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金工】AI识图关注红利
市场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跌1.47%,创业板指跌0.88%,大盘价值涨0.48%,大盘成长跌0.40%,上证50跌0.18%,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跌1.41% [1] - 医药生物、综合市场表现靠前,计算机、机械设备表现靠后 [1] 风险溢价 - 中证全指静态PE的倒数EP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极端底部该数据均处在均值上两倍标准差区域,如2012/2018/2020年 [1] - 2022/04/26风险溢价达4.17%,2022/10/28升至4.08%后市场反弹,2024/01/19指标为4.11%,2016年以来第五次超过4% [1] - 截至2025/05/23风险溢价指标为3.84%,两倍标准差边界为4.76% [1]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05/23中证全指PETTM分位数51%,上证50与沪深300分别为62%、49%,创业板指接近11% [2] - 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位数分别为29%、32%,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技术面分析 - 深100指数技术面显示每隔3年一轮熊市后进入牛市,如2012/2015/2018/2021年,下行幅度40%-45% [2] - 2021年一季度开始的调整时间与空间较充分,需关注底部向上周期的可能 [2] 资金交易 - 最近5个交易日ETF资金流出240亿元,融资盘缩减约0.2亿元,两市日均成交11376亿元 [3] 卷积神经网络应用 -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价量数据建模,将特征映射到行业主题板块,最新配置主题为银行、红利等 [10] - 相关ETF包括华宝中证银行ETF、富国中证800银行ETF、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等 [11]
“ETF一哥”张弘弢溜了,青黄不接及地位松动,华夏基金烦恼不少
搜狐财经· 2025-04-27 00:02
基金经理变动 - 张弘弢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自此无在管公募产品 [3][5][6] - 张弘弢曾管理资产规模达4561.44亿元,位居市场第十位 [8] - 张弘弢管理的华夏科创板50ETF联接A和华夏科创50ETF任职期间回报率分别为-22.40%和-29.93%,累计亏损超328亿元 [9] - 接任者杨斯琪管理超500亿元规模产品的履历尚属空白 [11] 人才流失问题 - 华夏基金资深基金经理团队相继离开,包括王亚伟、范勇宏、江晖、石波、张益驰、孙建冬等 [11][12] - "能源一哥"郑泽鸿于2024年7月清仓式卸任 [12] - "科技名将"周克平在2024年3月对其管理的所有产品进行清仓式离任 [12][13] - 郑泽鸿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在2021年一季度末规模达226亿元,但部分产品任职回报率为负 [12][13] 业务竞争压力 - 华夏基金2023年全年营收80.31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21.58亿元,同比增长7.20%,管理规模突破2.46万亿元 [14] - ETF市场竞争激烈,华夏基金ETF资产规模接近6600亿元,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规模超6000亿元 [15][16] - 易方达基金2024年ETF资产规模增长3294.43亿元,超越华夏基金成为增长最快的基金公司 [16] - 华夏基金多次降低旗下基金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降幅分别达70%和50% [16][17] 主动权益业务表现 - 2024年华夏基金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8.72%,低于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8.56%的平均水平 [18] - 华夏优势精选股票全年亏损33.12%,在746只同类产品中排名倒数第11 [18] - 华夏基金主动权益管理规模三年累计降幅超四成,股票型基金规模从434.19亿元降至248.9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102.07亿元降至1157.94亿元 [18][20] 内部管理问题 - 2023年"老鼠仓"事件导致华夏基金被罚没1061.56万元,并被暂停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6个月 [20] - 2024年因ETF规模宣传和信息披露问题遭监管关注 [20][22] - 华夏基金因内控整改导致非货ETF领先优势从1200亿缩窄至600亿 [22] - 华夏基金在基金清盘或重大亏损极端风险事件中,面对投资者投诉处理效率及赔偿机制的有效性尚未被验证 [22]
四千亿指数基金管理归零,华夏基金“一哥”们接连“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9:39
核心事件 - 张弘弢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4月17日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 至此其管理公募产品规模归零 [2][3] - 张弘弢卸任后仍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 量化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及投资经理 [2][6] 基金经理变动细节 - 张弘弢卸任产品包括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规模5.27亿元)及其联接基金(规模1.29亿元) [3][4] - 接任基金经理杨斯琪任职年限不足1年 于2018年加入华夏基金 [5] - 张弘弢2024年11月曾因"工作需要"卸任7只产品 包括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等千亿级指数基金 [3][6] 历史管理规模 - 张弘弢2024年三季度末管理9只指数基金 总规模达4555.89亿元 占公司指数产品规模(7402.61亿元)的61.4% [6] - 华夏基金同期管理总规模为1.66万亿元 指数基金规模在公募行业居首 [6] 公司监管情况 - 华夏基金2024年7月因"部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相关业务 [7] - 2024年7月至9月公司无新发产品申请被受理 [7] - 2024年8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因相同问题收到警示函 [7] 其他核心基金经理变动 - "回报一哥"蔡向阳2021年11月突然逝世 其管理规模曾超470亿元 代表产品华夏回报A任职回报达167.07% [8][9] - "能源一哥"郑泽鸿2024年7月卸任4只基金 其中3只2021年后成立产品任职回报为-14%至-26.4% 最大回撤超40% [12][13] - "科技名将"周克平2025年3月卸任最后3只产品 管理期间华夏创新未来亏损41% 华夏创新视野一年持有A亏损37.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