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购物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革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吗?|《财经》书摘
搜狐财经· 2025-11-01 16:36
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彼得·豪伊 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文|[法]菲利普·阿吉翁赛利娜·安托南西蒙·比内尔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在《创造性破坏的力量》书中,运用熊彼特增长范式解析了当下经济中的重大谜题,探寻经济发展 的动力,强调了创新的核心作用。面对技术革命,我们应该担忧还是期盼?一方面,我们或许感到害怕,因为技术革命会加快工作的自动化, 用机器取代人力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则会持欢迎态度,因为它们会催生一系列次级创新,影响经济中的所有部门,促进增长。 技术革命源于能产生某种"通用技术"的根本性创新,这种技术将改变整个经济的面貌。通用技术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它们会催生大量的次 级创新浪潮,分别对应上述通用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特定部门的应用;第二,这些技术会逐渐得到改进,使用户成本随时间下降;第三,这些技 术将无处不在,扩散到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部门。下面我们来分析以上几个特征如何帮助解释通用技术背后的创新发生时间与经济增长显著加速 时间之间的延迟现象。 (1) ...
诺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技术革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吗?
新浪财经· 2025-10-13 21:53
通用技术扩散的迟滞 - 技术革命源于能改变整个经济的通用技术,其扩散存在迟滞现象 [3] - 通用技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催生大量次级创新、随时间改进使成本下降、最终扩散到所有经济部门 [3][4] - 将通用技术应用于特定部门需要次级工艺创新,例如电力革命中的生产装配线和信息技术革命中的在线购物 [5] - 次级创新的开展需要从生产中转移资源,可能导致GDP增长率短期内下降或推迟增长提速 [5] - 新通用技术的推广遵循S形曲线:初期缓慢、然后快速扩散、最终达到平台期 [5] - 社会可能因路径依赖而无法转型至最优技术,如QWERTY键盘的持续使用,因为产业采用单一标准可降低平均成本 [7] - 从旧技术向新技术转型会强化创造性破坏过程,新企业因无需承担旧技术转型成本而具有优势 [7] - 人们需要时间学习如何高效使用新技术,表现为包含新技术的资本价格随时间下降,例如法国高速列车和电力价格 [8] - 居民家庭对新技术的采用与企业类似,也经历从迟滞到加速的过程,主要受价格下跌驱动 [9] - 技术浪潮的跨国扩散存在延迟,例如电力革命从美国扩展到西欧和日本用了近20年,受二战后的基础设施和制度重建影响 [9] - 信息技术推广的延迟部分源于制定合适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困难,如开放市场和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9] - 新通用技术带来的生产率进步在短期内难以测算,尤其是在服务业和思想生产领域 [10] 自动化、人工智能与就业 - 尽管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影响广泛,但发达国家增长率尚未飙升,可能因为某些关键投入仍无法自动化,导致劳动力稀缺并制约增长 [11] - 缺乏有效竞争政策等制度可能使技术革命成为增长障碍而非催化剂 [11] - 对机器摧毁就业的担忧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6世纪,但官方态度随资本所有者影响力增强而转变 [13] - 19世纪自动化主要威胁手工业者,20世纪模式改变,实物资本与教育互补,使非技能工人成为主要受害者 [14] - 工厂微观层面的自动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可使2年后就业提高0.25%,10年后提高0.4%,对非技能制造业工人效应也为正 [15] - 自动化通过提高生产率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最终创造更多就业,形成生产率效应 [15][16] - 在产业和经济整体层面,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就业增加最多的产业,自动化与就业呈正向关联 [16] - 对机器人征税等措施可能束缚企业创新、拓宽市场和创造就业的潜力 [16][18] 核心结论 - 技术革命并不必然立即导致增长加速,增长提速通常存在时滞,不合时宜的制度可能阻碍其潜力 [17][18] - 过去的技术革命并未造成预言的大规模失业,致力于自动化的企业成为就业的净创造者 [17][18] - 自动化不力的企业因竞争力下降而破坏就业,甚至退出市场 [18]
杜庆昊:数字经济如何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8-27 08:14
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影响 - 数字经济通过扩大消费主体释放购买潜力 数字消费用户群体打破年龄、性别、地域限制 形成"90后""00后""银发族"等新势力 其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超50% [2] - 数字经济催生新型商品和服务形态 新商品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飞行器等 2024年中国腕带智能设备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 新服务包括在线购物、网络约车、数字娱乐等 [2] - 数字经济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无人零售设备增加智能选购和结算便捷性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沉浸式消费 直播销售增强互动性激发购买欲望 [2] - 数字经济创新消费模式 互联网平台促进闲置资源流动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降低使用成本并创造新消费活动 [2] 数字经济影响消费的内在逻辑 - 数字经济通过普惠性提升消费公平性 开放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为各类群体提供均等消费条件 [3] - 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效率 在线消费帮助买卖双方跨越时空限制 快速实现供需匹配 满足多样化需求 [3] - 数字经济通过稳定收入、创新流通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振消费 [3] 数字经济与就业、消费的联动 - 发展数字经济扩展就业渠道和容量 稳定居民收入 增强消费能力 [4] - 顺应消费向体验消费、线上消费转变趋势 加快创造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就业岗位 [4] - 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 培育数据标注等新业态 提供职业发展新空间 [4] - 加强农村和中西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低收入群体数字消费可及性 [4] 消费环境与流通效率优化 - 数字经济交易依赖平台中介 需营造让消费者敢于消费的法治、社会和技术环境 [5] - 加强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 发展放心消费网店 [5] - 推动数字人民币、电子票据应用场景拓展 提升消费过程高效便利性 [5] - 加大数字技术在出行、旅游、康养等领域应用 构建智慧街区、商圈、门店等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5] - 加快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 实现物流信息实时跟踪和商品流通精准化 [5] 消费引领产业升级 - 数字经济创造的新消费需求带动产业升级和供给变化 拓展新消费空间 [5][6] - 利用人均上网流量增长机遇 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旅游等新型服务业 [6] - 发展低空经济等基于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新消费增长点 [6] -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协同化发展 [6] - 推动产能共享平台建设 盘活闲置产能和设备 发展弹性供给和生产模式 降低产品成本 [6] - 构建数据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长效机制 催生数智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推动供需结构适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