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疫苗
搜索文档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物遭纳斯达克驱逐退市
观察者网· 2025-11-21 16:57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最严峻的退市危机。 11月12日,纳斯达克正式向科兴生物发出退市决定书,定于11月21日摘牌。此后科兴生物表示将申请听 证以暂缓退市程序,并正在推进2024年年报的编制工作,争取恢复合规状态。这家"疫苗大王"的陨落, 并非源于市场竞争或业务衰退,而是一场长达九年的股东内斗。 从2016年首次收到退市函,到2019年被迫停牌至今,科兴生物的股价定格在6.47美元,总市值仅剩28亿 元人民币。更令人唏嘘的是,在退市阴云笼罩之际,为争夺控制权,现任董事会竟抛出高达530亿元 的"清仓式分红"方案。两位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从当年的"亲如一家、互送礼物"的黄金搭档,演变为 法庭对峙、厂房拉闸、疫苗报废的仇敌。 疫苗帝国的崛起与分裂:从黄金搭档到死敌 就在科兴陷入停牌困境时,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了这家公司起死回生的机会。科兴不负众望,成功 研发出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并迅速获得全球多国认可。2021年,随着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疫苗的大 规模接种,科兴实现了净利润84.6亿美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按此前平均每年4000万美元的利润计 算,科兴一年 ...
疫苗价格暴跌90%,行业协会坐不住了!
金投网· 2025-11-21 16:29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疫苗行业正经历严重价格战 部分品种价格暴跌超90%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1][3] - 价格战由新生儿人口减少导致市场萎缩 及企业扎堆同质化产品引发激烈竞争所致[4] - 长期极端低价可能损害企业创新动力与产品质量 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6] - 头部企业为应对国内红海竞争 正加速通过技术授权和本地化生产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8] 价格战现状与影响 - 部分疫苗中标价已逼近甚至低于成本 如三价流感疫苗从往年约60元跌至5.5-6.5元 跌幅近90%[3] - 行业龙头净利润普遍暴跌70%-90% 2024年前三季度A股14家疫苗上市公司中10家利润下滑 占比超70% 其中5家亏损[3] - 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三年内价格跌幅近90%[3] 价格战成因分析 - 目标市场萎缩 去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10年前的一半 婴幼儿相关疫苗需求减少[4] - 产品同质化严重 企业扎堆流感 HPV等热门赛道 如流感疫苗已有59个批准文书[4] - 疫苗保质期仅一年 去年40%的流感疫苗因滞销报废 企业被迫降价清库存[4] 长期潜在风险 - 疫苗研发周期长达10年 投入动辄数十亿 无利可图将严重打击企业创新动力[6] - 可能重蹈抗生素覆辙 因无利可图导致过去30年几乎没有新抗生素问世[6] - 极端低价可能引发原材料以次充好 影响疫苗质量与安全[6] 企业突围路径 - 加速开拓东南亚 拉美 非洲等新兴市场 万泰生物2025年前三季度疫苗出口发运约1505万支 较2023年提升6倍[8] - 国际化模式从成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授权 本地化生产 例如康华生物采用License-out模式[8] - 积极获取国际认证 表明中国疫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已达国际先进水平[8] - 科兴部分疫苗海外市场销售已超越国内市场 沃森 万泰产品均出口超20国 科兴累计出口超60国[8] - 全球人用疫苗市场空间巨大 预计2032年将达到862亿美元[8]
智飞生物遭遇“最差三季报” 代理模式失灵与自研乏力双重承压
新浪证券· 2025-11-07 17: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6.27亿元,同比下降12.0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53亿元,同比下滑156.1% [1] - 公司交出过去十年来最差的三季报 [1] 代理业务困境 - 代理业务长期依赖的商业模式陷入困境,自主创新产品未能挑起大梁 [1] - 作为默沙东HPV疫苗中国独家代理,公司营收曾从2016年4.46亿元飙升至2023年529.18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代理的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同比下降76.8%,四价HPV疫苗零签发 [1] - 代理的甲肝疫苗在2025年第三季度退出中国市场 [1] 自主研发现状 - 上市仅两年的23价肺炎疫苗在2025年上半年批签发量为零 [1] - 23价肺炎疫苗面临竞争对手在地方政府采购中报出每支25元的“地板价”,远低于市场价200元 [1] - 2025年3月刚获批的四价流感疫苗迅速被卷入价格战,国药集团率先降价,中标价降至历史低点 [2] - 虽有多款疫苗处于审评或临床试验阶段,但对近期业绩贡献有限 [2] 转型战略与财务风险 - 2025年3月斥资5.93亿元控股宸安生物,切入GLP-1类药物赛道 [3] - 截至2025年7月,国内已有21款GLP-1类药物上市或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竞争激烈 [3] - 公司应收账款为128.14亿元,存货为202.46亿元,合计占总资产比例超过70% [3] - 困境折射出中国疫苗企业从渠道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普遍挑战 [4]
中疾控:这种吃出来的肝炎,只要几招就能有效预防
人民网· 2025-10-31 15:11
