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填缝剂
icon
搜索文档
科顺股份(300737):收入压力延续 加大布局零售和海外
新浪财经· 2025-10-30 08: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下降8%,归属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8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11%,归属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183%,扣非净利润-0.4亿元 [1] - 公司过去4个季度收入增速持续为负,分别为-1%、-6%、-8%、-11%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约24.3%,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但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3.6%,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8.9%,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单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0.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2025年前三季度收现比为1.04,相比2022-2024年同期的0.83、0.90、0.98持续改善 [3] - 公司三季报末应收账款约41亿元,相比2022-2024年同期的57亿元、54亿元、47亿元持续下降 [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为-8.2亿元,虽未转正但显著好于去年同期 [3] - 前三季度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为2.0亿元,单三季度为0.6亿元,加回减值后归属净利率约1.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业务战略与结构调整 - 公司积极优化业务结构,加大对零售和海外市场投入,降低民营地产收入占比 [3] - 未来计划将收入结构调整为零售业务占比30%、海外业务占比20%、工建及同心圆业务占比50% [3] - 公司强调"零售优先"战略,产品线涵盖防水、瓷砖胶、填缝剂、腻子粉等多个系列 [3] - 已建成全国8万多个经销网点,"科顺好工长"会员规模突破108万人 [3] - 公司与SAC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马来西亚设立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 [3] 行业背景与展望 - 行业需求弱势,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同时存在价格战压力 [2] - 防水行业供给退出显著,2024年防水材料规模以上产量约25.4亿平米,较2021年下降38% [4] - 公司依托产业并购基金,积极探索新材料、新科技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约0.5亿元、3.4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7倍、17倍 [5]
科顺股份(300737)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9:08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政策,主动调整产品价格并收紧信用政策,倡导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2] - 中小企业因环保要求、防水新规及头部企业挤压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部分企业因订单下滑和资金问题退出市场 [2] - 头部企业市占率加速提升,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固,中小企业难以恢复原有份额 [2][3] 业务发展规划与结构 - 未来收入结构目标:零售业务占比30%、海外业务占比20%、工建及同心圆业务占比50% [5][6] - 深耕防水主业,重点开发C端零售、修缮及海外市场,并参与国家大型基建项目(如雅下水电站、新藏铁路) [4] - 推进"同心圆"战略,通过技术优势拓展细分市场,培育"小而美"产品矩阵 [4] - 依托产业并购基金探索新材料、新科技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零售业务增长与策略 - 零售业务增长动力:品牌知名度提升、全国8万多个经销网点覆盖、产品系列丰富化(涵盖防水、瓷砖胶等) [7] - 零售发展计划:2027年零售占比目标超30%,加强网点布局、新媒体品牌推广(抖音、小红书)及供应链能力建设 [8][9] - "科顺好工长"会员规模已突破108万人,未来将通过门店网络扩大会员规模及转化率 [9] - 切入存量房改造市场,提供一站式家装维保服务 [9] 财务与运营优化 - 毛利率提升原因:收入结构优化(高毛利零售及海外业务增长)、产品结构调整、自研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改进 [11] - 持续加强应收老款催收,降低应收比例以改善现金流 [4][13] - 顺德国资委入股带来业务支持(如本地基建项目优先)、信用加持(融资成本降低)及产业并购合作 [12] 市场与成本环境 - 原材料价格整体平稳,未来存在下降空间 [10] - 行业需求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有所减少 [2]
东方雨虹出海“四连击”:进一步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3 17:12
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马来西亚生产基地试产成功、专卖店开业、越南5万平方米工业屋面翻修项目及槟城新品发布会四件事,勾勒出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布局的海外战略蓝图[1] - 海外布局体现"生产基地+服务网络"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综合服务落地的转型[1] - 马来西亚本土化系统服务升级,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能力,解决跨境供应链时效痛点[3] 技术标准与项目突破 - 越南5万平方米混凝土屋面翻修项目验证中国防水技术标准在海外高端市场的适用性,采用TPO防水卷材及配套系统解决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渗漏问题[5] - 项目不仅体现"中国制造"出口,更是"中国标准"输出,证明中国防水技术的品质可靠性[5] 产品本土化创新 - 槟城新品发布会推出外露防水系统、无尘瓷砖胶等产品,基于东南亚气候特点进行防潮抗裂性能改良,匹配区域建筑需求[6] - "产品定制化"策略形成性能差异化壁垒,兼具价格优势[8] 全球化战略升级 - 通过产品、技术、服务三重优势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转型[8] - 四件事共同构成公司全球化战略内核,未来将加速拓展更广阔市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