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
搜索文档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部门详解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
新华网· 2025-10-31 22:37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部门详解关于拓展绿色贸易 的实施意见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在10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 吹风会上,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目的是促进贸易 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好服务全球气候治理。"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 说。 绿色低碳产品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 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市场前景广阔。 李成钢介绍,实施意见作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同时,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比如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存在短板、物 流环节降碳潜力有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制定了针对性举措。 实施意见围绕"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和国 际衔接互认"。 "线"上培育 ...
广东与越南开展新能源汽车及绿色供应链产业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4:45
中新网广州10月31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31日从广东省贸促会了解到,由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 会主办的"中国(广东)与越南新能源汽车及绿色供应链产业合作推介会"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 推介会现场设置了展示区,分设汽车企业、三电及零配件、智能网联及基建、供应链服务四大板块,覆 盖整车展示,以及锂电池、电驱、电控、换电设施及智能网联等产业上下游产品及服务,来自广州、深 圳、东莞、惠州、河源等地的20家企业参与了展示。 其中,小鹏汽车展示了其自研的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图灵AI芯片。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已在越南建立33家销售网点,累计引入10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动与 混动。(完)【编辑:梁异】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国智表示,广东与越南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协同发展,是落实中越全面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与东盟开展绿色产业合作的重要支点。广东期待与越南携手,在推动 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拓展双边贸易规模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两地在相关领域的 共赢发展。 胡志明市市委常委、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孟强高度评价广东省在构建完善电动汽车生态体系方面 ...
安得智联两大仓配园区荣获LEED铂金认证,打造绿色仓配新标杆!
搜狐网· 2025-10-29 18:20
10月29日,国际权威绿色建筑认证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能源 与环境设计先锋)向安得智联正式颁发认证。安得智联位于郑州的两个仓配园区——郑州快消共配中心 和郑州酒水共配中心,凭借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LEED最高级别的铂金认 证。 LEED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杜日生(左一)与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林泰恩博士(右一)在授牌仪式上合影 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林泰恩博士表示:"安得智联深耕智慧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多年,不仅在仓库 运营层面践行绿色理念,还将绿色仓储、绿色运输及绿色包装等举措整合在全链路解决方案中。未来, 安得智联将持续探索绿色减碳路径,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向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 发展。" 长期以来,安得智联坚持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从多个维度积极践行环保 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能源利用方面,安得智联持续探索绿色物流的创新实践。郑州快消共配中心和郑州酒水共配中心 两大仓配园区照明由原来的冷凝灯全部更换为高效LED灯具,宿舍照明也由传统手动开关升级为智能感 应开关,大幅降低了能源消 ...
金风科技(002202) - 2025年三季度业绩路演活动
2025-10-28 17:46
行业与市场概况 - 2025年1-9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61.1吉瓦,同比上升56.2% [2] - 截至2025年9月底国内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581.6吉瓦,占电源总装机比例15.6%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81.47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25.84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596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7% [3] 风机产品销售 - 2025年1-9月公司对外销售风机容量18,449.70兆瓦,同比增长90.01% [3] - 4兆瓦以下机组销售容量22.50兆瓦,占比0.12% [3] - 4兆瓦(含)-6兆瓦机组销售容量2,550.05兆瓦,占比13.82% [3] - 6兆瓦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15,877.15兆瓦,占比86.06% [3]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6大洲47个国家 [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国际业务累计装机11,214.62兆瓦 [4] - 亚洲(除中国)装机突破3吉瓦,南美洲、大洋洲装机量均超过2吉瓦,北美洲、非洲装机量均超过1吉瓦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海外在手外部订单共计7,161.72兆瓦 [4] 自营风电场运营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8,688兆瓦 [4] - 公司国内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4,062兆瓦 [4] - 2025年1-9月公司国内外风电项目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45兆瓦,销售风电场规模100兆瓦 [4] - 2025年1-9月公司自营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730小时 [4] 绿色供应链建设 - 公司自2016年起在行业内率先实施绿色供应链项目 [4] - 2024年公司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绿色审核覆盖率100% [4] - 2024年主要供应商生产金风产品绿电比例达78% [4]
DHL艾若馨:供应链应从“成本优先”转向“敏捷优先”,绿色转型已具备技术基础
新浪证券· 2025-10-18 16:25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参与,围绕近50个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等领域的议题进行研讨 [1] 供应链战略转变 - 全球供应链在过去两年经历深刻重构,企业战略重心需从单一的成本控制转向构建具备快速响应与调整能力的敏捷网络 [2][4] - 中国企业业务重心从传统欧美市场扩展至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采购策略由单一依赖转向多元化布局以应对地缘政治等风险 [4][8][9] - 灵活性、敏捷性比单纯追求成本节约更具战略意义,企业需在整个网络中建立敏捷响应机制以应对区域或环境变化 [4][9] 绿色供应链技术应用 - 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不存在技术壁垒,已有技术工具和数字化方法实现脱碳并在不同国家使用 [5][6][7] - 当前挑战在于如何将现有技术有效整合,构建跨监管环境、跨国互通的协作平台 [6][7] - 实现绿色转型需要思路变化,从被动应对转向通过投资合作构建生态系统,建立共享平台 [7] DHL绿色实践 - DHL致力于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并设定了2030年使用更多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中期目标 [6][9] - 公司加速车队电动化转型,目前已投入44,000辆电动车用于物流运输 [6][9] - DHL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并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6][11] - 公司提供分析平台和不同模式选择,帮助客户获取碳减排相关信息,以实现供应链智能化 [10][11] 行业趋势与监管 - 可持续性已成为很多公司必须执行的使命,碳透明度和问责制变得愈发重要 [11] - 监管机构要求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衡量指标和具体结果,这将对社会产生更多影响 [11] - 自动化、绿色、责任是行业重要发展方向,需要快速采取行动 [11]
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苏月: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供应链区域化重塑与深化国际连接
新浪证券· 2025-10-18 15:58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1] 全球化与供应链趋势 - 全球化进程并未逆转,而是以区域化供应链兴起及全球供应链重塑与延长的形式发展,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3] - 尽管存在贸易冲突,但各国在标准一致性方面的追求正在强化,国家间经济连接在某些层面更为紧密[3][4] - 当前贸易壁垒形式从传统关税向非关税领域扩展,与产品标准相关的壁垒日益凸显,例如欧盟曾考虑因中国产品标准差异导致的海关监管成本上升而加征每件1欧元的费用[3] 绿色供应链发展态势 - 全球绿色供应链呈现分化态势,美国可能出现绿色政策回调,政治基础更倾向于传统能源领域[5] - 地缘政治冲突对绿色转型的影响具有多面性,例如俄乌冲突后,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增长推动了欧洲的能源转型进程[5] - 企业需以辩证视角看待全球绿色供应链建设,正视分歧的同时把握新兴合作机遇[5]
德勤钟晓扬:ESG融入公司中长期战略,绿色供应链构筑经济新未来
新浪证券· 2025-10-18 11:09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 浦区人民政府支持。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 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 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 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本届大会 将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议题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 领域。 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钟晓扬出席并参与主题对话 ...
