西北化工产品到越南时效提升50%,成本降低30% [5] 临港产业爆发式增长 - 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形成37家企业集群,年产值超17亿元 [6]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 [7] - 怀化箱包产业链聚集172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出口单价达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多式联运中心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使企业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10]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国际陆港法务区整合法律、金融调解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吞吐量1000万吨、总产值1000亿元的"三个1000"目标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千亿元级临港产业规模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通道填补服务空白 [11]
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30 05:55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怀化国际陆港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2022年至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1] 陆港连接山海的区位优势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铁海联运和陆路口岸直通东南亚,时效和成本优势显著,中老班列运输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40尺集装箱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2024年6月怀化国际陆港与宁夏公司合作,将2500吨化工产品运往越南,运输时效提高50%,物流成本降低30% [4] - 怀化被赋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省内唯一东盟货运集结中心的新定位 [3] 临港产业发展 - 怀化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聚集37家企业,年产值超17亿元,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6][7]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并持续追加投资 [6] - 怀化竹产业通过国际认证,竹制车厢底板出口价达近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产业升级与目标 - 怀化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到2026年实现港区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怀化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怀化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法务区等举措填补外向型经济服务空白 [10]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怀化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企业发车即可退税,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深化通关监管协作 [10]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量价互保""直装直提"等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9]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记者手记:4300米之上的坚毅与柔情
新华社· 2025-07-27 19:57
行业概况 - 阿里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狮泉河海关肩负整个阿里地区进出境监督管理工作,但不直接承担口岸通关业务[1] - 辖区仅有10家外贸企业,通过提供原产地规则辅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促进边境外贸通畅[2] - 近年来与相关部门联动对接,成功培育札达苹果、野血牦牛肉等地方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5] 公司运营 - 狮泉河海关通过走企业、送政策、普法规、搭桥梁四类服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2] - 作为属地海关虽无口岸业务,但持续推动高原特色产品"下山出海"计划[5] - 配备弥散式制氧机、光伏发电设备改善工作环境,并搭建阳光温室丰富员工生活[5] 人力资源 - 员工需适应海拔4300米的高原环境,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面临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等自然挑战[2][5] - 关员普遍存在与家人分居三地的情况,年均团聚仅依靠年休假和出差机会[4] - 通过多岗位轮岗制培养员工综合能力,如后勤、文秘、安全生产等岗位历练[5] 发展成果 - 26岁员工通过三年多岗位锻炼显著提升服务本领[5] - 52岁员工表示当前工作生活条件较前辈已有大幅改善[5] - 12年资历员工强调持续学习对适应更高业务量岗位的重要性[5]
拉萨海关推动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通道——贸易畅通助力兴边富民(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5
西藏对外贸易发展 -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6月货运量达246吨 货值5257万元[1] - 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2024年达512亿元 增长848% 占中尼贸易总值327%[2] - 2024年上半年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2193亿元 同比增长221%[2] 西藏口岸建设与物流优势 -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半小时可达日喀则机场 25小时抵拉萨 直通吉隆/樟木/里孜等边境口岸[1] - 西藏陆运至尼泊尔仅需15天 较东南沿海海运节省30天[1] - 吉隆/樟木/里孜等边境口岸实现客货双通[2] 西藏特色产品出口 - 拉萨青稞白酒/日喀则活羊/昌都红酒/林芝苹果/阿里矿泉水等特色产品实现出口[2] - 林芝苹果种植面积4600亩 主要出口尼泊尔/新加坡 预计2024年出口1000吨[2] - 海关为新鲜水果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随约随检/随检随放政策[2] 西藏产业发展规划 - 推动外贸与特色农牧/高原轻工/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3] - 促进边境口岸从通道式过路经济向多元化实地经济转变[3]
发力临港经济,河南加速“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6-09 23:20
