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等
icon
搜索文档
三星医疗收盘下跌1.31%,滚动市盈率12.91倍,总市值307.8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4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23日收盘价为21.82元,下跌1.31%,总市值307.8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2.91倍,低于行业平均38.92倍和行业中值40.68倍 [1] - 市净率2.45倍,低于行业平均3.79倍和行业中值2.77倍 [2] 行业地位与排名 - 在电网设备行业中市盈率排名第34位 [1] - 主要竞争对手炬华科技PE11.40倍、正泰电器PE12.62倍、新联电子PE12.64倍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96.10亿元,中值48.92亿元,公司307.88亿元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6366户,较上次减少898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配用电板块和医疗服务板块 [1] - 主要产品涵盖智能电表、变压器、光伏箱变、储能系统及医疗服务等 [1] - 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资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31亿元,同比增长20.03% [2] - 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4.33% [2] - 销售毛利率28.90% [2]
三星医疗收盘下跌2.93%,滚动市盈率12.72倍,总市值303.3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4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8日收盘价为21.5元,下跌2.93%,总市值303.37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2.72倍,低于行业平均37.78倍和中值39.13倍 [1][2] - 市净率2.41倍,低于行业平均3.63倍和中值2.73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4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4280.23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达9.60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分为智能配用电板块和医疗服务板块 [1]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表、变压器、光伏箱变、充电桩、储能系统及医疗服务等 [1] 行业地位 - 在电网设备行业中市盈率排名第35位 [1] - 公司及子公司获得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资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31亿元,同比增长20.03% [2] - 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4.33% [2] - 销售毛利率28.90% [2] 同业比较 - 市盈率低于同业炬华科技(11.32倍)、正泰电器(12.32倍)等 [2] - 总市值303.37亿元,高于行业中值47.24亿但低于行业平均92.44亿 [2]
三星医疗收盘下跌1.99%,滚动市盈率12.85倍,总市值306.3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1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6日收盘价为21.71元,下跌1 99%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2 85倍,总市值306 33亿元 [1] - 市净率2 43倍,静态市盈率13 56倍 [2] 行业对比 - 电网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35 02倍,中值37 03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3 42倍,中值2 56倍 [2]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36位 [1] 机构持仓 - 101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99家 [1] - 合计持股61407 10万股,持股市值181 58亿元 [1] 主营业务 - 智能配用电板块和医疗服务板块 [1]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表、变压器、光伏箱变、充电桩等 [1] - 子公司三星智能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 31亿元,同比增长20 03% [2] - 净利润4 89亿元,同比增长34 33% [2] - 销售毛利率28 90% [2] 行业排名数据 - 炬华科技PE最低为10 96倍 [2] - 特变电工总市值最高达592 19亿元 [2] - 柘中股份静态市盈率最高达81 62倍 [2]
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
