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浴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 2025-10-29 21:55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养老机器人正加速走进现实生活,从新鲜事物转变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1] - 养老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包括洗浴、大小便护理、辅助行走、康复训练和情感陪护等 [3] 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 当前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护和康复训练,以弥补护工缺口、降低家庭照护压力 [2] - 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对如厕、洗澡、进食、穿脱衣物和出行需求较大,情感陪伴需求突出 [1] - 具体应用实例包括:乐聚机器人公司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可带领老人打太极、讲故事、互动对话 [1];外骨骼机器人可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有使用者实现从离不开护工到独立行走10分钟的进步 [2] 技术与成本挑战 - 养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面临交互能力弱、技术成熟度较低、价格高等多道坎 [5] - 许多机器人操作复杂、反馈机制不友好,导致老人与设备交互困难,加剧“数字鸿沟” [5] - 数据匮乏是企业研发升级的一大掣肘,存在准入机会少、收集成本高等问题 [5] - 一些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超过1万元,高端康复机器人单价大多超过10万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6] - 技术水平距离完全替代人类员工还有很大差距,需在模型、硬件、场景、安全等多维度突破 [6] 政策支持与产业推动 - 政策持续加力:2024年2月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5月工信部和民政部联合部署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6] - 各地密集出台措施:北京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江苏提升服务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广度,广东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挖掘养老服务应用场景 [7] - 未来需从技术攻关、场景适配、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加强风险投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8] - 研发方向应更贴近家庭使用场景,关注空间限制、操作便捷性和护理配合等细节 [8]
许多“想不到”,变成“看得到”(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42
文章核心观点 - “共享智造”模式通过共享生产资源、技术和能力,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设备投资大、研发能力弱、生产效率低等难题,将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制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1] - “共享智造”打破资源壁垒,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变为“普惠”,使中小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并将许多“想不到”变为现实 [1] - “共享智造”打通创新渠道,使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能在同一平台协同创新,形成以共享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良性循环,并系统性重构产业生态,实现“生态共赢” [2] “共享智造”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 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制造资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柔性匹配 [1] - 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迈向“普惠”,中小企业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 [1] - 不是简单的资源拼凑,而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大企业“共享赋能”,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2] - 塑造“生态共赢”的大系统,各家企业能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2] “共享智造”的具体实践案例 -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共享先进生产设备,让中小企业无需自建生产线也能进行制造 [1] - 临轴集团搭建生产服务共享平台,整合集群资源,实现从原料集采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共享 [1] -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百川工厂的研发团队和专家智库,助浴机器人实现从概念论证到批量生产的全流程突破 [2] - 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借助共享实验室先进设备,研发出每平方英寸排列孔眼达500目的平纹编织金属网,实现技术突破 [2] “共享智造”的成效 - 科研成果纷纷落地、发明专利数量激增、销售总额一路攀升 [2] - 使中小企业曾经无法触及的资源、难以想象的效率、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现实 [1] - 小型轴承企业能以“集采价”从大钢企买到高端轴承钢 [1] - 仅5名员工的机器人企业用一年时间将“老年护理机器人”概念转化落地并完成4次技术迭代 [1] - 金属丝网生产企业无需自购设备也能在家门口用上尖端检测设备 [1]
许多“想不到” 变成“看得到”(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共享智造”模式通过共享生产资源、技术和服务能力 将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柔性匹配制造资源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设备投资大、研发能力弱、生产效率低等难题 使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 实现从“专属”到“普惠”的转变 并系统性重构产业生态 形成大企业“共享赋能”、中小企业“轻装上阵”的“生态共赢”系统 [1][2] 共享智造的模式与作用 - 共享智造打破资源壁垒 例如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共享先进生产设备 使中小企业无需自建生产线也能进行制造 [1] - 临轴集团搭建生产服务共享平台 整合集群资源 实现从原料集采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共享 让小型轴承企业能以“集采价”从大钢企购买高端轴承钢 [1] - 共享智造打通创新渠道 依托共享工厂的研发团队和专家智库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助浴机器人从概念论证到批量生产的全流程突破 [2] - 借助河北省丝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享实验室的先进设备 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研发出每平方英寸排列孔眼达500目的平纹编织金属网 实现技术突破 [2] - 共享理念使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能在同一平台协同创新 形成以共享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良性循环 [2] 共享智造的成效与影响 - 共享智造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迈向“普惠” 让中小企业曾经无法触及的资源、难以想象的效率变成现实 [1] - 该模式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发明专利数量激增、销售总额一路攀升 激发强劲产业动能 [2] - 一家只有5名员工的机器人企业 仅用一年就将“老年护理机器人”的概念转化落地 并进行了4次技术迭代 [1] - 共享智造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 而非简单的资源拼凑 流动的生产资源塑造了各家企业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生态共赢”大系统 [2]
河北唐山高新区成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承载地
产业规模与增长 - 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企业数量达233家 [1] - 2024年1-6月机器人产业规模39亿元 同比增长20.3% [1] 产业集群与市场地位 - 工业机器人领域形成全国规模第一的焊接机器人产业链 国内市场占有率30% [2] - 特种机器人领域百川集团列车检修检测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并出口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 [2]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消防机器人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 [2] - 产业集群涵盖集成算法企业鹰眼科技 机器视觉企业英莱机器人 传感器生产企业旭华智能科技等 [2] 应用场景与供需对接 - 累计开放110个典型应用场景 [3] - 低空智能巡检平台完成400余次试飞 [3] - 组织25场供需对接会 达成10余项企业合作订单 [3] - 实现二十二冶集团与松下焊机需求对接 鹰眼科技助力金石钻探数字化改造 佳定舒科技助浴机器人在养老机构应用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出台支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共享工厂建设方案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等政策 [4] - 设立3只总规模72亿元的专项基金 吸引2家优质企业落地 [4] - 推出"创制券"政策支持共享智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 推行"北京大脑唐山转化"模式 [4] - 依托开诚智能国家级特种机器人实验室 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研发中心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 [4] - 建成百川共享智造工厂承接165家企业订单 产值达1.35亿元 [5] - 形成中信重工开诚 陆凯 旭华智能 汇中仪表 亚特等共享工厂集群 [5]
河北唐山高新区共享工厂专攻成果转化堵点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唐山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系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延伸产业链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1] - 唐山高新区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特色、服务机器人为亮点的产业体系,拥有开元装备、百川集团、中信开诚、汇中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 [1] - 2024年唐山高新区引进机器人企业73家,机器人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占唐山市总数近90%、河北省65%以上,营业收入突破73亿元、同比增长21.3% [5]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由唐山百川集团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包含两个共享制造中心、一个共享中试基地,有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设备800余台套,研发及生产人员1000余人,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3000台套的生产能力 [2] - 共享制造工厂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 [3]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已为130余家机器人中小企业提供非标零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50余项产品实现了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 [5] 助浴机器人案例 -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助浴机器人可省力80%,使用过程不到2分钟 [1][3] - 该产品经过多功能、轻量化、小型化等升级迭代,生产过程依托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3] - 创始人郭浩田团队通过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实现了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化 [2] 科技成果转化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依托300余人的科研团队,帮助中小企业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加快样机制作和小规模试产 [4] - 工厂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使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并提供"机享三保"保险项目和"中试综合保险"降低创新风险 [5] - 工厂从设计环节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原材料享受集中采购价格,降低成果转化初期成本 [5] 未来发展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正打造"共享智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创新 [6] - 工厂将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工厂联合组网,形成数据处理在唐山、生产能力在全国、智力资源在全球的发展格局 [6] - 工厂将加强与国内外科创平台、创新主体链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