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运营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由“重”转“轻”:南国置业剥离重资产业务,因时顺势推动战略转型
新浪证券· 2025-10-16 08:37
文章核心观点 - 南国置业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剥离持续亏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全面转向商业运营、产业运营等轻资产城市运营模式 是公司主动的战略转型而非仅为保壳的应急措施 [1][2] - 行业层面 在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 重资产开发模式面临压力 轻资产运营因稳定性强、可复制性高且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成为多家上市房企的转型方向 [2][3][6] 公司战略转型 - 南国置业将全面剥离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高负债、高周期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资产全部转让至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下属子公司 以缓解债务压力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2] - 公司未来致力于成为覆盖商业、产业、长租公寓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商 此举是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一步 [1][2][5] 转型后的核心优势 - 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将持续赋能 其体系内持有的相当规模商业、产业、长租公寓等存量资产 为南国置业提供了首选的内部市场 成为业务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4] - 公司多年深耕已建立成熟的“大运营体系” 保留有商业运营项目21个(面积约123万平方米)、产业运营项目6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长租公寓项目9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 并具备标准化、可复制的专业能力与品牌价值 [5] 行业趋势与资本市场影响 - 招商蛇口、华远地产、格力地产等央国企房企已纷纷转型 通过降低重资产比重、剥离地产资产或置入新主业(如免税)等方式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 [2] - 资本市场对轻资产模式认可度更高 聚焦此类业务的公司因低杠杆、抗周期、现金流稳定等特点 估值普遍获得修复 例如招商积余、南都物业等物管公司的市盈率显著高于传统地产开发企业 [6]
*ST南置回复深交所问询:拟1元出售房地产业务,聚焦轻资产转型
新浪财经· 2025-10-15 21:59
重大资产出售交易核心 - 公司拟以1元人民币对价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上海泷临置业出售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 [1] - 此次交易旨在加速公司向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商进行战略转型 [1] 交易背景与动因 - 公司自2021年以来持续亏损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7亿元 -16.93亿元和-22.38亿元 [1] - 2024年末公司归母净资产为负 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通过本次重组置出重资产业务 未来将聚焦于商业运营 产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1] 交易具体内容与资产处理 - 截至2025年4月末 公司保留部分存货账面价值为5191.62万元 主要为待售车位及非房地产开发项目存货 [1] - 保留存货主要基于交易税费 资金储备及销售纠纷等因素考量 后续将尽快推动处置 [1] - 会计处理上 公司将终止确认置出资产负债 支付对价1元与置出资产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2] 交易影响与未来展望 - 交易完成后 公司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预计大幅下降 净资产将转正 [2] - 公司披露了交易当年及未来两年发展计划 包括开拓城市运营业务 推进数智化赋能 拓展物业管理业务等 [2]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将分阶段解决同业竞争事宜 [2] - 独立财务顾问及会计师认为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相关会计处理符合规定 [2]
2025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三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成功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5-14 19:14
房地产上市公司 - 2024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市值整体下降但降幅较上年收窄 [1] - 2025年核心城市新房市场延续修复态势 [1] - 聚焦核心城市、保持投资强度及具备不动产运营与服务能力的公司更易获投资者青睐 [1] 物业服务上市公司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13家物业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 涉及1.92亿股和10.53亿元金额 [2] - 股票回购向市场传递管理层对企业价值肯定的信号 有利于稳定预期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2] - 行业分化趋势加剧 优质企业通过战略调整和业务创新实现价值重估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2] 产业新城运营商 - 产业新城运营商逐步从房地产销售收入向产业运营服务转型 [2] - 产业投资成为净利润重要来源但存在周期性和不确定性 [2] - 轻重并举成为重要发展战略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产持有与服务输出的协同效应 [2] - 部分企业因重点核心区域资产占比高且转型资产运营服务 业绩相对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