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经济

搜索文档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14
中老铁路物流网络建设 - 中老铁路冷链物流需求旺盛,运营百余个冷链货柜仍供不应求,泰国榴莲3天可达昆明,老挝香蕉7天抵北京 [1] - 中老铁路与昆磨高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昆明机场构成"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联运模式使老挝咖啡豆至欧洲物流成本降40% [2] - "澜湄快线"推出定制化班列如"京滇·澜湄线",实现企业前置申报、快速通关,南亚东南亚生鲜产品高效低价进入中国市场 [2] 运输效率与政策支持 - 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从开通初期每日2列增至高峰18列,磨憨口岸通关时间从40小时压缩至2-5小时 [3] - 昆明托管磨憨后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110亿元,年均增速达118.2%,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3] - 云南出台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等四大行动,并发布产业布局指引推动沿线错位协同发展 [3] 沿线产业与经济效益 - 中老铁路带动沿线形成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4条重点产业链,玉溪新能源电池项目2024年产值达54.49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西双版纳海外游客达15.7万人次(同比+470%),旅游外汇收入9991万美元(同比+481%) [4] - 截至2024年4月,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94.9万人次,货运量5849.6万吨,跨境商品种类从500种扩展至3000种 [5]
发力临港经济,河南加速“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6-09 23:20
河南省水运发展与临港经济规划 核心观点 - 河南省正全面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临港产业发展,目标是通过航道和港口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转变 [1][5][16] - 2024年河南省港口吞吐量达6085万吨,同比增长29.8%,水运建设投资增速147%,全国排名第五 [5] - 规划到2030年临港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形成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35年规模提升至2万亿元,千亿级集群增至15个 [13] 航道与港口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825公里,建成228个港口码头泊位,形成2条出海水运通道 [5] - 规划到2030年航道通航里程达2200公里以上,高标准建成郑州港,推进南阳、商丘、驻马店等港口建设 [10] - 周口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信阳、漯河、平顶山等港口同步发展 [5][8] 临港产业布局规划 - 构建"三核引领、五带协同、多点支撑"格局:周口、信阳、郑州为核心,沙颍河等5条经济带为支撑,豫西豫北布局无水港 [12] - 重点发展"1+6+N"产业体系:临港物流业为先导,先进装备、钢铁等6类制造业为主力,培育10条重点产业链 [12] - 周口已形成生物经济、临港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信阳聚焦建材、食品等产业;漯河、平顶山加速产业向港口集聚 [8] 水运经济价值分析 - 水运成本仅为铁路1/2、公路1/5、航空1/20,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环节 [14] - 内陆省份案例:山东济宁布局"一轴六园",浙江培育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上海临港新片区GDP年均增长19.8% [16] - 河南计划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航道衔接,以多式联运重塑航运价值 [20] 政策与区域协同 - 2024年发布《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两份重量级文件 [9][10][12] - 省政府提出"两高四着力"推进策略,目标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 [19] - 与山东开展省际合作,协同推进黄河战略及陆海交通建设 [19]
铁路货运量质齐升: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40
货运数据的增长,不仅是运力的提升,更是服务模式的革新。铁路部门跳出传统运输思维,以物流总 包、多式联运等新模式重塑产业生态。4月新签物流总包合同114个,合同运量同比激增350%,"豫焦鲁 煤"等重来重去班列的创新实践,推动大宗货物运输从"单一环节"转向"全链条服务"。更深层次的变革 在于"一单制"多式联运产品的推广。通过与航运企业协同开发119个联运产品,铁路物流实现"一次委 托、一单到底",保证高效稳定的同时降低综合成本。铁水联运集装箱发送量同比增长19.1%,印证 了"宜铁则铁、宜水则水"的运输结构调整成效。而铁路物流金融服务的拓展,195亿元授信融资精准滴 灌中小微企业,更凸显铁路从"运输工具"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理念。 站在新发展格局的高度观察,从保供稳链的"硬支撑"到降本增效的"软实力",从国内大循环的"动力 源"到国际合作的"连接器",铁路大动脉正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优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 能。随着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加速推进,这条贯通南北、联动中外的钢铁脉络,必将为中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毕磊) 国家铁路货运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 ...
