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餐盒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青山计划发布八周年报告 推动24城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9:58
美团青山计划八周年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底超过260万商家拥有"商家青山档案"累计5.2亿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产生超100亿次相关订单 [1] - 规模化垃圾分类及餐盒回收项目覆盖全国20省24城累计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1][2] - 2017年启动的青山计划制定"2030目标"聚焦绿色包装应用、塑料回收再利用及构建绿色消费生态 [1] 塑料污染治理创新实践 - "减量、替代、回收"三轨并行"无需餐具"功能累计订单量超100亿单覆盖5.2亿用户 [2] - "盒聚变"行动利用大数据优化回收链路累计回收餐盒3.7万吨 [2] - "支持自带杯"标签覆盖1.3万家饮品门店推动绿色消费行为 [2] 产业链协同与公众参与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认可餐盒社会化回收体系初步建立未来将拓展饮品杯回收链路 [3] - "好杯新生"行动联合27家饮品品牌通过奖励机制提升一次性杯回收率 [3] - 餐盒再生粒子已制成10余种产品如运动服装、文具等增强公众感知度 [3] 绿色公益与生态保护 - 青山公益支持15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200多个项目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4] - "青山科技奖"已举办四届奖励39位青年科学家每人100万元 [5] - 东华大学研发技术将餐盒再生纤维制成运动速干T恤实现高值化应用 [5] 2030年战略目标 - 计划带动400万商家提供绿色供给7亿用户践行低碳行动 [6] - 设立"绿色包装与回收基金"目标商家绿色包装使用率达50%餐盒饮品杯综合回收率40% [6] - 深圳马拉松采用再生塑料制作参赛斗篷展示回收技术应用 [6] 行业评价与展望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肯定青山计划从减塑探索升级为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实践 [7] - 美团提出以"科技支撑+公益驱动"深化消费场景与生态保护的结合 [6]
塑料制品盛热食有安全风险吗
科技日报· 2025-07-24 09:02
塑料餐饮具安全性 - 我国通过《食品安全法》及国家强制标准对塑料餐饮具进行严格管控,覆盖产品感官、洁净度及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等指标 [1] - 市面塑料餐饮具主要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制成,这两种材料力学性能与抗油防渗能力适合制作餐饮具 [1] - 聚丙烯/聚乙烯餐盒加工时无需添加邻苯二甲酸酯,因材料本身已足够柔软且添加该物质不符合成本效益 [1] 有害物质分析 - 氟化物在餐饮具中主要用于提高防水防油性,但聚丙烯餐盒自身防水防油性能已满足日常需求故无需额外添加 [2] - 微塑料伴随塑料产品长期使用和老化产生,一次性塑料餐盒因使用周期短、更换频率高导致微塑料影响有限 [2] 消费者使用建议 - 建议选择平台信誉度高且使用正规企业生产塑料餐饮具的外卖商家,正规企业产品需通过省级生产许可并接受年度检验及监督抽查 [3] - 外卖食品应尽快食用以减少包装风险,且不建议反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以避免加速老化及微生物滋生 [3] - 使用塑料餐盒需遵循产品说明,多数餐盒不可直接微波加热,仅标注"可微波加热"标识的产品适用 [4]
塑料餐盒再生不再是资源的“末端处置”
消费日报网· 2025-05-14 10:38
尽管如此,我国塑料回收产业仍有短板亟待补齐。 首先,全国统一回收标准仍缺位,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由于各地分类标准不一致,企业在 投放回收设备、组织收运网络时往往面临路径依赖和管理摩擦,这极大限制了资源的跨区域调度能力。 其次,餐盒设计复杂化趋势仍未遏制,直接增加了回收和再利用成本。一些产品添加了颜色、涂层或多 种复合材质,在提升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再生价值,甚至成为"可回收却无法处理"的伪绿色产品。 部分打着"环保"名义的新材料,实则无法进入现有回收体系,反而制造了新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塑料餐盒回收再生总量达40万吨,较2020年增长60%。这些餐盒主要来源于两个 渠道:40%来自社区生活源,60%来自工商业综合体。过去,这些餐盒因"材质复杂、附油附污、价值 偏低",一直被视为回收体系的"鸡肋"。如今,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再生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高值化趋势愈发明显。报告指出,约29%的再生材料被用于包装 行业,15%进入汽车制造,13%、12%分别投向电子电器和家居制造等中高端应用场景。高值化应用比 例较2020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有效摆脱了传统"塑料再生仅限低端制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