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造
搜索文档
许多“想不到”,变成“看得到”(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42
文章核心观点 - “共享智造”模式通过共享生产资源、技术和能力,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设备投资大、研发能力弱、生产效率低等难题,将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制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1] - “共享智造”打破资源壁垒,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变为“普惠”,使中小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并将许多“想不到”变为现实 [1] - “共享智造”打通创新渠道,使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能在同一平台协同创新,形成以共享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良性循环,并系统性重构产业生态,实现“生态共赢” [2] “共享智造”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 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制造资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柔性匹配 [1] - 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迈向“普惠”,中小企业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 [1] - 不是简单的资源拼凑,而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大企业“共享赋能”,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2] - 塑造“生态共赢”的大系统,各家企业能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2] “共享智造”的具体实践案例 -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共享先进生产设备,让中小企业无需自建生产线也能进行制造 [1] - 临轴集团搭建生产服务共享平台,整合集群资源,实现从原料集采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共享 [1] -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百川工厂的研发团队和专家智库,助浴机器人实现从概念论证到批量生产的全流程突破 [2] - 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借助共享实验室先进设备,研发出每平方英寸排列孔眼达500目的平纹编织金属网,实现技术突破 [2] “共享智造”的成效 - 科研成果纷纷落地、发明专利数量激增、销售总额一路攀升 [2] - 使中小企业曾经无法触及的资源、难以想象的效率、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现实 [1] - 小型轴承企业能以“集采价”从大钢企买到高端轴承钢 [1] - 仅5名员工的机器人企业用一年时间将“老年护理机器人”概念转化落地并完成4次技术迭代 [1] - 金属丝网生产企业无需自购设备也能在家门口用上尖端检测设备 [1]
许多“想不到” 变成“看得到”(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共享智造”模式通过共享生产资源、技术和服务能力 将共享理念与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柔性匹配制造资源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设备投资大、研发能力弱、生产效率低等难题 使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关键资源 实现从“专属”到“普惠”的转变 并系统性重构产业生态 形成大企业“共享赋能”、中小企业“轻装上阵”的“生态共赢”系统 [1][2] 共享智造的模式与作用 - 共享智造打破资源壁垒 例如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共享先进生产设备 使中小企业无需自建生产线也能进行制造 [1] - 临轴集团搭建生产服务共享平台 整合集群资源 实现从原料集采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共享 让小型轴承企业能以“集采价”从大钢企购买高端轴承钢 [1] - 共享智造打通创新渠道 依托共享工厂的研发团队和专家智库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助浴机器人从概念论证到批量生产的全流程突破 [2] - 借助河北省丝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享实验室的先进设备 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研发出每平方英寸排列孔眼达500目的平纹编织金属网 实现技术突破 [2] - 共享理念使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能在同一平台协同创新 形成以共享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良性循环 [2] 共享智造的成效与影响 - 共享智造推动优质生产资源从“专属”迈向“普惠” 让中小企业曾经无法触及的资源、难以想象的效率变成现实 [1] - 该模式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发明专利数量激增、销售总额一路攀升 激发强劲产业动能 [2] - 一家只有5名员工的机器人企业 仅用一年就将“老年护理机器人”的概念转化落地 并进行了4次技术迭代 [1] - 共享智造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 而非简单的资源拼凑 流动的生产资源塑造了各家企业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生态共赢”大系统 [2]
