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诚志股份“一体两翼”战略纵深推进 液晶产品产销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9 1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5.65% [1] - 扣非净利润2969.24万元,受子公司税款补缴及大宗化工行业下游市场影响 [1] -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产销创历史新高,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1] 清洁能源业务 - 子公司南京诚志为园区独占性气体供应商,产业链延伸性及柔性突出 [1] - 面对甲醇高价及烯烃/辛醇低价压力,通过销售端创效优化和成本管控实现经营稳定 [2] - 诚志永清调整销售策略,开拓华南及海外市场对冲行业下行压力 [2] - 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投产,增强抗周期能力 [3]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 - 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为国内液晶材料龙头,拥有自主品牌"slichem" [4] - 全球最大TN/STN混合液晶供应商,TFT-LCD液晶材料推出160多个系列 [4] - 布局智慧视窗、OLED等前沿技术,扩展显示材料领域 [4] - 上半年TFT-LCD液晶销量同比增超30%,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5] - 整合DIC专利技术,强化TFT/OLED材料研发突破 [5]
千亿市值企业布局显示材料赛道?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7 17:05
公司动态 - 烟台万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由万华化学(70%)和新美材料(30%)共同持股,主营合成材料、专用化学产品销售及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万华化学2024年营收1820.69亿元(+3.83%),净利润130.33亿元(-22.49%),当前市值约1900亿元 [1] - 新美材料专注偏光片上游关键材料,产品包括保护膜、表面处理膜及OLED支撑材料 [1] 战略合作与布局 - 万华化学与新美材料合作被视为切入显示材料赛道的重要战略 [2] - TCL科技与世名科技合资成立常熟世合华新材料(注册资本2000万元),聚焦显示光刻胶色浆研发,该材料占面板成本14%-16% [3] - 京东方联合万润股份等设立烟台京东方材料(出资总额8亿元,京东方持股58%),主攻电子专用材料研发 [3] - 天禄科技投资1000万元成立苏州屹甲新材料,拓展光学膜材料业务 [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显示材料企业加速布局:专利方面,诚志永华2.4亿元收购DIC液晶专利,飞凯材料收购JNC液晶专利,新美材料45亿元收购LGC光学功能膜业务 [6] - 产能建设:新美材料投资45亿元建5条智能化显示材料生产线,吉光新材(天禄科技、三利谱)投资30亿元建TAC薄膜基地,世华科技拟募资7.4亿元扩产光学薄膜 [7] - 融资进展:润晶科技等4家企业获融资,最高单笔3.5亿元,资金将加速显示材料项目建设 [9] 市场前景 - 液晶面板国产化率提升及OLED产线投产将释放显示材料需求,包括光刻胶色浆、光学膜、OLED支撑/封装材料等 [10] - 国内企业通过专利、产能和资本积累的技术优势,有望承接增量市场需求 [11]
UDC公布2025年上半年最新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4 20: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6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8% [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381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 [3] - 第二季度材料业务营收8870万美元,同比减少7%,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收入7570万美元,同比增长27% [3] - 上半年材料业务营收1.748亿美元,同比减少7%,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收入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6% [5] 业务细分表现 - 第二季度材料销售8865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7567万美元,合同研究服务747万美元 [2] - 上半年材料销售1.748亿美元,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1.492亿美元,合同研究服务1403万美元 [4] - 材料业务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发射极材料单位用量减少和客户结构调整 [5] - 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增长有效抵消了材料业务营收下降的影响 [5] 未来展望 - 公司提高2025年收入预期下限,预计全年收入在6.5亿至7亿美元之间 [6] - OLED行业进入全新扩张阶段,受益于新兴OLED IT市场需求增长 [6] - OLED在消费电子和汽车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公司准备成为增长关键推动者 [6]
万字深度报告:一文读懂显示材料全景图,从LCD到柔性屏的国产化机遇与挑战
材料汇· 2025-08-03 23:39
点击 最 下方 关注《材料汇》 , 点击"在看"和" "并分享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文章导读: 中国显示材料产业全景与突围路径 1. 国家级平台攻坚 : 整合企业/高校/院所资源,共建显示材料共享数据库(靶材配方、PI合成工艺等)。 2. 龙头企业主导技术突围 : 重点攻关:高纯OLED发光材料、50μm超薄柔性玻璃、稀土掺杂靶材。 3. 校企融合育人才 : 定向培养显示材料工程师,破解"懂材料不懂工艺"困局。 TFT-LCD :占全球40%市场,优势为低成本、长寿命、高分辨率,关键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 靶材(70%依赖进口)。 OLED :中小尺寸高端屏首选, 柔性显示驱动材料创新 : 核心材料 :发光材料(90%被日韩德垄断)、PI膜(柔性基板,全部进口)、COP膜(替代 TAC的潜力材料)。 技术突破 :透明CPI盖板(可弯折5万次)、二维材料(石墨烯电极/MoS₂晶体管)。 一、显示技术双主流:LCD与OLED共舞 二、未来技术:量子点/Micro-LED/电致变色崛起 三、残酷现实:高端材料90%"卡脖子" 四、破局战略:材料先行,三箭齐发 (网址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 ...
