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瑞银盘前涨1.8% 3亿美元和解美司法部诉瑞信抵押债案
格隆汇· 2025-08-04 17:13
瑞银(UBS.US)美股盘前涨1.8%。消息上,瑞银集团表示,已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解决瑞士信贷在 美国销售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遗留问题。瑞信证券(美国)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25年8月1 日,瑞信证券(美国)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以支付3亿美元,解决瑞信在2017年和解 协议下所有未履行的消费者救济义务。"瑞银预计将确认一项来自非核心及遗留业务的信贷收入,该收 入源于在收购瑞士信贷的购买价格分配流程中所设立的或有负债的解除。(格隆汇) ...
瑞银以3亿美元就瑞士信贷抵押债券案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
快讯· 2025-08-04 13:31
瑞银集团表示,已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解决瑞士信贷在美国销售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遗留问 题。瑞信证券(美国)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25年8月1日,瑞信证券(美国)有限责任公司与美 国司法部达成协议,以支付3亿美元,解决瑞信在2017年和解协议下所有未履行的消费者救济义务。" ...
美国住房援助体系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36氪· 2025-05-15 18:39
美国住房援助体系 - 美国住房援助体系覆盖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7%,主要通过联邦拨款、地方执行的三类形式运作:公共租赁住房(17.3%)、项目制租房援助(29.1%)、住房券补贴(53.7%) [1][7] - 体系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住房法》,60年代起转向市场化模式,公共租赁住房数量从140万单位(90年代)降至88.6万单位(2023年) [4][5] - 当前纳入体系的住宅数量达513万单位,占全美住宅存量3.6%,低于OECD国家7.1%的平均水平 [7][10] 联邦与地方协作机制 - 采用联邦出资监督+地方运营管理模式,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通过PHAS评估系统对3000余家地方机构进行多维度考核 [12] - 评估指标包含实物条件(40分)、管理效率(25分)、财务状况(25分)、资本基金(10分)四大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13] - 地方机构负责资格审查,租金标准设为家庭收入30%以下,2023年申请者平均需等待25个月 [14] 住房融资支持体系 - 1934年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抵押贷款保险,2023年抵押贷款规模达14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50% [16][17] - 1968年分拆成立房利美、吉利美,1970年增设房地美,推动抵押贷款证券化,2023年MBS余额9.4万亿美元占抵押贷款总量67.2% [19][21] - 政府赞助企业(GSEs)通过隐性担保降低融资成本,次贷危机后由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接管监管 [20][21] 市场发展成效 - 1965-2023年住宅数量从6500万增至1.46亿单位,人均住房面积达69平方米居全球首位 [24][26] - 抵押贷款期限从1963年平均21年延长至2023年29年,贷款价值比从72%提升至81% [17] - 住房券补贴为主的分散房源模式有效缓解低收入人群聚集问题 [5][29]
美国住房援助体系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腾讯研究院· 2025-05-15 17:49
美国住房援助体系概述 - 美国住房体系高度依赖私有房屋市场,住房援助体系仅覆盖总人口的2.7%[4] - 住房援助体系由联邦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执行,提供三种支持形式:公共租赁住房(17.3%)、项目制租房援助(29.1%)、住房券补贴(53.7%)[6][9][12] - 截至2023年纳入援助体系的住宅数量为513万单位,占美国住宅存量3.6%,低于OECD国家7.1%的平均水平[9][11] 住房援助体系发展历程 - 1937年《住房法》设立美国住房管理局,初期采用政府建设公共住房模式,后因成本高、效率低及贫民窟问题被诟病[5] - 1960年代起转向市场化模式,引入私人房源占比提升至82.7%,公共住房数量从140万单位降至2023年的88.6万单位[6][8] - 现行体系采用多维评估系统(PHAS),包含实物(40分)、管理(25分)、财务(25分)、资本基金(10分)四大类指标监督地方机构[13][14] 购房者融资支持体系 - 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从1945年占GDP不到2%增长至2023年的14万亿美元(占GDP超50%)[20][23] - 联邦政府通过设立房利美、房地美等机构推动抵押贷款证券化,2023年MBS规模达9.4万亿美元,占抵押贷款总量的67.2%[21][24][25] - 抵押贷款条件显著改善:平均期限从1963年21年延长至2023年29年,贷款价值比从72%提升至81%[20] 制度特点与经验借鉴 - 联邦与地方分工明确:联邦负责资金与监督,地方负责运营管理,形成"中央保公平、地方保效率"机制[3][30] - 采用分散房源策略缓解低收入人群聚集问题,住房券补贴成为主要形式(占比53.7%)[3][6][33] - 危机应对机制完善,历史上多次成立专项机构(如1933年屋主贷款公司、2008年联邦住房金融局)应对市场动荡[19][24][32] 住房市场发展成效 - 1965-2023年美国住宅数量从6500万增至1.46亿单位,人均住宅数从0.33提升至0.44单位[26][30] - 2020年数据显示美国人均住房面积达69平方米,套均面积169平方米,均为全球领先水平[28]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深度持续保持在60%以上,有效拓宽融资渠道[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