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icon
搜索文档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8:24
产能与成本 - 产能利用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 高产能利用率有效降低停机转产成本 [4] - 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行业领先 [4] 产品与技术研发 - 已发布第二代5μm高强基膜,提升电池储能容量 [3] - 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3] - 湖南恩捷专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硫化锂产品小试吨级年产能已建成 [3] - 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搭建完成,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已投产 [3] 市场与价格趋势 - 价格竞争逐步向高质量竞争转化 [2] - 价格走向受供求关系和产品结构影响 [2] - 积极开拓全球客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4] 前瞻性布局 - 江苏三合已有2条半固态电池隔膜产线 [3] - 湖南恩捷开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产品 [3] - 继续投入研发,推动行业技术发展 [3]
“湿法涂布”承压升级:固态电池直面GWh交付挑战
高工锂电· 2025-08-16 16:40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 - GWh级别订单开始浮现,商业化闭环初步形成 [2] - 当前订单交付主要依赖对传统锂离子电池湿法涂布设备的改造和革新 [3]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在"干法"工艺未成熟时如何利用现有"湿法"工艺制造下一代电池 [3] 湿法涂布工艺挑战 - 固态电池湿法涂布并非简单材料替换,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浆料体系的物理学本质 [4] - 传统锂电浆料固含量60%-70%,固态电解质引入后体系转变为"富固相",粘度大幅攀升 [6] - 颗粒团聚导致涂层厚度不均、条痕、针孔等缺陷,损害电池性能 [7] - 系统从"双峰颗粒"演变为"多峰颗粒"共混体系,工程挑战升级 [8] - 不同密度材料在重力场下产生不同沉降速率,导致"垂直不均匀性" [9] 氧化物路线发展 - 氧化物电解质坚硬脆性,高固含浆料高压输送时对设备产生剧烈磨蚀 [10] - QuantumScape路线:增加700°C-1000°C高温烧结工序,热处理设备效率提升25倍 [12] - 鹏辉能源路线:绕开烧结实现280-300Wh/kg能量密度,成本有望与传统锂电持平 [14] - 鹏辉能源策略:将氧化物角色从主角变为配角,牺牲电解质"纯粹性"换取商业化速度 [15] 硫化物路线挑战 - 湿法涂布成为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主流方法 [17] - 湿法工艺可将膜片减薄至20μm级别,广汽团队证实1.8mS/cm高离子电导率 [19] - 硫化物对极性溶剂化学脆弱性导致材料分解并释放剧毒硫化氢气体 [19] - 粘结剂在溶解性与粘结性上难以兼顾,成为核心瓶颈 [20] - 刮刀涂布成本低廉但精度不足,狭缝涂布被视为大规模安全生产必然选择 [21][22] 设备商布局进展 - 曼恩斯特发布高温涂布系统,将涂布加热至40℃-65℃温区改善浆料流动性 [24] - 先导智能干湿法固态涂布系统并行研发,湿法工艺可实现10μm至60μm厚度量产 [26] - 赢合科技已向头部电池企业交付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布局复合转印及连续复合设备 [27][28] - 璞泰来湿法涂布机等新设备已取得订单并有部分交付 [29]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产业化是在多重矛盾下寻找局部最优解的动态过程 [32] - 未来成功企业需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 [33] - 湿法涂布是当前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最现实、最经济的路径 [34] - 长期看湿法工艺环保与成本压力仍存,干法工艺持续演进仍是最终目标 [34]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5 10:44
产品技术特点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为自支撑膜,不含骨架支撑层,拉伸强度达1.2MPa [2] - 电解质粉体离子电导率最高达16mS/cm,最细粒径0.3μm的电导率为6mS/cm [5] - 电解质膜工艺流程包含粘结剂溶解、匀浆、涂布、剥离等步骤 [3] - 电解质粉体采用固相烧结工艺,核心工艺为混料和烧结 [4] 生产工艺与安全性 - 硫化锂生产采用碳热还原法,安全性高且适合批量生产 [6] - 液相法存在溶剂残留问题,气相法使用硫化氢等危险气体 [6] - 未来技术将趋同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的方向 [6] 材料性能与应用 - 硫化锂纯度99.5%已能满足电解质制备需求 [7] - 不同电导率和粒径的电解质可应用于正极、电解质层和负极 [5] - 电解质性能需平衡电芯端应用需求,不能仅看指标 [5] 研发与市场布局 - 公司同时布局骨架支撑膜技术,材料包括无纺布等 [2] - 电解质膜产品可直接销售卷状或加工为片状供客户使用 [3] - 硫化锂纯度标准以实际应用表现为准,不盲目追求高纯度 [7]
