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系统

搜索文档
众合科技(000925) - 2025年7月2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5:1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国信证券、核心资本、安桥私募基金及个人投资者共 41 人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 日下午 14:0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胜联路 888 号 3 号楼 8 楼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 [2] 公司概况与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空间信息战略,打造“空天地立体交通”主场景,以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提供关键装备、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构筑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3] -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深耕 10 余年,业务覆盖全国 28 座城市,信号系统站稳行业第一梯队,累计实施国内地铁&市域铁路(CBTC + FAO)项目 65 个,累计 1950 公里,累计建设完成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项目 58 个,逾 1000 座车站 [3] - 低空和低轨卫星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成立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发布三大核心产品,重点打造低空三大应用场景,低轨领域重点布局高端装备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时空大数据运营服务 [3] 进军低空、低轨领域原因及优势 - 原因:轨道交通、低空和低轨是立体交通重要构成,低空和低轨领域市场空间大,已成为国家战略,三者在管理方式、技术原理、安全保障、应用场景上具备相关性 [3] - 优势: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长期积累,打造两大技术基座,通过“平台通用化 + 场景定制化”模式将能力延伸至低空、低轨领域 [3]
维保更新需求可持续,车辆与信号设备更受益——2025下半年轨交设备行业投资策略
2025-07-01 08:40
维保更新需求可持续,车辆与信号设备更受益——2025 下半年轨交设备行业投资策略 20250630 摘要 2025 年机械行业整体跑输,主要受中国中车等大市值股票拖累,这些 股票在 2024 年透支了业绩预期,今年是修正期。但小市值公司表现亮 眼,受益于业绩边际改善和市场风格。 轨交设备板块长期向上趋势不变,预计 2026 年后大市值公司业绩将恢 复增长,但幅度或为个位数或两位数,小市值公司可能实现 20%以上增 长。预期降低后,板块仍具长期投资价值。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预期,主要投向线路和基建,全年投资额预计达 9,000 亿,设备端投资增速更快。客运量增长对国铁集团运营带来压力, 需增加车辆资本开支和维保支出。 国铁集团运输收入显著增长,盈利改善,资产负债率降至 64%,有能力 进行设备更新和替换。2024 年新增和替换需求共振,预计 2025 年动 车相关业务将继续受益,未来维保和替换是关键。 动车组密度已恢复至较高水平,但仍有加密空间。早期投入使用的和谐 号动车组将在 2027 年前后达到寿命期限,更换需求巨大,预计 2026- 2030 年后周期内,车辆需求增量逻辑显著。 Q&A 2025 年上半年 ...
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6:17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定义为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相比地面交通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中国发展路径呈现"自上而下"特征 起步即瞄准垂起化 自动化与无人化 与美国"自下而上"的传统通用航空模式形成对比 [2] 市场规模与前景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航局提出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目标为3.5万亿元 [3] 技术融合与创新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 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AI技术演进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 中国企业更适合在垂直行业深耕特定场景应用 [3] - AI赋能低空经济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 自主路径规划 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等 [3] 产业生态结构 - 低空经济分为四大板块:飞行器制造(如eVTOL 无人机) 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 通导监系统) 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自动化调度) 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 巡检 载人) [4] - 四大板块相互依存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当前存在"热乱并存"现象 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 [4] 产业发展挑战 - 当前低空经济各环节(飞行器制造 基础设施 运营服务)如同散落珍珠 需打通从用户需求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 飞行器制造领域已形成"红海"竞争 全国数千家企业涌入 但数字化基础设施严重缺失 [4]
华宏科技: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45
| 报告名称 |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债项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 | | | | | | 被跟踪债券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 | | | | | 主体概况 | | | | | | | 偿债环境 | | | | | | | 财富创造能力 | | | | | | | 偿债来源与负债平衡 | | | | | | | 外部支持 | | | | | | | 评级结论 | | | | | | | 联系电话:+86-10-67413300 | 客服电话:+ 86-4008-84-4008 | | | 传真:+86-10-67413555 | Email: | | dagongratings@dagongcredit.com | | | | | | |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 | | | 18 | 号院 | 公司网站: | | www.dagongcredit.com | | | | | | | 华宏科技主体与相关债项 | | | 2025 |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 | | 信用等级公告 | ...