中蒙俄边境行:触摸北疆跃动的时代脉搏
新华社· 2025-06-02 14:46
中蒙俄边境经贸合作 - 满洲里市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创新,发展粮油落地加工和二手车出口等多元业态,2024年4月以来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贸易额超3亿元人民币[2] - 满洲里口岸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货运量653.1万吨(同比+10.6%),贸易值476.7亿元(同比+6.1%)[3] - 甘其毛都口岸2024年过货量创纪录达4092.2万吨,领跑中蒙公路口岸,并投运全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AGV累计运煤320万吨)[4][5] 口岸智能化升级 - 甘其毛都口岸建成"十二进七出"智能货运通道和AGV专用通道,蒙古司机入境手续仅需10秒,2024年启动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未来年通关能力将达9000万吨[4][5] - 满洲里互贸区三合公司建立二手车翻新标准化流程,2025年前4个月出口量达764台(同比翻倍)[2] - 淖尔中慧物流通过AGV无人车实现煤炭运输自动化,单车载重70吨[5] 边境文旅产业 - 二连浩特市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2.98万人次(其中国内1.87万/海外1.11万),旅游业总收入5453.32万元[6] - 满洲里市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旅游15.07万人次(入境7.28万/出境7.79万),推出中俄蒙三湖跨境自驾游(全程6000公里)[8] - 巴彦淖尔"渡·阴山"自驾游年接待超15万人次,阴山沿线"五一"吸引5万游客体验多元地貌[7][8] 防沙治沙产业 - 苏尼特右旗牧民合作社承接固沙项目,2024年治沙110万亩(70%由牧民参与),带动2000名牧民人均增收1.2万元[9][10] - 锡林郭勒盟2024年治沙379万亩,2025年计划投资19.05亿元治理566万亩,采用无人机飞播(效率达人工200-300倍)和机器人治沙[11][12] - 高娃的草帘加工车间实现净利润24万元,带动50名农牧民增收105万元[10] 边境特色经济 - 党员中心户机制覆盖锡林郭勒盟1842户,辐射7.79万农牧民,乌尼孟和带动18户牧民发展"生态旅游+精养羊"模式[13][14] - 护边驿站网络整合619个站点,配备应急物资并联动边境派出所,形成立体防控体系[14][15] - 锡林郭勒盟建立种苗产业供应链,144个主体提供2700万株种苗和1.14亿黄柳插条[12]
中蒙俄边境行:中俄贸易动脉的活力密码
新华网· 2025-05-17 09:04
中俄经贸合作新模式 - 满洲里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创新,发展粮油落地加工、二手车出口等多元业态,探索中俄经贸合作新模式 [2] - 鑫沣粮油采用"俄料中制"模式,从俄罗斯进口油菜籽进行加工,产品受国内下游企业青睐,企业从单纯贸易转向深度加工 [2] - 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原料,成本每吨平均节省500元,累计节省超800万元,税费从18%压缩至4%以下 [2] 粮油加工行业 - 鑫沣粮油升级设备并开发燕麦米等新产品,去年加工能力近12万吨,七成产品供应中西部市场,利税超6400万元 [3] - 自去年11月以来,鑫沣粮油累计从俄罗斯进口原料1.6万吨,货值达7000万元 [2] - 满洲里互市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超过3600名边民参与,今年边民累计获得100多万元收益,为当地带来近200万元税收 [3] 二手车出口行业 - 满洲里二手车出口业务自2024年4月启动,截至2025年4月已有18家企业获得出口资质,贸易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4] - 内蒙古满洲里互贸区三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已出口二手车超300辆,客户遍布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3] - 2024年全年出口1540台车,2025年前4个月已达764台,今年出口量有望翻番 [4] 口岸经济转型 - 满洲里口岸从"过路站"转向"产业链枢纽",企业构建"两头在外、精深加工"的新型产业生态 [3] - 2025年一季度,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653.1万吨,同比增长10.6%,进出口贸易值476.7亿元,同比增长6.1% [4] - 口岸经济从"经济通道"升级为"通道经济",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的深度交融 [4]
阿拉山口综保区:从“通道过货”到“落地生根”的蝶变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24
阿拉山口综保区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口岸,是新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它连接着中国 与中亚、欧洲,每年有大量货物经此进出。然而,过往单纯的通道经济模式下,货物在此只是匆匆过 客,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税收、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都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为改变这一现状,阿拉山口市委、市政府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助推改革发展的新举措。阿拉山口海 关深入落实海关总署、乌鲁木齐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23+14"项措施,重点聚焦保税物流、保税加 工、跨境电商等业态发展,累计复制推广监管创新制度29项。发挥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作用,落实联席 会议机制,定期研究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指标完成情况,为地方发展规划研提海关建议。开展卡口智能 化改造,设立"三专"通关窗口,叠加现场登记、预约通关等便利化措施,通过规划车辆流向、优化数据 采集比对,提升车辆过卡通行效率,实现"秒级验放"。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窦晨军表 示:"我们始终把综合保税区发展所向、企业所需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向,持续推进政策的研究、宣贯、 落地。"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5日电(文亚辉)5月13日,记者走进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只见园区内一片繁忙景 象,货 ...