河南省水运发展与临港经济规划 核心观点 - 河南省正全面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临港产业发展,目标是通过航道和港口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转变 [1][5][16] - 2024年河南省港口吞吐量达6085万吨,同比增长29.8%,水运建设投资增速147%,全国排名第五 [5] - 规划到2030年临港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形成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35年规模提升至2万亿元,千亿级集群增至15个 [13] 航道与港口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825公里,建成228个港口码头泊位,形成2条出海水运通道 [5] - 规划到2030年航道通航里程达2200公里以上,高标准建成郑州港,推进南阳、商丘、驻马店等港口建设 [10] - 周口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信阳、漯河、平顶山等港口同步发展 [5][8] 临港产业布局规划 - 构建"三核引领、五带协同、多点支撑"格局:周口、信阳、郑州为核心,沙颍河等5条经济带为支撑,豫西豫北布局无水港 [12] - 重点发展"1+6+N"产业体系:临港物流业为先导,先进装备、钢铁等6类制造业为主力,培育10条重点产业链 [12] - 周口已形成生物经济、临港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信阳聚焦建材、食品等产业;漯河、平顶山加速产业向港口集聚 [8] 水运经济价值分析 - 水运成本仅为铁路1/2、公路1/5、航空1/20,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环节 [14] - 内陆省份案例:山东济宁布局"一轴六园",浙江培育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上海临港新片区GDP年均增长19.8% [16] - 河南计划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航道衔接,以多式联运重塑航运价值 [20] 政策与区域协同 - 2024年发布《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两份重量级文件 [9][10][12] - 省政府提出"两高四着力"推进策略,目标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 [19] - 与山东开展省际合作,协同推进黄河战略及陆海交通建设 [19]
铁路货运量质齐升: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40
铁路货运量增长 - 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2.99亿吨,同比增长3.6% [1] - 日均装车量达18万车,同比提升4.7% [1] - 煤炭发送量6.72亿吨,其中电煤4.64亿吨 [1] - 矿建材料运输同比增长29.3%,冶炼物资运输同比增长10.7% [1] 运力优化与服务革新 - 统筹大秦、浩吉等干线运能,开辟疆煤外运绿色通道 [1] - 4月新签物流总包合同114个,合同运量同比激增350% [2] - 推广"一单制"多式联运产品,开发119个联运产品 [2] - 铁水联运集装箱发送量同比增长19.1% [2] 跨境运输与国际合作 - 1至4月中欧班列稳定开行,中亚班列发送量同比增长21% [3] - 中老铁路跨境货运量突破197.6万吨 [3] - 优化口岸作业,强化全程盯控提升运力运效 [3]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转型 - 铁路物流金融服务拓展,195亿元授信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 [2] - 铁路从"运输工具"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2] 经济支撑作用 - 铁路货运保障能源安全,支撑基建与制造业稳产扩能 [1] - 推动能源保供从"保得了"向"保得好"跃升 [1] - 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为实体经济注入动能 [3]
中蒙俄边境行:触摸北疆跃动的时代脉搏
新华社· 2025-06-02 14:46
中蒙俄边境经贸合作 - 满洲里市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创新,发展粮油落地加工和二手车出口等多元业态,2024年4月以来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贸易额超3亿元人民币[2] - 满洲里口岸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货运量653.1万吨(同比+10.6%),贸易值476.7亿元(同比+6.1%)[3] - 甘其毛都口岸2024年过货量创纪录达4092.2万吨,领跑中蒙公路口岸,并投运全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AGV累计运煤320万吨)[4][5] 口岸智能化升级 - 甘其毛都口岸建成"十二进七出"智能货运通道和AGV专用通道,蒙古司机入境手续仅需10秒,2024年启动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未来年通关能力将达9000万吨[4][5] - 满洲里互贸区三合公司建立二手车翻新标准化流程,2025年前4个月出口量达764台(同比翻倍)[2] - 淖尔中慧物流通过AGV无人车实现煤炭运输自动化,单车载重70吨[5] 边境文旅产业 - 二连浩特市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2.98万人次(其中国内1.87万/海外1.11万),旅游业总收入5453.32万元[6] - 满洲里市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旅游15.07万人次(入境7.28万/出境7.79万),推出中俄蒙三湖跨境自驾游(全程6000公里)[8] - 巴彦淖尔"渡·阴山"自驾游年接待超15万人次,阴山沿线"五一"吸引5万游客体验多元地貌[7][8] 防沙治沙产业 - 苏尼特右旗牧民合作社承接固沙项目,2024年治沙110万亩(70%由牧民参与),带动2000名牧民人均增收1.2万元[9][10] - 锡林郭勒盟2024年治沙379万亩,2025年计划投资19.05亿元治理566万亩,采用无人机飞播(效率达人工200-300倍)和机器人治沙[11][12] - 高娃的草帘加工车间实现净利润24万元,带动50名农牧民增收105万元[10] 边境特色经济 - 党员中心户机制覆盖锡林郭勒盟1842户,辐射7.79万农牧民,乌尼孟和带动18户牧民发展"生态旅游+精养羊"模式[13][14] - 护边驿站网络整合619个站点,配备应急物资并联动边境派出所,形成立体防控体系[14][15] - 锡林郭勒盟建立种苗产业供应链,144个主体提供2700万株种苗和1.14亿黄柳插条[12]
中蒙俄边境行:中俄贸易动脉的活力密码
新华网· 2025-05-17 09:04
中俄经贸合作新模式 - 满洲里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创新,发展粮油落地加工、二手车出口等多元业态,探索中俄经贸合作新模式 [2] - 鑫沣粮油采用"俄料中制"模式,从俄罗斯进口油菜籽进行加工,产品受国内下游企业青睐,企业从单纯贸易转向深度加工 [2] - 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原料,成本每吨平均节省500元,累计节省超800万元,税费从18%压缩至4%以下 [2] 粮油加工行业 - 鑫沣粮油升级设备并开发燕麦米等新产品,去年加工能力近12万吨,七成产品供应中西部市场,利税超6400万元 [3] - 自去年11月以来,鑫沣粮油累计从俄罗斯进口原料1.6万吨,货值达7000万元 [2] - 满洲里互市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超过3600名边民参与,今年边民累计获得100多万元收益,为当地带来近200万元税收 [3] 二手车出口行业 - 满洲里二手车出口业务自2024年4月启动,截至2025年4月已有18家企业获得出口资质,贸易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4] - 内蒙古满洲里互贸区三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已出口二手车超300辆,客户遍布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3] - 2024年全年出口1540台车,2025年前4个月已达764台,今年出口量有望翻番 [4] 口岸经济转型 - 满洲里口岸从"过路站"转向"产业链枢纽",企业构建"两头在外、精深加工"的新型产业生态 [3] - 2025年一季度,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653.1万吨,同比增长10.6%,进出口贸易值476.7亿元,同比增长6.1% [4] - 口岸经济从"经济通道"升级为"通道经济",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的深度交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