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液晶

搜索文档
瑞联新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8.06亿元,同比增长16.27%,主要受医药及电子化学品板块销售增长驱动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22%,主要因成本管控强化和高毛利医药产品占比提升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86.66%,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3] - 研发投入7000.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68%,同比增加12.67% [9][10] 业务板块分析 - 显示材料板块销售收入同比下滑5.49%,减少3653万元,因终端面板厂商控产去库存及需求降温 [4] - 医药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48.61%,增加1.27亿元,主力产品库存策略调整及新产品放量驱动 [5] - 电子化学品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1.76%,因半导体光刻胶单体验证推进及封装材料量产导入 [7]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0项,上半年新增授权10项,提交待审核专利64项 [8][9] - 核心技术覆盖合成方案设计、化学合成工艺、纯化技术、痕量分析、同位素分析及量产体系六大领域 [12]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TFT平坦层光刻胶、EUV光刻胶单体、抗炎类原料药、造影剂药项目等,多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3][14][15] 子公司经营表现 - 渭南海泰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净利润2003.73万元,主营液晶显示材料及光电材料 [25] - 蒲城海泰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净利润9280.51万元,为显示材料及医药中间体主要生产基地 [25] - 瑞联制药净利润亏损1213.37万元,但原料药取得国内上市批准及欧洲CEP证书,奠定国际化基础 [6][25] 行业环境与竞争 - 显示面板行业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大尺寸终端需求偏弱,中小尺寸需求稳健 [4] - 医药行业受供应链调整及投融资低迷影响,但政策支持及AI技术应用推动头部企业复苏 [4] - 半导体行业全球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光刻材料市场规模达50.6亿美元,同比增长7% [4] - 公司与Merck、JNC、Idemitsu、Chugai等全球领先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客户粘性较强 [10][11]
净利润预计超46亿!TCL科技公布半导体显示业务最新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0 15:09
TCL科技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2] - 扣非净利润15亿元-16.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3] TCL科技业务表现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 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需求增长 [3]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 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3] - 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多款差异化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 [3] - 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 预计亏损12-13.5亿元 [6] TCL科技战略布局 - 完成收购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21.5311%股权 提升竞争优势 [6] - 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11)已于2025年Q2并入合并范围 [5] - 将继续完善显示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巩固竞争优势 [5] 瑞联新材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06亿元 同比增长16.27% [7] -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69.93%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80.12% [7] 瑞联新材业务表现 - 医药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产品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7] - 加强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 提升盈利能力 [7] - 主营业务为专用有机新材料 产品包括单体液晶/OLED材料/创新药中间体 [7]
瑞联新材控股权之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0:14
控制权争夺背景 - 瑞联新材自2023年9月原一致行动协议到期后陷入"无主状态",原股东刘晓春阵营合计持股约37%,股权结构分散[13][14] - 2024年5月青岛开投集团提出组合方案:协议受让11.74%股份+表决权委托12.07%+定增认购,试图以23.81%表决权及8.85亿元收购38.24%股份入主[14][15] - 青岛国资入主旨在补全青岛西海岸新区"原料-面板-终端"显示材料产业链,与京东方等企业协同[15][16] 股东大会博弈 - 2025年5月12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2项议案,《关于取消监事会的议案》未获通过,同意票43.8428%,反对票54.9707%[6][7] - 普通股股东投票分布:反对票56,767,694股(54.9707%),弃权票1,225,212股(1.1864%)[7] - 议案被否或与原股东阵营代表吕浩平缺席董事会表决有关,其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未提交表决票[8] 双方攻防策略 - 青岛国资方推动取消监事会以优化治理结构,但原股东阵营通过否决议案阻断其控制权强化意图[10] - 原股东刘晓春阵营2025年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5%,高于青岛国资11.43%的持股[18][19] - 原股东发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挑战司法判决,若胜诉可能逆转青岛国资控股地位[19] 经营与技术布局 - 公司2024年营收14.59亿元(同比+20.74%),净利润2.52亿元(同比+87.60%),扭转2022年下滑趋势[16] - 原股东刘晓春坚持技术自主性,2024年与出光兴产战略合作成立OLED材料合资企业[22]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核心技术人员获授比例达42.38%,反映对技术团队的依赖[23] 市场反应 - 2025年3月司法判决后股价上涨13.3%,但5月监事会议案被否后回落至39元,市值较高点缩水超20%[10] - 股东户数从2025年3月9798户降至5月8417户,显示中小投资者加速离场[11]
青岛国资入主OLED材料上市企业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25 14:59
股权变动 - 开投集团完成对瑞联新材的股权划转及表决权委托程序 合计持有23.37%表决权 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 - 开投集团与海南卓世恒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签署的《表决权委托协议》及补充协议正式生效 进一步巩固表决权控制 [1] 公司背景 - 瑞联新材成立于1999年 2020年9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1] - 主营业务为专用有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OLED材料、单体液晶、创新药中间体 应用于显示材料、医药产品和电子化学品等领域 [1] 业务布局 - 液晶材料以单体液晶为主 终端客户覆盖全球六大混晶厂商Merck、JNC、DIC、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和八亿时空 [2] - OLED材料以升华前材料为主 客户群覆盖国际领先的OLED终端材料企业 产品实现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等主要OLED终端材料的全覆盖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58亿元 同比增长20.64% 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86.53% [2]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需求回暖 特别是OLED显示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2] 战略协同 - 开投集团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重点国有企业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具有资源优势 将推动瑞联新材技术整合与市场拓展 [3] - 西海岸新区将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已吸引京东方、万达光电等30余家"芯屏产业"链主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3] - 西海岸国资芯屏产业基金已投资弘擎电子、聚芯源等显示材料企业 与瑞联新材现有业务形成技术互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