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反相机
icon
搜索文档
张家港捐赠设备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助力巩留学校教育数字化
苏州日报· 2025-10-24 08:54
捐赠事件概述 -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向新疆巩留暨阳中学捐赠两套数字影像设备,总价值约3万元 [1] - 捐赠设备包括高清数字摄像机和单反相机,用于数字课堂建设、教师信息化培训及校园文化宣传 [1] - 此次捐赠由江苏无锡太湖教育发展基金会牵线,张家港市援疆教师领队吉文军参与沟通促成 [1] 捐赠影响与用途 - 捐赠设备有效缓解巩留暨阳中学在数字化教学装备和资源方面的紧缺状况 [1] - 学校计划充分利用设备拓展教学场景并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1] - 此次行动被视为教育情怀与社会担当的体现,传递了团结与温暖 [1] 公司背景与动机 -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作为知名优质学校,长期热心公益并关注教育均衡发展 [1] - 公司通过捐赠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1]
从佳能、索尼到尼康,为什么常见的相机品牌大多来自日本?|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10-10 12:07
行业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可换镜相机(包括单反与无反)出货量占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的75% [2] - 佳能已连续22年位居全球可换镜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索尼、尼康、富士紧随其后,上述品牌合计占据全球可换镜相机市场超过90%的份额 [2][3] - 数码相机销售占全球相机市场的90%以上 [5] 日本相机产业的崛起路径 - 与德国厂商坚持高端路线不同,日本品牌以量产与平价策略布局大众市场,通过流水线与低成本迅速打开本土及海外市场 [3][4] - 1947年至1955年,日本相机出口额由13万美元激增至8300万美元,日本政府成立日本相机检验协会(JCII)统一行业质量标准,树立“可靠稳定”的产品形象 [4] - 1959年尼康推出单反相机Nikon F并与美国战地记者合作,凭借坚固耐用与高精度的镜头帮助“日本制造”摆脱廉价仿制形象 [4] - 日本厂商在60年代前瞻性重视电子技术,推动相机自动化以降低使用门槛,佳能于1961年推出采用电子测光技术的Canonet,并于1976年发布全球首款内置CPU的全电子化单反 [4][5] - 日本厂商抓住柯达未将数码相机投入量产的机遇,积极投入研发并开启产品转型,而德国徕卡直到2001年才推出面向大众的首款数码相机 [5] 相机生态系统与锁定效应 - 各主流品牌通过专属卡口技术构建庞大生态系统,佳能、尼康与索尼推出了数百款镜头,兼容性限制促使多数用户在同一品牌生态内配置器材 [6] - 近年来品牌逐步放松卡口封闭性,允许适马、腾龙等第三方厂商进入,2023年适马与腾龙占据日本可换镜头销量三成以上,卡口开放有望带动品牌机身销量 [6] - 专业市场存在长期品牌依赖,索尼在2020年成为美联社摄影师与记者的独家设备供应商,佳能、尼康与索尼几乎垄断奥运会的专业摄影市场 [7] 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 - 可换镜头相机销量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2022年短暂回升后增速再次放缓,去年全球销量为660万台,已不到2011年的一半 [8][9] - 微单相机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超过30%下降至如今的15%左右,而单反相机销量持续走低 [8] - 数码成像技术陷入停滞,索尼、佳能几乎垄断相机传感器制造,硬件开发复杂性与成本水涨船高,削弱了潜在竞争者的入场动力 [8] - 美国新增关税导致索尼、佳能等公司计划上调相机在美国的售价,部分在中国制造的镜头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9] - 手机与运动相机等便携式设备持续挤压相机市场空间,大疆等品牌推出的高性价比产品吸引了部分用户 [9]
花好月圆人团圆,中秋“硬核”赏月指南来了
新华社· 2025-10-05 12:45
天文观测要点 - 今年中秋满月时刻为农历八月十六(10月7日)上午11时48分 形成十五月亮十六圆现象 中秋当晚及次日夜晚均适宜赏月[3] - 本次中秋满月属于超级月亮 地月距离约36万千米 虽非全年最大 但位列年度前三[4] - 满月期间月面亮度过高 不宜使用望远镜长时间观测 以免损伤眼睛并影响月面细节观察[3] 摄影技巧 - 月亮东升西落时与地面相对位置较低 可利用前景元素增加照片层次感[6] - 使用长焦镜头单反相机或高变焦范围手机可拍摄月亮与地面景物的合影效果[6] 航空赏月 - 赏月航班指满月前后夜间飞行的航班 因飞行高度超越云层 观测效果优于地面[7] - 前半夜航班月亮位于东方 南北向飞行时需根据航向选择右侧(南往北)或左侧(北往南)舷窗座位[7] 特殊天象 - 中秋夜月亮旁可见黄色土星 形成土星合月天象[8] - 观测土星光环需借助天文望远镜 但满月光亮过强会削弱行星可见度[8]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单反相机行业发展历程、供需现状、价格走势及未来展望分析: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规模不断萎缩[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5 08:32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及中国单反相机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均呈现显著且持续的下滑态势 [1][5][7] - 市场萎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微单相机的技术替代和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持续进步 [1][5] - 单反相机在可交换镜头相机市场中份额已急剧萎缩至个位数,无反相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7] - 面对需求下滑,厂商采取降价策略,导致单反相机平均售价在近期出现大幅回落 [1][7] - 行业展望认为,单反相机将在特定专业领域和怀旧收藏市场保持一定的利基地位 [8]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单反相机销量为99.8万台,销售额为22.3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和21.7% [1][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进一步降至35.3万台,销售额为7.77亿元 [1][5] - 2024年全球单反相机产量为98.23万台,产值为13.72亿元 [5] -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欧洲和美洲是核心市场,2024年销量分别为40.3万台和40.2万台,合计占全球总销量的80.7% [1][5] - 亚洲市场2024年销量为17.7万台,占比17.8%,其中中国占8.6%,日本占3.1% [1][5]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单反相机出货量从2020年的31.83万台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8.55万台,出货金额从12.44亿元降至3.31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出货量仅为2.11万台,出货金额为0.70亿元 [1][7] - 在中国可交换镜头相机市场中,单反相机份额急剧萎缩,2024年占比仅为5.