河北89个重点产业集群168家企业建成共享工厂(载体),带动1.3万余家企业协同增效—— 共享智造,促企业共赢(人民眼·服务型制造)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5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北省通过推行“共享智造”模式,推动制造业在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实现资源共享,旨在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盘活大企业资源、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1][5][10] 制造能力共享 - 河北省89个重点产业集群的168家企业已建成共享工厂,开放生产制造等资源,共享设备超过1万台,带动1.3万家企业协同增效 [1] -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占地15万平方米,拥有800台设备及1000余名专业人员,年产能达3000台机器人,帮助入驻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 [2] - 邢台宁晋县由龙头企业投资4800万元建设共享辐照车间,配备4台电子加速器,日处理能力约160万米光伏线缆,2024年服务80余家企业,加工近1.6亿米线缆 [3][4] - 共享模式帮助大企业激活富余产能,百川工厂已为160余家高校及企业提供服务,新增产值超1.3亿元,并带动唐山高新区2024年新增机器人企业109家,总数达236家 [5] 服务能力共享 - 宁晋县通过成立贸易公司统一招标采购铜杆等原料,实现集中采购和运输,使每吨铜杆采购成本降低约100元,2024年为当地电线电缆产业累计压减原料成本5600万元 [6] - 邢台临西县成立国有服务公司,运营集体商标并搭建共享订单平台,整合企业产能与设备资源以对接订单需求 [7][8] - 服务共享成效显著,例如邢台源耀轴承公司通过共享订单平台实现订单式生产,2024年销售额近700万元,较2023年翻倍,2024年1至9月销售额已达80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 [9] - 临西县轴承产业集群2024年营收达271.58亿元,同比增长14.96%,是2020年营收的1.7倍 [9] 创新能力共享 - 临西县轴承产业共享实验室配备国际一流检测设备与人员,为集群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并引入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已完成6项成果转化、攻克3项关键技术、获得23项专利 [10][11] - 百川工厂能链接5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1000多名专家等外部智力资源,助力企业技术攻关,例如协助四维智能完成“腐乳装瓶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 [12] - 共享制造平台连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百川工厂已推动50余项产品实现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并与保险公司推出“中试综合保险”以降低创新风险 [13] - 共享制造被视为推动产业集群质变的关键,致力于从“成本洼地”升级为“科创高地” [10]
第25届河北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启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博览会概况与行业规模 - 第25届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于10月22日启幕,为期三天,吸引4.3万余名全球行业人士参与 [1] - 安平丝网是河北首个超千亿元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汇聚16000多家丝网工贸企业,拥有21万从业人员,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 - 江苏比高集团的金属网自动穿筘机通过共享研发平台实现技术协同,相较传统手工穿筘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并保障操作精准度 [1] - 安平安恒公司的飞机隐形涂层银铜合金网借助共享实验室的智能检测设备完成上千次材质配比测试 [1] - 海韵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哈工大共同研发出0.008毫米超细丝径高精密金属丝网,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2] 共享制造平台成果 - 共享研发体系已培育11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攻克300余项智能生产技术难题 [1] - 共享制造平台帮助企业降低检验检测成本29%,让智能技术创新惠及全产业链 [1] 数字化贸易与市场对接 - 安平玛雅元宇宙贸易平台可展示全国丝网原料价格走势、全球市场需求动态及企业产能匹配数据,助力企业精准对接海外订单 [1] - 丝网集团通过该元宇宙贸易平台达成的跨境交易额为1980万元 [1] - 巴基斯坦哈桑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平台的AI匹配功能找到适配高温环境的过滤网膜产品,并现场签订286万元采购合同 [2]
共享智造 数质共赢——第25届安平丝网博览会解锁转型密码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53
博览会概况与产业背景 - 第25届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于10月22日开幕,主题为“共享智造”,吸引了4.3万余名全球行业精英参与 [1] - 安平丝网产业集群是河北首个超千亿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汇聚16000多家丝网工贸企业、21万从业人员,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开幕式当天达成合作意向金额13.6亿元,显示强大产业吸引力和市场活力 [8] 共享智造生态体系构建 - 实施全省首个“众筹科研”项目以打破技术壁垒,并建成共享智能焊接工厂 [3] - 首创行业“共享实验室”模式,促进检验检测降本增效 [3] - 打造共享品牌“安网”证明商标,累计订单金额超110亿元 [3] - 建成共享定制“园中园”,吸引15家高端企业入驻 [3] - 搭建共享海外仓和玛雅元宇宙贸易平台,助力产业全球化布局 [3] 共享模式下的具体成果与技术突破 - 共享研发体系已培育11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攻克300余项智能生产技术难题 [5] - 共享实验室帮助企业降低检验检测成本29% [5] - 江苏比高集团的金属网自动穿筘机通过共享研发平台实现技术协同,大幅提升效率与精度 [5] - 安恒公司的飞机隐形涂层银铜合金网通过共享实验室完成上千次测试,填补国内高端航空用网技术空白 [5] 数字化与国际化贸易成效 - 玛雅元宇宙贸易平台可展示原料价格、全球需求、产能匹配等数据,丝网集团通过该平台达成1980万元跨境交易 [5] - 巴基斯坦哈桑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平台AI匹配功能找到适配产品,现场签订286万元采购合同 [6] - 俄罗斯客商对海韵彩科技与哈工大研发的0.008毫米超细丝径高精密金属丝网给予高度评价 [6]
南皮五金机电产业进阶之路:单项冠军工厂领跑,“共享智造”实践共赢
搜狐财经· 2025-10-09 16:14