麦肯锡· 2025-05-12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步入“新常态”,虽有挑战但并非如部分观察人士描述般黯淡,呈现消费者接纳新常态、信心趋于稳定、更注重个人成就实现三大趋势 [4] - 消费意向受实际收入和资产影响更大,消费者支出安排更理性,注重生活质量提升,企业需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机遇 [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趋势一:消费者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 -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GDP 约 5%增长,国内消费有韧性,旅游、餐饮等多领域复苏,家居装饰和家电行业回暖 [6] - 消费者对 2025 年消费增长预期谨慎,预计增长率 2.3%与 2024 年 2.4%基本持平,得益于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占收入比重改善 [6] - 中国消费者对 2025 年家庭收入增长率平均预期 1.4%,低于 2024 年的 2.5% [6] - 消费者普遍谨慎,源于对未来财务状况不确定担忧,背后是职业稳定性和房产贬值担忧,36%受访者经历“就业焦虑”,48%城镇居民认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拿不准”,房产贬值制约悲观者消费 [10] 趋势二:消费者信心已趋于稳定 - 2024 年 9 月起央行推出刺激政策,近 9700 名了解政策受访者中 81%对中国宏观经济前景更有信心 [12] - 消费者信心总体趋于稳定,四分之三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但不同群体消费意愿有变化 [18] - 农村消费者信心增强,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和更快收入增长,2024 年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 6.6%,城镇居民为 4.5% [18] - 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约 20%,一线和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悲观,三线城市消费者和城镇 Z 世代虽信心下降但仍最乐观 [21] 趋势三: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成就的实现 - 消费意向与整体消费意愿关联度减弱,消费者消费决定更多基于“硬性”因素而非“软性”因素 [26] - 富裕城镇消费者虽信心下降,但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个人成就,有意 2025 年日常支出增加 2.6%,动用储蓄维持生活水平,消费回归正常,倾向有形大件商品和无形服务体验 [26] - 教育、保健品和健康服务、医疗服务等类别预期支出增加,消费类电器、家用电器、烟酒等类别预期支出减少 [29]
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麦肯锡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37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特征 - 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但并非普遍"消费降级",实际展现韧性[1][8] - 2024-2025Q1中国GDP保持约5%增长,旅游、餐饮、家居、家电等行业呈现复苏态势[11] - 消费者预期2025年消费增长率2.3%,与2024年2.4%基本持平,城镇化率从2022年65.2%提升至2024年67.0%推动城镇家庭户数增长[11][12] 消费者信心与行为变化 - 81%了解央行刺激政策的受访者对宏观经济更有信心,整体74%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16][18][21] - 农村消费者信心增强(收入同比增6.6% vs 城镇4.5%),而一线/二线低收入千禧一代信心下降最显著[21][24][26] - 富裕城镇消费者计划增加日常支出2.6%,更倾向大件商品(房产/汽车)和服务体验消费[28][30] 消费结构转型趋势 - 教育(净消费意向+5.7%)、保健品(+2.7%)、医疗(+2.4%)成为支出增长前三的类别[30] - 消费决策更多基于个人资产/收入等硬性指标,与整体信心关联度减弱[28] - 服务/体验类消费增长显著,如旅游(+1.9%)、餐饮(+1.5%)、医美(+1.1%)[30]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需关注不同城市层级/年龄/收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如三线城市Z世代仍保持较高乐观度[24][26] - 消费市场复杂性提升,要求企业精准把握服务质量提升与产品创新[33] - 城镇化推进带来0.9%城镇家庭户数增长,创造结构性机会[11][12]
2025年中国三大消费趋势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5-02 08:33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核心趋势 一、消费者理性适应新常态 - 中国消费者逐步走出消费低迷期,开始理性适应新常态,2024年及2025年Q1 GDP保持约5%增长,旅游、餐饮、食品饮料、运动户外、消费健康等行业复苏强劲,家居装饰和家电行业回暖[3] - 消费者对2025年消费增长预期谨慎但非消极,家庭收入增长预期放缓但消费占收入比重保持稳定,更注重消费品质和性价比,城镇化推动城镇家庭户数增长为市场注入新活力[5] 二、消费者信心分化明显 - 2024年9月央行刺激政策使81%的受访者(9700人样本)对宏观经济信心增强,但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20%,一线/二线低收入千禧一代因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压力最悲观,农村消费者因乡村振兴政策信心显著提升[9][12] - 信心分化体现地域差异: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信心降幅达9%(如婴儿潮一代-18%),三线城市低收入群体信心逆势增长10%,农村高收入群体信心增幅最高达19%[17] 三、消费转向价值导向 - 教育、保健品/健康服务、医疗服务成为2025年净消费意向前三(分别为34%、26%、18%),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烟酒类净消费意向为负(-5%、-10%、-12%)[19] - 富裕城镇消费者预计2025年日常支出增加2.6%,优先投入房产、汽车等大件商品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决策更依赖"硬性"资产收入而非信心水平[20] - 消费行为从物质消费转向价值消费,教育支出增长5.7%(2024年为7.2%),旅游支出增长1.9%(2024年为3.7%),反映对知识体验的追求[19][20] 市场整体特征 - 新常态下消费市场差异化加剧,消费意愿与实际收入/资产关联度提升,理性消费成为主流,企业需精准匹配不同区域、收入层次的需求变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