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2.2% [7] - 与之对应,2024年中国可交换镜头数码相机总出货量达172.2万台,同比增长30.6%,主要由无反相机驱动 [7] - 平均售价方面,中国单反相机价格在2021-2023年期间上涨,2023年达4110.8元/台,但2024年后大幅回落,2025年上半年为3312.8元/台 [7] 产品与技术特点 - 单反相机采用单镜头反光取景原理,具备取景精确、成像质量高、镜头选择丰富、手动功能强大等优点 [2] - 其光学结构复杂,导致相机体积相对庞大笨重,成像通透性不及旁轴相机 [2] - 与微单相机相比,单反相机在光学取景器、连拍性能、镜头兼容性和操作手感方面仍具优势 [8]
国庆中秋假期无人机相机租赁火爆
央视网· 2025-09-27 13:55
行业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 电子产品租赁需求激增 无人机和单反相机租赁生意十分火爆 [1] - “以租代买”正逐渐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 [1] 区域市场表现 - 广东广州市越秀区的电子产品租赁店租赁电子产品订单激增 [1] - 浙江宁波江北区一家摄影器材店的无人机基本都已出租 [1]
循环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黄金周撬动绿色消费新增长极
央视网· 2025-09-20 16:55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3C数码产品租赁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269.1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大幅攀升[14] - 以便携式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旅游拍照搭子”租赁需求突出,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00%[12] - 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多品类的3C设备租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10] 消费者偏好与需求特征 - 20至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中有63.5%倾向租赁数码产品,21.5%的消费者有租数码产品的经历[12] - 消费者偏好租赁画质好、操作难度低、便携性强、价格实惠的电子产品,如抗风性强、续航超过30分钟的无人机[3][5] - 轻薄、具有轻美颜功能的拍摄设备以及口袋相机、单反相机等属于热门产品[7] 热门产品与租赁表现 - 无人机租赁市场火热,热门机型在国庆假期前半个月大部分已租出[5] - 相机租赁市场升温,日租金30元到100元不等的运动相机、长焦镜头等设备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5] - 某门店相机最近每天的租赁订单量有50多台,是平常的三倍多[7] 商业模式与产品拓展 - 机器人租赁业务受到市场青睐,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新增“租赁、个性化订制”功能,采用“以租代购”模式,最低1000元可体验一天[9] - 机器人产品种类多样,包括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以及应用于家庭服务、医疗辅助、工业巡检、教育陪伴等领域的机器人[9] - 租赁经济可节约资金、提升体验、防止技术迭代损失,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运营能力[12]
“诗意工作”的浪漫与坚守(追梦)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护鸟志愿者工作内容 - 护鸟志愿者工作包括每天看海、听涛、观鸟,守护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 [2] - 每年4月到8月的燕鸥繁殖季,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招募护鸟志愿者,分两批上岛轮值驻扎 [2] - 志愿者需观测鸟类繁殖情况,记录求偶、孵蛋等行为,并将数据上报给浙江自然博物院 [4] - 志愿者还需参与招引中华凤头燕鸥的工作,包括放置鸟类模型、播放燕鸥声音以吸引其降落 [4] 谢勇东的背景与经历 - 谢勇东是一名观鸟爱好者,观测过的鸟类超过500种 [2] - 2016年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志愿者时,受到观鸟爱好者影响,对鸟类行为产生兴趣 [2] - 在广州工作时参与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培训,并担任鸟类导赏志愿者,带领市民观鸟并讲解鸟类知识 [3] 护鸟志愿者的选拔与挑战 - 谢勇东从近3000名候选志愿者中脱颖而出,凭借丰富的观鸟经验和野外生存技能入选 [2][4] - 岛上生活条件艰苦,供电依赖太阳能电池板,遇连续阴雨天需断掉部分电器以保证监控用电 [4] - 台风天船舶停航时,生活补给无法运入,志愿者需挖野菜维持生活 [4] 鸟类繁殖与观测细节 - 繁殖高峰期时,岛上有近6000只鸟,志愿者需重点观测中华凤头燕鸥数量 [4] - 6月幼鸟破壳而出,7月中旬雏鸟进入学飞阶段,志愿者需记录起飞情况 [5] - 7月下旬谢勇东为部分中华凤头燕鸥环志,以便追踪其繁殖和迁徙情况 [5] 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与延伸 - 谢勇东将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结合,致力于鸟类保护与科普工作 [5] - 在乡村推广儿童阅读时,谢勇东会挑选鸟类科普读物,帮助孩子们认识并爱护鸟类 [5]