交控科技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23:06
低空经济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需整合各环节形成完整价值链,才能构建坚实繁荣的新生态 [1]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目标2035年达3.5万亿元人民币 [3] 低空经济定义与发展路径 - 低空经济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3000米)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2] - 相比地面交通,低空空域无需大量物理基建,仅需"空中划一条线",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美国遵循"自下而上"传统通用航空模式,中国呈现"自上而下"特征,起步即瞄准垂起化、自动化与无人化 [2] AI与低空经济融合 - AI发展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中国企业深耕垂直大模型是实现AI价值高效落地的务实选择 [3] - AI赋能低空经济的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处理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可执行决策)、自主路径规划(动态优化航线避开风险区)、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如农业无人机识别病虫害匹配喷洒方案) [3] - AI应用需深入业务核心逻辑,仅停留在表层应用是资源浪费 [3]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低空经济由四大板块构成:飞行器制造(如eVTOL、无人机)、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通导监系统)、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飞行器自动化调度)、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巡检、载人) [4] - 当前低空经济"热乱并存":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敢造飞机不敢飞"困局 [5] - 产业需打通从用户需求、任务智能分配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低空经济场景演进 - 近期(1~3年):赋能型场景主导,如农林植保(AI精准施药减少30%化学污染)、电力巡检(替代人工高危作业)、隧道检测(无人机深入有毒环境) [5] - 中期(3~5年):物流场景规模化,如城市即时配送(医疗急救物资)、跨境重型运输(深圳试点海鲜15分钟送达,损耗率从12%降至3%) [5] - 远期(8~10年):载人交通革命,从文旅体验起步(如景区短途接驳),逐步扩展至通勤,终极目标飞行汽车进入家庭 [6] 低空经济核心挑战 - 法规细则仍需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多年,但配套法规细则落地仍需过程 [7] - 安全问题: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及防冲突机制需绝对可靠,是大规模商用前提 [8] - 人才缺口:行业亟须高校培养与吸引顶尖人才支撑技术攻坚与产业创新 [8]
郭元强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长江日报· 2025-05-23 18:20
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主要生产快球摄像机、IT设备、智慧传显等智能物联产 品。郭元强走进企业,察看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生产经营等情况。他希望企业抢 抓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力度,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更好带动我市智能物联产业发展。 华域视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研发生产,2023年在武汉 设立研发中心。郭元强走进研发中心,了解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听取江夏区汽车产业发展情 况汇报。他勉励企业充分利用武汉科教人才优势,持续做强武汉研发中心,顺应汽车产业电 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趋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 竞争力。 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重点企业。郭元强走进储能电池生产车 间,了解自动化电池产线运行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希望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加强技术 研发创新和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开发面向更多应用场景的优质产品,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 强。 郭元强在调研中指出, 郭元强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5月23日,省委常委 ...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9:32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支出 5832.36 万元,围绕主营业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极限环境检测等方面开展多项研究 [3]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7.02%,未来聚焦检测认证核心业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 行业发展 - 2024 年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年底,全国有认证机构 1230 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 415.83 万张,获证组织约 110 万家,检验检测报告 6 亿余份,服务业营收达 4670 亿元,同比增长 9% [3] 业务布局 - 未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3 + 1 + 3”业务战略布局,在核心传统检测、认证及汽车设计业务发挥优势,建设检测基地,推进地区业务布局 [3] - 在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智能网联、低空飞行器测试等领域战略投资,推进绿色服务 [4] 营收增长动因 检验检测业务 - 汽车整车类业务获 M1 类汽车产品 CCC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授权,新能源检测业务增幅明显 [4] - 工程机械与特种设备业务借法规换版契机实现收入双增长 [4] - 民航地面设备检测常规业务小幅增加,搭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平台 [4] 认证服务 - 积极开发商用车客户、摩托车企业、电动自行车相关业务及双碳领域业务并取得成效 [4] 汽车设计技术服务 - 调整经营策略,挖掘潜在客户,稳固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维持营收与利润率稳定 [4]
