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境外金融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永安期货(600927):Q2业绩改善,回购传递信心
华泰证券· 2025-08-28 17: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 目标价20.84元人民币 [5][7][8] 核心观点 - Q2业绩显著改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1亿元,环比增长1630.64% [1] - 会计口径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4.12%,但对实际利润影响有限 [1][5] - 公司回购股份62.68万股传递信心,中期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2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5.56亿元,归母净利润1.70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0.39/0.42元,较前值上调21%/15%/9% [5] - 2025年预测BPS为9.06元,当前股价对应PB为1.73倍 [5][10] 期货经纪业务 - 境内期货代理交易量1.02亿手,同比增长13% [2] - 期末客户权益397.75亿元,同比增长15% [2]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4% [2] 基金销售业务 - 基金销售业务营业收入2890万元,同比增长21% [2] - 境外新增基金销售额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5.5% [4] 风险管理业务 - 现货贸易总额196.46亿元 [3] - 场外衍生品名义金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72% [3] - 做市业务成交规模6018亿元,同比增长23% [3] 境外业务 - 境外金融服务营业收入1.24亿元,营业利润0.73亿元 [4] - 机构客户权益占比78%,交易量占比83% [4] - 拟向境外增资不超过5.36亿港元并设立英国子公司 [4] 业务创新与拓展 - 设立四大产业事业部,发力线上引流和量化服务 [2] - 成功获取上期所镍期货做市资格 [3] - 私募孵化业务累计孵化私募基金管理人17家 [4] 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B均值3.26倍 [5][12] - 报告给予公司2025年PB估值2.3倍,较同业存在折价 [5]
瑞达期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6.49% 拟10派1.8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4.66亿元,同比增长4.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8亿元,同比增长66.48% [1] - 扣非净利润22.77亿元,同比增长69.8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09亿元,同比增长156%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8%,同比上升2.53个百分点 [17]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同比增长64.52% [1]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22.35倍,市净率(LF)3.5倍,市销率(TTM)5.7倍 [1] - 市盈率历史分位数96.88%,市净率历史分位数97.85% [5][7][8] 资产负债 - 总资产1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8% [1] - 负债总额153.38亿元,资产负债率83.33% [1][28]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18.79%,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98个百分点 [23] - 衍生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346.3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18个百分点 [23] - 交易性金融负债较上年末增加52.43%,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66个百分点 [26]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期货经纪、资产管理、期货投资咨询 [11] - 通过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境外金融和公募基金业务 [11] 股东结构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UBS AG、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31]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比例上升0.67个百分点至1.23% [32] - 福建省瑞达控股持股75.57%,保持稳定 [32] 历史趋势 - 20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95.45%,显著高于2020-2024年水平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09亿元,创历史新高 [20]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3%左右,高于行业均值 [28]
弘业期货搭热点股价“5天4板”猛涨52% 首季营收增259%净利120万扭亏为盈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15
股价表现 - 弘业期货A股上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达52.15%,录得"5天4板",6月27日收盘价14.53元/股 [1][3] - 港股同期累计涨幅46.26%,其中6月25日单日涨幅达33.25% [3] - 公司连续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因A股6月23-25日涨幅偏离值超20%,26-27日再录得"一字板" [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259.09%,归母净利润120.32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326.7万元) [1][8] - 2024年全年营收28.76亿元(+47.99%),归母净利润2982.62万元(+282.8%),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贡献89.16%营收 [8] - 归母净利润连续4个季度为正且增长,2024年Q2-Q4分别为2606.76万元/361.93万元/1340.62万元 [8] 业务动态 - 跨境支付通业务开通,公司香港业务布局有望借政策红利提升竞争力 [4] - 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持有香港证监会第9类牌照,可管理虚拟资产基金,第1/2类牌照为参与稳定币衍生品交易提供合规依据 [5] - 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2024年营收25.6亿元(+52.26%),子公司弘业资本基差贸易规模扩大带动收入增长 [8] 行业对比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在四大上市期货公司中排名第二,低于永安期货(22.77亿元) [9] - 归母净利润120.32万元在四家公司中垫底,南华期货(8573.83万元)、瑞达期货(8105.71万元)居前 [9] 历史业绩 -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2023年779.15万元(-37.07%),主因经纪业务收入下降及长期投入增加 [7] - 2015年登陆港交所,2022年回A股,经历业绩深度调整后逐步复苏 [6][7]
昔日期货龙头业绩掉队,永安期货去年营收净利双降,一季度净利暴跌88%
第一财经· 2025-04-25 20:27
行业竞争格局分化 - 四家上市期货公司2024年总营收321.3亿元,同比减少8.06亿元,归母净利润总额13.45亿元,同比增长4.6% [1] - 永安期货2024年营收217亿元(同比下滑8.76%),净利润5.75亿元(同比下滑21.07%),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929.46万元(同比暴跌88.08%) [1][2][3] - 南华期货2024年营收57.11亿元(同比降8.56%),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3.96%),瑞达期货营收同比增长95%,弘业期货净利润同比大增282% [2] 公司业务表现 - 永安期货风险管理业务2024年收入201.42亿元(同比下降9.8%,占总营收93.3%),期货经纪业务收入10.98亿元(同比下降3.78%) [3] - 南华期货境外金融服务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50%,2024年贡献营收4.3亿元(占总收入15%),弘业期货通过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增282.8% [5] 行业转型趋势 - 2024年期货行业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滑4.1%,连续第三年下降,面临"增产不增收"困境 [4] - 行业转型压力来自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竞争加剧及低利率环境,传统经纪业务和保证金利息收入持续萎缩 [4] - 头部公司通过国际化布局及多元化业务(如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提升韧性,中小公司需转向特色化服务 [5] 业绩对比 - 永安期货连续三年营收下降,瑞达期货2024年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95%),弘业期货营收28.76亿元(较上年同期19.43亿元显著增长) [2] - 2022-2024年全行业净利润分别为109.89亿元、99.03亿元、94.71亿元,同比降幅逐年收窄至4.1% [5]
永安期货2024年境外业务增速51%,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系阶段性因素
新浪财经· 2025-04-23 22:14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35亿元,归母净利润5.7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77亿元,归母净利润0.09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13%(可比口径为27.48亿元),主要因会计政策调整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6] 境外业务 - 境外金融服务业务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51.06%),营业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6.67%) [2] - 子公司获得新交所衍生品清算会员资格,可直接开展清算业务 [2] - 拟向全资子公司新永安金控增资不超过5.36亿港元,其中2000万英镑用于英国子公司设立 [2] 风险管理业务 - 风险管理业务收入达201.42亿元,基差贸易业务收入排名行业第一 [3] - 农产品板块服务生猪客户100余家,购销总量约14万吨 [3] - 黑色板块贸易量超440万吨,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3] - 全年注册仓单量28.55万吨(同比增长56%),交割仓单量18.68万吨(同比增长130%) [3] 财富管理业务 - 基金销售业务营业收入0.53亿元,约占期货行业一半以上份额 [4] - 代销产品加权收益率13.3%,超额收益3.3个百分点 [4] 季度业绩说明 - 一季度利润波动主要因存量场外衍生品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产生亏损,目前风险敞口已释放 [6] - 经纪业务、基差贸易业务、财富业务指标显著增长,境外业务保持稳定 [6]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重大改革,重塑战略体系和组织架构 [7] - 加快衍生品投行建设,做好资源调配和精准赋能 [7][8] 股份回购 - 拟出资0.5-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减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