甲肝疾病概况与全球负担 -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肝脏传染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 2019年全球有1.59亿人发生HAV急性感染,导致3.9万人死亡;2021年全球有1.61亿人感染,导致2.69万人死亡 [1] - 1988年中国上海因食用被HAV污染的毛蚶引发甲肝流行,造成30余万人患病 [1] 甲肝病毒特性 - HAV有6个基因型但只有1个血清型,甲肝疫苗对各基因型HAV感染均具有保护作用 [2] - HAV传染性极强,仅需10-100个病毒颗粒入口即可导致感染 [3] - HAV耐低温,在零下20℃可保持多年感染性,在4℃环境可保持1年,100℃加热1-5分钟可完全灭活 [3] - 在自然条件下,HAV在淡水、海水及贝类等水产品中可存活数天至数月,牡蛎、蛤蜊等滤食性软体动物具有病毒"生物富集"作用 [3] 临床表现与病程特征 - 甲肝潜伏期一般为15-50天,平均约30天 [4] - 约90%的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无症状,而超过70%的成人感染者会出现临床症状 [4] -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部分患者出现黄疸,严重时可能出现肝区疼痛 [4] - 病程一般为3-4周,大多在3个月内康复,一般不转为慢性,急性肝衰竭发生率较低 [4]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传染源主要是临床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潜伏期末和发病早期可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病毒 [5] - 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6][7] - 食源性传播特别强调生食或半生食受污染的水产品如牡蛎、蚬子,以及未洗净的蔬菜水果 [6] 易感人群与风险因素 - 没有感染过HAV且没有接种过甲肝疫苗者均为易感人群 [8] - 自2008年中国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儿童发病少见,但许多成年人因未接种疫苗缺乏抗体保护 [8] - 高风险人群包括到甲肝高流行地区旅行者、污水处理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沿海地区居民等 [8] 预防措施与防控策略 -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建议未接种人群及时补种 [9] - 饮食安全措施包括处理食材生熟分开,海鲜等水产品需100℃加热至少1-5分钟,不要生食 [9] - 做好手部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9] - 保持环境卫生,对患者用品可用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或高温蒸煮消毒,但酒精消毒效果不佳 [9]
科兴集团尹卫东:生物技术叠加AI革命,重塑健康诉求释放机遇
贝壳财经· 2025-08-29 22:47
行业格局 - 疫情催生生物技术全民应用并创造巨大健康市场需求 [1] - 生物技术叠加AI技术革命重塑健康诉求并释放巨大发展机遇 [1] - 产业挑战倒逼中国生物技术全球化布局与市场调整 [1] - 中国以14亿内需市场为根基确立生物技术全球化战略并进军国际 [1] 公司战略 - 生物医药产业真正出路是为人类健康提供全球方案 [1] - 通过最好服务与科技产品满足健康新需求 [1] - 以最高质量标准赢得更多国家信任 [1] - 以最大产量和最低成本提升药品可及性 [1] 供应链合作 - 与69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共聚科兴来福城园区 [2] - 提出四点"来福倡议":打破思维边界/聚焦科技创新/升级合作维度/坚守高品质路线 [2] - 与伙伴共研共创实现多项领先成果:国内首批应用细胞工厂/一次性系统/复合层析填料于甲肝/IPV/新冠产品 [2] - 首批应用PUPSIT系统于产品除菌过滤并完成微载体/重组胰酶商业验证 [2] 国际化拓展 - 与供应链企业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2] - 在土耳其携手供应链企业将注射器/灌装设备与疫苗共同出海成为本地优秀供应商 [2] - 在拉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
科兴集团与69家企业探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1:41
公司战略与行业格局 - 科兴集团提出生物医药行业四大发展格局 强调为人类健康提供全球方案 通过高质量标准 低成本和大产量满足全球需求[1] - 公司倡导四点来福倡议 包括打破思维边界践行双向开放 聚焦科技创新加速突破 构建全产业链协同体系 以及坚守高品质路线降本增效[1] - 科兴来福城园区正式启用 举办首届供应链生态大会 汇聚69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商创新升级与产业协同[1] 技术创新与成果 - 在国内首批应用细胞工厂 一次性系统 复合层析填料于甲肝 IPV 新冠等上市产品[2] - 首批响应世卫组织预认证要求 应用PUPSIT系统于产品除菌过滤[2] - 完成微载体和重组胰酶的商业验证并实现商用[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供应链企业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在土耳其共同出口注射器和灌装设备与疫苗 成为当地疫苗公司优秀供应商[2] - 14家企业在大会特展中展示生物原材料 实验耗材 实验设备 尖端实验室技术及质量控制与安全解决方案领域创新成果[2]
四款重磅大单品即将上市,创新驱动艾美疫苗估值向上
格隆汇· 2025-08-27 22:02
财务表现与经营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稳健 研发费用降低 经营开支优化[1] - 星展银行预测公司2025至2027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2] - 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当前股价较8.3港元/股公允价值存在近60%上涨空间[2]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四款重磅大单品处上市倒计时阶段: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受理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并完成现场核查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即将统计揭盲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III期临床阶段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注册[1] - 拥有12种疾病领域的20款在研疫苗 含23个临床批件及24项临床试验[1] - 7款1类创新型疫苗中3款获批临床: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获批I期临床 mRNA带状疱疹疫苗和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同时获批中美两国临床试验[1] 国际化业务拓展 - 四价流脑多糖疫苗进入非洲市场 在中亚地区开展注册[1] - 狂犬疫苗首次进入中美洲市场[1] - 乙肝疫苗在东南亚推进注册 甲肝疫苗在南亚地区推进注册[1]
