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产品

搜索文档
净利润预计超46亿!TCL科技公布半导体显示业务最新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0 15:09
TCL科技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2] - 扣非净利润15亿元-16.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3] TCL科技业务表现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 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需求增长 [3]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 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3] - 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多款差异化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 [3] - 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 预计亏损12-13.5亿元 [6] TCL科技战略布局 - 完成收购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21.5311%股权 提升竞争优势 [6] - 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11)已于2025年Q2并入合并范围 [5] - 将继续完善显示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巩固竞争优势 [5] 瑞联新材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06亿元 同比增长16.27% [7] -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69.93%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80.12% [7] 瑞联新材业务表现 - 医药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产品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7] - 加强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 提升盈利能力 [7] - 主营业务为专用有机新材料 产品包括单体液晶/OLED材料/创新药中间体 [7]
TCL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18亿元 显示业务贡献大
新京报· 2025-07-10 07:23
TCL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906亿元,同比增长3%-13% [1] - 预计归母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同比增长81%-101% [1] - 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超过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 [1] 半导体显示业务表现 - 大尺寸显示领域受益于供给侧优化及高端化趋势,产品价格稳定且需求增长 [1]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爬坡顺利,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1] - 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1] 公司战略与并购进展 - 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现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自2025年Q2起并入合并范围 [1] - 公司已完成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1.5311%股权 [1] 光伏行业与TCL中环业绩 - 全球光伏装机韧性增长,国内分布式市场出现短期抢装潮 [2] - 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行业承压,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业绩 [2] - 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0亿元至13.5亿元 [2]
平安银行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为债券市场“科技板”贡献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15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 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 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核心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京东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同比增长108.97%,现金流充裕,抗风险能力强。本次募集资金聚焦"硬科技",支持高世代产线建 设与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在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平安银行全程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京 东方参与首批科技创新债发行,并依托交易商协会"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发行效率。 此次京东方科创债的成功发行,是平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践行科技金融的缩影。平安银行通过为企业 精准匹配债券市场创新产品,助力发行人精准对接市场投资机构,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为投资者 提供低风险、高成长性的优质标的。未来,平安银行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领域,推动更多长期资本流向 科技创新前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5月13日,平安银行牵头承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的25京东方集 MTN002(科创债)项 ...
TCL科技(000100):25Q1业绩显著改善,深度受益面板供给侧格局优化
东方证券· 2025-05-05 23: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至16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9%至15.64亿元;25Q1营收400.8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2%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3.67亿、1648.23亿、1936.86亿、2139.16亿、2349.68亿元,同比增长4.7%、 - 5.5%、17.5%、10.4%、9.8% [4]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51.84亿、 - 40.98亿、69.2亿、123.84亿、177.35亿元,同比增长1137.3%、 - 179.0%、268.9%、78.9%、43.2% [4]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15亿、15.64亿、66.26亿、93.16亿、116.23亿元,同比增长747.6%、 - 29.4%、323.6%、40.6%、24.8% [4]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2、0.08、0.35、0.50、0.62元 [4]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4.2%、11.6%、15.6%、17.5%、19.0% [4] - 2023 - 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1.3%、0.9%、3.4%、4.4%、4.9% [4]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3%、2.9%、11.6%、14.6%、16.1% [4]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5.2、49.8、11.8、8.4、6.7 [4] - 2023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5、1.5、1.3、1.2、1.0 [4] 各业务情况 - 半导体显示业务24年营收1042.5亿元,同比增长25%;25Q1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30% [10] - 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24年营收284.2亿元,同比下滑52%;25Q1归母净利润 - 19.1亿元,环比改善49% [10]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TCL华星25Q1完成对LGD广州LCD面板及模组工厂100%股权的收购,25Q2并表 [10] - 2025年3月公司拟以115.62亿元购买重大产业基金持有的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 [1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27、3.53、4.15元,根据可比公司25年平均1.81倍PB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5.92元 [2][11] 可比公司估值 - 京东方A、深天马A、隆基绿能、沪硅产业、维信诺2025年调整后市净率分别为1.03、0.70、1.65、3.78、2.74,调整后平均为1.81 [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3 - 2027年各财务指标预测情况,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1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14]
“喜忧参半”的TCL
北京商报· 2025-05-05 21:00
公司业务发展 - TCL从磁带生产制造拓展至智能终端产品及新能源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1] - 集团旗下拥有TCL科技、TCL中环、TCL智家、天津普林四家A股上市公司 [1] - 半导体显示业务成为TCL科技核心主业,2024年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 [3] - 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TCL中环2024年营收284.19亿元同比下降51.95%,归属净利润-98.18亿元 [4] 2024年财务表现 - TCL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648.23亿元同比下降5.47%,归属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下降29.38% [3] - 天津普林2024年营收11.28亿元同比增长74.57%,归属净利润3386.44万元同比增长28.16% [7] - TCL智家2024年营收183.61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29.58% [7] - TCL中环2024年影响TCL科技归属净利润-29.4亿元 [3] 2025年一季度表现 - TCL中环2025Q1营收61亿元,归属净利润-19.06亿元环比改善4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亿元 [4]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2025Q1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5] - TCL智家2025Q1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9.58%,归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33.98% [8] 市场表现 - 四家公司总市值合计1242.97亿元,TCL科技以780亿元居首 [9] - 2025年内四家公司总市值累计缩水249.68亿元,TCL智家跌幅22.34%居首 [9] - TCL科技总市值从944.59亿元降至779.33亿元,缩水165.26亿元 [9] - TCL中环总市值从358.62亿元降至309.7亿元,缩水48.92亿元 [9]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经历2024年深度调整后,2025年供需比改善,产品价格回升 [4] - 服务器平台升级推动PCB层数与材料升级,汽车电动化带动PCB量价齐升 [7] - 股价波动受基本面、宏观环境、市场情绪及突发因素四大主因驱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