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碳惠
搜索文档
零碳运输:ESG战略下物流行业如何打赢绿色革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零碳运输是物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核心突破口,既是应对碳排放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降本增效、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路径 [1][3] 时代使命:零碳运输成为物流ESG核心支点 -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9%,其中运输配送环节占比高达85% [2] - 欧盟碳边境税、国际航运碳税等全球政策及中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国内政策叠加,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从“政策倒逼”转向“价值自觉” [2] - 零碳运输将决定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地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航标 [3] 现实挑战:物流企业零碳转型的阻碍 - 新能源运输设备购置成本比传统燃油设备高20%-50%,电池更换费用占购车成本三分之一以上,配套设施改造投入大 [4] - 电动货车续航多在200-400公里,充电桩覆盖率低、充电速度慢,加氢站数量有限,智能物流技术应用不成熟 [5] - 产业链协同不足,存在成本分担矛盾,客户对零碳服务支付溢价意愿低,信息共享不畅导致车辆空驶增加排放 [6] - 部分企业重短期效益,一线员工对零碳运输认知不足,导致转型落地效果打折扣 [7] 破局路径:零碳运输的落地策略 - 运用大数据、AI优化运输路线,例如沃尔玛路线优化AI功能减少3000万英里行驶里程并降低15%运输成本,利用绿色金融降低融资成本 [10] - 加大新能源工具研发,如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800km续航和1秒2.5公里补能速度,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如京东智能仓库效率提升3倍且能耗降15% [11] - 与供应商制定零碳目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零碳方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整体减排效率,部分企业零碳配送服务已获客户溢价支持 [12] - 开展员工零碳操作规范培训,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并通过公众号、行业论坛公开科普内容,展示运营成效以引导社会支持 [13] 实践标杆:京东物流零碳运输的成功样本 - 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库存周转压缩至30-50天,自营零售成本降至10%,智能路径规划系统年省运输成本超10亿元 [14] - 开通64条氢能源卡车线路,年降低柴油使用量约60万升,减少碳排放近1000吨,供应链金融服务年省财务费用超5亿元 [14] - 无人仓通过AI算法和机器人集成精准调控货品流动,MRV-T数字化减碳技术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京碳惠服务计算超4000万张运单 [16] - 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广换电重卡,携手立白推出“购物即减碳”模式,投入96万个循环保温箱累计使用超8545万次,年度减少碳排放7.3万吨 [18]
《人民日报》报道京东政企业务:强化科技赋能,推进绿色采购
搜狐网· 2025-05-26 13:32
公司战略与绿色举措 - 公司将绿色理念注入发展战略 通过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 公司率先发起"青流计划" 聚焦仓储 运输 交易等供应链环节 建立多项行业标准 包括打造低碳园区 探索绿色包装 推进循环降解 [2] - 2022年起发起"青绿计划" 推动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与碳普惠机制 联动品牌商家实现供应链及商品销售环节减碳 累计产生约1亿张绿色订单 [2] 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 - 公司运用数智化技术全面连接和优化生产 流通 消费 服务等环节 打造新一代绿色基础设施数智化供应链 [2] - 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减碳技术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京碳惠"服务超100个品牌 累计管理超4000万张运单 [2] - 政企业务以采购管理为切入点 将碳足迹数智化管理技术与京东慧采等平台深度融合 推进绿色采购供应链建设 助力政企采购智能化与绿色化 [2] 行业参与与标准制定 - 公司受邀参加2025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 作为企业代表分享绿色供应链建设与低碳经济创新实践 [1] - 通过"青流计划"在仓储 物流 交易环节建立行业标准 包括低碳园区 绿色包装 循环降解等细分领域 [2]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41