成人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疫苗?医生详解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9:23
疫苗行业分类与适用人群 - 成人可用疫苗涵盖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流感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新冠疫苗 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肠道传染病预防(甲肝疫苗 戊肝疫苗 霍乱疫苗)及动物源性传染病预防(狂犬病疫苗 出血热疫苗 乙脑疫苗)三大领域 [1] - 第一类疫苗建议全民接种(除禁忌人群) 包括本流行季流感疫苗(无论既往免疫史均需1剂次)及60岁以上老年人专属的带状疱疹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与新冠疫苗 [1] - 第二类疫苗针对重点人群差异化推荐:戊肝疫苗适用于慢性肝病患者 育龄期妇女 老年人 学生 部队官兵 餐饮业人员 畜牧养殖者及疫区旅行者 出血热疫苗则专用于高流行区人员 [1] 特殊场景接种需求 - 第三类疫苗用于特定情形:狂犬疫苗适用于被犬猫等宿主动物抓咬伤后 破伤风疫苗需根据伤口情况及既往接种史判定 [2] - 国际旅行需按入境国要求接种疫苗 潜在选项包括黄热病疫苗 霍乱疫苗或流感疫苗 [2] - 疫苗选择需综合年龄 健康状况 职业 旅行计划及既往接种史等多维度因素 具体实施需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接种单位 [2]
山东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
大众日报· 2025-07-29 09:01
病毒性肝炎防控成效 - 山东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下降至2.25% [1] - 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从1992年的8%降至0.03% [1] - 甲肝和戊肝发病率处于低水平 [1] 疫苗接种策略 - 1992年起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 2002年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1] - 2007年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1] - 2011年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免费提供乙肝免疫球蛋白 [1] - 2024年适龄儿童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262.14万剂次 全程接种率超95% [1] - 2024年成人接种甲肝 乙肝和戊肝疫苗72.81万剂次 [1] 监测与防治体系 - 2004年实行病毒性肝炎疫情网络直报 2009年建立省级乙肝监测点 [2] - 2014年将儿童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监测纳入监测内容 [2] - 全省已建立完备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 诊断后24小时内实现网络直报 [2] - 启动消除乙肝公共卫生危害三年行动(2023-2025年) [2]
董事会被血洗前,“疫苗之王”抛出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计划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1 11:30
科兴生物董事会洗牌 - 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罢免现任董事会成员并选举其提名的十位资深董事候选人进入董事会 [4] - 尹卫东阵营占据董事会绝大多数席位 [5] - 新董事会成员包括西蒙·安德森 付山 焦树阁 李嘉强 卢毓琳 裘育敏 王宇 肖瑞平 阎焱 尹卫东 [6] - 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时现任董事长宣布休会未允许股东参与议程 股东代表自行召开会议并通过提案 [8] - 科兴生物抛出总额最高75亿美元的"清仓式"分红方案 每股最高可获得124美元分红 股息率高达1917% [9][10] - 新董事会承诺推动复牌并落实分红计划 [11] 股东缠斗历史 - 公司内斗始于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之间的资本博弈 持续近十年 [13] - 2001年尹卫东技术入股持股24% 潘爱华出资占股76% 2003年核心资产赴美上市 [14] - 2016年私有化过程中双方各自拉拢资本站队 尹卫东阵营包括赛富基金 康桥资本 维梧资本等 潘爱华阵营包括未名医药 中信并购基金 1Globe Capital等 [16] - 内斗过程中出现抢夺公章 占厂房 剪电线等事件 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 [17] - 2019年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公司停牌 [18] - 2024年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 [19] - 2024年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 "毒丸计划"无效 1Globe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 [20] 当前治理争议 - 维梧资本指出当前董事会中1Globe和奥博资本占据绝对多数席位 且两位成员未获枢密院认可 [23] - 赛富基金指控当前四人董事会存在重大治理缺陷 仅卢毓琳一人经股东正式选举且获枢密院认可 [24] - 公司账户积压103亿美元现金 75亿美元分红将消耗超七成资金 [25] - 新董事会计划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 [28] 业务现状 - 核心产品"克尔来福"疫苗面临停产 [26] - 现有产品包括肠道病毒疫苗 甲肝疫苗 流感类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水痘疫苗等 [26] - 在研管线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 狂犬疫苗 手足口系列疫苗 [27] - 非主营业务收入寥寥 公司面临股东内斗和业务困境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