上半年亏损!恩捷股份 ,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恩捷股份业绩分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5万元至1.0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约2.6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20万元至1.07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595亿元 [3]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元/股至0.11元/股,去年同期盈利0.30元/股 [3] 业务表现 - 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境内业务整体盈利,但毛利率同比下滑 [2] - 铝塑膜、干法锂电池隔离膜及部分前瞻性布局业务板块暂处于亏损状态 [2]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布局加速,短期运营费用对业绩造成压力 [2] - 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 [2] 前瞻性布局 - 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正在开拓市场 [3] - 开展固态电解质支撑膜研发,已有客户少量订单,产品具有更高孔隙率和更大孔径以满足固态电解质填充需求 [3] - 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研发,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批量出货,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建设中,玉溪规划千吨级产线 [4]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年9月10-12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及AI赋能 [6][8] - 七大论坛包括工程塑料、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创新领域 [8] - 特色活动包括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及国际合作交流 [8] - 展览展示涵盖科研成果对接、企业产品及设备展区 [9]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7 12:12
公司业务布局 - 半固态电池隔膜业务: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量产供应能力,正积极开拓市场 [2] - 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下属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研发,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批量出货,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搭建中,玉溪规划千吨级产线 [2] - 固态电解质支撑膜:有研发且已有客户少量订单 [5] - 卤化物方向:相关研究处于实验级制备阶段 [7] 公司专利布局 - 累计申请专利50项,含4件国际申请,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主营产品相关专利均已申请,正加快布局国际专利 [3]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优势 - 高离子电导率,部分体系超液态电解液,离子导率6mS/cm,改性可超10mS/cm - 机械加工性强,冷压成型 - 界面接触良好,界面电阻较小 - 规避贵金属原料,有成本竞争力 - 加工流程短,制备工艺成熟 [4] 公司制备硫化锂优势 - 可高速、均匀混料,连续煅烧,无需二次杂质提纯 - 原料采购价格使成本有竞争优势 - 产品粒径大小控制好,保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活性和烧结程度 [6]
高工独家 | 专访恩捷股份:从基膜到固态,技术创新如何破解隔膜“内卷”?
高工锂电· 2025-05-30 18:22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锂电池隔膜行业趋势 - 湿法隔膜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占比已超过80% [3] - 行业竞争回归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 市场对高性能与高安全的双重需求推动产业升级 [3] - 隔膜朝轻薄化方向发展 同时4C及以上超快充技术普及 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明确 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共同推动性能与安全要求提升 [4] 恩捷股份隔膜技术创新 - 公司提出"回归基膜"战略 认为基膜改进是行业创新的关键 推出高安全基膜X系列和高浸润基膜I系列 [6][7] - X系列通过分子链层级改性将破膜温度从150℃提升至230℃ 安全窗口从10℃拓宽至90℃ 破膜面积降低约60% [9] - I系列提升电解液浸润效率 离子电导率提升约60% 5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优于传统基膜 [12] - 湿法5μm基膜实现553gf针刺强度 搭配0.5μm超薄CCS涂层 单面涂覆成品厚度不到6μm [13] - 一体化在线涂布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新增产能已全面配置该技术 [13]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 公司发布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新品 包括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 核心指标取得突破 [14] - 硫化锂纯度达99.9% 建成百吨级产能 预计未来3-5年内价格有望触及50万元/吨 [17]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D50粒径300nm和6mS/cm高离子电导率 千吨级产线规划落地云南玉溪 [17]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实现高强度(>1.0MPa)和高电导率(>3mS/cm)平衡 推进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20] - 子公司江苏三合聚焦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基膜涂覆方案 两条半固态电解质膜量产线逐步爬坡 [21][24] 干法隔膜差异化发展 - 公司干法隔膜量产最薄达12μm 10μm产品技术就绪 穿刺强度270gf 开发更薄9μm及7μm产品 [28] - 采用独特吹膜工艺提高横向强度 适合高分子量原材料 提升干法隔膜性能 [29][30] - 干法隔膜锁定电动工具、HEV等高功率场景 凭借孔隙曲折度小、孔径直的特点保持高倍率优势 [32]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攀升 从2022年5.75%增至2024年6.52% 投入达6.63亿元 [35] - 构建"1院+10所"研发体系 拥有超500人国际化团队 累计有效专利600项 其中隔膜专项专利482项 [35] - 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92.6% 境外业务毛利率显著达38.57% 体现全球化战略成效 [36]