数码相机:记录生活的艺术家,像素与便携性的完美结合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4-30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数码相机是凭借传感器捕捉影像的现代照相设备,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全球市场由佳能、索尼等品牌引领,未来将趋向智能化;行业特征包括市场细分多样化、用户群体广泛、品牌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中游为制造,下游为销售渠道与终端用户;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政策对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竞争格局高度集中,日本企业垄断市场,但中国企业有望打破垄断 [4][5][10][19][26][3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数码相机通过电子传感器记录影像,包含成像感光器件等部件,利用传感器将光学影像转换为电子数据存储,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全球市场由佳能等品牌主导,未来将更智能化 [4][5] 行业分类 - 基于传感器类型分为CCD相机和CMOS相机,CCD相机高灵敏度、低噪声,用于天文学等专业场合,CMOS相机成本低、功耗小、读出速度快,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 [6][7] - 基于光学结构分为单反数码相机和无反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有光学取景系统,画质好、响应快、适应性强,受专业摄影师欢迎,无反相机紧凑轻便、连拍速度和视频功能好,近年来发展迅速 [8][9] 行业特征 - 市场细分多样化,可按功能、价格、用途等维度细分,如家用型注重易用性和性价比,专业型追求高画质和高性能,便携型强调小巧轻便 [11] - 用户群体广泛,涵盖摄影爱好者、家庭用户、旅游者和专业人士等,不同群体需求各异 [12] - 品牌竞争格局高度集中,由佳能、尼康、索尼等知名品牌主导,这些品牌技术研发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销售渠道完善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70 - 1998年)由技术创新驱动,如柯达和索尼的技术创新为行业奠定基础 [14][15] - 启动期(1999 - 2009年)企业创新技术,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促进微单相机品类兴起和普及 [14][16] - 高速发展期(2010 - 2017年)技术迭代迅速、产品线不断拓展,索尼等品牌推动市场竞争与繁荣 [14][17] - 成熟期(2018年至今)技术精细化和智能化,竞争焦点转向软硬件结合的综合性能提升,2024年索尼等推出集成AI技术的相机新品 [14][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中国是世界光学镜头制造核心区域,产量占全球70%,2023年产量增至39.11亿个,同比增长9.6%,舜宇光学科技在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 [19][21] - 产业链中游为数码相机制造,微单相机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微单相机出货量是单反相机的近十倍,全球微单相机产量同比增长21.2%,单反相机产量同比下降36% [19][23][24] - 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与终端用户,社交媒体和摄影文化发展使中国相机消费主力群体向年轻化演变,厂商需关注年轻消费者需求 [19][25]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由101.65亿人民币增长至218.7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6.56%,预计2025 - 2029年由289.47亿人民币增长至658.9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2.83% [26] - 历史规模增长原因是短视频兴起助推Vlog创作热潮,激发对高质量便携摄影设备的需求 [27] - 未来规模增长原因是中国摄影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三年需求缺口约100万人 [28][29] 政策梳理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推动数码相机行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增强消费者信心,提升市场竞争力 [31] - 《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 — 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数码相机行业带来市场扩容和产品升级机会 [33] - 《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刺激市场需求增长,带动销售回暖 [33] -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数码相机作为记录生活工具的需求增长 [33]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为数码相机行业带来技术升级与消费拓展机遇 [33]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高,被日本企业垄断,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索尼、尼康、佳能等,第二梯队有奥林巴斯、哈苏等,第三梯队有富士胶片、徕卡等 [34] - 历史原因是日本企业在核心组件掌握大量专利,技术优势明显,产品品质和性能受消费者信赖,截至2023年底,索尼在全画幅可更换镜头相机市场领先,前三强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高达85.7% [35][36] - 未来中国企业凭借影像技术融合创新力有望打破垄断,如大疆与哈苏战略合作 [37] 上市公司速览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负责索尼在华业务,推出多种消费电子产品,如DSC - HX300相机,配备卡尔·蔡司镜头和高性能影像传感器,功能丰富 [40][41] -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负责佳能在华销售与服务,业务覆盖多领域,数码相机产品线丰富,集成自主研发技术,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推出适应本地市场的产品 [43][45] - 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负责尼康在华销售和服务,业务涵盖光学仪器等产品的进出口、批发等,数码相机产品以高画质、高性能和丰富镜头群著称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