兴业银行首创“碳金融+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
江南时报· 2025-10-14 22:13
合作模式与核心创新 -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天合光能签署《供应链协同降碳服务协议》,首创以“碳金融+供应链”深度融合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业务 [1] - 该业务模式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链条,为长三角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1] - 合作突破传统绿色融资模式,将“碳”元素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全流程,实现核心产品碳足迹的精准核算与动态追踪 [1] 技术平台与机制设计 - 业务依托兴业银行自主研发的“双碳管理平台”及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协同 [1] - 创新推出“碳表现挂钩融资”机制,以上一年度产品碳足迹水平为依据,提供差异化绿色融资利率 [1] - 形成“低碳转型越深入、融资成本越优惠”的正向激励,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 [1] - 为天合光能及其上下游企业统一开立“双碳管理平台”企业碳账户,记录各环节碳排放数据 [2] 实施效果与行业影响 - 天合光能上游供应链多家企业率先获得绿色融资支持,标志着产业链低碳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1] - 供应链企业凭借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获得利率优惠和审批流程提速 [3] - “以碳定贷、以贷促减”的创新机制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碳表现突出的供应链环节 [3] - 该模式推动产业链从单点减排向系统降碳升级,构建“核心企业引领、金融机构支撑、上下游联动”的供应链降碳闭环 [3]
工业园区绿色转型路径更明晰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1:35
政策核心与战略意义 -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7个方面、19个发展导向,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行动指南 [3] - 工业园区是实现“双碳”目标主战场和新型工业化主阵地,全国70%以上工业产值、60%以上能耗都集中于此 [3] - 政策出台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生产,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 [1][3] 政策背景与发展现状 - 自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以来,多部门接连发布相关建设文件,此次《指引》以更全面视角提供系统性指引 [5] - 我国各地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零碳园区”项目主要集中于工业类型园区,尤其以风电、光伏、电池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5] - 据估算,工业园区在我国在建的“零碳园区”中占比约一半 [5]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 《指引》明确提出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探索构建工业绿色微电网、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和园区级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7] -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分类施策”,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空间三个维度定方案,不能搞“一刀切” [7] - 工业绿色微电网适合用电负荷大且稳定、具备丰富分布式能源资源且能配置储能系统和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园区 [8] 数智化转型与数据管理 - 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方面,《指引》提出加强5G、千兆光网、IPv6、移动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 [10] - 需解决能耗数据“不愿共享、不敢共享”困境,技术上可采用数据脱敏等创新手段保护企业数据安全 [10] - 制度上可探索建立园区数据资源目录,结合碳交易等手段让企业从数据分享中获益,并加强园区数据运营能力 [11] 国际接轨与标准建设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品认证和碳管理体系对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动节能改造及为绿色金融提供信息基础非常重要 [10] - 园区、行业和企业可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开展对标、衔接和互认工作 [11] - 需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与能源计量系统建设,确保园区碳数据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11]
电力装备绿色低碳管理实现新突破——中电联正式发布首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成果
中国经济网· 2025-10-10 17:34
2022年以来,我国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 确提出"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推行碳标签制度"。今年初,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 足迹标识认证实施通则(试行)》,明确了产品碳足迹认证的基本原则、核算规则、认证流程和标识使用 要求,确保数据质量和结果可比性。同时要求认证机构具备相应资质及技术能力,强化数据审核与标准 的统一。作为现阶段碳足迹认证的核心依据,为各类产品碳足迹认证提出统一规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证中心作为国家认监委公布的首批26家碳足迹标识认证机构之一,严格遵循《通 则》要求,依托"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结合电力装备制造与使用特点,制 订了多项产品种类规则(PCR),统一各类电力装备核算边界、数据采集范围和分配方法。这一做法填补 了行业空白,避免因标准不一造成碳足迹结果扭曲,增强了认证结果的公信力与行业适用性。 此次51项电力装备碳足迹证书的发布,成为电力装备行业加强低碳管理、构建绿色标尺体系的重要开 端。下一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证中心将在多个方面持续深化与扩展该项工作。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