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运营
搜索文档
人事丨珠海千亿元级国企换帅,成立仅四个多月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59
公司领导层变动 -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变更为由杨,总经理变更为郭瑾,原华发集团相关领导谢伟、李光宁不再兼任相关职务[2] - 此次领导层更迭标志着公司正式告别由华发系主导的时代,迎来具有长三角基因的新掌门[3] - 领导层变动源于一场席卷华发集团的反腐风暴,华发股份董事、执行副总裁张延、执行副总裁张巍等管理层被带走[3] 公司基本情况与战略定位 -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于今年5月28日揭牌,是珠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战略重组的头号工程,肩负为珠海开启经济增长第二曲线的战略使命[2] - 公司为珠海市属一级国企和科技产业发展核心平台,整合了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的科技产业资源,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近1600亿元[2] - 公司已成功打造多个优质投资平台,管理百亿元规模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布局约2000家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控参股实体企业30多家,控股7家上市公司,管理运营近600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及园区[2] 新任董事长背景与经验 - 新任董事长由杨来自上海,是首位从上海直接调任珠海市属国企一把手的高级管理人员,在科创领域经验丰富[4] - 由杨33岁时出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在该区任职10年[4] - 2021年由杨调任参与筹建上海长三角G60科创经济发展集团并担任总裁,后于2023年2月升任董事长,对长三角与大湾区联动已有探索布局[4] 公司业务整合与新任务 - 9月初,珠海市国资委将珠海海洋集团、珠海低空投、国资数科三家委管国企委托给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统一管理[6] - 公司业务范围继云上智城、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方向后,进一步扩展至推进海上新基建、天空之城建设等重任[6] - 由杨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经验,以及科创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被视为整合公司旗下投资与园区业务的关键抓手[7] 公司面临的挑战 - 如何有效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真正发挥科技产业发展核心引擎作用,是管理层面临的重要挑战[5] - 公司需要实现科技投资+产业运营+园区支撑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建立更为规范的治理体系,避免重蹈华发集团反腐风暴的覆辙[7] - 旗下华发集团城市运营板块将再裁员30%,该核心业务板块因业绩压力与反腐风暴受到冲击,为公司发展蒙上阴影[7]
由“重”转“轻”:南国置业剥离重资产业务,因时顺势推动战略转型
新浪证券· 2025-10-16 08:37
文章核心观点 - 南国置业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剥离持续亏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全面转向商业运营、产业运营等轻资产城市运营模式 是公司主动的战略转型而非仅为保壳的应急措施 [1][2] - 行业层面 在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 重资产开发模式面临压力 轻资产运营因稳定性强、可复制性高且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成为多家上市房企的转型方向 [2][3][6] 公司战略转型 - 南国置业将全面剥离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高负债、高周期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资产全部转让至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下属子公司 以缓解债务压力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2] - 公司未来致力于成为覆盖商业、产业、长租公寓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商 此举是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一步 [1][2][5] 转型后的核心优势 - 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将持续赋能 其体系内持有的相当规模商业、产业、长租公寓等存量资产 为南国置业提供了首选的内部市场 成为业务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4] - 公司多年深耕已建立成熟的“大运营体系” 保留有商业运营项目21个(面积约123万平方米)、产业运营项目6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长租公寓项目9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 并具备标准化、可复制的专业能力与品牌价值 [5] 行业趋势与资本市场影响 - 招商蛇口、华远地产、格力地产等央国企房企已纷纷转型 通过降低重资产比重、剥离地产资产或置入新主业(如免税)等方式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 [2] - 资本市场对轻资产模式认可度更高 聚焦此类业务的公司因低杠杆、抗周期、现金流稳定等特点 估值普遍获得修复 例如招商积余、南都物业等物管公司的市盈率显著高于传统地产开发企业 [6]
首程控股助力WTT中国大满贯,旗下机器人体验店与R+生活中心即将于国庆十一期间盛大开业
格隆汇· 2025-09-23 04:2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首程控股作为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合作伙伴 积极推动智能基础设施与机器人技术在首钢园落地应用[1] - 公司深度整合科技资源 打造八极场 二号馆及大满贯公园等多维度体验场景 机器人互动与智能服务贯穿全程[1] - 旗下"R+生活中心"与"机器人体验店"将于国庆十一期间开业 进一步丰富园区科技生态[1] - 公司通过赛事合作践行"产业运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助力传统园区焕发新生机[1] 行业与园区转型升级 - 首钢园依托首钢冰球馆实现"冰乒转换" 融合硬核工业风貌与现代科技元素[1] - 园区从传统工业基地迈向"体育+科技"新地标 向世界展示中国产业与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1] - 通过WTT赛事窗口 展现创新路径 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1] 市场推广与用户互动 - 公司为粉丝提供专属福利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填写问卷可抽取共计5张赛事门票[1]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份额上市
