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光谱AI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IPO雷达|从安防老兵到AI新贵,周波带海清智元冲刺IPO,公司偿债压力激增
搜狐财经· 2025-08-16 22:33
| 作者 | 星空 | 编辑 | 蛋总 | | --- | --- | --- | --- | | 美编 | 倩倩 | 审核 | 颂文 | 在AI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多光谱AI作为感知世界的"新眼睛",不仅从实验室走向了产业应用,未 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今年8月6日,成立12年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清智 元")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民银资本、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海清智元凭借在光谱感知硬件及AI大模型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招股书中亮出多个行业领先的头 衔:中国多光谱AI企业市占率第一、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全国第一、多光谱AI模组全国第三。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营收在2024年同比激增346.4%,并且实现了扭亏为盈。 不过,招股书也展示出公司的另一面:2024年拖欠员工社保超200万、存货3个月内暴增超550%、供应 商集中度近90%…… 这些复杂的状况,共同勾勒出这家AI独角兽的IPO突围之路。 1 周波摸爬滚打26年,在安防领域连续创业 海清智元成立于2013年,公司创始人是现年50岁的周波,他在计算机视觉及热成 ...
从安防老兵到AI新贵,海清智元冲刺IPO,公司偿债压力激增
新浪财经· 2025-08-16 20:18
文 | 创业最前线 星空 编辑 | 蛋总 在AI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多光谱AI作为感知世界的"新眼睛",不仅从实验室走向了产业应用,未来还会有越来越 多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今年8月6日,成立12年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递交 了上市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民银资本、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海清智元凭借在光谱感知硬件及AI大模型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招股书中亮出多个行业领先的头衔:中国多光谱AI 企业市占率第一、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全国第一、多光谱AI模组全国第三。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营收在2024年同比激增346.4%,并且实现了扭亏为盈。 不过,招股书也展示出公司的另一面:2024年拖欠员工社保超200万、存货3个月内暴增超550%、供应商集中度近 90%…… 这些复杂的状况,共同勾勒出这家AI独角兽的IPO突围之路。 01 周波摸爬滚打26年,在安防领域连续创业 海清智元成立于2013年,公司创始人是现年50岁的周波,他在计算机视觉及热成像行业有约26年的经验,1999年7月毕 业于中国西安矿业学院(现称西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 ...
海清智元IPO前聘任36岁董秘柴剑:博士学历,曾任职开源证券、国融证券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09
公司概况 - 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民银资本、浦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领先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依托自研技术提供多光谱AI模组、终端及大模型服务 [3] 股权结构 - IPO前,周波直接持股5.96%,众诚天盈持股38.34%,众正天盈持股2.79%,众知天盈持股1.79%,控股股东合计持股48.87% [5] - 浙商创业投资及浙商创投分别持股14.85% [5] 管理层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周波、苗瑞、柴剑、邹小刚、陈永刚)、一名非执行董事(喻立杰)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海平、锺陆欢、何嘉倩) [6] - 柴剑博士36岁,2024年11月加入公司,2025年7月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曾任职于西部利得基金、开源证券、国融证券及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 [7][9] 财务表现 - 2022财年至2025年首三个月,收入分别为2.25亿、1.17亿、5.23亿及0.82亿元 [8] - 同期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493万、-1841.3万、4041.2万及1414.4万元 [8]
港股IPO周报港股IPO周报(2025年8月第二周)-20250811
东吴证券国际· 2025-08-11 22:36
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IPO市场活跃,3家公司新增交表A1,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领域交表加速 [1] - 下周重点关注银诺医药-B(减肥药)和中慧生物-B(疫苗)的上市机会 [1] 交表阶段公司 宁波均胜电子 - 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排名第41位,中国及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供应商 [3] - 全球化布局显著,境外销售额占2024年总收入的74.7%,全球设25个研发中心和60个生产基地 [3] 深圳海清智元 - 多光谱AI技术企业,产品涵盖AI模组、感知终端及大模型服务,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52.5%(224.7→522.6百万元) [4] 福建海西新药 - 商业化阶段制药公司,聚焦消化系统、心血管等治疗领域(占中国医药市场25%),创新药管线含潜在同类首款肿瘤药物 [5][6] 本周聆讯公司 双登集团 - 储能电池龙头,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11.1%,新增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12(市场份额2.5%) [7] - 客户覆盖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中的5家及中国80%头部数据中心企业 [7] 本周待上市公司 银诺医药-B(2591.HK) - 亚洲首家推进GLP-1受体激动剂至注册阶段的公司,核心产品怡诺轻即将商业化,首发募资6.83亿港元(招股价18.68港元) [9][10] 中慧生物-B(2627.HK) - 创新疫苗研发企业,首发募资5.18亿港元(招股价12.90-15.50港元),基石投资者占比21.3% [9][10] 数据概览 - 双登集团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72亿、42.60亿、44.99亿元,年内溢利波动(2.81→3.85→3.53亿元) [8]
估值超35亿!深圳AI公司冲击IPO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29