公司运营与生产能力 - 焊接车间配备超过200台国际先进焊接设备,形成规模化、自动化焊接能力 [2] - 钣金车间拥有12台激光切割机和18台折弯机及2台折弯加工中心,实现毫米级精准切割与多样化立体造型加工 [2] - 公司目前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新建车间即将投入使用 [3] - 构建覆盖模具分析制造、数控激光下料、加工成型、机器人焊接、表面处理等完整产业链,实现全流程关键工序自主化 [6] 技术升级与自动化转型 - 焊接工艺从以人工为主升级为“人工流水焊+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焊接”结合的高效作业体系,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产品全流程可追溯 [4] - 引入CCD智能检测设备,使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约70%大幅提升至99% [4] - 为满足新能源车企对辊压工艺的要求,投入近1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采购先进设备,该工艺已实现批量生产并盈利 [4][5]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3900余万元 [6] - 新工艺产品纳税近1000万元,并创造400余个工作岗位 [5] - 公司自2015年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领域,目前新能源箱体及配件已成为主营业务,合作伙伴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长城汽车等头部企业 [6] - 公司被列入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单项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箱体 [6] 产业集群与“共享智造”模式 - 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经过70多年发展,形成约4000家企业、数万种产品的庞大产业集群 [7] - 当地推行“共享智造”模式,覆盖基础设施、生产工序、原材料集采、检验检测等维度的资源共享 [7] - 河北滏源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占地130亩的金属表面处理园区,可容纳117家企业,旨在引导表面处理工序集中进行 [7][9] - 园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2000立方米,污染物去除率达99%以上,中水回收率超过60%,预估共享园区模式可为企业节约成本2200余万元 [9][10]
河北省首个机器人质检中心落地唐山,科学仪器赋能质量检测
仪器信息网· 2025-08-26 11:58
行业动态 - 河北省首个智能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于8月6日在唐山成立 填补省内机器人专业检测领域空白 [2][4][6] - 质检中心配备激光跟踪仪、冷场发射扫描电镜等168台(套)先进设备 检测能力覆盖107项检验参数和240项检验方法(标准) [5][7][8] 服务能力 - 提供研发中试、生产检验、市场准入全链条检测服务 服务范围覆盖河北省及周边机器人企业、科技机构和研创中心 [6] - 采用"共享智造"模式整合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32个实验室资源 构筑共建共享产业生态 [7] 经济效益 - 相较异地送检 检测费用降低30% 检验周期缩减30%以上 服务唐山市20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5][8] - 为企业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检验服务 助力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并降低研发成本 [8] 产业集群发展 - 唐山市路北区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为河北省107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形成工业机器人引领、特种机器人亮点、服务机器人特色的产业体系 [6] - 唐山计划加快构建"检测—研发—转化—升级"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向机器人产业技术标准输出地和创新策源地转变 [8]
中小企业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已遴选出3批101个城市,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2] - 各地出台200余项相关政策制度,形成覆盖企业改造、产品供给、融资促进等的长效机制 [2] - 广州市建成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5个专业特色平台,形成以赛意信息、树根互联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集群 [2] - 广州累计打造3家全球"灯塔工厂",1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国家级5G工厂 [3] - 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接入超9000家纺织企业,链接全国超70万台纺织设备,设备开机率提高70% [3] - 各地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 [3] - 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电等行业,提供"小快轻准"平台化解决方案 [3] - 长沙市构建生态更丰富、产品更精准的服务生态,针对不同场景定制开发轻量化产品 [3] - 武汉市遴选17家第三方诊断咨询机构,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3] 集群化发展成效 - 中国培育300个国家级和1100多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4] - 2024年300个国家级集群创造产值8.7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达13%,入驻中小企业近8.9万家 [4] - 集群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余家,优质中小企业占比近40%,带动就业535万人 [4] - 超七成集群对所在县域GDP贡献率达到10% [4]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毛巾纺织产业集群整合40多家印染企业产能,为1000余家织造企业提供染整共享服务,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0%至15% [5]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前5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 [6] - 5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出海服务"板块上线,提供找商机、找信息等功能 [6] - 服务网实时汇聚150多个国家及39个联合国国际组织发布的高潜力订单与创新合作项目,年潜在市场规模可达200亿美元 [7]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江西山区小县如何用一根“细丝”拉出百亿级产业?
