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项目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 | 聚变能源公司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3 18:14
核聚变产业投资背景 - 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口期 [1][7] - 可控核聚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投资主体涵盖科研机构、国企和民企 [1][7][8] - 中国核电(601985)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6.65%),浙能电力(600023)投资7.51亿元(持股5%),标志着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4][7] 直接参股企业 中国核电(601985) - 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5%,作为中核集团旗下核心核电企业深度参与聚变技术工程化 [9][11] - 战略意义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要求,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巩固央企在聚变产业的核心地位 [12] 浙能电力(600023) - 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依托电力国企背景推动聚变技术商业化 [13] - 战略意义为发挥传统电力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资本协同优势,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 [14] 核心部件供应商 西部超导(688122) - ITER低温超导线材国内唯一供应商,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15] - 超导材料是核聚变装置磁约束系统的核心材料,技术壁垒极高 [16][17] 安泰科技(000969) - 全系列涉钨产品覆盖聚变装置核心需求,累计为ITER项目提供数万件钨铜零部件 [17] - 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中子屏蔽材料等产品在极端环境下具有不可替代性 [17][18] 国光电气 - ITER项目偏滤器独家供应商,真空室及热氦检漏设备技术全球领先,屏蔽模块打破国际垄断 [19] - 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负责排除聚变反应中的氦灰和高热负荷,技术要求极高 [20][21] 旭光电子(600353/688776) - 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磁约束核聚变中回旋加热等离子体的核心器件,单件价值200-300万元 [23] - 产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属于消耗品,单堆用量8-16个,市场空间广阔,技术门槛高 [23] 关键技术企业 东方电气(600875) - 牵头国内首个聚变发电示范项目设备供应,磁体线圈技术覆盖核聚变与裂变领域 [25] - 在聚变堆热交换系统、发电机设备领域拥有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 [26] 弘讯科技(603015) - 核聚变电源系统供应商,意大利子公司EEI为国际项目提供高动态电源定制方案 [27] - 与欧洲CERN保持多年技术合作,在核聚变电源器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29] 英杰电气(300820) - 为核聚变行业提供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包括磁场电源、加热电源等 [31] - 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安徽、河北、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 [32] 合锻智能(603011) - 聚变堆真空室构件研制,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在聚变堆真空室制造技术领域深度合作 [34] - 核聚变产业联盟成员,在偏滤器材料验证与制造领域协同研发能力突出 [35] 材料与设备企业 永鼎股份(600105) - 国内唯一高温超导带材量产企业,产品适配聚变装置磁约束与能源传输需求 [38] - 高温超导带材(YBCO类)是实现强磁场约束的关键材料,技术壁垒高 [39] 兰石重装(603169) - 新型高效紧凑型焊接式热交换器应用于CEFTRIA-12 [39] - 在氦冷固态包层热工设备领域具有独特技术积累,满足聚变装置极端工况要求 [40] 四创电子(600990) - 积极开拓上海、成都等各地聚变项目资源,参与聚变装置建设与配套 [40] - 在电子系统工程领域经验丰富,具备大型科研装置配套能力 [41] 百利电气(600468) - 为ITER计划提供电力无功补偿设备,在能源控制系统有深厚积累 [43] - 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确保聚变装置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技术成熟可靠 [43]
30亿大动作!中石油,引爆资本市场!
