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性失业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革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吗?|《财经》书摘
搜狐财经· 2025-11-01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运用熊彼特增长范式,阐释了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并挑战了关于技术革命的两个普遍先入之见 [3][15] - 第一个被挑战的观点是技术革命必然导致增长加速,文章指出增长加速存在延迟,且不合时宜的制度可能阻碍其增长潜力 [15] - 第二个被挑战的观点是技术革命必然不利于就业,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自动化实际上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12][13][15] 技术革命与增长加速的延迟 - 技术革命源于能产生“通用技术”的根本性创新,这种技术具有催生大量次级创新、成本随时间下降、扩散到所有部门三个基本特征 [4] - 通用技术应用于不同部门必须依靠次级工艺创新,此类创新需要时间且会从生产中转移部分资源,导致GDP增长率在短期内下降或推迟增长提速 [5] - 社会可能永远不会转型采用新技术的最优利用方式,例如传统键盘因技术上的相互依赖和平均成本优势而未被更优布局取代 [6] - 新通用技术需要边干边学的过程才能高效使用,表现为资本价格随时间下跌,例如电力价格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下降到原来的1%,计算机价格在25年内下降到万分之一 [7] - 居民家庭对新通用技术的采用从迟滞到加速,主要源于价格的下跌 [8] - 技术浪潮的扩散存在延迟,例如电力革命用了近20年才从美国扩展到西欧与日本,延迟源于二战后的结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推广的延迟则源于制定合适经济政策与制度的困难 [9] - 新通用技术带来的生产率进步在短期内很难测算,尤其是在服务业,因为服务改善在生产率统计中未得到很好反映 [10] 自动化与就业的关系 - 对机器摧毁人类工作岗位的担心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589年织袜机的发明,但官方态度随资本所有者宣扬技术进步正面效应而转变 [11] - 工厂微观层面的测算显示,自动化对就业有正面促进作用:一家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提升1个百分点,使两年后就业提高0.25%,十年后就业提高0.4%,对非技能制造业工人效应也为正 [12] - 自动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包括销售额增加和消费价格下降,使生产率收益被员工、消费者和企业分享;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有更高生产率,能扩大市场份额从而雇用更多员工 [12] - 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层面,自动化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联,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就业增加最多的产业 [13] - 试图减缓自动化的措施(如对机器人征税)可能不利于生产,因为自动化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从而赢得新市场并雇用更多员工 [14] - 致力于生产活动自动化的企业或工厂会成为就业的净创造者,而自动化推进不力的企业才会破坏就业 [15]
巨头雀巢要裁员一万六千人?如此大裁员究竟想干啥?
36氪· 2025-10-22 12:04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雀巢集团2025年前9个月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9% [3] - 公司有机增长为3.3%,实际内部增长率增强至0.6%,定价贡献稳定在2.8% [3] - 汇率变动对销售额产生了5.4%的负面影响,净收购产生了0.1%的正面影响 [3] - 大中华区第三季度有机增长为-10.4%,原因在于降低过剩库存以及新领导层将重心重新放在需求创造上 [3] 成本节约与重组计划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6000人,其中约12000名为跨职能和跨地域的白领专业人士 [3] - 此次裁员是“增长燃料”成本节约计划的加速推进,预计到2027年底将推动每年节省10亿瑞士法郎,比原计划翻倍 [3] - 与重组相关的一次性成本预计为年度节省额的两倍 [3] 行业背景与战略动因 -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品领域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的挑战,企业普遍采取紧缩策略 [6] - 裁员是公司在经济逆境中为保持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而做出的选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 [6] - 通过削减冗员,公司可降低薪酬和管理开销,释放现金流用于核心业务投资,如新产品研发和新兴市场拓展 [9] - 精简后的组织结构将更扁平灵活,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提高决策效率 [9] 技术变革与组织转型 - 裁员主要集中在白领岗位,反映了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正替代流程化、标准化的工作 [8] - 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已部署AI平台优化供应链预测,并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 [8] - 此举是公司将技术红利转化为组织效率的直接体现,旨在加速构建“技术密集型”组织架构,以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