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号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众合科技H1智慧交通订单大增52.89%,助力实现营收6.8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20 16:5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3.77%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69.78万元,同比减亏24.77% [1][4] - 扣非净利润为-7,420.9万元,同比减亏21.23%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61亿元,同比改善5.0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改善37.5% [1] - 总资产91.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0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18% [1] 智慧交通业务 - 智慧交通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新增订单10.46亿元,同比增长52.89% [2] - 中标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一期信号系统项目,实现中国标准轨道交通技术出口突破 [2] - 完成绍兴1号线支线、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等项目交付 [2] 低空经济领域 -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产品订单取得突破,与多家无人飞行器主机厂开展测试 [2] - 打造"一网统飞"综合治理平台,成为浙江省首个低空政务飞行平台 [2] 低轨卫星领域 - 战略投资辰极数智卫星技术公司 [3] - 辰极数智推出天枢数字化协同平台等六款核心软件产品,均获软件著作权 [3] - 辰极数智获评"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3]
大规模设备更新首批1730亿落地,哪些仪器/领域收益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25 11:02
政策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分配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1][2] - 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 [5] - 2025年新增贷款贴息1.5%上浮 [7] 政策覆盖范围 - 2025年政策覆盖16大领域,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支持领域,形成"16+N"覆盖体系 [5] - 工业与能源领域占比45%,交通与物流领域占比20%,公共服务领域占比25%,新增扩围领域占比10% [6] - 2024年政策覆盖7大重点领域,2025年扩展至16大领域并建立动态扩围机制 [7] 重点支持领域 - 工业重点领域:石化、钢铁、有色等11大行业设备焕新,淘汰落后设备,更新智能生产线 [8] - 能源电力设施:10大升级方向包括特高压电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新能源并网性能优化等 [8][9] - 交通运输设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民航导航设备更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更换 [10] - 物流设施:智能仓储、运输设备升级 [11] - 医疗设备:县级医院影像设备更新、基层诊疗器械 [5][11] 政策实施机制 - 取消"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申报门槛 [5] - 建立"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双把关机制,简化审批流程 [5] - 从单项目申报改为产业集群整体申报优先 [7] 新增领域支持 - 电子信息领域: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5G基站核心部件、人工智能算力设备 [11][12] - 设施农业: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农业机器人、精准灌溉设备 [11][12] - 安全生产:矿山安全监测系统、危化品智能管控平台 [6][12]
众合科技(000925) - 2025年7月2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5:1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国信证券、核心资本、安桥私募基金及个人投资者共 41 人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 日下午 14:0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胜联路 888 号 3 号楼 8 楼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 [2] 公司概况与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空间信息战略,打造“空天地立体交通”主场景,以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提供关键装备、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构筑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3] -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深耕 10 余年,业务覆盖全国 28 座城市,信号系统站稳行业第一梯队,累计实施国内地铁&市域铁路(CBTC + FAO)项目 65 个,累计 1950 公里,累计建设完成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项目 58 个,逾 1000 座车站 [3] - 低空和低轨卫星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成立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发布三大核心产品,重点打造低空三大应用场景,低轨领域重点布局高端装备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时空大数据运营服务 [3] 进军低空、低轨领域原因及优势 - 原因:轨道交通、低空和低轨是立体交通重要构成,低空和低轨领域市场空间大,已成为国家战略,三者在管理方式、技术原理、安全保障、应用场景上具备相关性 [3] - 优势: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长期积累,打造两大技术基座,通过“平台通用化 + 场景定制化”模式将能力延伸至低空、低轨领域 [3]
郭元强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长江日报· 2025-05-23 18:2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2] -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4] 智能物联产业 - 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主要生产快球摄像机、IT设备、智慧传显等智能物联产品 [2] - 企业应抢抓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 [2] 汽车产业 - 华域视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照明、信号系统的研发生产,2023年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 [2] - 企业应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趋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新能源产业 - 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重点企业 [3] - 企业应抢抓发展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开发面向更多应用场景的优质产品 [3] 科技创新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 - 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优化创新政策供给 [4] 经济运行 - 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活力 [5] -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