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

搜索文档
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生态赋能,新一轮金融科技出海如何借能AI?
第一财经· 2025-06-22 18:49
金融科技出海发展阶段 - 金融科技出海从"出口导向型"向"全球布局型"升级,特点是从"中国制造"变成"全球生产+全球销售" [2] - 2020年前以支付、信贷等单一金融服务输出为主 [2] - 2020~2023年转向"技术+本地化运营"模式 [2] - 2023年后进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形成"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数智化底座"的立体化出海格局 [2] 金融科技出海挑战 - 地缘政治和监管政策变化增大全球展业风险,可能导致资金冻结、业务中断 [2] - 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差异增加本地适配成本 [2] - 市场竞争激烈增加获客与市场拓展难度 [2] - 海外市场的监管不确定性需审慎对待 [4] - 文化适应性的挑战,2C业务必须深入理解当地客户的生活习惯、信用意识和文化习俗 [4] AI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出海 - AI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新技术底座 [5] - AI对金融的主要赋能环节已延伸至决策系统,围绕大模型已产生部分落地效益 [5] - 采取"技术换时间"策略,依托AI等创新技术架构加速对海外市场的覆盖 [5] - 金融科技企业借力AI出海可以从智算云出海和金融大模型数据共享等维度突破 [6] 云计算与数据共享 - 2022年中国云出海市场规模256.5亿元,金融行业市场占比9% [6] - 2022年至2026年金融行业云出海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8% [6] - 通过金融数据流通共享,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 [6] - 与当地机构合作获取数据资源,实现技术方案的本地化适配 [6] 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 To C业务包括移动支付、数字信贷 [7] - To B业务包括保险科技、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客服 [7] - To G业务包括参与数字政 [7] - 基础层包括光宽带、4G/5G、FTTH、app、云计算、AI、区块链/Web3.0、物联网 [7] 抱团出海战略 - 建议融合更多国内实体企业实现"抱团出海" [7] - 为出海企业构建覆盖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融资贷款等全链条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7]
2025年多元金融行业专题研究:东南亚,金融科技下一站(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51
东南亚金融科技发展基础 - 东南亚金融科技产业涵盖支付、互联网信贷、保险科技、虚拟资产四大方向[1] - 东南亚宏观经济活力显著,7国合计GDP达3.3万亿美元(中国19%),印尼等4国GDP增速超5%[3][6] - 人口红利突出,7国总人口6.3亿(印尼2.8亿),菲律宾等5国4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60%[6] - 消费市场潜力大,7国消费支出2.2万亿美元(中国24%),新加坡居民杠杆率46.5%低于中国62.1%[6] - 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渗透率等指标优于2015年的中国[7][8] - 政策环境友好,多国采用"沙盒"机制推动金融创新[9] 数字支付行业现状 - 现金支付占比仍达44%,远高于中国5.8%,数字渗透率56%有提升空间[10][11] - 支付方式多元化:卡支付占GTV 29.7%,电子钱包28.4%,A2A支付在电商场景普及[14][15] - 国别差异显著:印尼/越南电子钱包占50%+,泰国A2A支付占44%,新加坡卡支付占69%[16] -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印尼QRIS等本地快速支付系统建立,泰新跨境支付系统打通[11] 电子钱包竞争格局 - 市场高度分散,仅菲律宾Gcash市占率接近100%,其他各国无垄断企业[17][18] - 印尼头部钱包DANA/ShopeePay/Gopay/OVO市占率50-70%,均获中资支持[17] - 马来西亚Touch'n Go使用率80%,泰国TrueMoney使用率80%,越南MoMo使用率80%[19][20][21] - ShopeePay依托电商生态在5国渗透,母公司SEA获腾讯持股18.15%[17]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疫情改变支付习惯,56%东南亚居民减少现金使用,33%首次使用电子钱包[11] - 电商GMV从2022年1300亿美元增至2024年1590亿美元,2030年预计达3700亿美元[11] - 银行服务缺口明显,印尼81%居民未获充分银行服务,为电子钱包创造机会[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