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贷

搜索文档
金融机构多举措赋能"消费品以旧换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16:32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以缓解企业垫资压力并促进国内大循环 [1] - 政策目标包括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家装厨卫焕新等企业的信贷支持 [2]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5月社零增速达6.4%,四大类商品(家电、通信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零增长1.9个百分点 [8] 企业融资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中小微企业面临垫资压力大、回款周期长(国补审核需15-30天)、高息过桥贷款增加财务成本等问题 [2][3] - 融资挑战包括信贷门槛高、抵押物不足、信用贷款额度有限,旧货处置成本高 [3] - 民生银行推出"国补贷"信用贷款产品,向成都某3C经销商发放210万元贷款,最高额度1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 佛山试点"名单制融资对接+资金流信息平台+再贷款+整体授信"模式,通过白名单机制为2821家市场主体提供授信,带动消费超135亿元 [4][6] 金融机构创新举措 -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发放广东首笔小微企业"资金流"贷,利用跨行资金流信息提升信贷适配性 [5] - 建议通过多方共管(政府、金融机构、协会)简化评级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3] - 数字技术赋能风控:利用大数据迭代风控模型,智能匹配补贴资格,提升资金拨付效率 [9][10]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展望 - 建议金融机构联合政府、企业搭建以旧换新产业生态圈,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 [11] - 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分领域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7][8] - 供应链金融创新:依托核心企业信用链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合数字金融填补信用缺口 [9][10]
优政策、促对接、强创新、抓落实, 打造金融创新服务“青岛模式”
齐鲁晚报· 2025-06-25 22:45
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 青岛市本外币存贷款规模达6万亿元 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万亿元 [1] - 组织开展多层次金企对接活动310场次 走访对接企业项目2.55万家次 [5] - 新增授信3384.32亿元 新增放款1280.94亿元 [5] - 全国首创四大AMC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机制 成为全国18个试点城市中AIC基金落地全覆盖城市 [5]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38.15亿元 同比增长12% [6] -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661.7亿元 较年初增长31.99% [6] - 为科技型企业配置"主银行+主券商"双牵头金融服务团队 [6] - 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逐一匹配牵头银行机构 [6] 服务机制创新 - 建立金融与14个产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融资互促渠道 [7] - 对1952家重点企业项目开展分层分级问诊活动 [7] - 创新推出"芯养贷""国补贷""外贸通""青银碳效贷"等特色产品 [7] - 典型案例被人民日报 金融时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等媒体报道 [7] 未来发展重点 - 围绕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8] - 持续打造金融服务的"青岛模式" [8]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让消费者享更多实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2 10:54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1] - 自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 四川汽车以旧换新突破17万辆,带动汽车消费超300亿元 [2] - 德阳通过政府补贴和企业让利相结合,累计发放汽车消费券2000万元 [2]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表现 - 湖南2025年"两新"实施方案优化后,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申领补贴458万多笔,累计金额39.47亿元,带动销售金额超306亿元 [1] - 甘肃移动端政务平台补贴专区日均申报量达1万单,带动销售额日均超9000万元,家电、手机为增长主力 [1] - 安徽实施"一站式"申领,参与商户1.2万余家、门店2.3万个,县域商户占比约51% [2] 金融与设备更新支持措施 - 西安推出"国补贷"金融产品,首批投入20亿元专项额度支持国补商户 [1] - 河北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每车最高14万元,重点推动新能源货车更新 [2] - 重庆优化制造业技改专项贷政策,计划新实施技改项目1500个以上,带动设备更新超1.5万台(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