乐凯胶片偏光片材料项目建设完成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1 18:26
乐凯胶片TAC膜3生产线项目进展 - 公司已完成TAC膜3生产线项目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 后续将完成项目决算及验收准备工作 [1] - 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5,000万元 实际投入21,21792万元 建设内容包括生产线厂房及附属设施设备 [4]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为2,400万平米 将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4] TAC膜行业应用与市场定位 - TAC膜是LCD偏光片关键组成部分 作为保护层具有高透光率 低雾度和耐候性特点 可提升显示画面清晰度 [4] - 乐凯光电现有2条流延生产线 年产能约2,500万平米 主导产品为TAC膜及其深加工产品 应用于偏光片和偏光眼镜领域 [4] - 行业数据显示 TAC膜通过保护PVA膜免受环境损伤 在LCD显示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4] 项目投产后续计划 - 试生产阶段需逐步优化设备工艺参数及生产工艺配方 提升生产车速 全面达产仍需时间 [4] - 公司明确该项目对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但未披露具体达产时间表 [4]
21调查|“东旭系”未了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7:47
公司概况 - 东旭集团由李兆廷于1997年创立,最初从事CRT玻璃制造,后转型进入液晶玻璃基板领域 [3] - 2011年借壳宝石A(后更名东旭光电)上市,成为国内液晶玻璃基板行业龙头企业,市值曾突破千亿 [3] - 2015年收购宝安地产(更名东旭蓝天)注入光伏资产,2016年控制嘉麟杰,形成"东旭系"资本版图 [3][4] - 巅峰时期创始人李兆廷以235亿元身家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140位 [5] 财务造假与处罚 - 2015-2019年系统性财务造假涉及虚增收入645.85亿元、虚增利润207.83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 [1][12] - 2025年6月河北证监局开出16.6亿元罚单,李兆廷个人被罚5.89亿元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13] - 非经营性占用子公司资金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其中东旭蓝天被占用77.96亿元(占净资产70.23%) [11][12] 经营与债务危机 - 2019-2023年东旭光电累计亏损109.76亿元,东旭蓝天累计亏损30.53亿元,母公司东旭集团五年亏损520.27亿元 [8] - 截至2024年6月资产负债率达84.86%,流动负债1320.43亿元,债权人同意10年内分期偿还1260亿元债务 [10] - 东旭光电2024年10月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东旭蓝天2025年4月摘牌,仅剩市值22亿元的嘉麟杰存续 [1][11] 玻璃基板产业现状 - 东旭光电曾自称"中国本土最大、世界第四大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玻璃基板占LCD面板BOM成本10% [16] - 全球玻璃基板市场被康宁(29%)、旭硝子(24%)、日本电气硝子(21%)垄断,国内企业主要布局低世代线 [16][17] - 青岛光电产业园一期4个项目总投资160亿元已投产,涉及显示材料国产化,二期疑似停工 [17][18][19][21] - 甘肃天水OLED项目等部分工程烂尾,但地方国资正评估资产重整可能性 [2][21][22] 行业背景 - 玻璃基板是面板上游核心材料,国内高世代线国产化率低,存在供应链安全风险 [17] - 国内主要玩家包括东旭光电、彩虹股份、凯盛科技等,东旭曾是唯一涉足基板和盖板研发的企业 [17] - 东旭曾计划3-5年将核心显示材料国产化率提升至30%-40%,青岛项目目标服务北方显示产业需求 [17][18]
刘宁到汤阴县安阳县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7-10 18:36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安阳市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3] -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显示材料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推进"链主+产业链"集群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3] - 河南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3] - 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强调把握市场需求,加强创新研发,严把质量安全关 [3] 文旅产业发展 - 安阳市深入挖掘殷商文化内涵,持续加强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考释,保护传承中华文化瑰宝 [4] -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4] 防汛与水利工程 - 安阳河郭盆闸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力量物资储备,优化洪水调度方案,保障河道汛期行洪安全 [6] - 发扬红旗渠精神,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调蓄作用和防洪减灾效益 [6] 县域经济发展 - 构建体现县域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6] - 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 [6]
显示材料企业润晶科技完成3.5亿元战略融资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8 17:36