DT新材料· 2025-06-23 22:33
中油资本等公司增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 中油资本、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股份共同等比例增资昆仑资本32.75亿元,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其中中油资本出资6.55亿元,中国石油集团出资16.705亿元,中油股份出资9.495亿元 [1] 可控核聚变融资事件爆发 - 2023年1月,翌曦科技获近亿元天使轮投资 [2] - 2023年6月,昆仑资本出资29亿元取得聚变新能20%股份,聚变新能股东包括合肥科学岛控股等安徽国资背景公司(合计持股75%)及蔚来控股子公司蔚聚科技(持股5%) [2] - 2023年7月,瀚海聚能获5000万元天使轮投资 [3] - 2023年11月,星能玄光获1亿元天使轮投资 [3] - 2023年12月,曦融兆波获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 [3] 可控核聚变的优势 - 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能量密度高:1t氘氚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7t裂变燃料或700万t原油燃烧释放的能量 [4] - 环境友好:主要产生惰性氦,无核废物、有毒气体 [4] - 经济性明显:能量效率远高于核裂变 [4] - 原料充足易得:氘可从海水中提取,氚可通过中子与锂反应生成 [4] 国家政策与战略 - 1983年我国提出"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核能战略 [4] - 2023年底明确"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方向" [4] 可控核聚变技术条件 - 温度需维持在1亿℃以上(太阳核心温度的近10倍) [9] - 等离子体约束区需一定密度 [9] - 需足够长的能量约束时间 [9] 技术路径与材料 - 主流技术路径: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磁惯性约束(直线型装置),其中磁约束商业化前景最显著 [6] - 磁体超导材料:分为低温超导(需液氦冷却)和高温超导(液氮冷却,成本更低),参与企业包括永鼎股份、上海超导、精达股份、西部超导等 [10] - 第一壁和包层屏蔽块:使用钨铜合金材料,参与企业包括安泰科技、斯瑞新材、合锻智能、国光电器、海陆重工等 [10] - 偏滤器:铜及铜合金应用最多,主要企业有安泰科技、斯瑞新材等 [10] 国内可控核聚变项目进展 - EAST装置:2024年1月实现1亿℃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 [8] - BEST装置:2024年5月启动总装,预计2027年建成,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8] - 中国环流三号(HL-3):2024年5月实现百万安倍亿度的H模,此前实现离子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突破 [11] 民营与国家队进展 - 新奥集团:2024年1月"玄龙-50U"装置实现首次等离子体放电,4月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计划投资60亿建造下一代装置"和龙-2" [13] - 星环聚能:SUNIST-2装置环向磁场指标2023年达到球形托卡马克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13] - 能量奇点:2024年建成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刷新通流实验磁场强度世界纪录 [13] - 国家队:2024年底中核集团牵头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揭牌 [13] 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 - 超导带材加工:西部超导(为ITER提供NbTi材料)、联创光电(布局高温超导磁体) [15] - 偏滤器、第一壁:国光电气(供应ITER偏滤器模块)、合锻智能(制造聚变堆真空室构件) [15] - 真空室及其他:上海电气(覆盖超导磁体、真空室等全产业链)、融发核电(参与ITER关键部件制造) [15] - 冷却系统:航天晨光(开发核聚变低温制冷设备)、高澜股份(参与EAST项目液冷系统) [15] - 耐高温材料:应流股份(供应耐高温特种合金)、海陆重工(参与中核集团关键部件研发) [15] - 电源系统:王子新材(超级电容技术突出)、弘讯电子(为ITER提供磁体电源控制系统) [15] - 电力系统:保变电气(提供主变压器)、东方电气(承担ITER高压变电站建设) [15] - 其他设备:雪人股份(研发氦气螺杆压缩机)、久感电气(提供高温高辐射环境电缆) [15]
【早报】国家外汇局:5月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较上月进一步增加;外交部回应华为中芯国际进台湾实体名单
财联社· 2025-06-18 07:03
宏观新闻 - 5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高位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环比增加 [7][8] -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远超需求增长 [11] - 国内成品油价上调260元/吨 折合92号汽油每升涨0.20元 加满50L油箱多花10元 [5][11] 行业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 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 认缴规模700亿元的广东战新产业基金已投资52个项目 [10][12] - 上海临港开建全球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 目标达到国际低碳算力基础设施前沿水平 [11] - 跨境电商年出口规模突破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超七成企业对2025年进出口预期乐观 [24] 公司公告 - 中油资本拟出资6.55亿元增资昆仑资本 投向可控核聚变项目 [6][14] - 京东方A计划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15] - 德马科技与智元新创合作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场景应用 [16] - 国芯科技抗量子密码卡完成内部测试 已向多家客户送样 [17] 新兴赛道 - 武汉新增10条低空物流航线 形成22个智能停机坪体系 机构预测2025年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 [25][26] - 海南首单铁路动车组跨境租赁项目落地 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已减免税款43.2亿元 [27] - 苏超赞助商激增至20家 赞助费达300万元/席 带动江苏文旅订单量同比增4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