中证网· 2025-08-29 20:15
核心事件 -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份额于8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战略意义 - 临港集团采取"上市公司+公募REITs"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注入成熟研发类资产促进REITs市场规模扩大和流动性提升 [1] - 公募REITs作为创新金融工具能有效优化资产结构 盘活存量资产 为转型发展和持续稳健经营提供重要支撑 [1] - 扩募为临港集团孵化培育产业园区资产 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业务发展模式夯实基础 [2] - 扩募是发挥金融功能属性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积极实践 通过盘活优质存量资产拓宽企业权益融资渠道 [2] 资产详情 - 扩募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为临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上海临港持有的漕河泾科技绿洲康桥园区 [3] - 康桥园区已形成以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近三年平均出租率达到95%及以上 [3] - 租约结构健康稳定 持续运营能力及增长潜力强劲 [3] 协同效应 - 扩募在新老资产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依托临港集团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优势 提供全链条服务 [3] - 印证产业园区资产通过公募REITs盘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为同行业企业及同类型产品树立资产优化和价值重估标杆 [3] - 为投资者参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为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注入新动能 [3]
202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杭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56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浙商促进会年中大会于6月11日在杭州举行 主题为"县域智创 产融未来" [1] - 大会由向上创业控股集团联合主办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和浙江省区域经济促进会主办 浙江大学创业创新研究院等特别支持 [2] - 汇聚300多位嘉宾 包括国家及省市县领导、知名学者、浙商企业家及20多个县市区代表 [2] 大会核心内容 - 浙商促进会会长杨剑提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点核心思考:改革擘画蓝图、智创赋能产业、产融构建生态、商会凝聚力量 [2] -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执行主任陈剑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案例 [2] -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作《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主题分享 [5] -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世平解读科技赋能县域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5] - 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作《县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难点分析》报告 [5] - 浙江大学金小刚教授作《人工智能发展与民营企业新机遇》演讲 [5] 大会成果与创新 - 发布《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 安徽合肥蜀山区、浙江龙港市等21个案例入围 [5] - 通过高层政策解读、前沿技术分享、标杆案例剖析、产融需求对接等形式创新大会模式 [5] - 政、商、校、企联合举办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智创"动能 [5] - 在AI与数字经济浪潮下 推动县域经济从传统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 [5]
珠海科技集团亮相,透露了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28 15:34
珠海科技集团成立背景与定位 - 珠海科技集团于2025年5月注册成立,整合华发集团、格力集团优势资源,成为珠海市属国有科技产业发展核心平台 [1][2] - 公司定位为"国家战略承接、科技创新策源、产业生态构建"三大核心能力的综合性科技产业集团,采用"科技投资+产业运营+园区支撑"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2][6] - 作为珠海新一轮国企改革"头号工程",旨在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问题,推动从"分散撒网"到"集群作战"的转型 [3][4] 资源整合与业务布局 - 整合华发科技产业、华金资本、珠海科创投、格力金投、横琴创投等平台,管理超百亿人民币政府产业基金(含珠海基金、珠海新质生产力基金) [3] - 累计投资约2000家科创企业(含近200家上市/过会企业),战略控参股30余家实体企业,控股方正科技、光库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 [3][6][7] - 管理运营近600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及科创园区,招引上千家产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 [3] 投资战略与产业方向 - 构建"天使/VC+PE+母基金"全周期投资体系,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赛道 [6] - 投资案例包括智谱华章(AI)、智元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壁仞科技(芯片)、高景太阳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企业 [6] - 通过"耐心资本"策略深度参与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与"资本增值"协同发展 [5][7] 区域战略与生态构建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的核心平台,公司承担改写湾区科创版图的使命,近期吸引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5家头部企业落户珠海 [8] - 联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发布《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8] - 形成"资本赋能—产业运营—场景落地"完整生态链,打造"人才—产业—资本"闭环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