恩捷股份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迎新进展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4:17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终极形态成为行业战略布局重点 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 规模化生产渐行渐近 [1] - 隔膜龙头恩捷股份推出全固态硫化物系列新品 包括超纯硫化锂 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1] - 5月21日固态电池概念股大幅拉升 恩捷股份上涨超3% [1] 恩捷股份技术研发进展 - 2021年12月与中南大学团队成立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 确定硫化物为主要研发路线 [1] - 已建成百吨级高纯硫化锂中试产线 采用碳热还原法 纯度达99.9% 粒径控制良好 [1] - 固态电解质粒径从15um缩小至300nm 离子电导率保持在6ms/cm以上 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 - 固态电解质采用固相法制备 相比液相法气相法更安全环保 电导率更高 [2]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实现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厚度30um 离子电导率3ms/cm以上 [2]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在云南玉溪推进千吨级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产线项目 分阶段投建 [3] - 2025年1月子公司上海恩捷获卫蓝新能源采购框架协议 锁定80%材料采购份额 [3] - 2025-2030年预计获得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3亿平方米 全固态电解质订单不少于100吨 [3] 产业化前景展望 - 全固态电池短期内难大规模商业化 存在界面 工艺等技术难题 成本高于液态锂电池 [3] - 预计全固态电池将与液态 半固态电池长期共存 [3] - 未来主要应用于军工 航天 深海等高性能要求且价格不敏感领域 [3]
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
鑫椤锂电· 2025-03-14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1日恩捷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应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进展,展示了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同时对固态电池市场定位、成本、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 公司全固态产品研发情况 - 全固态产品包括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1][2] - 硫化锂百吨级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 [1][2] - 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正在搭建10吨级产线,规划了千吨级中试产线 [1][2] - 固态电解质膜处于小试研发阶段 [2] 公司半固态隔膜研发情况 - 与北京卫蓝、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恩捷持股51%,已有2条产线具备量产供应能力,获部分电池厂商少量订单 [3] - 持续推进与国内外锂电池厂商合作及市场开拓 [3] - 涂覆材料以LATP为主,有LLTO和LLZO布局,会将氧化物与PVDF或PMMA复合混涂,可定制化开发 [3] - 上海恩捷与北京卫蓝签订协议,2025 - 2030年北京卫蓝预计向上海恩捷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3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电解质订单不少于100吨 [3]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未来研发方向 - 致力于开发空气稳定性更好的下一代产品,降低生产环境要求和成本 [4] 半固态隔膜成本分析 - 氧化物路线半固态隔膜工艺与液态电池隔膜相似,原料成本较高 [5] - 随着车企和电池厂对产品性能和差异化要求提升,市场应用有望扩大,大规模量产成本有望下降 [5] 固态电池使用软包封装的安全性 - 软包封装成熟,在液态电池上经过多年验证 [6] - 固态电池采用软包封装,铝塑膜外壳在热失控或体积膨胀时优先鼓胀裂开,释放气体和热量,降低安全风险 [6] 传统液态与固态电池的市场定位 - 全固态电池成本高,液态锂电池性价比高,短期内固态电池主要应用于深空、深海、深地等细分领域 [7] -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以液态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主,全固态电池技术进步、量产推进和产业链完善后,成本和市场应用有望改善 [7] 电池厂关注的固态电解质指标 - 关注小粒径电解质电导率及粒径变小后电导率损失情况 [8] - 关注电解质形貌,公司已将片状电解质改进为类球状,类球状更易涂覆,可提高堆积密度和电池能量密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