新华社· 2025-06-26 21:40
行业概况 -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1] - 上犹县集聚玻纤企业195家,去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形成全国少有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完备产业链 [1] - 玻纤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白热化,上犹县贡献过半的工业产值和税收 [2] - 全县5个劳动人口中就有1个从事玻纤或周边工作 [2] 产业链发展 - 从原料加工到应用产品的五级玻纤产业链上犹都有企业涉足,全国少见 [2] - 池窑项目每年生产5万吨玻纤纱,至少一半供给本地控火毯、覆铜板、管材等加工企业 [3] - 形成安全防护、电子基材、绿色建材三大细分产业群 [3] - 上下游配套吸引40多家下游企业落户 [3][4] 市场表现 - 国标电动车头盔占全国市场25%,电缆绝缘防腐蚀辅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控火毯等消防安防产品销量占全国市场30% [2] - 全球玻纤行业低迷,上犹逆势扩张,20多家企业增资扩产、80多家投资技改,新引进6个投资过亿元项目 [2] - 今年前4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31% [2] 技术创新 - 与2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玻纤产业研究院,每年引育上百名高层次人才 [6] - 浇铸新工艺大幅提升玻纤管材强度和轻量化水平 [6] - 研发热塑技术让风电叶片等玻纤材料都能回收利用 [9] 政策支持 - 产业基金投资股权扶持龙头企业,打通天然气供应管道保障能源 [3] - "免申即享"政策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用申请就能自动获得技改补助等资金 [6] - 县级供应链平台出资代购原材料、代销新产品,降低采购成本 [6] 应用拓展 - 使用玻纤材料的匹克球拍去年国内销售10万套,公司成为国家匹克球球拍类标准牵头起草单位 [8] - 高性能顶管管材和高温控火毯等新产品研发获得奖励 [8] - 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玻纤领域各级标准52项 [8] 智能化升级 - "共享智造"改革由地方平台和链主企业共同出资购置自动化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共享服务 [9] - 首个"共享智造"车间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9] - 年产15万吨玻纤拉丝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将填补电子级玻纤纱生产空白 [9]
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串珠成链(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56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 安平丝网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肃宁乐器年产逾百万件,县域特色产业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1] - 河北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互补 [1]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平乡县邢台恒鹏车业通过镁合金车架成型技术降低成本30%、产品减重20%,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市场 [2] - 平乡县拥有自行车、童车上下游企业8000多家,曾因低端低价陷入价格战,现通过创新平台提升产品质量 [2] - 河北已建立上百家产业集群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300余个研发机构开放共享,带动3000余家企业协作配套 [2] - 截至2024年底,河北60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98家企业建设共享工厂,惠及超5000家企业 [2]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宽城大地矿业通过7.8千米皮带廊实现密闭运输,每年减少运输车辆200万次、废气排放1.5亿立方米 [3] - 宽城推进10个尾矿提磷项目和42亿元磷化工项目,加快绿色转型 [3] - 武安市裕华钢铁投入5.3亿元环保改造,一季度利润率较行业平均高6个百分点,实现环保与效益良性循环 [4] - 截至2024年底,武安市12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实现环保绩效创A [5]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 宁晋县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带动就业约16万人,邱县200多家食品企业吸引2万多名当地群众就业 [5] - 2024年河北107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9.3% [5] - 2025-2027年河北将实施"共享智造"拓展等六大行动,推动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