公司概况 - 海清智元是一家多光谱AI技术企业,专注于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提供多光谱AI模组、多光谱AI感知终端以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 [1][2] - 公司曾于2021年启动A股上市筹备工作,但未正式推进 [3] - 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增强研发能力、扩大产能、战略性投资及收购、业务扩张和全球市场渗透 [7]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一季度收入分别为2.25亿元、1.17亿元、5.23亿元和0.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49亿元、-0.18亿元、0.4亿元和0.14亿元 [1]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2.6%、12.2%和18.8%,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2.9% [2]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8%、9.5%和4.8%,2025年一季度为5.7% [8] - 2022-2024年资产净值分别为1.8亿元、1.61亿元和2.34亿元,2025年一季度增至2.61亿元 [5] 业务运营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2.1%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64.8% [4]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78.2%、69.9%和90.1% [4] - 深圳生产基地利用率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31%、24%和87%,2025年一季度为36% [4] 融资情况 - 2020年11月获得4000万元A轮融资 [3] - 2021年7月获得1亿元B轮融资 [3] - 2024年10月获得6000万元C轮融资,12月获得1000万元C+轮融资 [4]
西安科大校友打造“AI监控龙头”,估值翻10倍、大客户占比近六成
公司概况 - 海清智元是一家专注于多光谱AI技术的公司,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周波拥有26年计算机视觉及热成像行业经验,目前公司正在启动港股IPO进程 [3][4]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多光谱AI模组、多光谱AI感知终端和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形成"智能眼睛+终端设备+安全大脑"的全链条产品布局 [7] - 创始人周波通过直接持股及控制三大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48.87%的投票权 [3] 融资历程 - 公司5年内完成5轮融资,估值从2020年A轮的3.5亿元增长至2025年D轮的35.5亿元,实现10倍增长 [5][6] - 主要投资方包括凯盈系、高新投、金阳光、星辉投资和值得九号等机构,其中国有资本和专注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占比较高 [6] 行业前景 - 中国多光谱AI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20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5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1.0% [8] - 行业集中度较低,2024年前五企业市占率仅10.9%,海清智元在多光谱AI整体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3.5%),在大模型服务领域排名第一(11.8%),在模组领域排名第三(6.6%)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23亿元,毛利率18.80%,研发投入占比4.81% [11] - 2022-2023年经历亏损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404亿元,但2025年前三月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6360万元,存货增加1.79亿元导致资金压力加大 [13][1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52.10%降至2024年的41.80%,但2025年前三月回升至45.20% [15]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康威视(2024年营收924.5亿元)、凌云光(2024年营收22.34亿元)和大恒科技(2024年营收17.63亿元) [11] - 海康威视在渠道、规模和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支出118.64亿元)上具有明显优势,与海清智元在泛安全领域存在竞合关系 [11][12] - 凌云光通过收购JAI补充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与海清智元形成竞争 [12] 运营特点 - 客户集中度高,2025年前三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4.8%,2024年全年为59% [13][14] - 供应链集中度显著上升,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的36%升至2025年前三月的89.3% [14] - 研发投入强度(4.81%)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凌云光(19.89%)和海康威视(12.83%) [11]
海清智元,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2:17
公司概况 - 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光谱AI技术企业,专注于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提供多光谱AI模组、多光谱AI感知终端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 [1][4] - 公司曾于2021年启动A股上市筹备工作,但未推进 [3][4] - 公司于2025年8月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财务表现 - 2022财年至2025年一季度收入分别为2.25亿元、1.17亿元、5.23亿元及0.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49亿元、-0.18亿元、0.4亿元及0.14亿元,业绩波动显著 [1][2] - 2024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46.7%(从1.17亿元至5.23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 [1][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83.6%(从2148万元至824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4.2%(从-861万元至1414万元) [2][6] - 资产净值从2022财年1.8亿元降至2023财年1.61亿元,2024财年回升至2.34亿元,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2.61亿元 [7][8] 业务结构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财年42.1%升至2025年一季度64.8% [6]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财年78.2%升至2024财年90.1%,2025年一季度回落至81% [6] - 深圳生产基地利用率波动较大:2022财年31%、2023财年24%、2024财年87%、2025年一季度36% [6] 融资历史 - A轮融资4000万元(2020年11月,韬略新能源等投资) [4] - B轮融资1亿元(2021年7月,深圳市高新创业投资等投资) [4] - C轮融资6000万元(2024年10月,金兰阳光投资) [5] - C+轮融资1000万元(2024年12月,攀辉投资) [5] - D轮融资5000万元(2025年7月,上海值得九号私募基金投资) [6]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占比:2022财年8.8%、2023财年9.5%、2024财年4.8%、2025年一季度5.7% [11] - 2024财年研发开支绝对值达0.25亿元,为历史最高 [11] - 公司强调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性 [10][11] 募资用途 - 计划将募资用于研发能力提升、产能扩张、战略性投资/收购、业务扩张及全球市场渗透 [9]