融资情况 - 润晶科技完成人民币3.5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海科集团战略投资部主导 昆桥资本、国投创合基金、尚颀资本、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等多家战略投资方共同参与 [1] 公司业务 - 润晶科技专注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高端制造业提供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客户包括三星、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惠科、台积电、长鑫存储等全球头部企业 [1] 战略收购 - 润晶科技于2024年收购住友化学旗下2家子公司——住化电子材料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和住化电子材料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通过收购继承住友化学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体系 [2] - 收购帮助公司扩大产品组合 新增蚀刻液、剥离液、CF显影液等产品 提供多品种整体供应解决方案 [2] - 重庆和合肥的区域布局可实现本地客户快速响应 提升在中国湿电子化学市场的竞争力 [2]
这家公司光刻胶树脂预计下半年收入规模将达千万级丨机构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8:2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显示+医药+半导体"三大产业,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光刻胶树脂已实现稳定供货,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千万级别收入规模 [2][9] - 车载显示液晶材料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两款实现销售 [2][10] 光刻胶树脂业务进展 - 光刻胶树脂已产生收入并实现百公斤级稳定供货,百吨级产能基本建设完成,预计下半年正式量产 [9]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千万级别收入规模,未来随着国产化比例提升和出货量增加,收入水平将继续提升 [9] - 多款树脂在客户端验证通过并逐步上量,与多家头部光刻胶厂商合作开发多款树脂 [9] - 子公司上海八亿时空引进战略投资方厦门恒坤(持股11.11%),形成"战略入股+业务合作"关系 [9] 聚酰亚胺业务进展 - 含氟光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工艺优化和产品稳定性验证完成,首个客户测试验证已通过,预期2025年形成订单 [10] - 显示用PSPI在客户端验证顺利,有望下半年实现小批量销售 [10] - 封装用PSPI和无氟PSPI在客户端小试验证中 [10] 车载显示业务进展 - 车载显示液晶材料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两款材料实现销售 [10] - 应用于天窗智能调光的染料液晶方案进入某汽车高端车市场,其他海外客户同步推进中 [10] - 汽车智能化对液晶需求显著,天窗智能调光市场已研发并与客户配合两三年 [10] 行业与机构观点 - 公司为国内液晶材料领军者之一,自主研发成功切入半导体材料领域,有望成长为平台型材料企业 [12]
如何挖掘新材料进口替代机会?100大新材料国产化详解(附100+行研报告)
材料汇· 2025-06-17 23:51
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 - 光刻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9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4] - 光刻胶国产化率约10%,其中g/i线20%,KrF不足2%,ArF不足1%,EUV空白 [4] - 全球光刻胶市场被东京应化、陶氏化学、信越化学等日美企业主导,CR3达60%-85% [5]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北京科华、苏州瑞红、徐州博康等,产品覆盖g/i线到ArF [6] - 光刻胶原材料中树脂占成本50%,高端树脂基本依赖进口 [8] 先进封装材料 - 环氧塑封料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5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 [35] - 环氧塑封料国产化率约30%,高端产品在耐高温性能方面仍需进口 [35] - 芯片粘结材料2023年全球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亿美元,国内18亿元人民币 [36] - 底部填充胶2023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 [37] - 热界面材料2023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39] 显示材料 - OLED发光材料2023年全球6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61] - 液晶材料2023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50亿元人民币 [63] - 偏光片2023年全球130亿美元,国内2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400亿元人民币 [64] - 玻璃基板2023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65] - 量子点材料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45亿元人民币 [73] 高性能纤维 - 碳纤维2023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75] - 芳纶2023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 [76]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023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 [78] - 玻璃纤维2023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 [79] - 连续碳化硅纤维2023年全球1.19亿美元,国内1733万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3.8亿美元,国内6816万美元 [100] 工程塑料 - 聚酰亚胺2023年全球18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 [103] - 聚苯硫醚2023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 [105] - 聚醚醚酮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