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
icon
搜索文档
替尔泊肽vs司美格鲁肽,谁的减重效果更加显著?
GLP1减重宝典· 2025-08-30 18:23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替尔泊肽(Tirzepatide)和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都是GLP-1类2型糖尿病药物,也可以帮助人们减肥。 ▍ 替尔泊肽在帮助肥胖或超重患者减肥方面可能比司美格鲁肽更有效 发表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上的一项名为《Semaglutide vs Tirzepatide for Weight Loss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的研究比较了司美格鲁肽 和替尔泊肽对肥胖或超重成年人的有效性。 替尔泊肽组在体重变化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中, 替尔泊肽组的体重变化百分比显著大于司美格鲁肽组 :3个月,替尔 泊肽组体重减轻5.9%,司美格鲁肽组减轻3.6%。6个月,替尔泊肽组体重减轻10.1%,司美格鲁肽组减轻5.8%。12个月,替尔泊肽组体重减轻15.3%,司 美格鲁肽组减轻8.3%。 研究人员总共将 18,386 名参与者纳入了倾向评分匹配队列。其中,52% 的人患有 2 型糖尿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52 岁。参与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 165 天,略高于 50% ...
香港理工大学梁润松:如何通过“饿死癌细胞”机制治疗癌症和肥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7:40
全球癌症趋势与挑战 - 预计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超过3500万例,较2022年增长77% [1] - 吸烟、喝酒、肥胖和空气污染是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1] - 现有抗癌疗法存在化疗毒性、靶向药耐药性和免疫疗法响应率低等瓶颈 [1] 梁润松团队抗癌药物研发突破 - 发现癌细胞高度依赖特定氨基酸(如精氨酸)作为代谢能量来源 [1][10] - 开发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精氨酸酶(BCT-100),通过分解血液精氨酸选择性抑制癌细胞 [3][10] - 该药物针对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黑色素瘤、肝癌等精氨酸缺陷型癌症,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3][13] - 相比传统化疗,该疗法具有生物相容性高、耐药性低和广谱抗癌潜力三大优势 [11][12] 代谢疾病治疗领域扩展 - 发现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同样存在"精氨酸依赖"病理特征 [5][15] - 开发新一代ABarginase长效制剂,给药频率优化至每2周1次,临床前数据显示可降低体重并逆转胰岛素抵抗 [5][16] - 该疗法被罗氏中国加速器列为"颠覆性代谢疗法",获2023年日内瓦发明展最佳发明奖 [6][16] 香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达4700家,较2017年增长68%,其中生物科技领域独角兽超20家 [7] - 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2025年未盈利生物科技上市公司达72家 [7] - 河套深港合作区被视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要地,具备GMP生产配套和临床试验资源 [19]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创新 - 梁润松团队通过创立亚伯兰生物医药公司(ABRAM)加速药物商业化,成为首家入选罗氏中国加速器的香港初创企业 [5][16] - 广东省在融资支持、GMP设施和临床试验资源等方面为香港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协同赋能 [8][18] - 香港科研机构与药企合作模式从技术授权转向自主创业,以缩短研发周期 [6][17]
Cell:司美格鲁肽们迎来强大对手,全新减肥机制,降糖、减脂,不掉肌肉,已完成1期临床试验
生物世界· 2025-06-25 10:55
药物研发突破 - 口服候选药物GRK偏向型β2AR部分激动剂ATR-258在临床前试验中显示出与注射版GLP-1类药物类似的血糖调控和减重效果,且未出现GLP-1类药物常见的肌肉量减少副作用[2] - ATR-258通过激活骨骼肌新陈代谢改善血糖控制和身体成分,避免了GLP-1类药物的食欲减退、肠胃问题等副作用[3] - 该药物采用偏向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偶联的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通路选择性激动机制,代表全新治疗类型[8] 临床研究进展 - 在48名健康受试者和25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1期临床试验显示,ATR-258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耐受性[13] - 与标准β2受体激动剂相比,ATR-258显示出更低的心脏副作用;与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相比,肌肉副作用更少[12] - Atrogi AB公司计划开展更大规模2期临床试验,验证在人类患者中的效果[16] 潜在应用价值 - ATR-258可能实现健康减重(只减脂肪不减肌肉),且无需注射给药[15] - 该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GLP-1类药物联合使用,因两者作用机制完全不同[15] - 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可能在不减少肌肉量的情况下改善代谢健康,这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
Cell子刊:揭开司美格鲁肽的减肥机制,激活这种神经元,让减肥更安全
生物世界· 2025-06-02 10:42
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 - 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回路,在超重和肥胖的药物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最初为治疗2型糖尿病开发,现已扩展至减肥领域[2] - 司美格鲁肽是目前最有效的单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显示使用68周后可使体重减轻约15%,其减重效果主要通过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实现[2] - 该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血糖或减重效果的心脏保护特性,减重效果已知是通过作用于大脑而非直接与胰腺中的GLP-1受体结合[2] 司美格鲁肽作用机制的新发现 - 研究发现大脑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中的Adcyap1+神经元决定司美格鲁肽对食欲和体重的影响[3] - 激活Adcyap1+神经元主要促进脂肪减少而非瘦体重(肌肉)流失,且不易诱导恶心等副作用[3][6] - 司美格鲁肽通过激活DVC中表达Adcyap1的神经元,驱动下游多个与饱腹感相关的脑区活动,这是其发挥减重作用的关键通路[6] 司美格鲁肽调控能量平衡的神经机制 - 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包括极后区(AP)和孤束核(NTS),是大脑调控食欲和代谢的关键区域[5] - 消除AP/NTS中的Adcyap1+神经元可显著逆转司美格鲁肽对能量平衡的调控作用,降低其食欲抑制和脂肪减少效果[5] - 表达GLP-1受体的AP神经元通过激活NTS Adcyap1+神经元发挥作用,揭示了"减脂保肌"的潜在靶点[6][8] 未来研究方向 - 靶向调控司美格鲁肽响应的Adcyap1+神经元为开发更精准的抗肥胖疗法提供了新方向[6] - 该发现为开发效果更好、更安全的减肥药物铺平了道路,可减少副作用并提高疗效[3][8] - 研究首次解析了司美格鲁肽通过AP/NTS Adcyap1+神经环路调控代谢的分子路径,为开发副作用更小、疗效更持久的肥胖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