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资源管理公司"为愿景,布局生物能源化工和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等前沿领域 [1] - 已入库二氧化碳胺法捕集等9项技术,开发二氧化碳化学链矿化利用技术 [1] - 推动"碳资产—碳金融—碳服务"深度融合,推出中国石化系统内企业碳金融专项贷产品 [1] - 计划建设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和碳信用数智化平台 [1] 京东集团 - 发起"青流计划"和"青绿计划",聚焦供应链绿色化,累计产生约1亿张绿色订单 [2] - 打造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京碳惠,服务超100个品牌,管理超4000万张运单 [2] - 自主研发数字化减碳技术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2] 鄂尔多斯市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2.3平方米,完成787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 [3] - 2023年完成林草生态建设2205万亩,林草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 [3] - 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分别达40%和80% [3] - 建成1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和工厂,建成内蒙古首条光伏全产业链 [4] 贵州茅台 - 将营业收入的1.5%作为环保专项资金,投入超4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 [5] - 实现酿酒副产物100%资源化利用,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查 [5] - 实施锅炉"煤改气",推动绿电全覆盖 [5] 龙江森工集团 - 累计完成营造林301.5万亩,森林抚育4558.4万亩 [7] - 开发CCER碳汇项目,向亚冬会捐赠1万吨碳汇减排量 [7] - 创新"碳汇+"合作模式,签署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7] 陕西西凤酒 - 预计3年内清洁能源占比达60%,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降低能耗 [8] - 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9] - 开展植树造林和环保公益活动 [9] 中原环保 - 累计建设50余个项目,污水日处理规模302万吨,污泥日处理规模3993吨 [9] - 两座污水处理厂入选全国绿色低碳标杆水厂 [10] - 自主研发活性焦工艺污水超低排放等技术,累计获530余项科技成果 [10] 中国石油 - 2024年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1403.6亿立方米,市场份额超60% [11] - 风光发电装机超1000万千瓦,地热供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 [11] - 建成3803座充换电站和26座加氢站 [11] - 累计二氧化碳注入量超900万吨 [11] 成都环境集团 - 计划3年内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2% [12] - 建设资源循环产业园,布局多类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 [12] - 打造智慧环保装备体系包括AI智慧水务控制系统等 [12] 兴业银行 - 构建1.8万个企业碳账户和370万个个人碳账户 [14] - 实现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战略合作全覆盖 [14] - 优化升级"双碳"管理平台等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14]
碳足迹数智化技术与京东慧采深度融合,京东政企业务持续推动产业链减碳
搜狐网· 2025-04-30 09:05
绿色发展论坛背景 - 2025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发改委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等部委与行业专家 企业共同参与 [1] - 公司受邀分享通过构建绿色数智供应链 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 深化数智技术应用等创新实践 为"双碳"战略提供企业范本 [1] 绿色供应链建设 - 公司发起"青流计划" 聚焦仓储 运输 交易等关键环节推动全链条绿色减碳 2024年启动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 累计修复横琴国家湿地公园20000平方米 [2] - 仓储环节建设"低碳园区"和布局光伏发电系统 截至2024年已在17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区铺设光伏设备 总装机容量达13922兆瓦 年发电量超61万兆瓦时 相当于满足一个中型县城家庭三个月用电需求 [2] - 建成国内首个"碳中和"物流园区 创新运营模式为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提供参考 [2] 物流与交易环节减碳 - 探索"减量 复用 回收 降解"闭环模式 2024年使用自主研发X系列环保纸箱86亿个 年度减少碳排放量12164吨 [3] - 投入循环箱96万个 年度减少碳排放72520吨 [3] - 旗下七鲜超市和达达集团实现100%使用无纺布循环使用袋和全降解袋 京东买药2024年使用的5000万个包装全部使用可降解 可循环纸袋 [3] 绿色消费转型 - 联合超百家世界500强品牌推出"青绿计划" 2024年累计产生1亿张绿色减碳订单 单笔订单最高减碳量达6390克 相当于一盏10瓦LED灯持续点亮1425小时 [4] - 搭建覆盖包装 设计 减废 有机 节能 出行等品类的"青绿计划"专区 引入多项国内外权威认证标准 带动消费者对绿色商品认知 推动供应链减碳及绿色商品销售 [4] 数智技术赋能 - 自主研发MRV-T系统作为物流行业唯一碳足迹技术专利选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5] - 打造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京碳惠" 建立覆盖140种道路运输工具 2000多种碳排放因子的数据库 碳核算准确率高达995% 截至2024年服务全球超100个品牌 累计计算4000万张运单 帮助减少碳排放464吨 [5] 未来发展 - 以绿色数智供应链建设为主线 对内推进各业务体系全面减碳 对外通过绿色采购和数智技术赋能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协同降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