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铜粉
搜索文档
博迁新材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博迁新材,其核心产品为用于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镍粉、铜粉等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1] * 行业主要围绕MLCC产业链,特别是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2][6]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镍基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毛利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2][3]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出货量达360多吨,销售收入约两个多亿,毛利率接近3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3] * **铜基产品**: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超过50吨,环比增长18%,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毛利率接近2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及销售结构调整影响[2][4] 前三季度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32%,其中HJT包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两倍[4] * **多元合金与硅粉**:2025年第三季度多元合金粉体出货量略有增长,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翻一番[4] 纳米级硅粉和硅合金粉体呈现逐季递增趋势,第三季度单月出货量已达百公斤级别[4] * **产能扩张**:公司计划新增1,800吨镍粉产能(按300纳米圆片口径统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制粉设备预计2025年11月初完成建设,10月底部分达产,二期和三期设备预计12月中旬完成建设[4] 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拥有140多条生产线,总产能约3,000吨,所有生产线均处于满产状态[4] 成本与毛利率影响因素 * 短期内毛利率下滑原因包括:海关核验导致部分货物递延确认收入,影响三季度利润约1,000万元[2][3][7] 下游客户要求提升及新员工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利润约四五百万元[3] 新扩生产线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一两百万元[3] * 公司计划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预期新员工熟练度提升后,相关问题在一两个季度内会有所改善,以恢复合理的毛利率水平[4][5]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汽车电子**:已成为MLCC最大应用领域,2025年占比达30.5%,高端车型MLCC用量达3万颗[2][6] * **AI服务器**:对MLCC需求产生指数级增长,一台普通服务器需用2千克MLCC,而AI服务器需2万克以上,高端机柜甚至需要23.4万克或44.1万克,是普通AI服务器用量的21倍以上,重塑了MLCC行业供需格局[6][9] * **市场两极分化**:全球MLCC市场需求两极化,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需求强劲,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3][10] 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日韩厂家稼动率超过90%,国内中低端市场稼动率维持在70%-75%[10] * **行业周期**:MLCC行业目前处于第三次上行周期,由库存消化完成及AI、汽车电子需求增长驱动[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小粒径粉体**:AI领域对小粒径粉体需求预计将逐步提升,2026年起将在公司业务中更显著体现[3][12] 最小工艺粒径为80纳米,60纳米产品正在客户研发阶段,120纳米产品目前更多应用于AI服务器且供不应求[6][14][15] * **高端产品趋势**:高端产品增速将优于普通规格产品,公司部分镍粉产品已因加工难度提升而提价,预计高级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回归正常水平后会更高[11][13] * **其他产品进展**:电感用多元合金粉体作为添加剂正在送样评测[3][16] 光伏铜粉方面配合客户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性能已得到认可[3][16] 客户与合作 * **日系客户**:与日系客户的沟通和拓展持续进行,但日系市场相对封闭,目前仍作为备选方案,尚未实现大规模上量[3][9] * **大客户战略**: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协议的采购量较历史峰值有明显增长,目前大客户约占50%份额[9][19] 合同涵盖了所有可采购型号[19] 潜在风险与外部因素 * **海关核验**:针对稀土类及新材料、金属材料的海关核验是国家层面的管控措施,导致出货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对出货节奏产生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能成为常态[2][8] * **收购事项**:收购美合金材料互创医疗为小规模财务投资,公司是其第三大股东,目前暂无新的收购计划[17]
博迁新材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21:51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博迁新材,所属行业是小金属,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陈钢强,董事、财务总监裘欧特,董事、董事会秘书蒋颖,独立董事冷军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有线上投资者等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对于镍粉在日系客户开发进展及需求问题公司称日本市场不断拓展,随上游MLCC升级带动小粒径镍粉需求提升,2024年镍基产品营收684,564,670.66元,销量超1400吨,且严格依规披露信息 [24] - 关于120nm和80nm镍粉产能及镍粉领域市场占有率,公司表示因涉及核心技术和商业策略暂不便单独披露,建议查阅第三方行业报告数据 [24][25] - 针对年报多产品多年无进展仅镍粉贡献收入问题,公司称新材料行业厚积薄发,应用和推广验证周期长 [25] - 对于不发投资者调研记录是否涉嫌内幕信息问题,公司表示严格依规披露,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和内幕信息泄露情况 [26] - 关于光伏铜粉量产进度及2025年一季度规模化出货问题,公司称2024年铜基产品营收121,967,837.44元,销量达150多吨,未来将加强市场拓展和研发 [26] - 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部分产品生产工艺调整影响成本,2025年一季度现金流变化正常,加大原材料采购且应收账款增长但回款正常 [26][27] - 公司客户为MLCC等生产商,终端客户涵盖AI服务器领域但未直接合作,2025年一季度小粒径高端镍粉出货占比大幅提升 [27]
超细粉末应用于头部AI芯片,浙江重点专精特新企业「新川新材料」获5000万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4-22 09:40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近日宣布完成5000万元B+轮融资,由浙创投领投,科发资本跟投 [1] -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光伏用核心材料的开发与量产,以及新一期产能投建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总部位于杭州萧山区,致力于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和绿色能源的基础材料公司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MLCC内电极用镍粉解决了高端材料的国产化难题,其200nm及以下高端成品镍粉被列为2024年浙江省工业新产品 [1] - 公司已被列入2025年浙江省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1] 核心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核心产品MLCC内电极用镍粉填补了国内200nm以下,尤其80nm-120nm规格分级成品镍粉的空白 [2] - 公司通过自研升级蒸发冷凝法制粉工艺,开发了全新的工艺控制系统,实现了超高速度冷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实现稳定量产 [2][3] - 在分级处理环节实现技术攻关,可高效率剔除大颗粒并控制成本,实现了150nm、200nm镍粉分级 [5] - 公司开发的80-120nm成品分级镍粉可匹配0.8μm及以下瓷膜厚度的MLCC,与市场同规格产品相比可降低客户30%以上的采购成本 [7] 市场地位与出海进展 - 当前日本和韩国占据了MLCC市场70%以上的份额,日企主导着镍粉供应市场 [2] - 2022年,日本稻畑产业株式会社完成对公司的战略投资,为其拓展日本市场提供关键支持 [7] - 2024年,公司正式列入日本主流元器件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并获得日本、韩国、国内多家客户批量采购订单 [7] - 公司从2024年开始实现正向现金流,整体销量持续增长 [7] 产品多元化拓展 - 除镍粉外,公司已实现AI用超细软磁粉的工业化生产,专用于AI服务器电感,应用于头部芯片厂商的AI服务器,销售规模达百吨级别 [8][9] - 在光伏领域,公司重点推进光伏纯铜粉、银包铜所用铜粉作为银浆的替代方案,以显著降低成本 [9] - 公司基于蒸发冷凝法和分级优势生产的光伏铜粉在洁净度、球形度等方面能完美契合行业要求 [9] - 公司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光伏铜粉市场将迎来放量 [9] - 公司产品规划还包括研发制氢用的贱金属催化剂 [11] 产能与产业布局 - 公司将杭州萧山作为总部基地,集研发、销售、生产于一体,并在丽水莲都布局生产基地以保障客户供应安全和扩大生产规模 [1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1500吨超细金属粉末产能,预计2026年产能将提升至2000-2500吨 [11]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布局第三基地的投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