时代电气(688187):时代电气25Q1点评:扣非净利润同比+30% 轨交装备+新兴装备双轮驱动
新浪财经· 2025-05-07 10:39
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收入45.37亿元,同比增长14.81% [1] - 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3.42% [1] - 扣非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29.52% [1] - 综合毛利率33.50%,较上年同期增长3.84个百分点 [2] 业务分板块表现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 - 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长10.72% [2] - 细分收入:轨道交通电气装备19.23亿元、轨道工程机械1.53亿元、通信信号系统1.33亿元、其他轨道交通装备1.38亿元 [2]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收入占比从76%上升至82%,带动毛利率增长 [2] 新兴装备业务 - 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20.88% [2] - 细分收入:基础器件11.60亿元、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3.86亿元、新能源发电2.51亿元、工业变流2.05亿元、海工装备1.69亿元 [2] - 基础器件收入占比从49%上升至53% [2] 半导体业务 - 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22.63% [3] - IGBT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35.01%,其中高压IGBT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71.91% [3] - 宜兴产线2024年10月投产,预计2025年达产 [3] - 株洲三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设备搬入,2025年底实现产线拉通(8英寸SiC晶圆) [3] 深海业务布局 - 海洋板块新签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巩固挖沟铺缆装备和水下机器人ROV市场领先地位 [4] - 加快深海装备电动化和智能化研发,覆盖海底油气、风电铺缆、采矿等场景 [4] - 提升制造和交付能力,布局制造和实验能力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49.0亿元 [4] - 轨交业务稳中向上,半导体IGBT景气向上,新能源发电和海工板块经营向好 [4]
时代电气(688187):25Q1点评:扣非净利润同比+30%,轨交装备+新兴装备双轮驱动
长江证券· 2025-05-07 1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时代电气轨交装备和新兴装备业务继续稳健发展 预计2025年轨交业务稳中向上 半导体板块轨交电网IGBT景气向上 新能源发电、海工等板块经营向好 持续看好公司轨交装备+新兴装备双轮驱动[2] 报告内容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Q1实现收入45.37亿元 同比增长14.81%;归母净利润6.31亿元 同比增长13.42%;扣非净利润5.97亿元 同比增长29.52%[5] 业务板块情况 - 轨交装备和新兴装备业务稳健发展 2025Q1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23.47亿元 同比+10.72%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21.71亿元 同比+20.88% 其他业务营收0.19亿元[11] - 25Q1综合毛利率达到33.50% 较上年同期29.66%增长3.84个百分点 主要系收入结构变化及部分产业降本课题成效带来整体毛利增长[11] - 半导体业务景气向上 25Q1半导体公司收入约11.72亿元 同比增长22.63% IGBT收入10.63亿元 同比+35.01% 其中高压IGBT收入4.03亿元 同比增长171.91%[11] - 深海业务布局思路明确 从抓住市场机遇、坚持技术创新引领、提升制造和交付能力三方面推动深海机器人业务发展[11] 财务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49.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4.3、12.7倍[11]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预测数据[15]
杭州城投,新在哪里?
杭州日报· 2025-04-29 10:31
杭州城投"三大产业高地" 城投参投企业代表·共道科技 城投参投企业代表·众合科技西部科创谷园区 城投参投企业代表·炽橙科技展厅 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城投未来之星 不久前,杭州城投近年在国企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 改革试验年度标志性成果清单》。 同时,一组对比数据让这份改革成效持续"出圈":过去十年,杭州城投的房地产投资占比长期维持 在60%以上,但截至2024年底,这一比例已大幅下降至不足2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产业投资 占比从三年前的不足10%迅速攀升至30%以上。 "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扮演传统的城市运营服务角色,而应致力于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在 这句掷地有声的企业转型宣言背后,杭州城投打出一套攻守兼备的"组合拳":优化重组产业投资方向, 设立首期百亿规模的城投产业基金,并通过"基金+基地+产业+招商"四轮驱动的模式,积极构建企业高 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曲线。这一系列"打法"不仅为广大城投企业提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杭州样本",更加 速重构着杭州产业格局和城市形态。 百亿基金投出转型加速度 走进杭州城投,一组亮眼的投资数据率先向记者拉出:成立仅18个月,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