“四港”通江达海,“三区”连接八方
齐鲁晚报· 2025-05-16 05:28
济南"四港三区"枢纽建设进展 - "四港三区"空间布局包含济南国际机场、济南东站、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小清河济南港四大交通枢纽及临空经济区、东客站—济钢片区、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地区三大片区 [2][3] - 该区域已实现"公铁空水"四式联运联动发展,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加并开拓跨里海、老挝等新通道,国际航线新增至泰国普吉岛等4条客运线及济南-多哈-伦敦货运线 [3] -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中T2航站楼达6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38万平方米,升级后将满足年55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和52万吨货邮吞吐量 [4] - 小清河济南港通过河海直达运输与多式联运提升运力,济南东站启用13座站台27条铁路线后将支撑山东城际铁路网50%运力 [4][6] 枢纽经济产业集聚效应 - "四港三区"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临空经济区聚焦航空物流与高端制造,东客站片区发展总部经济,董家枢纽区培育跨境电商等产业 [6] - 区域现有34个物流项目总投资326.1亿元,占全市现代物流网项目总数51%和投资额50%,聚集42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及19个物流园区 [6][7] - 规划物流用地面积18.17平方公里,2024年重点推进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流入与城市功能升级 [7][8] 国家战略定位与区域协同 - 济南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为全国少有的"双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6] - 通过加密中欧班列线路、开拓日韩东南亚全货机航线、提升小清河运力等措施,强化沿黄陆海大通道支点作用 [10] - 借鉴郑州航空港多式联运、重庆信息平台协同等经验,优化枢纽协同效能 [9]
2025年广西凭祥出入境货运车辆突破30万辆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22:52
中越贸易增长 - 广西凭祥市查验出入境货运车辆累计突破30万辆次,同比增长约19.3% [1] - 凭祥市与越南谅山省接壤,是中越贸易的重要枢纽,拥有友谊关口岸和凭祥口岸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1] - 中越贸易往来持续升温,出入境货运车流量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2]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友谊关边检站推广使用出入境车辆无纸化电子申报,运用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系统2.0版,实现车辆快速查验、高效验放 [2] - 边检部门灵活调整勤务,增加延时通关频次,保障通关需求 [2] - 货运边检单车检查时间缩短75%,15秒快捷过卡口 [2] 智慧口岸建设 - 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中方段正在进行大型设备与信息化系统联调联试 [2] - 广西正积极推动越方项目尽早与中方项目互联互通试运行 [2] 产业经济升级 - 跨境产业链放大资源汇聚效应,带动凭祥市从"通道经济"升级为"产业经济" [2] - 今年以来,凭祥市新设立10家加工生产企业、155家进出口公司 [2]
补上“最后的短板”,中部大省猛拼水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1:07
从全力"押注"到逐步破局,这个蓄势多年的中部大省正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努力寻找优势再造的自我定位。 1 押注 "居天下之中"的优势再造 虽身处内陆,但中部省份谁还没有一个"通江达海"梦? 眼下,《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要加快河南交通优势再造,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到 2030年,初步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近几年,中部地区对于内河航运的重视程度不断升高。如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部副教授、博士林永然在《河南日报》刊文所言,"河南已经形成了密集 的空、铁、公交通网络,但水运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交通物流体系最后的'短板'"。 2025年被河南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 今年以来,先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周口晋升"国家队",成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再 到"豫交投001"号从杭州启航,跨越五省水系,抵达平顶山港,标志着河南贯通长三角的"黄金水道"初步打通…… 2024年,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计27982亿元。其中公路建设25774亿元、同比下降8.7%, ...
公铁水牵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探访河南周口港中心港区
经济日报· 2025-05-04 05:58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建设进展 -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是中原腹地首个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项目 规划72个生产性泊位 年综合通过能力2941万吨 176万标箱 [1] - 码头总长1089米已施工过半 1 2 3泊位计划5月底完工 其余泊位9月底完成 [2] - 新建大堤主体工程已完成 指挥中心办公楼二次结构完工 码头工程进度过半 道路堆场稳步推进 [2] - 公司充分利用黄金施工期 推进港池开挖 堆场回填 强夯降水等工作 计划年底实现小集作业区开港 [2] 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建设 - 铁路专用线自漯阜铁路黄寨站接轨 将跨越宁洛高速 港淮大道 G329国道 [2][3] - 跨宁洛高速特大桥建设高峰期每天施工9根桩基 全桥445根桩基计划雨季前完成 [2] - 桥梁承台 墩身施工同步推进 预计明年7月完成T梁架设 [2] -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公铁水联运 连接漯阜线 京广线 京九线等铁路干线 [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优化河南省集疏运体系 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 [1][3] -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满足临港企业运输需求 增强沙颍河航运"通道经济"能力 [3] - 促进资源价值转化 助力周口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3] - 周口市定位为中原对接长三角节点城市 中部出海水运大通道枢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